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鼠的实验性胃癌一、实验方法与结果藤青等用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自由饮用含MNNG(甲基硝基亚硝基胍)的饮水作实验性胃癌试验。第一组30只大鼠给MNNG浓度为83μg/ml共7个月;第2组30只喂浓度为167μg/ml共7个月。此二组大鼠从停药时至实验结束止,改饮自来水。第3组40只大鼠给药浓度为167μg/ml一直至实验结  相似文献   

2.
HP感染蒙古沙土鼠致Barrett食管及胃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春慧  房殿春  邹全明 《重庆医学》2007,36(15):1491-1493
目的 通过建立幽门螺杆菌(HP)感染蒙古沙土鼠的动物模型,观察HP及HP与N-甲基-N′-硝基-N-亚甲基胍(MNNG)共同作用后食管和胃黏膜的组织学改变.方法 96只SPF级蒙古沙土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A组单用HP菌液灌胃;B组在接种HP后4周,摄入MNNG水(20μg/ml),连续30周;C组单用MNNG水(20μg/ml),连续30周;D组为对照组.各组分别在实验后12、24和48周3个时相点各处死8只,取食管和胃黏膜行组织学检查,用Warthin-Starry银染、PCR和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结果 累计至48周,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发生率A组(62.5%,33.3%,37.5%)、B组(62.5%,20.8%,54.2%)显著高于C组(37.5%,4.2%,8.3%)、D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有1例发生胃癌,2例出现Barrett食管.结论 HP感染可以直接导致胃癌发生,同时也能诱发出Barrett食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复方参七汤治疗胃、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1)复方参七汤对人胃癌细胞的体外抑制实验;(2)对MNNG诱发大鼠腺胃癌的体内抑制诱癌率实验;(3)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的体内抑制实验。结果:(1)复方参七汤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半数杀伤浓度(LC50)为0.048g/ml,随药物浓度增高,杀伤作用亦增强;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007g/ml,随药物浓度增高,抑制有丝分裂指数逐渐减小,而抑制细胞集落形成亦增大;(2)复方参七汤对MNNG诱发大鼠腺胃癌发生率明显降低,实验组为6.9%(3/43)显著低于对照组58.9%(23/39),(P<0.01);对MNNG诱发大鼠腺胃癌组织中PCNA和CyclinD1阳性表达明显降低,实验组为13.88%(5/36)和22.86%(8/35),显著低于对照组75.76%(25/33)和62.86%(22/35),(P<0.01);(3)复方参七汤对人结肠癌LS174t细胞株接种裸鼠肝转移的肝转移数、肝转移癌重和肝癌重/肝重明显降低,实验组为2.42±0.99,63.67±21.29和8.90±3.10,显著低于对照组4.17±1.99,94.32±37....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蒜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诱发大鼠前胃鳞癌及癌前病变的影响。方法 MNNG组、预防组、治疗组分别给予MNNG(每天 5ml,含MNNG 1.2 5mg)诱发大鼠前胃鳞癌及癌前病变 ,预防组另给 10 %大蒜匀浆 10ml/d ,10个月后停药。预防组与治疗组继续给大蒜匀浆 ,至 16个月。结果 MNNG组、预防组、治疗组分别诱发大鼠不典型增生 2 4只 (96 .0 % )、16只 (53.3% )和 9只 (4 5.0 % ) ,癌变 15只 (6 0 .0 % )、7只 (2 3.3% )和 4只 (2 0 .0 % )。经统计学处理 ,加用大蒜的预防组、治疗组与MNNG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结论 表明大蒜对MNNG诱发大鼠前胃鳞癌及癌前病变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素养汤(西兰花和紫甘蓝,SYZ)预防治疗大鼠胃癌的药效学及机制。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0%醋酸+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组),MNNG+环磷酰胺(CY)组,MNNG+SYZ 5、10、20 g/kg组,每组15只。造模前1 d,SYZ开始灌胃给药(qd);造模第6周开始每隔2 d腹腔注射给药CY 200 mg/kg,直至第25周时处死全部大鼠。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重、死亡率、成瘤等。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的总数;Western blot检测水通道蛋白4(AQP4)、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半胱天冬酶3(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结果 MNNG组大鼠活动减少,倦怠,精神不佳,食欲减少,MNNG+CY和MNNG+SYZ组显著得到改善。