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呼吸心跳骤停是临床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但目前救治成功率仍然很低。1999年12月—2004年1月,四年问,我院急诊室共成功抢救22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心跳呼吸骤停(cardio pulmonary arrest,CPA)为儿科危重急症,是指心跳、呼吸突然停止,由于血液循环终止,全身器官处于无血流或低血流状态,临床上表现为意识丧失或抽搐、窒息、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心电监护仪示心率极慢或停搏.小儿心跳呼吸停止与成人不同,突然的、原发的心跳停止在年幼儿童中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20岁。因电击(220V交流电)致心跳呼吸骤停10分钟急送我院急诊科。患者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面色、口唇紫绀,瞳孔散大。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心电图描记呈直线。同时给肾上腺素2mg静推,共2次。此时心电图呈心室颤动图形。随即分别给予100、150、250W/s电击除颤3次。这时心脏复跳,心率56次/分。给予阿托品1mg静推,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加压面罩吸氧,准备气管插管,给予呼三联一组静推。此时心率上升为120次/分,自主呼吸恢复,故未行气管插管。从心跳呼吸骤停至复苏成功时间为15分钟。这时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呼吸节律不规则,血压10/6kPa,瞳孔缩小,极度烦躁、抽搐, 相似文献
7.
汤胜容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4):102-103
心跳呼吸骤停是机体的危急状态,是急诊科最危重的疾病,急诊护士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并在复苏过程中最佳配合医生才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我科从2002年1月~2006年6月,对院内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09例进行心肺复苏,其中成功抢救了46例,抢救成功率42·20%,现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8.
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致心跳呼吸骤停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临床病历患儿 ,女 ,1岁 ,因头发稀少 ,夜间啼哭 ,到门诊就诊 ,接诊时考虑可能为缺钙所致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生长发育正常 ,予10 %葡萄糖注射液 2 0 m L 加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南通制药总厂 ,批号为 :2 75 2 0 3) 10 m L缓慢静注 ,推注过程中患儿烦躁、哭闹 ,推注约 8min,液体进入约 2 0 m L 时 ,突然出现哭声中止 ,全身紫绀 ,呼吸心跳停止。查体 :神志不清 ,呼之不应 ,面色苍白 ,口吐白沫。口唇紫绀 ,双侧瞳孔约 3mm ,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可 ,颈部无抵抗 ,双肺未闻及呼吸音 ,心音未闻及 ,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未引出。立即停用葡萄糖酸… 相似文献
9.
10.
麻醉期间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麻醉期间病人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并寻找对策。方法:对42528例手术中的15例呼吸心跳骤停病历进行分析。结果:麻醉期间病人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主要是医生责任心及管理机制的问题。结论:改善管理、更新设备、强化责任心将有助于减少麻醉期间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心肺复苏机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CPR救治中的疗效与徒手心肺复苏疗效的比较,旨在探讨心肺复苏机在濒死患者救治中的意义.方法102例濒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在得到确认后4s之内开始心肺复苏术,其中组1采用徒手心肺复苏术,组2采用心肺复苏机持续心肺复苏术,按照2010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执行持续心肺复苏,观察自主心率、自主呼吸、颈动脉搏动、面色、瞳孔,心电图.结果2组救治方法比较,观察指标证明有效或无效,组1有效1例,无效63例,有效率1.56%;组2有效6例,无效31例,有效率16.21%,2组对比两总体阳性率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2明显高于组1.结论心肺复苏机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有很好的复苏效果,复苏率明显高于徒手心肺复苏,同时,在调试合理,运用娴熟的情况下,还可有诸多的好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纳络酮抢救心搏骤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纳络酮在抢救心博骤停中的作用。方法 将80例心搏骤停的患随机配对分为两组,在除颤起搏、维持呼吸的基础上对照组用纳络酮静脉注射,对照组用可拉明、洛贝林肌注。结果 治疗组在心脏复跳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比对照组均有明显缩短,死亡率也有显差异,两比较P<0.05。结论 纳络酮在心搏骤停的抢救中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6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对因治疗的同时,并给予抗感染、支持、改善微循环、呼吸机支持治疗等。观察组34例,在上述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对治疗12h后患儿的桡动脉血气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血气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病因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加用纳洛酮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时.采用纳洛酮给予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近3年以来收治的84例COPD急性发作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41例、治疗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抗炎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肾上腺皮质激素.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则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1.2~2.0mg/d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以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气血变化以及患者的苏醒时间。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3%,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值与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凡造成新生儿严重缺氧的因素 ,如 :宫内窘迫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重症肺炎、败血症、肺出血等 ,均可导致新生儿呼吸衰竭 ,我科从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伍用纳洛酮 (naloxoneNX)治疗 32例 ,并与常规治疗的 30例作对照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86年全国新生儿感染及呼吸衰竭专题座谈会 (杭州 ) ,拟定的呼吸衰竭诊断标准 ,治疗组 32例 ,男 1 8例 ,女 1 4例 ,平均日龄 4 .6d ;早生儿 1 0例 ,足月儿 2 2例 ,原发病、新生儿窒息 1 4例 ,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期间湛江骨科医院内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给予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的联合纳洛酮组和机械通气治疗的机械通气组,观察机械通气情况、应激指标及远期生活质量.结果 联合纳洛酮组与机械通气组相比,呼吸性相关肺炎(VAP)发生率(42.22% vs 20%)、X线征象消失时间[(9.4±1.2) h vs(6.9±0.8) h]、肺部啰音缓解时间[(7.1±0.9) d vs(5.2±0.6) d]、机械通气时间[(5.4±0.6) d vs(3.8±0.5) d]以及血糖水平[(5.96±0.68) mmol/L vs(4.34±0.57) mmol/L]、汉密尔顿焦虑评分[(23.3±2.6) vs(14.5±1.9)]、汉密尔顿抑郁评分[(21.2±2.7) vs(15.4±3.1)]、疼痛数字等级评分[(5.1±0.8) vs(2.6±0.4)]显著降低;血氧饱和度(96.30±10.32)%、血胰岛素水平(10.23±1.32) mU/L,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机械通气组.结论 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能够有效促进病情恢复、缓解应激状态、改善远期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心跳骤停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围手术期心跳骤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996-2006年菏泽市立医院16例围手术期心脏骤停病人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60例未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前心脏功能差、术中缺氧、失血性休克、电解质紊乱、迷走神经反射是围手术期病人发生心跳骤停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625、1.055、1.901、6.337和6.507.结论 在围手术期心跳骤停的预防工作中,改善择期手术病人的心脏功能;术中注意给氧,输血,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牵拉迷走神经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心搏突停急救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搏突停是威胁人生命安全的严重心脏疾病。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术可挽救许多患者的生命。但传统的心肺复苏术尽管已实施35年有余,院外心搏突停仍有约60%在入院前死亡,即使入院抢救的成功率也不足20%。因此,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在反思传统技术的同时,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并在新技术、新装置及药物的新用法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确切效果尚待大规模临床检验。HFOV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一氧化氮(NO)、部分液体通气(PLV)的联合应用,将成为现代危重医学临床的必备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