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目的:分析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和18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双侧臂丛神经成像,采用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横轴位、重T2W1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成像序列冠状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横轴位及斜冠状位、弥散加权背景抑制成像序列周围扫描。结果:通过对比观察,DWIBS序列对臂丛神经根及神经节的显示率要明显高于STIR/long TE序列,两种序列影像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扫描,诊断臂丛神经肌肉损伤具有良好的影像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在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因腕关节尺侧疼痛就诊的患者50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症状不缓解超过1个月。按入组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序列组和常规加三维扰脂相组,每组25例。常规序列组行MRI常规序列(冠状位T1加权、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及横断位T1加权、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和矢状位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检查,常规加三维扰脂相组在常规序列的基础上加上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检查。由2名高年资影像医师阅片后出具影像诊断报告。MRI检查后1周内均行腕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为TFCC损伤者镜下行TFCC修复术。根据腕关节镜检查结果分别计算MRI常规序列和常规序列加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诊断TFCC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MRI常规序列上,TFCC损伤表现为关节盘内中等信号、条带状异常高信号,严重者关节盘磨损、变薄或出现裂隙,可见连续性中断;MRI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上,TFCC损伤表现为在高信号的软骨盘中出现相对低信号的软骨损伤及缺损改变。常规序列组,MRI检查诊断为TFCC损伤15例,腕关节镜检查诊断为TFCC损伤18例。MRI常规序列检查诊断TFCC损伤的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71.4%,阳性预测值86.7%,阴性预测值50.0%。常规加三维扰脂相组,MRI检查诊断为TFCC损伤17例,腕关节镜检查诊断为TFCC损伤18例。MRI常规加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检查诊断TFCC损伤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5.7%,阳性预测值94.1%,阴性预测值75.0%。结论:在TFCC损伤的诊断中,MRI常规序列和常规序列加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且后者的诊断价值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垂体微腺瘤患者应用3.0T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于汕头市潮南民生医院接受垂体微腺瘤诊治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本研究共计纳入5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3.0 T MRI动态增强扫描,选取标准头部线圈并常规行FLAIR序列、矢状位T2WI成像、冠状位T1WI成像以及轴位T1WI、T2WI成像。结果:MRI平扫结果显示患者鞍区垂体部显示T1异常信号改变且表现为稍低长信号,可见轻度失常垂体形态且高度有明显异常。微腺瘤近中线患者可见轻微偏移垂体柄,部分患者可见局限性下陷等征象。11例患者垂体MRI平扫信号未见明显异常。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可见明显强化的正常垂体组织,肿瘤组织强化速度明显减缓。与正常垂体组织相比,肿瘤区强化信号明显更低且可见清晰边界,延迟扫描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强化表现明显减缓。8例患者接受增强扫描可见缓慢增强肿瘤区信号且强度较正常垂体组织略低。5例延时扫描患者微腺瘤信号明显较正常脑垂体组织高。55例患者微腺瘤呈边缘性或者偏侧性生长,占96.49%。结论:垂体微腺瘤患者应用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价值较高,能够获得可靠确切的诊断结果,有助于为临床医生进行病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稳态采集快速成像(three-dimensional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 3D-FIESTA)序列在肩周炎患者喙肱韧带MRI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集的100例肩周炎患者的MRI资料,比较MRI常规序列与3D-FIESTA序列对喙肱韧带的显示效果。男48例,女52例。年龄20~80岁,中位数53岁。病程1~9个月,中位数6个月。先进行常规序列扫描,即斜冠状位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 echo, FSE)T1加权像(T1 weighted image, T1WI)序列扫描;再进行斜冠状位和斜矢状位3D-FIESTA序列扫描,并应用后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由2位影像专业高年资医师分别独立分析MRI图像,并采用自拟标准评价喙肱韧带显示效果。结果:斜冠状位3D-FIESTA序列与FSE T1WI序列对喙肱韧带显示效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96,P=0.000)。斜冠状位3D-FIESTA序列对喙肱韧带的显示率为77%(77/100),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成像对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5例踝关节损伤患者执行MRI检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22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中,MRI检测诊断正确为18例,准确率为81.8%。结论对踝关节运动损伤实行1.5T MRI检查的准确率较高,可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距骨骨挫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Achieva型1.5 T MRI机对30例距骨骨挫伤患者的足部进行扫描,观察距骨异常信号形态、累及范围、伴发病变,同时对MRI各序列对距骨异常信号显示能力作出评价。结果:距骨较弥漫性信号异常5例;局灶性信号异常25例,其中单发片状9例、多发片状16例,呈碎片状、地图状等形态,病灶边缘境界多欠清晰。与距骨或扫描范围内其他正常骨髓组织相比,T1WI均呈略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稍低信号,脂肪抑制PDSPAIR均呈明显高信号影。MRI检查的T1WI、T2WI及脂肪抑制PDSPAIR序列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0%(27/30)、67%(20/30)、100%(30/30)。