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七氟醚及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副作用、苏醒质量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3~12岁的小儿在实施手术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使用七氟醚及氯胺酮进行麻醉,并连续观察手术中患儿MBP、SpO2、HR的变化及术毕停药后患儿的睁眼、定向力恢复和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结果:两组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及发生恶心、呕吐与兴奋、躁动现象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七氟醚组少于氯胺酮组。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时,诱导快,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后麻醉苏醒快,恶心、呕吐、兴奋躁动及复睡发生率低,是应用于小儿麻醉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80例4~12岁的小儿实施短小手术,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的麻醉效果,发现七氟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时,具有作用迅速、水果味、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影响小,宽容度大、易控制、安全,术后麻醉苏醒快,恶心、呕吐、兴奋躁动及复睡发生率低等优点,是小儿麻醉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点。方法选择择期手术行疝修补、疝囊高位结扎的小儿80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予七氟醚复合肌注氯胺酮麻醉,B组予氯胺酮加咪达唑仑静脉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呼吸循环相关参数,记录麻醉不良反应、术后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结果 A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B组切皮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上升较A组明显(P均<0.05);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较A组多(P均<0.05)。结论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比氯胺酮加咪达唑仑静脉麻醉更稳定、苏醒更快,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胺酮与七氟醚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小儿手术麻醉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氯胺酮麻醉,实验组接受七氟醚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肢体活动、摇头、离开手术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诱导时间、VAS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证实,面罩吸入七氟醚是一种较为可靠且安全的小儿手术麻醉方法,其临床应用价值明显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0例1~6岁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组(K组)。记录两组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诱导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在血流动力学、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七氟醚组均少于氯胺酮组。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50例患儿随机分为A、B 2组各25例。患儿入室后均面罩吸氧3 L/min及8%七氟醚基础麻醉,A组骶管注入1%利多卡因,B组无骶管注药。记录2组患儿术前、切皮、术毕生命体征及七氟醚用量和麻醉效果,记录术毕清醒时间及术后精神症状等。结果与术前相比,切皮及术毕B组SBP、DBP升高、HR增快,且高于或快于A组(P均<0.05);A组七氟醚和芬太尼用量少于B组,其麻醉效果优于B组(P<0.05);A组术毕清醒时间短于B组、术后精神症状少于B组(P均<0.05)。结论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具有麻醉过程平稳,麻醉质量好,苏醒快,七氟醚用量少等优势,优于单纯七氟醚全麻,可安全用于小儿临床麻醉。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七氟醚和骶管内麻醉联合七氟醚在小儿下腹部手术应用中的效果,探讨适合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方式。方法将50例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七氟醚麻醉。B组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联合骶管阻滞麻醉。,记录患儿入室时、诱导后、骶管阻滞后、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MAP、HR,观察诱导时间、术中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中、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儿各时点MAP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除手术结束时,其他各时段HR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纽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躁动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和七氟醚麻醉均为小儿下腹部手术的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但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更加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七氟醚在小儿骨科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由于住院手术,对环境的改变及暂时离开父母,可产生心理创伤,且与成人相比,从生理、心理、药理而言,均有一定的差别.小儿骨科手术常需全身麻醉,以往氯胺酮在小儿手术中应用普遍,但需静注或肌注,小儿不配合且无肌松作用,术后呕吐发生率高、苏醒较晚、有暂时性心血管兴奋作用等缺点.七氟醚为无色透明、带有香味的液体、血气分配系数为0.63,起效迅速,恢复快,不良反应少,息儿及家属易于接受,故七氟醚吸入麻醉逐渐应用于小儿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辅以喉罩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ASAⅠ-Ⅱ级,1~7岁的小儿腹股沟疝手术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辅以喉罩麻醉)25例和对照组(非插管静注氯胺酮麻醉)25例,比较两组麻醉后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各时间点Sp O2水平。结果:实验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Sp 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辅以喉罩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效果较好,对Sp O2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患儿86例,根据数字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吸入七氟醚,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心率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躁动发生率为9.3%,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23.3%;组间对比(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在小儿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保证患儿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商品名:长托宁)的效果。方法 4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阿托品组和长托宁组,分别在手术前30 min静脉注射阿托品及长托宁各0.01 mg/kg,记录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和体温,并观察唾液分泌量及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阿托品组给药后心率加快明显(P<0.05),血压及体温与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阿托品组4例苏醒期间可见口腔分泌物,且躁动发生率高于长托宁组。结论长托宁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时间长,且能稳定心率,减少苏醒期躁动,较阿托品更适合用于七氟醚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12.
