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保胆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58 min,除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3 a内随访4例复发。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安全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利胆防石汤预防胆囊结石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利胆防石汤,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2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治疗组胆囊结石复发2例(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例(16.07%);治疗组胆囊壁厚度小于对照组,且胆囊收缩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保胆取石术后患者服用中药利胆防石汤,可显著降低胆结石复发率,使胆囊壁厚度减小,增加胆囊收缩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镜联合保胆取石及术后中药预防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术后脉冲式服用疏肝理气、利胆排石中药预防结石复发。结果:32例随访1~2年,术后复发2例(6.25%)。结论: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及术后口服健脾利湿、疏肝理气、利胆化瘀中药对术后预防结石再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防石胶囊对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炎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8例保胆取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57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术后第4d服用防石胶囊,对照组未进行任何治疗。术后半年统计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胆囊壁原度变薄,主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防石胶囊具有治疗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炎及预防结石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胆汤结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利胆汤结合保胆取石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均行保胆取石术,其中对照组50例为单独保胆取石,治疗组50例保胆取石术后加用利胆汤,分别观察患者住院天数和体重变化的差异.两组患者术后随访4-5个月,症状消失占80%,B超复查胆囊均未发现结石.利胆汤结合保胆取石治疗组住院天数、体重变化、胆囊壁厚度以及胆囊收缩功能方面均优于单纯保胆取石治疗对照组(P<0.05).结论:利胆汤结合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胆囊结石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通腑理肠汤对胆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方法:86例行胆囊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另行口服中药益气通腑理肠汤,1周后评定疗效,记录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术后1、7 d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结果:加服中药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加服中药观察组肠鸣音恢复及首次排气、排便均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MTL和GAS水平较术后1 d均有所增加(P<0.05),观察组术后7 d血清MOT和GAS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腑理肠汤内服有益于胆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胃肠功能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病的适应症和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分析62例使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61例成功取净结石,手术时间50-70min,均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5—7天,术后随访最长时间3年,复发少量泥沙样结石2例。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可行、微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方剂在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胆囊结石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用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58例),而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保胆取石术后使用我院自制中药方剂进行治疗(62例)。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随访,对比研究其胆囊结石的复发情况。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胆囊恢复指标(GLQI评分、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LQI评分、胆囊收缩率相比较对照组更高(P0.05),而该组患者胆囊壁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32%VS 65.52%,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腹部症状(腹胀、腹泻、右上腹不适、胆绞痛)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随访时间内,观察组患者胆囊结石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中药方剂应用于微创保胆术后胆囊结石患者,能有效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且比较治疗胆结石患者中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钟祥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样本的平均分组研究,对照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胆结石患者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胆结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胆结石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微创保胆取石术应用在胆结石疾病治疗中均可获得相应疗效,但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价值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接收治疗的12例泌尿系软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果:12例泌尿系软结石患者均给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术后出现1例高热,对患者给予有效处理后症状显著缓解;1例结石残留,经过Ⅱ期手术治疗后,结石清除干净。结论: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软结石,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结石清除率,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通过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胆囊结石患者42例,均采取腹腔镜下通过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研究。结果:42例患者的临床手术全部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34.6±7.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在(6.2±3.4)mL。无1例出现胆漏、出血以及感染等并发症,患者临床症状在术后完全消失或者有明显的好转。在术后的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对42例患者分别全部给予彩超检查1次,并进行跟踪随访,结果发现无1例复发,其中17例B超检查结果显示其脂肪用餐以后胆囊收缩体积全部在1/3以上。结论:胆囊结石采取腹腔镜下通过胆道镜保胆取出结石手术具有临床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等优点,可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胆排石汤配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保胆取石术配合利胆排石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胆囊壁厚度和收缩功能,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随访三年结石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6%,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囊壁厚度均减小,胆囊收缩率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长于观察组,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3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结石复发率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三年随访和结石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相比,配合利胆排石汤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更快,胆囊收缩功能明显增强,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均下降,安全性提高。利胆排石汤配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在临床治疗胆囊结石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吴绵勇  郁银娟  章一凡 《新中医》2019,51(7):151-154
