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全喉切除术后并发咽瘘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蓉  刘金凤 《陕西肿瘤医学》2000,8(4):I004-I004
咽瘘是全喉切除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分析我院14例全喉切除术后并发咽瘘的护理,认为做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重视病人主诉,保持瘘道引流通畅,加强病房管理,杜绝感染源,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鼻饲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喉全切除术后咽皮瘘的治疗和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全切除术后咽皮瘘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和发生相关因素.[方法]回顾1990年至1995年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治疗的107例行喉全切除术的患者,应用SPSS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术后咽皮瘘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和发生相关因素.[结果]全喉切除术后14.0%(15/107)的患者出现咽皮瘘.全喉切除术后至发生咽皮瘘的间隔时间5至28天,平均11天.80%(12/15)的患者保守治疗后可以自行愈合.保守治疗后咽皮瘘的愈合间隔时间介于12至90天,平均37天.3例无法自行愈合的咽皮瘘患者中,1例出现咽皮瘘口周围肿瘤复发,其余2例则需要手术修补.分析与喉全切除术后咽皮瘘发生有关的可能因素显示,首次治疗后复发再行喉全切除术挽救、喉全切除术前接受过放疗以及喉全切除术后伤口感染是影响咽皮瘘发生的显著因素.[结论]喉全切除术后咽皮瘘较为常见,发生后以保守治疗为主.初次治疗失败、术前放疗以及伤口感染可能是喉全切除术后咽皮瘘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咽颈前皮肤瘘(简称咽瘘)是全喉切除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对病人精神压力、经济负担均很大。1983年12月至1990年9月我行全喉切除130例,17例发生颈部术区皮下感染,33例发生咽瘘。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50例皮下感染及咽瘘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8~74岁,以51~60岁居多,占64%。33例咽瘘中28例出现皮下感染,占85%;咽瘘出现最短时间为5天,最长22天,以7~14天最多,占61%。单纯全喉切除均采用纵行切口,全喉切除加其他术式采用Y或双Y切口,喉  相似文献   

4.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涉及技术、生物、生理等多方面。本组资料选择我院1990~1992年以全喉切除术治疗的喉鳞癌125例,对术后咽瘘发生率进行统计,并设立一般资料,病史资料,病人资料,手术资料四组共21项因素,进行因素相关分析。观察其对咽瘘发生的影响,本组咽瘘发生率为38.40%,经多元回归分析,认为年龄、身高、体重、心电图表现、呼吸评价、全身状态评价、血红蛋白、术前放射量、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医师等因素与咽瘘发生有关,再经逐步回归分析,认为上述因素中的一般状态,术前放射,手术切除范围是咽瘘发生的最重要致病因素,提出预防咽瘘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全喉切除术后并发咽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全喉切除术后并发咽瘘的相关因素,材料与方法,对1991年1月~1997年12月间72例喉癌的全喉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与咽瘘与术后感染,喉咽脓缝合技术,术前气管切开,术前放疗,病变范围与术式,手术历时,术腔引流及鼻饲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术前气管切开17例,7例发生咽瘘,术前无气管切开的55例中12例发生咽瘘,咽瘘率分别为41.1%和21.8%,(P〈0  相似文献   

6.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军健  施惠晶 《实用癌症杂志》2003,18(4):411-413,416
目的 探讨全喉切除手术后咽瘘发生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行全喉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24例(22.6%)发生术后咽瘘,术前放疗、术后抗生素的选择、术后血红蛋白值和肿瘤病理类型与咽瘘发生有关。结论 全喉切除术患者应根据营养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决定是否输血;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术前应实行有计划的术前放疗。  相似文献   

7.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咽瘘是喉及下咽癌术后早期常见较难处理的并发症 ,我院自 1984年 5月—1997年 11月共收治喉及下咽癌 178例 ,其中全喉切除 86例 ,术后并发咽瘘17例 ,发生率 19.8% ,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提示咽瘘与术前放疗、术时咽粘膜缝合方法、术腔引流方法及是否颈廓清有关 ,采用不同方法修补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收稿日期 :1999-11-2 9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福建 泉州  3 62 0 0 01.1 一般资料全喉切除术 86例 ,男性 75例 ,女性11例 ,平均年龄 (5 2± 0 .3)岁 (2 8岁~ 78岁 ) ,其中 6 4例喉癌行全喉切除术 ,2 …  相似文献   

