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评价了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用于检测兔肾细胞中的单纯疱疹病毒(HSV)抗原。此法需用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然后进一步用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处理。HSV抗原可用ABC法在病毒接种24小时后检出。比较ABC法和过氧化物酶-抗过化物酶(PAP)法检测HSV抗原的结果提示,ABC法比PAP法敏感。  相似文献   

2.
亲合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是近年来引入免疫诊断学中的一种新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可溶性细菌及病毒的抗原及抗体的检测。但用此法将免疫学与形态学相结合检测淋球菌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应用此方法对淋病分泌物涂片进行检测,建立了ABC法检测淋菌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物素标记纯化的肿瘤坏死因子(TNF),建立藉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ABC法)检测TNF受体(TNFR)的技术,特异性和稳定性与目前常用的放射受体结合分析结果一致,可避免放射法污染缺点,适用于开展TNF和TNFR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酶组化技术检测狂犬病毒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酶组化ABC法检测狂犬病毒的灵敏度。方法:在已感染狂犬病毒的10只小鼠脑组织石蜡切片上,分别用HE染色和免疫酶组化ABC法检测狂犬病毒。结果:HE染色仅在4只小鼠脑组织神经细胞胞浆内找到代表狂犬病毒抗原的内基氏小体,阳性率为40%;免疫酶组化ABC法检测10只小鼠脑组织均见内基氏小体,其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HE染色法(P<0.05)。结论:用免疫酶组化ABC法检测狂犬病毒抗原比HE染色法未列举特异的事实敏感,提示用免疫酶组化ABC法检测可提高狂犬病毒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法在HBs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中的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ABC法),检测19例HBV血清标志物阴性的肝炎患者.结果:19例患者中有2例在肝组织可查到HBsAg.结论:HBV感染中血清标志物阴性的人群不容忽视,免疫组化法可作为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继免疫组化ABC法之后近年又出现了LSAB法(labeled streptavidin biotin method,链菌素-生物素标记法),作者用不同稀释度的第一抗体作LSAB及ABC染色,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敏感性对比,结果表明:LSAB法比ABC法更为敏感。用LSAB法时,第一抗体稀释度可比ABC法高2~3倍以上,孵育时间比ABC法大大缩短,且背景清晰,是理想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一代免疫酶标法。  相似文献   

