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运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综合治疗与单纯采用推拿治疗进行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以及TCD的变化。结果:推拿组、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组在眩晕症状评分和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组各项指标与单纯推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定点牵引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定点牵引手法,对照组加颈部推拿手法,每日1次;治疗组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每日1次,治疗15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定点牵引手法能够改善椎动脉供血,加快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行颈部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颈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相近,可作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物理治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均以中药熏蒸、超短波和局部手法治疗等物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5d.结果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P< 0.01).治疗后两组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快于治疗前(P< 0.05或P< 0.01),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物理治疗和物理治疗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临床效果,后者的近期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门诊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推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厦时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及推拿治疗,对照组给半导体激光及推拿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利用颧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对两组患者眩晕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井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疗程后两组的患者眩晕和主要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以治疗组的提高幅度较显著(P〈0O.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康复治疗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接诊的84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康复治疗,通过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对患者生活、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ASC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6.2%,且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并发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率2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康复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治疗疗效,且并发率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治疗,对照组患者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症状、功能及椎-基底动脉峰值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临床纳入60例,治疗过程脱落病例2例,58例完成整个治疗过程,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与功能积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眩晕和颈肩痛积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与功能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峰值平均血流速度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峰值平均血流速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明显不适发生率(6.90%)低于对照组(20.70%);治疗组穿刺部位疼痛发生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17.24%);治疗组局部血肿发生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功能,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痰祛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治疗组加用加味温胆汤,在治疗前后均行双侧椎动脉多普勒检查和血液黏度检测,并观察症状改善结果。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要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收缩期血液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比治疗前均显著增快(P〈0.01),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值和血浆黏度值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基础上加用化痰祛湿法能改善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黏度,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配合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66例,分别用中医辨证加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14d后,观察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纽有效率分别为95.52%、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加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为主埋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穴位埋线组和星状神经节组2组,每组40例。穴位埋线组采用单纯穴位埋线治疗,星状神经节组采用星状神经节为主埋线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疗效,评价其安全性。结果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72.50%,星状神经节组总有效率97.50%,星状神经节为主穴位埋线优于单纯穴位埋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星状神经节为主埋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嘉玮 《新中医》2011,(4):79-8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配合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比治疗前明显增快(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VA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作用,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药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霞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2):109-11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和中药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治疗前均明显增快(P〈0.01,P〈0.0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流速度有明显提高作用,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0天,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Vs、Vm、RI及PI。结果:矩阵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Vs、Vm值,降低RI值,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推拿手法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2018年4月收治的10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与推拿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声检查平均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推拿手法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手法治疗本病5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2组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P〈O.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点按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颈椎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点按枕下三角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方法,治疗15天后观察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眩晕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值显著上升,脉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值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VD及VM值上升(P〈0.05)。治疗后2组血流参数值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76.25%。结论:点按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加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将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惠者随机分为针刺加SGB组和单纯针刺组,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均有显著疗效(P〈0.05);治疗后2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有明显改善(P〈0.01,P〈0.05),2组间比较显示总有效率及TCD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SGB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改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的作用,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相一致,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辨证施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动脉颈椎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丹参、黄芪注射液,治疗组给予辨证施治.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辨证施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