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剂量化疗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疗效,但常常引起白细胞明显下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可明显缩短化疗患者白细胞低于正常值持续时间,从而减少了感染机会,更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化疗的疗效。2002-06/2003-05,大剂量化疗21例恶性肿瘤患者,引起白细胞明显下降,应用rhG-CSF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21例恶性肿瘤患者均为复治的患者,并经病理学确诊。其中男12例,女9例,中位年龄46·5(18~72)岁;肺癌7例,胃癌2例,非何奇金淋巴瘤4例,直肠癌3例,鼻咽癌5例。化疗前白细胞均在4·0×109…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化疗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疗效,但常常引起白细胞明显下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可明显缩短化疗患者白细胞低于正常值持续时间,从而减少了感染机会,更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化疗的疗效.2002-06/2003-05,大剂量化疗21例恶性肿瘤患者,引起白细胞明显下降,应用rhG-CSF治疗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合并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95例SARS急性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类、红细胞及血小板 ,对白细胞小于 3.0× 10 9 L和中性粒细胞小于 2 .0× 10 9 L者给予rhG -CSF治疗 ,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35例白细胞小于 3.0× 10 9 L和中性粒细胞小于 2 .0× 10 9 L的患者给予rhG -CSF治疗后 ,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增加 ,肺部炎症反应并未加重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3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住院和随访期间无继发细菌、真菌、结核菌或二重感染。结论 SARS合并白细胞减少者应用rhG -CSF治疗 ,可显著改善外周血象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对预防继发感染可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两种不同用法对实体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化疗后曾出现Ⅲ度及Ⅲ度以上骨髓抑制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在化疗结束后第2天开始使用 rhG-CSF以及在化疗后白细胞低于2×109/L时开始使用,直至白细胞升至 10×109/L.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和用量.结果:血常规检查示两组患者的骨髓功能均能在下一周期化疗前恢复正常,但B组所需 rhG-CSF 平均3.69支,较A组的6.17支明显减少(P<0.05).结论:两种方法疗效相当,但所需费用不同,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集落刺激因子 (CSF)是一组多潜能的造血细胞生长因子。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已有多种CSF进入临床。目前 ,在临床上用于防治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CSF主要是粒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尽管这两种CSF的作用机制有一定差异 ,但对肿瘤化疗后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1,2]。随着GM -CSF和G -CSF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一些存在问题已逐渐显现。现将GM -CSF和G -CSF的临床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介绍如下。1GM -CSF和G -C…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667-1668
目的探讨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化疗术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结果治疗3 d、 5 d、 7 d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P <0.05)。结论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有效提升患者化疗后的白细胞水平,缓解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并发严重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与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地位。方法对严重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在接受头孢他啶及阿米卡星治疗的同时,随机分成加rhG-CSF(每日2~5mg/kg)和不加rhG-CSF两组。结果接受抗生素及rhG-CSF治疗的患者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64.28%,原中性粒细胞数较低(≤1.0×109/L)的患者在接受rhG-CSF后,93%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增高,而对照组只有61%(P=0.03),且中性粒细胞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及发热患者体温降至正常的时间,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缩短药物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促进中性粒细胞生长,并提高抗菌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乳腺癌TAC方案化疗后,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和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8月入院接受TAC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共60例。30例为试验组,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30例为对照组,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结果:试验组化疗间歇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乳腺癌TAC方案化疗后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分析和评价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7-12月在深圳市某医院肿瘤专科病房中使用G-CSF的58例肿瘤化疗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信息、G-CSF用药情况,通过建立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对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G-CSF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肿瘤患者G-CSF的DUE标准包括药物使用指征、给药过程和使用后监测三部分内容。该院肿瘤患者使用G-CSF总体合理,给药过程和使用后监测符合标准率均在94.5%以上。但9.2%初次化疗评估为中高度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风险患者未进行一级预防,属于使用不足;14.4%再次化疗评估为低FN风险且前次化疗未出现FN的患者,无指征预防性使用G-CSF,属于使用过度;32.2%治疗性使用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检验结果未低于指南建议的水平,属于使用过度。结论 新建DUE标准可用于评价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G-CSF的使用合理性,为规范化管理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合理使用G-CSF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补白颗粒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增加使用补白颗粒,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血白细胞的变化,使用rhG-CSF天数、停药后再次运用rhG-CSF的反复病例数和副作用情况。结果:对照组血白细胞在治疗时和治疗后分别为(4.32±0.98)×109/L和(4.60±1.22)×109/L;治疗组血白细胞在治疗时和治疗后分别为(4.33±0.97)×109/L和(4.67±1.16)×109/L,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时和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使用rhG-CSF天数为(3.85±1.38)d,较对照组(5.22±2.24)d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反复病例数治疗组(1例)较对照组(4例)显著减少。结论:补白颗粒可有效改善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显著减少rhG-CSF使用天数和停药后反复的病例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肺癌端粒酶活性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评价端粒酶作为肺癌诊断标记物的可行性 ,初步探讨吸烟和端粒酶激活在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组织标本取自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1月华西医大附一院胸外科住院手术病人 ,其中原发性肺癌 2 7例 ,结核瘤 2例 ,炎性假瘤 1例。