MNNG、MNNG+CY、MNNG+SYZ 5 g/kg、MNNG+SYZ 10 g/kg、MNNG+SYZ 20 g/kg组大鼠死亡率分别为53.3%、46.6%、53.3%、40.0%、33.3%。MNNG+CY、MNNG+SYZ 5 g/kg、MNNG+SYZ 10 g/kg、MNNG+SYZ 20 g/kg组大鼠体重分别为523、200、325、401 g,均高于MNNG组的125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NNG组比较,MNNG+CY、MNNG+SYZ10 g/kg、MNNG+SYZ 20 g/kg组增生、溃疡浸润减少,HE显示出现少量的炎症细胞。MNNG组脾脏和淋巴结中Treg细胞总数(6.91±0.27)×105、(9.40±0.74)×10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08±0.27)×105、(5.19±0.45)×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NG+CY组(4.70±0.41)×105、(6.65±0.52)×105,MNNG+SYZ 10 g/kg组(5.97±0.47)×105、(7.70±0.66)×105,MNNG+SYZ 20 g/kg组(4.99±0.36)×105、(7.73±0.86)×105较MNNG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MNNG组大鼠组织的AQP4,Caspase-3、9,PARP的表达降低,Bcl-2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NG+CY、MNNG+SYZ 10 g/kg、MNNG+SYZ 20 g/kg组AQP4,Caspase-3、9,PARP较MNNG组升高,Bcl-2较MNNG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Z 10和20 g/kg预防给药能有效保护/改善大鼠胃癌,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Bcl-2,激活Caspase-9、3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注黄芪、当归注射液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随机将7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1组(40μg/mL MNNG造模)、模型2组(60μg/mL MNNG造模)、穴位1组(40μg/mL MNNG造模+穴注)与穴位2组(60μg/mL MNNG造模+穴注)。穴注组均于造模10周开始以黄芪、当归注射液等份混合注入足三里穴。造模31周时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病理及胃粘膜屏障的改变。[结果]随造模浓度的增加,胃粘膜损伤,粘膜上皮细胞连接减少、间隙增宽,其变化与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发生数呈正相关(均P<0.05)。穴注组均细胞间隙明显缩小,胃粘膜损伤减轻(均P<0.05)。[结论]黄芪、当归注射液注射足三里穴,可以抑制实验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屏障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为改进胃癌模型的制作,在高盐饲料条件下,比较了小剂量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持续给药及高剂量灌胃在诱发大鼠胃癌的类型、造模周期及成功率上的差异。将66只大鼠随机分三组,1组给予含盐8%的高盐饲料20周,其中前17周同时自由饮用添加100 mg/LMNNG的消毒自来水;2组先给予正常饮食饮水,于造模第1和第14天按200 mg/kg给予MNNG灌胃,然后在灌胃第3天起予每周用饱和氯化钠灌胃两次持续三周共6次,第4周起给予高盐饲料,正常饮水直至20周末;1、2组均于第21周起改为正常饮食饮水,第35周末处死取材,其中1组在第20周时取10只处死取材;3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35周一并处死。所有标本常规制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高盐饲料加小剂量MNNG持续给药能较特异地诱导大鼠胃腺癌,诱癌周期短,仅35周,诱癌成功率高达90%,肿瘤多位于胃窦小弯侧及幽门部,大剂量MNNG灌胃加高盐饲料可较特异地诱发大鼠前胃鳞癌,诱癌率为68.4%。因此高盐饲料配合小剂量持续给药是较好的诱导胃腺癌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8.
复胃冲剂治疗大鼠胃癌癌前病变的疗效与抗氧化水平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饮用MNNG水造成大鼠胃腺癌前病变异型增生模型。分组饮用中药复胃冲剂、维酶素、含硒酵母、普通酵母、复胃冲剂+含硒酵母、复胃冲剂+MNNG、自来水(对照)等水溶液6周。结果发现,复胃冲剂每天10g/kg组、含硒酵母组、复胃冲剂5g/kg+含硒酵母组的胃癌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复胃冲剂组血清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对照组的胃组织LPO与SOD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  相似文献   

9.