所有患者均合并有关节腔积液,合并其他骨骨挫伤10例、外踝骨折5例、内踝骨折4例、跟骨骨折4例、关节韧带及肌肉损伤6例、关节软骨损伤4例。结论:MRI检查尤其是其脂肪抑制序列对诊断距骨骨挫伤的敏感性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价复杂踝关节损伤应用MRI与多层螺旋CT诊断临床价值。方法该次将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复杂踝关节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次采取MRI诊断、多层螺旋CT诊断,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一步比较两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1)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在诊断确诊率方面,多层螺旋CT为100.00%,明显高于MRI诊断的89.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漏诊率及误诊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0.00%、0.00%,对照组分别为5.00%、6.00%;观察组漏诊率及误诊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踝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诊断的应用价值优于MRI诊断,确诊率更高,能够控制漏诊及误诊的发生;因此,可将多层螺旋CT诊断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MRI)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损伤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病患的膝部关节进行核磁共振(MRI):三维薄层梯度回波动态增强扫描、快速自旋多回波序列、脂肪抑制脉冲序列,分别做横截面位、冠状位、矢状位三种位相的扫描。结果:清晰可见软骨增生、软骨基质损伤等。42例中,除软组织肿胀外,另有15例阳性发现,包括14例骨折、3例关节内外间隙不对称及2例脱位。结论:核磁共振是可以取代传统诊断方法的膝关节损伤快速、精确诊断方法,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完全可以作为医生下一步治疗的依据,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就诊的52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MRI常规序列T1WI、T2WI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率。结果:MRI常规序列扫描:显示局限性脑肿胀11例,影像表现:境界欠清,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脑沟、脑池局部变浅、消失。其余41例有13例陈旧性脑梗死病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所有患者均表现急性脑缺血细胞毒性水肿征,影像表现:境界清楚,结节状、片状高信号病灶,且病灶范围明显大于常规T2WI、FLAIR像,20例脑干病变,23例放射冠、基底核区病变,5例颞顶叶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病变,2例胼胝体区病变,13例合并有多发性病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24h内病灶检出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诊断脑梗死效果优于MRI常规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MRI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假阳性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月板损伤是膝部最常见的损伤之一,而MRI具有多轴面成像、高软组织分辨率、无创伤性以及可显示半月板表面及内部结构等优点。近年来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但限于其本身定性诊断困难、成像速度慢、运动性伪影等缺点^[1],时有经关节镜及手术证实为假阳性的结果出现。自1997-1999年,我院先后收治39例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假阳性患者,现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外侧缘撕脱骨折(Segond骨折)与交叉韧带损伤的影像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检查证实的Segond骨折患者35例,采用Siemens 0.35T永磁磁共振扫描仪、膝关节专用线圈,扫描方位包括外旋15°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冠矢状压脂成像等;分析其MRI表现,观察前后交叉韧带及内外侧副韧带的走行、信号特点、损伤情况(撕裂或断裂)及周围其它结构的情况。结果:交叉韧带部份损伤22例(阳性率62.8%),完全断裂16例(阳性率达45.7%);伴半月板、侧副韧带、髂胫束及邻近关节囊等结构不同程度损伤。结论:超过60%的Segond骨折患者伴有交叉韧带部分或完全性断裂,对交叉韧带损伤有强烈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MRI和高频超声诊断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价值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采取MRI和高频超声诊断,进一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评价MRI和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作用。结果 MRI和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43%、95.59%,和手术病理结果(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9、1.458,P0.05)。结论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诊断中,MRI和高频超声诊断均具备显著的价值作用,诊断准确度高,能够为进一步的治疗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吴茂铸  应有荣  应琦  郭勇 《中医正骨》2005,17(10):29-30
隐匿性骨折不易被常规X线检查发现,延误治疗易引起严重后果.MRI成像对软组织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可以显示骨关节各解剖细节且无骨伪影,同时MRI可进行多参数和多种序列成像,其信号的差异基本反映病变的组织学特点,为疾病的检测和定性提供了丰富的信息[1].随着MRI在骨关节系统的广泛应用,业已证明MRI对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MRI能够早期发现确诊隐匿性骨损伤和软组织损伤,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3].作者回顾性分析自2003~2005年在本院就诊的23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MRI所见,探讨MRI在X线表现阴性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全程中医护理干预观察CT增强扫描患者对含碘对比剂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CT增强扫描适应症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全程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2组扫描前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患者,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造影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运动伪影情况。