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病(HE)的核磁共振(MRI)影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确诊的29例新生儿低血糖脑病的核磁共振影像资料。结果双侧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白质T1W1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20例,基底节区、胼胝体、海马T1W1稍低信号,T2稍高信号11例,左颞叶后部皮层下T2稍高信号2例,弥散加权序列(DWI)高信号25例。16例在3月~2年内追踪复查,其中4例严重新生儿低血糖脑病,3例为双侧枕叶后部皮质萎缩表现,脑沟增宽改变。结论新生儿低血糖脑病脑损伤最常受累部位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其次为胼胝体,基底节区,海马等,对称分布,弥散加权序列(DWI)对早期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更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痫性脑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子痫性脑病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9例行磁共振成像检查,6例行CT检查,且都有CT或磁共振成像复查。结果3例CT显示双侧额叶、顶叶及枕叶皮层及白质内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影,3例未见异常。9例磁共振成像显示病灶基本上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多数病灶位于旁正中矢状位、顶枕叶脑实质内;病灶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早期多无明显占位效应,严重者表现为脑室、脑池受压、变小或闭塞;增强扫描多数病灶无明显异常强化;经对症处理后复查示所有病灶几乎完全吸收消失,临床症状也在2周至3个月内部分或完全改善。结论子痫性脑病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正确认识这一疾病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磊  傅晓 《社区医学杂志》2007,5(10S):31-32
目的探讨子痫性脑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子痫性脑病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9例行磁共振成像检查,6例行CT检查,且都有CT或磁共振成像复查。结果3例CT显示双侧额叶、顶叶及枕叶皮层及白质内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影,3例未见异常。9例磁共振成像显示病灶基本上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多数病灶位于旁正中矢状位、顶枕叶脑实质内;病灶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早期多无明显占位效应,严重者表现为脑室、脑池受压、变小或闭塞;增强扫描多数病灶无明显异常强化;经对症处理后复查示所有病灶几乎完全吸收消失,临床症状也在2周至3个月内部分或完全改善。结论子痫性脑病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正确认识这一疾病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酃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4988-498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病患者的MRI表现。方法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高血压脑病患者7例,对其行MRT1WI检查和T2WI检查,加行扩散加权成像(DWI)3例,对其MRI表现、血压变化及ADC值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平均血压在发病时为199.63/123.5mmHg,二者均升高了20%以上。MRI病变主要呈T2稍高、T1稍低信号,最多见的为小脑半球、顶枕叶。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与正常ADC值相比较,平均升高50%以上。出现DWI明显高信号、ADC值减低仅1个病灶。结论 MRI对高血压脑病的鉴别诊断、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均有帮助,在影像学检查中,将其与急性脑梗死区分开的最佳方法是DWI。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6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CT示病灶呈低密度,边界不清。1例患者MRI显示双侧顶枕叶多发异常信号,在T1WI病灶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随访CT显示所有患者病灶范围、数目逐渐变小、减少,甚至消失。结论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好发于顶枕叶脑白质,也可见于基底节、额颢叶。顶枕叶呈双侧对称性,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临床上均有血压突然升高。一般患者经适当治疗后,影像学表现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子痫期患者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ES)的 MRI 特征,以提高放射科及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子痫前期、子痫期合并 RPES 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8例均行颅脑 MRI 扫描,其中4例行 MRV 检查,4例颅脑 MRI 检查前行头颅 CT 平扫。结果8例临床症状均出现剧烈头痛,6例出现视物模糊,5例癫痫发作。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皮质下脑水肿, MRI 检查 T2WI 及 T2-FLAIR 上呈高信号,8例分布于双侧枕叶,伴双侧顶叶异常信号3例,伴双侧额叶异常信号1例,伴底节区及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1例。4例患者 MRV 检查均为阴性。DWI 上病变呈等或高信号,ADC 图上呈高信号7例,DWI 上病灶中见高信号,ADC 图提示扩散受限1例。4例颅脑 CT 所见:左侧枕顶叶、双侧底节区低密度影1例,双侧枕叶低密度影1例,2例未见明显异常改变。6例分别于首次 MRI 检查后5~10 d 复查颅脑 MRI,结果发现病变完全吸收4例,病变大部分吸收2例。结论子痫或子痫前期合并 RPES 的患者的 MRI 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即双侧枕叶皮层下对称性血管源性水肿,经及时积极治疗,病变范围迅速减少甚至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扫描高血压脑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对高血压脑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1例高血压脑病患者MRI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11例患者MRI检查均有影像学改变,顶叶及枕叶脑回对称性水肿为主要形态改变,MRI信号异常部位以顶枕为主,部分病变累及颞叶及脑干,信号异常累及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病变部位T1WI低信号, T2WI稍高信号, FLAIR较高信号,DWI病变呈等及稍高信号。