用 TRAP- EL 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 :2 7例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有 81.4 8% (2 2 / 2 7)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在不同组织病理学分型中 ,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SCL C (小细胞肺癌 )、鳞癌、复合性腺鳞癌、细支气管肺泡腺癌、腺癌。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癌旁 (P=0 .0 0 0 )和良性组织 (P=0 .0 13)。结论 :端粒酶是一种较理想的诊断性肿瘤标志物。吸烟可能通过端粒酶激活途径促发鳞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化疗对各期肺癌患者治疗有效组及无效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8例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数目,辅助性T∕抑制性T比值(Th/Ts)。分别于初次化疗前1~2d及化疗2~3周期结束后10d测定。根据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对比研究化疗后有效组及无效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化疗有效组患者39例,CD3+T细胞百分数在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T、CD8+CD28+T、NK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值在化疗后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T细胞在化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无效组患者17例,CD3+T细胞在化疗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CD8+CD28+T细胞、NK细胞在化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在化疗后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化疗有效组患者,免疫紊乱情况明显纠正,其本身的细胞免疫功能得到了提升;而化疗无效组患者,化疗后细胞免疫紊乱进一步加剧,免疫功能较化疗前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FACT-L(4.0)中文版QOL调查表,对164例肺癌患者的QOL进行测评,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的生理状况和社会/家庭状况的得分均高于非手术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相关分析表明,TNM分期越晚,生理状况越差;手术治疗能改善患者功能状况;家庭月人均收入越高,社会/家庭状况得分越高。[结论]肺癌患者的QOL与TNM分期、手术治疗和家庭月人均收入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危重症患者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试验,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医院老年病科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危重症患者按一定入排标准入组。入组后给予rHu-EPO 10 000 u皮下注射,每周2次。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入组时和rHu-EPO治疗一个月后的APACHEII评分、血压、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治疗前后一个月内的输血次数和输注浓缩红细胞的量(简称输血量)。收集使用rHu-EPO后相关不良事件。结果共23名患者入组,使用rHu-EPO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的APACHEII评分减低,Ret升高,一个月内输血次数及输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ICU长期住院的危重症患者,使用rHuEPO可以提高Ret,减少输血次数及输血量。  相似文献   

15.
1981~1990年间,太原市三次肺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女吸烟居民肺癌死亡率显著高于不吸烟居民(P<0.05)。除去吸烟因素,比较不吸烟居民,太原城区肺癌死亡率显著高于近郊和远郊区(P<0.05)。太原62个厂矿中不吸烟冶金系统职工肺癌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系统职工(P<0.05);冶金职业中焦化工人,特别是炼焦工人经年龄、工龄调整后其肺癌死亡率极显著高于对照厂及同厂非炼焦工人(P<0.01)。炼焦工人肺癌死亡率随工龄增加呈几何倍数增加。虽然一些混杂因素未能完全消除,对太原市肺癌病因探讨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群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我国1995~2007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肺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的12篇文献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各因素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吸烟OR=2.7820(2.3428~3.3035);油烟OR=2.6257(1.7312~3.9879);家族肿瘤史OR=1.8075(1.4745~2.2157);肺结核OR=2.6018(1.8946~3.5731);慢性支气管炎OR=2.3052(1.8013~2.9500);精神因素OR=2.2648(1.8364~2.7932);饮酒OR=1.4942(1.2491~1.7873);被动吸烟OR=1.7064(0.9109~3.1965);新鲜蔬菜OR=0.5376(0.4445~0.6503)。[结论]吸烟、饮酒、油烟、家族肿瘤史、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精神因素是目前中国人群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多吃新鲜蔬菜是肺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88例纤维支气管镜下未见具体肿物仅见管腔受外压,局部管壁粘膜隆起,诊断考虑管壁浸润型肺癌,采用经支气管针吸术细胞学检查,并同时行活检、刷检及冲洗进行对照。结果示通过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明确诊断为肺癌74例,总阳性率84%。针吸阳性率702%,活检阳性率675%,刷检阳性率621%,冲洗阳性率352%。提示针吸术对管壁浸润型肺癌有较高诊断价值。四项综合检查提高了对管壁浸润型肺癌的诊断率。88例除仅有部分穿刺部位极少量出血外,无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出顺德容奇地区肺癌预防策略。方法 :通过对两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本地区肺癌防治依据。结果 :容奇地区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占当地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 2 5 .3%。该地及肺癌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大气污染、室内污染、肺部病史、家族肿瘤史及长期精神压抑 ,而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该地区肺癌患者主要主诉包括慢性咳嗽、胸痛、咳血丝痰或咯血、气促、消瘦和体检。而年轻人因体检而发现肺癌者比例高达 31.3%。结论 :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肺癌的三级预防  相似文献   

19.
肺癌筛查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婷婷  马文进  王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147-2149,2152
肺癌在各种癌症死因中高居首位,具有高发病、低生存的特征,它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简单而有效的筛查,及时发现早期患者是改善肺癌预后的重要措施。本文从细胞病理学、医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国内外近年来在肺癌筛查中,常用早诊方法(筛查工具)的效能进行系统地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胡基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76-477,479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9年6月施行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肺叶切除治疗的36例中心型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癌26例,腺癌8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pTNM分期:Ⅱa期8例,Ⅱb期12例,Ⅲa期16例,行左上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14例,右上肺动脉支气管成形术2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4例出现肺不张,4例并发肺感染,2例并发心律失常,均经对症、抗感染等处理后治愈,无支气管胸膜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5~65个月,平均32个月,全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32/36)、55.6%(20/36)、44.4%(16/36)。[结论]肺动脉支气管成形术肺叶切除符合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又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基本原则,特别是用于心肺功能储备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局部晚期患者,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