8.
全喉全下咽全食道切除咽胃吻合术是近年来在国内开展的新手术,该手术咽瘘发生率低,无术后下咽狭窄,但该手术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科于2001年12月成功施行一例该手术,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病人于2002年1月28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术后并发咽瘘的相关因素。材料与方法对1991年1月~1997年12月间72例喉癌的全喉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并发咽瘘与术后感染、喉咽腔缝合技术、术前气管切开、术前放疗、病变范围与术式、手术历时、术腔引流及鼻饲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术前气管切开17例,7例发生咽瘘,术前无气管切开的55例中12例发生咽瘘,咽瘘率分别为41.1%和21.8%(P<0.05)。术前放疗5例,2例发生咽瘘,67例术前无放疗的患者17例发生咽瘘,咽瘘率分别为40%和25.4%(P<0.01)。鼻饲时间<10天的18例中13例发生咽瘘,10~15天的49例中4例发生咽瘘,>15天的5例中2例发生咽瘘,咽瘘率分别为72.2%、8.2%和40.0%(P<0.01)。术后感染22例中18例发生咽瘘,术后无感染50例仅1例发生咽瘘,咽瘘率分别为81.8%和2.0%(P<0.01)。结论术后感染、术前气管切开、术前放疗及鼻饲时间的长短是造成咽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对晚期喉癌患者施行全喉切除术后,一期完成发音重建术的方法、要点及效果.方法:对11例晚期喉癌患者施全喉切除,同时切除双侧咽缩肌、进行气管-食管造瘘,一期完成发音重建术.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能正常进食,经安放硅胶发音钮后,均成功发音,随访三个月,其中9例言语自如,音量及音质均佳,2例话音连续性差、音量较低.结论:在全喉切除术中切断咽缩肌同时进行食管-气管造瘘可提高发音重建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全喉切除一期发音重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对晚期喉癌患者施行全喉切除术后,一期完成发音重建术的方法、要点及效果。方法:对11例晚期喉癌患者施全喉切除,同时切除双侧咽缩肌、进行气管-食管造瘘,一期完成发音重建术,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能正常进食,经安放硅胶发音钮后,均成功发音,随访三个月,其中9例言语自如,音量及音质均佳。2例话音连续性差、音量较低。结论:在全喉切除术中切断咽缩肌同时进行食管-气管造瘘可提高发音重建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对喉癌、喉咽癌及颈段食管癌等患者进行喉全切除术后,必然导致发音机能的丧失。由于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而造成终生痛苦,一些喉癌病人因不愿丧失会话能力而拒绝手术。因此,研究和解决喉全切除术后发音机能的重建问题,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从1859年起,即有不少人利用各种人工喉的设计及食管发音的训练以恢复喉切除术后的发音功能。但到目前为止,这两方面的成就还不能满足无喉头病人的全部需要。木村于1968年调查了50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病人发音方法。方法:对34例全喉切除术后I期行气管食管造瘘安装解放军201医院耳鼻喉科研制的发音钮。结果:效果满意,患者均能清晰发音,语言流利,地方语言特色明显,配戴发音钮最长观察已满6年(有效使用期2年,最多已更换3次发音组),观察发音有效率100%,误咽率0。结论:该发音钮有安装、更换方便、使用时间长等优点。为无喉者发音提供了效果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病人发音方法.方法:对34例全喉切除术后I期行气管食管造瘘安装解放军201医院耳鼻喉科研制的发音钮.结果:效果满意,患者均能清晰发音,语言流利,地方语言特色明显,配戴发音钮最长观察已满6年(有效使用期2年,最多已更换3次发音钮),观察发音有效率100%,误咽率0.结论: 该发音钮有安装、更换方便、使用时间长等优点.为无喉者发音提供了效果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喉癌全喉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9年~ 1996年 193例喉癌进行全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术后局部复发的 18例患者进行总结 ,明确局部复发的部位、时间以及再次治疗的效果。结果 全喉切除术后 18例 (9.3 % )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局部复发部位 :气管造瘘口复发 6例 (3 3 .3 % )、咽复发 11例 (61.1% )、气管造瘘口合并咽复发 1例 (5 .6% )。复发患者中有 2例同时合并颈段食管受累 (11.1% )。局部复发的时间为 6~ 2 0个月 ,平均 10 .2个月。复发患者的 3年和 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 2 0 .0 %和 0。复发后距死亡的间隔时间为 2~ 5 1个月 ,平均 2 3 .7个月。造瘘口复发和咽复发患者的 3年生存率分别为 3 3 .3 % (2 /6)和 63 .6% (7/11)。术后复发患者再次行局部手术的 7例生存均超过 3年 ,经再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局部复发患者的生存率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全喉切除术后局部复发主要包括造瘘口和咽部复发。局部复发后的预后很差。咽部复发者较造瘘口复发者预后好 ,应采取更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发生咽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接受喉癌切除手术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发生咽瘘患者的临床症状,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喉癌分期、吸烟史、饮酒史、有糖尿病史、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气管切开情况、术中引流方式、术后营养情况、术后感染和口腔清洗方式,分析其与咽瘘的关系。结果患者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和饮酒史与咽瘘的发生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分期、糖尿病史与咽瘘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是否切开气管、引流方式与咽瘘的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方式与咽瘘的发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喉切术后营养水平、感染情况及口腔护理方法均可影响咽瘘的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影响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因素较多,主要与糖尿病史、肿瘤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引流方式、术中气管切开情况、术后营养状况、感染及口腔护理方法等有关。  相似文献   