目的:研究防石方对胆囊结石患者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恢复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140例,按随机化设计分为2组各70例,术后对照组给予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组给防石方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查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记录2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腹泻、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并统计随访2年结石复发率。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7.14%,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胆囊壁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胆囊收缩率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2年观察组结石复发率2.86%,低于对照组12.86%(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服用防石方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缩短胃肠恢复时间,降低结石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微创保胆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新术式,但是术后结石复发是保胆取石术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中医药通过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内治疗法,配合耳穴贴压、针灸、药浴等特色外治疗法,在防治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领域发挥独特优势。文章介绍了中医药在预防结石复发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探讨不足之处,为中医药在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保胆取石术后患者结石复发情况及饮食行为依从性的干预成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乌鲁木齐友谊医院收治的保胆取石术后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后续随访共完成70例,对照组34例、干预组36例。分别在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问卷及实验室指标等资料的收集,分析饮食干预对保胆取石术后患者结石复发及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饮食行为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身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12个月、24个月的结石复发者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干预能降低胆结石保胆取石术后患者结石复发率,有助于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进一步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胆宁片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胆囊结石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防结石复发饮食指导,不给予任何防结石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胆宁片,5片/次,3次/d,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2组患者随访期间胆囊结石复发率、胆囊收缩率、胆囊壁厚度、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和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IQLI)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随访至2年时,观察组的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GIQ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胆囊收缩率和CCK水平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 05),胆囊壁厚度则显著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口服胆宁片可以通过提高胆囊收缩率和CCK水平、降低胆囊壁厚度,有效地促进胆囊功能恢复,预防术后结石的复发,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利胆护胆汤对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选病例标准,随机选择183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治疗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1年内在消炎对症治疗基础上,分阶段给予中药利胆护胆汤口服治疗;对照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仅给予消炎对症治疗。所有病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反流性胃炎食道炎、胆总管结石发生率;2年后B超检查胆囊壁的厚度、胆囊收缩功能,统计胆囊结石复发率等。结果:对照组2年后胆囊结石复发7例(复发率占7.7%),治疗组胆囊结石复发1例(复发率1.1%),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2年后胆囊壁厚度为(2.5±0.5)mm,薄于对照组(3.5±0.6)mm,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2年后胆囊收缩功能(48.0±4.5)%也优于对照组(34.0±3.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所有患者自诉服药后无腹胀、纳差、呕吐等现象,食欲好,服药后未发现消化系统以外的其它不良反应或症状。3例患者自诉服药后偶尔出现大便次数增加,但不影响生活,未予处理,数天后症状消失。而对照组有5例患者在劳累、过量进食油腻饮食后出现程度不等的右上腹胀满、纳差,需要口服利胆药物干预,2例胆囊结石复发病例经再次保胆取石手术后按照治疗组方案给予治疗,康复。2组术后2年内均未发现胆总管结石和反流性胃炎食道炙。结论:中药利胆护胆汤能改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功能,降低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患者围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46例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患者,术前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宣教,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指导配合体针治疗,正确服用中药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结果:246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2-28个月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19.
<正>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病,其治疗经历了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式保胆取石术、体外震波碎石等演变,近年来,新式微创保胆取石术因可以取净结石,且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日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但是该术式也存在一定的术后结石复发率。学者对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机制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改善胆囊运动,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笔者2009年6月-2010年6月行纤维胆道镜下胆囊切开取石术的患者58例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结果 58例患者均保胆取石成功,无胆囊穿孔、胆汁漏、胆管炎或结石残留等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18个月,术后恢复顺利,无结石复发,饮食生活正常。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保留胆囊功能,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结石复发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