结论高血压脑病患者MRI扫描多伴有明显信号异常,多表现为脑水肿及脑实质局灶性缺血等损伤征象,能够为高血压脑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病例临床特征与核磁共振(MRI)表现的相关性,为低血糖脑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1日-2017年10月1日湖北省老河口市妇幼保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7例足月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吃奶差、拒奶(13/17)是低血糖脑损伤最多见的临床表现,同时多伴有反应低下,嗜睡表现(9/17),惊厥亦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多为肌阵挛型惊厥(12/17),或仅表现为肢体的颤抖(7/17),偶见全身型发作(2/17);呼吸异常8例,均表现为呼吸暂停。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受累部位主要为顶枕叶皮层及皮质下白质(13/17),以双侧顶枕叶受累最为常见(9/17)、双侧枕叶次之(4/17),未见单侧病变。其次为胼胝体压部损伤较为常见(7/17),另外有4例合并额叶损伤,均表现为弥漫性脑损伤,损伤部位广泛累及多个部位。此外,低血糖脑损伤其他受累区域还包括局灶性脑室旁白质损伤、双侧视辐射、内囊后肢、半卵圆孔中心及丘脑等部位。结论 (1)生后出现低血糖临床症状(特别是神经系统症状)、发现低血糖时间较晚者,颅脑MRI均有明显的低血糖性脑损伤改变;(2)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早期主要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异常高信号,晚期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损伤累及部位更多样;(3)基层临床医师对新生儿低血糖的危害性及低血糖脑损伤的认识存在不足,早期筛查,定期监测,可预防低血糖及低血糖性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及磁共振波谱(1H-MRS)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BE)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分析价值.方法:选取60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均于急性期、慢性期行MRI及1H-MRS检查,随访1年评价患儿预后.比较各期MRI、1 H-MRS的征象,分析其与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1H-MRS、MRI及临床诊断BE的阳性率分别为46.67%、35.00%、25.00%.在急性期苍白球区T1WI呈高信号,T2WI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在慢性期,T2WI多呈等信号,部分患儿表现为稍高信号或高信号;未见DWI上有特殊改变.1H-MRS表现为NAA/Cr下降,Cho/Cr、Cho/NAA增高;急性期、慢性期苍白球区T2WI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患儿,均预后不良.结论:苍白球区T1WI高信号可作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急性期的特征性表现,慢性期T2WI高信号预示预后不良,1H-MRS的改变早于MRI,表现为NAA/Cr下降,Cho/Cr、Cho/NAA增高,常规MRI与1H-MRS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诊断率,对其早期诊断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伟  夏禹  邱毅 《现代保健》2014,(27):51-53
目的:探讨颅脑MRI T1WI高信号病变影像表现,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生机制和病理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颅脑MRI TIWI高信号病变的影像表现,包括脑出血、黑色素瘤、糖尿病脑病、缺血缺氧性脑病、亚急性期脑梗死、颅内囊肿及脂肪瘤。结果:脑出血T1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低或高信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呈低信号;黑色素瘤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或低信号,无灶周水肿;糖尿病脑病可见双侧或单侧基底节区T1WI高信号,T2WI信号正常或轻度降低。脑缺血缺氧性疾病高信号主要位于侧脑室旁白质,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亚急性期脑梗死高信号主要位于脑灰质,呈片状或脑回样高信号;颅内囊肿主要见于脑室内和鞍区,T1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高或/和低信号。脂肪瘤位于大脑镰旁,压脂像呈低信号。结论:含正铁血红蛋白、黑色素、脂质、蛋白及矿物质病变在T1WI上可呈高信号,熟悉这些病变化学组成及其对T1时间的影响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孕妇产后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孕妇产后PR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5例为产后1周内发生,2例为产后2周发生,1例为产后4周发生.8例患者均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弥散加权像(DWI)、磁敏感序列(SWX),其中4例患者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结果 8例患者MRI显示脑内病变均呈对称性分布,好发于大脑后部顶枕叶,额叶亦常受累,其他相对少见的病变范围包括脑干、小脑及基底节区等,病变于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部分病灶DWI表现为高信号.其中双侧顶叶8例、双侧枕叶8例、双侧额叶4例、双侧颞叶6例、双侧颞枕叶交界区8例、胼胝体压部1例、双侧基底节区1例、双侧半卵圆中心1例、双侧小脑半球1例,左侧额叶脑出血1例.5例随访MRI显示病灶范围和数目明显变小、减少、消失.结论 MRI可以对孕妇产后PRES做出明确诊断,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RI appearances of postpartum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RES).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data of 8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PR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5 cases were 1 week after postpartum,2 cases were 2 weeks afterpostpartum, 1 case was 4 weeks after postpartum. All cases underwent MRI examination, checking sequence included T,WI,T2WI,FLAIR,DWI,SWI, and 4 of them underwent MR venography (MRV). Results MRI showed basal bilaterally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s of lesions, mainly located in subcortex and cortex of cerebral hemisphere and predominantly in the occipital lobe,the lesions appeared as hyperintensity on FLAIR and T2WI,isointensity or mildly hypointensity on T1WI,hyperintensity on DWI. MRI in 8 patients demonstrated multiple lesions located in bilateral parietal lobe (8 cases),bilateral occipital lobe (8 cases), bilateral frontal lobe ( 4 cases ), bilateral temporal