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T)是急性脑血管病中常见而严重的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等特点,高血压脑出血本身的占位效应不仅造成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还可能导致脑缺血和脑水肿等继发性损害,严重危害到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高血压发病频率的日益增多,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水肿面积、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水肿面积、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总有效率等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促进脑血肿吸收和减轻脑水肿,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结果:尼莫地平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组,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显著降低了该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副作用少,临床应用经济、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15 d后分别通过CT对血肿大小进行检测并对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治疗30 d评价临床疗效,并再次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结果治疗15 d时,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及血肿吸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30 d时,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辅用尼莫地平可进一步促进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脑水肿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5%(P<0.05)。治疗前,两组脑水肿程度、GCS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脑水肿程度、GCS评分和NIHSS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尼莫地平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8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天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30mg,每日3次。结果:尼莫地平组有效率82.0%,常规治疗组有效率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如降低颅内压、卧床休息、抗感染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P<0.01)。两组患者血肿量与水肿面积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莫地平可有效缩小脑出血血肿体积,减轻血肿周围水肿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尼莫地平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病例均记录用药前和用药后的血压和心率。所有患者均进行颅内压(ICP)监测。结果两组用药后血压均较用药前显著性下降(P值均〈0.001),但心率和ICP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治疗组不良预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且对心率和ICP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9,(12)
目的考察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注射液,疗程2周。然后,检测临床疗效,血脑屏障功能(血清白蛋白、脑脊液白蛋白、血脑屏障指数),中心区、周边近区、周边远区、额顶叶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白蛋白、血脑屏障指数、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周边近区、周边远区rCBF及GCS、Fugl-Meyer评分显著升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和肢体功能、组织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应用尼莫地平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头颅血肿大小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显示尼莫地平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促进血肿吸收,抑制脑水肿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12例发病6 h内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尼莫地平注射液泵入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2组均记录治疗前2次血压(即基线血压);治疗后1 h内每间隔15 min的血压、治疗后24 h内每隔6 h的血压、治疗后1周内每天上午的血压。2组均进行治疗后第1、第7天GCS、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第7,28,90天MRS预后评分,评估尼莫地平的降压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基线血压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0 min和治疗后1周,治疗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1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后90 d,治疗组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不仅可起到快速降压作用,而且能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甲组40例和乙组26例,甲组给予常规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甲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0%,明显低于乙组的9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有效改善脑神经功能,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早日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黎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5):11-12
目的:掌握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特点,有效的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结果:患病高发年龄在48—68岁,死亡67例,占39.9%,病死率与年龄成正比。结论: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避免脑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是防治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96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我院 1 999~ 2 0 0 1年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96例实施针刺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86例患者皆为住院病人 ,均符合 1 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要点”,并行脑 CT以确诊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96例 ;男 5 2例 ,女44例 ,年龄 39~ 80岁 ,平均 65 .5岁 ;中医辨证 :中脏腑 2 1例 ,中经络 75例 ;基底节区出血 48例 ,脑叶出血 2 0例 ,脑干出血 1 1例 ,小脑出血 7例 ,其他部位出血 1 0例 ;出血量 (以多田方程计算 ) 5 ml以下1 2例 ,5~ 1 5 ml37例 ,1 6~ …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临床常见急症,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目前内、外科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我们采用早期针刺配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综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血压脑出血属中医出血性中风范畴,其死亡率及病残率极高,自血肿抽吸引流术应用于临床以来,其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自2002年8月~2005年12月,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减少了病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比较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利水化痰通络法治疗中小量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头颅CT检查确诊的急性脑出血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利水化痰通络汤;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两组均以21天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肿体积变化、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变化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水化痰通络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可减轻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降低致残率,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是糖尿病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变范围广泛,复发率和病死率较高。急性脑死治疗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办法。近来有研究证明尼莫地平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我院用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42例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血肿量、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治疗后,两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而对照组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率以及凝血酶原时间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并且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均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从而促进脑血肿吸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有效的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将108例患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病高发年龄在45-60岁,平均年龄57.7岁;死亡31例,占25%,病死率与年龄成正比.结论: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避免脑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是防治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