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应用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餐后2h血糖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而且研究组血糖降低程度好于对照组:2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e)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研究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6.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而且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随访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数值均有所下降,证明给予正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但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起效迅速、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陈皮黑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陈皮黑茶加二甲双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记录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腹围(A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尿酸(U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BG、P2hBG、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治疗后,观察组BMI、AC、UA、TC、TG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陈皮黑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和单纯二甲双胍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发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FPG、2h PG和Hb A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信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选取洛阳市中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单一应用二甲双胍治疗)与观察组(35例: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免疫参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糖与血脂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参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2 %低于对照组的2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二甲双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气养阴降糖饮加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口服,观察组予以补气养阴降糖饮加减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症、次症及总评分、糖代谢水平、临床疗效、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及总评分,糖代谢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予以补气养阴降糖饮加减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糖代谢,增强临床疗效,减轻胰岛素抵抗,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揭阳市惠来县前詹镇卫生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与叶酸(FA)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51例,采取FA、二甲双胍、维生素B12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维生素B12、FA、Hcy水平变化,并统计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维生素B12、FA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所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维生素B12、FA水平下降明显,Hcy水平上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FA、维生素B12、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能有效维持机体Hcy水平,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拜糖平联合诺和灵30R对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2型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拜糖平)和对照组(诺和灵30R),两组患者的年龄、FPG、2h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疗效均可,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两组达到相同血糖水平所需的治疗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拜糖平组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拜糖平联合诺和灵30R能有效控制高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降糖3号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初发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自拟中药降糖3号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及空服血糖(FBG)、餐后2h血糖(FBG-2h)、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BMI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FBG、FBG-2h、Hb A1c及BMI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FBG、FBG-2h、Hb A1c及BMI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降糖3号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优于单纯二甲双胍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天芪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采用天芪降糖胶囊+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47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和Scr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BUN和Sc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应用天芪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早期肾脏损伤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连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伴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伴Ⅱ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与黄连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肝功能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采用黄连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血糖指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伴Ⅱ型糖尿病有显著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6,(1)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降糖药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无锡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单纯口服二甲双胍片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维持原二甲双胍治疗方案不变,而治疗组再加予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次6 g,每日2次。在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拜糖平(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拜糖平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血糖、肝肾功能以及体质量指数等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低血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患者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肝肾功能和体质量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1周后发生低血糖8例,第4周后发生6例,观察组同时期为2例和1例,2组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均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但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拜糖平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联合二甲双胍应对高龄人群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降压措施的基础上应用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研究组患者除常规降压降糖治疗外联合应用复方丹参片。规定治疗周期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改善情况及中医证候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无明显差别。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改善明显,对照组仅空腹血糖值改观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为临床应用复方丹参片联合二甲双胍在针对高龄人群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治疗上提供正面参考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颗粒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肝气郁结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的100例肝气郁结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观察组在二甲双胍肠缓释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颗粒,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疗效、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颗粒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对肝气郁结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伏格列波糖分散片治疗,观察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变化以及体质量指数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HbAlc都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组间比较,上述三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肝肾功能和体质量指数及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以延缓糖尿病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后脂联素与其他基本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和对照组(罗格列酮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联素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脂联素变化值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优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渴康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48例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FBG、2h PG、Hb Alc)、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HOMA-IR、HOMA-β、HOMA-IS)及血脂指标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康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既可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情况,又可改善血脂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60例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单独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渴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3%,高于对照组的7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消渴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机体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维持血脂、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养阴降浊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养阴降浊汤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5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血脂各项观察指标及对照组FPG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养阴降浊汤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血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