结果研究组扫描前收缩压、心率波动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运动伪影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全程中医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使检查顺利进行,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运动性伪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究踝关节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这一时段内,在该院骨科诊治的踝关节损伤患者60例纳入研究,采集患者MRI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60例踝关节损伤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优片率高达95.00%,经诊断,距骨微骨折占比26.67%,跟腱撕裂占比21.67%,创伤性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炎术后改变占比15.00%,踝关节退行性病变占比10.00%,胫骨下端挫伤占比6.67%,腱鞘囊肿占比5.00%,踝关节滑膜损伤占比3.33%,踝关节软组织感染占比3.33%,有5例未见异常。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踝关节损伤诊断中,可良好显示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检出率及灵敏度较高,能够为疾病治疗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对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价值。方法:搜集50例有完整临床及MRI资料的宫颈癌患者,并比较MRI分期、术前临床分期及手术病理分期。结果:MRI动态增强扫描成像在判断宫颈癌发生部位上的准确性为100%,判断宫旁受侵的准确性为92.8%,判断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为85.6%。结论:MRI动态成像能直观、准确显示宫颈癌瘤灶大小及侵犯范围,对于宫颈癌的诊断有极高的敏感度,对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检查结合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有利于合理制定治疗计划,为宫颈癌治疗前常规盆腔检查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指显微线圈MRI检查在手指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手指关节损伤患者采用数字式射线摄片机常规摄手指正侧位或正斜位X线片;同时采用1.5 T超导型MRI扫描仪对手指进行扫描,重点观察指骨骨质及指骨关节周围韧带、肌腱、掌板等损伤情况。结果:X线检查显示15例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其余患者均未发现异常。MRI检查显示35例侧副韧带损伤,12例伸肌结构损伤,18例屈肌腱损伤,15例掌板损伤;34例合并骨挫伤,9例伸肌结构损伤合并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6例屈肌腱损伤合并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侧副韧带及肌腱损伤在T1WI上表现为模糊、增粗,在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像(fat-suppression 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FS-PDWI)上表现为水肿、增粗,部分或完全断裂;掌板损伤于FS-PDWI上表现为扭曲或连续性中断;骨挫伤在T1WI和FS-PDWI上分别表现为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止点撕脱性骨折在T1WI和FSPDWI上表现为皮质断裂;所有患者均表现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水肿及关节腔积液。与手术对照,韧带、肌腱、掌板损伤MRI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2例手指肌腱止点撕脱性骨折漏诊。结论:手指显微线圈MRI检查能清晰、直观地显示手指关节损伤情况,有助于手指关节损伤的正确诊断,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精确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1.5 T磁共振成像(MRI)与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安顺市人民医院收录的6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1.5 T MRI扫描法诊断,对照组采用64层螺旋CT,通过对比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等标准,为患者提供切实可行的诊治方案。结果:观察组32例38个病灶,平面扫描出35个病灶,准确率92.1%,增强扫描出37个病灶,准确率97.4%;对照组32例41个病灶,平面扫描出30个病灶,准确率73.2%,增强扫描出38个病灶,准确率92.7%。平面扫描中,1.5 T MRI准确率更高,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中,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 T MRI用于肾上腺肿瘤平面扫描的准确率更高,用于增强扫描与与螺旋CT无差异,需结合患者诊断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脑胶质瘤分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脑胶质瘤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SWI扫描,对脑胶质瘤进行分级诊断,分析对比诊断结果与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诊断确诊高级别脑胶质瘤39例,低级别脑胶质瘤25例,DCE–MRI联合SWI诊断对脑胶质瘤分级准确率92.19%(59/64)高于DCE–MRI 75.00%(48/64)、SWI 81.25%(52/64)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CE–MRI联合SWI对脑胶质瘤分级诊断应用价值高,可提高准确率,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前列腺癌患者均行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MRS)、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对比MRS、MRI及MRS+MRI的诊断结果。结果:MRI+MRS诊断准确性、阴性预测率、阳性预测率、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93.18%、91.23%、83.42%、83.27%、90.15%,均显著高于MRI(50.12%、70.00%、55.75%、72.00%、69.23%)和MRS(64.23%、88.00%,67.47%、71.87%,82.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波谱成像诊断技术能较好区分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有较高准确性、敏感性,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