多因素诱导构建大鼠胃癌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一种构建动物胃癌模型成功率较高的方法,为胃癌发生转移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在饮水中添加致癌剂MNNG、增溶剂吐温20及维生素D3喂饲大鼠,并应用高张盐水间歇辅以刺激。结果24周见黏膜层溃疡及增生,28周见黏膜内及黏膜下癌,32周见癌组织侵入肌层甚至浆膜层。结论在常规应用致癌剂MNNG的基础上,多因素刺激大鼠的胃黏膜可成功诱发大鼠胃癌,且诱癌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用MNNG复制Wistar大白鼠腺胃癌。选用31只难性大白鼠,体重为110~120g,给25只大白鼠白山饮服MNNG100 mg/L为实验组,6只大白鼠给饮自来水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于实验后24、44、64、68周处死或自然死亡;对照组于44、64、68周各处死2只。于68周时处死解剖之12只大鼠小,有6只产生腺胃高分化腺癌并伴癌前病变。ConA、PNA受体的标志,发现对照组及无癌形成实验组大鼠腺胃ConA受体呈膜性分布,PNA受体除壁细胞、主细胞外,均呈阴性,于癌灶及不典型增生区显示膜性分布及浆性分布,表示糖基有改变。  相似文献   

11.
赵允彪  夏勇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835-1836,1859,F0003
目的观察大蒜素局部应用在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中对新生内膜及NF-κB、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左侧颈总动脉不行球囊损伤;对照组,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立即经带孔球囊导管给予生理盐水;药物组,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立即经带孔球囊导管给予大蒜素高(100μg/ml)、中(50μg/m1)、低(25μg/ml)浓度,共3组。每组于术后14d取颈总动脉组织,行HE染色观察新生内膜组织形态学改变,计算内膜面积(IA),及内膜/中膜面积比(IA/M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未见内膜增生,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新生内膜明显增厚,药物组较对照组新生IA及IA/MA显著降低(P〈0.01),但是药物组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未见NF-κB、TNF—α染色阳性细胞,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NF-κB、TNF-α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并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大蒜素通过局部短时间应用可以抑制血管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7周龄LACA小鼠550只,分3批实验,每批分正常对照(MNNG)、魔芋精粉(AK)复合(MNNG+AK)及空白对照(C)等4个组。MNNG组给予MNNG250μg水溶液0.2ml/次5天,共7次,总量1.75mg静脉注射;AK组用8%AK普通饲料长期喂饲;MNNG组及C组长期喂普通饲料。实验过程中小鼠自死或濒死处死,常规尸解。3批实验经73~96.4周结束。  相似文献   

13.
大蒜素诱导卵巢癌细胞株OVCA-3凋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大蒜素诱导卵巢癌细胞株OVCA-3凋亡规律。方法:应用DNA断裂点标记(TUNEL)法、DNA凝胶电泳以及光镜等技术观察有关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0.01-100μg/ml的大蒜素作用OVCA-3细胞2h及10μg/ml的大蒜素作用OVCA-3细胞不同时间,锥虫蓝染色阳性率均在18.5%以下。TUNEL显示:1-100μg/ml的大蒜素作用OVCA-3细胞2h,即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50μg/ml时凋亡率为65.9%。结论:一定剂量范围内的大蒜素可在直接杀伤作用较小的情况下明显诱导OVCA-3细胞凋亡,不会因细胞坏死而引起炎症反应,这对于大蒜素应用于临床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蒙古沙鼠的动物模型,观察H.pylori及H.pylori与N-甲基-N'-硝基-N-亚甲基胍(MNNG)联用作用后胃黏膜的组织学改变,并观察了维生素C的预防作用.方法160只SPF级蒙古沙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2只.A组单用Hpylori菌液灌胃;B组在接种H.pylori后4周,摄入MNNG水(20μg/mL),连续30周;C组单用MNNG水(20μg/mL),连续30周;D组在B组基础上同时摄入加维生素C的食料;E组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在实验后12、36、48、52周各处死8只,取胃黏膜行组织学检查,用Warthin-starry银染、PCR和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ylori.结果累计至52周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发生率A组(87.5%,62.5%)、B组(78.1%,56.3%)显著高于C组(6.2%,6.3%)、D组(15.6%,9.4%)和E组(0%,0%),P<0.01.B组的H.pylori感染率从接种后12周的100%下降到52周的66.7%.