7.
我们利用ABC—ELISA方法检测抗胃癌单克隆抗体,并与常规ELISA方法进行比较。ABC—ELISA方法的敏感性比常规ELISA方法高110~100倍,但非特异性并没有增加。重复5次检测杂交瘤上清液的效价,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所有结果表明,ABC—ELISA方法用于筛选和检测抗胃癌单克隆抗体不但灵敏度高,而且特异性和重复性好,是值得作为筛选和检测单克隆抗体的新方法而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联合硫酸软骨素酶ABC(chondro-itinrase ABC,Ch ABC)降解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n=15):假手术组(A组)、Ch ABC降解组(B组)、BMSCs移植组(C组)、Ch ABC联合BMSCs移植组(D组)。4组分别在术后7、14 d观察记录动物情况并处死动物进行标本检测。伤后7、14 d,BBB评分评价大鼠后肢运动感觉功能;伤后7 d 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伤后14 d,HE染色测损伤区总面积;免疫组化法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神经丝蛋白-200(NF-200)和勿动蛋白A(Nogo-A)的表达。结果伤后7 d各组BB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4 d,4组BBB评分分别为(6.33±1.00)、(7.25±0.96)、(7.33±0.58)、(9.75±0.96)分。D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伤后14 d,HE染色结果显示,4组损伤区均形成空洞,4组空洞相对面积分别为(4.44±0.18)、(3.70±0.21)、(3.23±0.22)、(2.33±0.31)mm2,D组空洞面积显著小于其他3组(P<0.05);伤后14 d GFAP/Nogo-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D组GFAP/Nogo-A表达低于他3组(P<0.05);NF-2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D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伤后7 d 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D组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Ch ABC联合BMSCs移植可以溶解胶质瘢痕,减少神经元细胞凋亡,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并越过脊髓损伤区域,对脊髓损伤后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初诊的AML病例中通过平均荧光强度(MFI)和抗体结合能力(ABC)研究CD33的量化水平与NPM1和FLT3基因突变的存在或缺失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常规检查诊断出的64名AML患者,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筛选出的AM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64名患者白细胞的CD33表达量集中在69%(范围12%-91%).存在NPM1突变的病例和不存在的相比,CD33的MFI和ABC值有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28名NPM1突变的患者MFI中心值为436(范围16~1830),而36名不存在NPM1突变的患者的MFI中心值为215(范围32~986),差异显著(P<0.05).选择27个病例研究CD33的ABC值,结果显示,10个存在NPM1突变病例的ABC值集中在12 236(范围2 580~18 356),剩余17个没突变病例的ABC值集中在4 205(范围366~16 720)(P<0.05).此外,在存在NPM1突变的患者中白血病患者的CD33的MFI值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增高(P<0.05).相反,不存在NPM1突变的白血病患者与正常人的MFI值之间没有发现差异(P>0.5).通过对NPM1 +/FLT3+和NPM1+/FLT3-两个患者组的检测发现,两个组的CD33的MFI值(平均456.3 vs536.2,P>0.5)和ABC值(平均9243.6 vs.10150.2,P>0.5)无显著差异.结论 携带NPM1突变的AML患者显示出较高的CD33表达强度,这可为AML的一个更好的相关治疗方案提供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γ干扰素(IFN γ)、白细胞介素10 (IL 10 )对体外培养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FN γ、IL 10对HRPE表面人白细胞抗原(HLA) ABC、HLA DR和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表达的影响。 结果 HRPE基础性表达HLA ABC ,低表达HLA DR。IFN γ可增强HRPEHLA ABC、HLA DR和ICAM 1的表达(P <0 .0 0 1) ;IL 10对HRPE基础性HLA ABC、HLA DR和ICAM 1的表达无影响(P >0 .0 5 ) ;IL 10可明显下调IFN γ诱导HRPEHLA DR的表达(P <0 .0 0 1)。 结论 IFN γ可增强HRPEHLA ABC、HLA DR和ICAM 1的表达,参与HRPE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和炎症反应;IL 10可降低HRPEHLA ABC、HLA DR和ICAM 1的表达,抑制抗原呈递,诱导HRPE移植时免疫耐受或免疫赦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生物素-亲和素过氧化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检测华枝睾吸虫病患者血清IgG抗体,并与常规SPA-ELISA比较。前法与粪检的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100%和87%,后法分为100%和95.7%。用SPA-ELISA检测12份日本血吸虫病兔血清未见交叉反应。由于SPA-ELISA操作简便,试剂价廉,因此更适宜于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单克隆抗体(McAb)具有极强的专一性。以往McAb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必需使用进口的卵白蛋白-生物素复合物试剂(ABC试剂),由于ABC试剂价格昂贵,国内虽已开始研制,但尚未取得稳定产品,限制了McAb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为此,我们研制了小鼠抗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可溶性复合物试剂(小鼠PAP试剂)。用微量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免疫小鼠,得到效价为1:64(琼脂双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肝脏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 alpha,LXRα)、视黄酸X受体α(Retinoid X receptor alpha,RXRα)活化对THP-1单核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ABC1)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的THP-1单核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成为巨噬细胞后,与核受体PPARγ、LXRα、RXRα的相应配体曲格列酮(TROG)、22(R)羟化胆固醇(22(R)-HC)、9-顺式视黄酸(9-CRA)作用24小时,提取细胞总RNA,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核受体PPARγ、LXRα、RXRα活化剂对ABC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曲格列酮组、22(R)-HC组、9-CRA组、TROG+22(R)-HC组、TROG+组、22(R)-HC+9-CRA组ABC1 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联合作用组(即核受体PPARγ、LXRα、RXRα两两活化)ABC1 mRNA增加更为明显。结论通过调控PPARγ、LXRα和RXRα等核受体的活化程度可达到调控ABC1表达的目的,这可能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前景和机会。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对人结肠癌细胞HLA-ABC抗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干扰素 (IFN)对人结肠癌细胞HLA ABC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不同剂量的α IFN和γ IFN刺激前后HLA ABC在四株人结肠癌细胞HCT 8、lovo、SW 4 80、Ls 174 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α IFN和γ IFN刺激之前 ,四株细胞中除lovo和Ls 174 T细胞不表达HLA ABC抗原 ,其它二株细胞均可不同程度表达HLA ABC抗原 ,刺激之后 ,对HLA ABC抗原的表达四株细胞系均有所增强 ,并呈现出干扰素依赖性及γ IFN的剂量依赖性 ,γ IFN的诱导作用强于α IFN。结论 干扰素可以上调人结肠癌细胞HLA ABC抗原的表达 ,干扰素用于结肠癌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损伤组织中的免疫球蛋白 G(Ig G)的分布以区别生前与死后伤。方法 :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技术 (ABC法 ) ,直接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单一特异性抗体 (直接法 )检测人体生前与死后损伤皮肤组织中的 Ig G。结果 :生前损伤标本均阳性 ,死后损伤标本均阴性。应用本方法可以检测极短时间 (<1 0 min)内死亡的生前伤。钝器伤 Ig G阳性反应分布范围比锐器伤广。结论 :应用 ABC法、直接法的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人体损伤皮肤组织中的 Ig G比较简便 ,该方法适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BC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均摄X线平片,13例CT扫描,12例MRI扫描.结果 15例ABC发生于长管状骨13例,横突2例.13例病变呈膨胀性骨质破坏,9例病变边缘可见硬化,3例合并病理性骨折,10例病变内密度或信号不均匀,10例可见典型的液-液平面,3例病变周围可见软组织改变.X线平片和CT多表现为偏心膨胀性骨质破坏,CT常可显示骨性分隔及液-液平面,MRI多表现为多囊长T1、长T2信号及液-液平面.结论 CT和MRI对ABC诊断较X线平片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ABC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7.
乙肝病毒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良地依红法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5例肾活检组织上沉积的HBsAg。两种方法检出率相同,35例中12例阳性(占34%)23例阴性(占66%),两种方法的正常肾组织对照均为阴性。阳性组肾小球上HBsAg沉积量与24h尿蛋白量成正相关;乙肝病毒感染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关系密切,并提示改良的地依红方法检测肾组织上沉积的HBsAg可靠,ABC法特异性强,且敏感。  相似文献   

18.
A ABC transporters 75 A375 cell 87 A375 cell line 18 acitretin 87 absorbance change 193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238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130 acute pancreatitis(AP) 199 6-[3-(1-adamantyl )-4-hydroxyphenyl]-2-naphthalene carboxylic acid(AHPN) 18 aden…  相似文献   

19.
ABC法即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酶法。ABC法是Hsu等人于1981年在BRAB法和LAB法的基础上改良的。其特点是利用抗生物素分别连接生物素标记的第II抗体和生物素标记的酶。其第I抗体不为标记物所标记,生物素标记的第II抗体与ABC复合物相连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和皮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2例,健康对照组15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MMP-2、MMP-9,皮肤MMP-2、MMP-9表达,采用免疫组化ABC法。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皮肤中MMP-2、TIMP-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MMP-2、MMP-9增高可能是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