lobe (6 cases ), bilateral tempura-occipital lobe ( 8 cases),splenium of corpus callosum(l case), bilateral basal ganglia (l case), bilateral oval center( 1 case), bilateral cerebellar hemisphere (1 case), left frontal lobe hemorrhage (l case). Five patients' follow-up scan showed decreased or disappeared abnormal signals. Conclusion MRI examination scan identify the location, quality and degree, meanwhile, analyze the pathological foundation of postpartum PRES, which conduces to guiding treatment and preventing complic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MRI检查对Wernicke脑病(W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证实的WE患者的临床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12例WE患者,病变累及双侧丘脑内侧及第三脑室周围5例,中脑导水管周围、桥脑被盖4例,乳头体2例,双侧大脑脚1例。上述病例表现为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5例,稍长T1长T2信号7例,信号边缘均模糊不清,4例中心区域信号欠均匀;FLAIR呈稍高或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5例,4例ADC图呈低信号,1例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4例,ADC图均呈低信号;2例DWI呈等信号,ADC图均呈稍低信号。结论 WE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但具有典型的MRI表现,头颅MRI检查尤其是DWI,对于该病早期诊断及临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患者的影像表现,对病变位置、大小、信号(密度)及瘤周水肿进行影像分析.结果 肿瘤位于右颞叶11例,左颞叶8例,右额叶2例,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各1例,右枕叶1例,桥脑延髓交界区1例,颈髓1例,肿瘤最大82 mm×40 mm×70 mm,最小16 mm×13 mm×14 mm;肿瘤实性3例、实性伴坏死7例、囊实性16例、肿瘤合并钙化4例;肿瘤实性部分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CT为等、高密度;轻度水肿2例,中度水肿5例,重度水肿1例.结论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通过影像分析可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少突-星形细胞瘤的MRI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少突-星形细胞瘤患者进行MRI影像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病灶多位于大脑半球且同时累及灰白质(86.95%),额叶8例,颞顶叶1例,顶枕叶2例,颞枕叶2例,岛叶2例,小脑1例,胼胝体及左侧侧脑室1例,第三脑室1例;多发病灶4例,单发病灶14例;WHO-2级10例, WHO-3级8例(间变性)。(2)MRI表现:肿瘤内部多见大小不等坏死灶或囊变区(86.95%),T1WI及T2WI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轻至中度强化,囊变区无强化。结论:颅内少突-星形细胞瘤MRI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但与少突胶质瘤鉴别比较困难,而囊变或坏死的发现有可能成为鉴别诊断的关键。MRI检查可明确病灶部位及范围,结合临床可以倾向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肝局灶结节性增生的磁共振影像特点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过病理证实的肝局灶结节性增生患者的磁共振图像。结果15例肝局灶结节性增生均显示为单一病灶。在T1WI中,有14个病灶表现为等或略低信号,1个病灶呈略高信号。在T2WI中所有病灶显示为等或略高信号影,并在12个病灶中显示中央瘢痕为高信号。动脉期所有病灶的实质部分均明显强化,在门静脉和延迟期呈等或略高信号影。有12个病灶屁示内部瘢痕样强化。结论磁共振平扫和增强图像能够反映大多数肝局灶结节性增生的病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10月本院诊治的36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观察组)及36例单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对照组)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两组影像学表现及双侧大脑皮层半卵圆中心表现弥散系数(ADC)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ADC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影像学表现中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两侧大脑皮层、苍白球及皮层下区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同时所有异常信号均出现两侧对称性改变;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MR影像学表现为脑实质伴有异常信号灶,主要以基底节区病变为主,且呈稍长T1、T2信号,DWI序列检查,部分患者病变区信号偏高。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可通过DWI判断病情,且能够与单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肿瘤的MRI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肿块38例,分析其MRI征象.结果:38例软组织肿块包括良性肿块31例,恶性肿块7例.除脂肪瘤、脂肪肉瘤及血肿机化在T1WI、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外,其余肿块T1WI多为等或低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良性组一般边界清楚,部分病变具有特征性MRI征象.恶性组体积较大,信号不均匀,其中6例邻近组织受侵.结论:MRI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范围、信号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某些特征性MRI征象对软组织肿块的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的CT、MR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卫生疾控部门确诊为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患者9例,并复习2004~2010年国内文献报道,分析该病CT和MR影像学特点.结果 9例中CT检查6例,MR检查7例,CT、MR均检查4例.CT检查病灶4例表现为广泛低密度,两侧对称,均广泛累及两侧大脑半球白质(累及皮层下弓形纤维为主).累及双侧齿状核4例,丘脑、苍白球受累各3例 2例未见明显异常.7例MRI均表现为上述部位广泛性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呈高信号.CT、MRI都显示脑回肿胀,脑室系统受压变小.结论 1,2-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具有较典型的CT、MRI特征,结合毒物接触史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