结论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关,维生素C在预防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癌前病变上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MNNG诱发大鼠胃癌过程中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变化及大蒜对其的影响,发现病前病变、粘膜内癌及浸润癌各组之间及各组与正常组之间淋巴细胞转化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在MNNG诱癌过程中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系。而大蒜预防组、治疗组与MNNG组之间淋巴细胞转化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诱癌率明显下降,认为大蒜可抑制MNNG诱发实验性胃癌的发生,其机理与大蒜提高诱癌过程中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实验先后两批,共取LACA小鼠390只。每批随机分为正对照、绿茶、复合及空白对照4组。正对照组和复合组每5天于小鼠尾静脉注射MNNG250μg一次,共7次,总量1.75mg;绿茶组和复合组每日用5%绿茶末普通饲料长期喂养,正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长期喂饲普通饲料。两批实验分别经96.4周及10 6周结束。结果绿茶不仅使肺发癌率从79.75%下降到13.59%,而且改变了肺肿瘤良、恶性及病理类型构成比,恶性肿瘤和癌前病变减少,对MNNG诱发小鼠肺癌及癌前病变可产生不同程度的预防作用。实验结果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早期是否存在肺纤维增生,探讨其在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7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对照组为气管内滴注NS(生理盐水)12h后取材,LPS1组、LPS2组为气管内滴注LPS 1.0ml/kg(浓度为100μg/ml)后分别于12h、24h取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的浓度。结果:LPS2组大鼠血清PⅠCP浓度为(64.75±11.9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2.38±3.59)μg/L和LPS1组(13.96±4.30)μg/L(P〈0.05),而LPS1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PS2组大鼠BALF中PⅠCP浓度为(35.26±3.3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6.90±1.99)μg/L和LPS1组(6.92±2.50)μg/L(P〈0.05),而对照组和LPS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PS致大鼠ALI后24h血清及BALF中PⅠCP浓度显著增高提示ALI早期肺纤维增生存在。  相似文献   

18.
甲硝基亚硝胍诱发大鼠胃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自行合成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并以100μg/mlMNNG稀释液喂以100只Wistar大鼠,以诱发胃癌。结果发现喂药6个月内,死亡20只,均无消化道癌肿发生;第7~8个月内,死亡18只,发生胃癌3只(16.7%);第9个月时,处死全部剩余大鼠共62只,其中50只发生胃癌(80.7%)。癌肿均位于腺胃小弯侧,多呈隆起结节型或溃疡型;组织学类型包括乳头状腺癌、分化或未分化管状腺痛;癌肿可侵犯胃壁各层,与人类胃癌病理特征颇为相似。作者还发现,纯系雄性Wistar大鼠是诱发实验性胃癌的理想对象。且以100μg/mlMNNG液,喂药9个月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冲突性应激对大鼠额叶代谢物N-乙酰天冬氨酸(NAA)水平的影响.方法 21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4周应激组,4周应激用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皮质酮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额叶NAA浓度.结果 4周应激组大鼠皮质酮的水平[(161.02±17.86)ng/ml]比其对照组[(89.23±12.34)ng/ml]的高(P<0.01),4周应激用药组大鼠皮质酮的水平[(83.5±9.33)ng/ml]已经基本上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而远远低于4周应激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6.23±O.61)μmol/g]相比较,4周应激组NAA浓度[(5.17±0.54)μmol/g]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应激用药组[(6.43±0.83)μtmoL/g]比较,4周应激组代谢物浓度显著下降(P<0.01).用药组和正常对照组NAA浓度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冲突性应激可以诱发皮质酮水平的升高,脑代谢物N-乙酰天冬氨酰含量下降,帕罗西汀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野生枸杞叶茶对实验动物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及对不同血脂成分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高脂对照组、低剂量观察组、中剂量观察组、高剂量观察组.实验组动物喂饲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饮用1g/100ml、3g/100ml、5g/100ml不同浓度级的枸杞叶茶溶液,于实验5周后断头取血测定各项血脂指标.结果:各剂量组与高脂对照组相比,血清TG、TC无降低趋势,HDL-C未见明显升高.结论:该实验条件的纯天然野生枸杞叶茶对大鼠血脂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