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剂,由Regan在1968年合成,1981年日本D、A、HOLAY首次推导七氟醚用于人,1990年我国开始在少数几家医院试用。我科于2005年4月正式将七氟醚替代安氟醚用于全麻患者,现将临床使用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年4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施行了全麻528例,ASA分级为Ⅰ~Ⅲ级,男320例,女208例;年龄61~78岁84例,90岁以上5例;普外170例,骨科206例,脑外科92例,妇科58例,严重复发伤2例。同时伴有心、脑、肺、血液、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者22例,7例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昏迷。1·2麻醉方法1·2·1麻醉诱导全…  相似文献   

13.
随机抽取120例需进行临床腹部手术的患者,将其分成A、B两组,分别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后行腹部手术。吸入七氟醚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检测治疗时间都比吸入异氟醚时间短,吸入七氟醚麻醉康复质量比吸入异氟醚麻醉康复质量好。七氟醚应用在需进行临床腹部手术的患者身上,麻醉效果显著,具有深层次研究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行短小手术治疗的患儿开展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治疗患儿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异丙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研究组开展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于手术不同时间点心率及平均动脉压、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麻醉诱导时间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麻醉药物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后及拔管后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呛咳、喉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诱导期体动及术后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儿短小手术开展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相较于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安全性更佳,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成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儿疝气手术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疝气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气管插入导管,实验组实施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T1时心率为(113.21±12.67)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1.23±0.61)mmHg,对照组T1时心率为(136.25±0.5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36.25±0.58) mmHg;实验组T3时心率为(127.36±0.53)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9.4±7.53) mmHg,对照组T3时心率为(140.26±1.6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03.36±8.74)mmHg,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T1、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T2时心率为(112.26±10.32)次/min,平均动脉压为(82.64±7.51) mmHg,对照组在T2时心率为(142.38±9.5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01.21±7.21)mmHg,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T2时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气儿童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可使患几心率、动脉压明显降低,安全稳定,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的差异。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86例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各43例。术中分别给予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吸入,比较两组在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七氟醚组在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术后苏醒评分到达9分时间以及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方面均较异氟醚组缩短(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吸入较异氟醚麻醉吸入术后苏醒效果要好,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相似。  相似文献   

17.
张力  彭英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29-30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与传统全身麻醉方式在急诊剖宫产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拟行急诊剖宫产的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组(A组20例),阿曲库铵组(B组2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用药相同,麻醉维持:A组吸入呼气末浓度〈3%的七氟醚,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芬太尼2ug/kg,B组则吸A.0.5%~1.5%异氟烷维持浅麻醉,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阿曲库铵0.2mg/kg和芬太尼2ug/kg,待术者关闭腹膜层时即关闭A组七氟醚或B组异氟烷,同时开大氧流量至6L/min,加快麻醉气体的排除。记录两组患者胎儿娩出时5min的Apgar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缩宫素用量、术毕至拔管时间、术毕至离室时间。结果:A组术毕至拔管时间、术毕至离室时间均比B组时间短,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可缩短产妇术毕至拔管时间和术毕至离室时间,可能有助于降低残余肌松对产妇的生理影响,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短小手术中使用七氟醚吸入法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行择期短小手术治疗的8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使用得普利麻麻醉.对两组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及苏醒时间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较对照组长,而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具有显著差异(P<0.05);疼痛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出现呛咳、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术中BP、HR 及SpO2 数据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短小手术中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不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苏醒快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孟庆永 《环球中医药》2013,(Z2):176-176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诱导插管前后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择择期手术病人40例,入室后静滴咪唑安定2mg,氟哌利多2.5mg,芬太尼0.1mg;吸入6%七氟醚5分钟观察患者插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患者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平稳。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稳定,但诱导时间稍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七氟醚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55例颅脑外伤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77)给予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n=78)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统计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皮质醇、血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_0)、气管插管即刻(t_1)、去骨瓣即刻(t_2)、麻醉维持时(t_3)、手术结束即刻(t_4)、拔管即刻(t_5)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中脑水肿、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术后血浆皮质醇、血糖、ACTH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均0.05),但观察组的血浆皮质醇、血糖、ACT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间t_0~t_5 DBP、SB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2组t_1~t_4 DBP、SBP、HR均低于t_0(P均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两种麻醉方案的麻醉效果类似,但后者对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抑制更加有效,且术中脑水肿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