17.
曾宗渊  陈福进 《癌症》1991,10(1):41-43
1980年起我们试用胸锁乳突肌瓣来修复喉癌全喉切除术后咽部缺损共40例。其中男3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0岁,平均55.3岁。鳞状上皮癌38例,原位癌和鳞化腺癌各7例。Ⅰ期3例,Ⅱ期4例,Ⅲ期15例,Ⅳ期18例,ⅢⅣ期共占82.5%。其中77.5%有术前放射治疗史或属喉重建术的病例。术前放射剂量平均为5694cGy。具体做法是全喉摘除后,咽部粘膜作内翻缝合,在左或右侧胸锁乳突肌中、下1/3交界处或其下方横切肌纤维束的1/2,然后顺肌纤维向上分开使形成一条带蒂的肌肉瓣,最后将肌肉瓣缝合到咽部和对侧胸锁乳突肌上1/3处以衬托加固咽部缝合。术后结果:总的咽瘘发生率为5%,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和62.5%,而单纯全喉切除术而不做喉重建术的病例组和放射治疗后做全喉切除术的病例组均无咽瘘发生。 作者认为此方法最适宜于放射治疗后再手术的病例,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8.
陈婕  茅伟安 《现代肿瘤医学》2020,(10):1807-181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期间,全喉切除术后带造瘘口的患者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故疫情期间尤其要加强这类患者的防控。因此本文介绍新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全喉切除患者采取的应急管理及防护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喉部分切除术后误咽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喉全切除术用于治疗喉癌已有 10 0余年历史 ,该术式对喉癌的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术后由于患者失去语言功能 ,给其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随着对喉组织胚胎学研究的进展 ,部分喉切除术已逐渐广泛开展。由于喉是重要的发音及呼吸器官 ,各种喉部分切除术均需切除相应部分或大部分喉体 ,使喉的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而误咽是部分喉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 ,所有喉部分切除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误咽 ,经指导和训练多在 1周~ 2周内克服。本组选择 10 0例行部分喉切术的喉癌患者 ,作回顾性研究分析 ,探讨误咽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措施。1 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泡沫敷料在喉癌全/部分切除术后造瘘口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手术治疗并行气管造瘘的89例喉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应用泡沫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换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及全喉/部分喉切除术患者的舒适度、换药次数、瘘口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舒适度增加、换药次数减少、瘘口感染率降低、瘘口愈合率提高、伤口愈合时间缩短(P0.05);进一步比较两组中不同术式,其中部分喉切除术患者结果同前,而全喉术式观察组仅舒适度增加(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癌术后应用泡沫敷料换药,能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气管造瘘口感染发生率,促进气管造瘘口愈合,尤其在采用部分喉切除术的患者中更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