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05-906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能够有效减少产妇的出血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9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1%,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止血时间、用药后出血量,观察组均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更有利于止血,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后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接收的84例宫缩乏力后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5.24%、69.05%,前者治疗效果较佳,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缩乏力后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可有效促进宫缩,临床疗效高,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剖宫产术中高危因素引起的子宫收缩乏力的患者127例,分为两组,I组(83例)在常规止血方法无效时,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Ⅱ组(44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无效时联合B-lynch缝合术。结果:Ⅱ组的剖宫术中出血率、产后2 h出血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而两组术后2 h的产后出血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有效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减少出血,但是在一些术中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的病例单独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能有效减少出血量的情况下,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lynch缝合术能明显控制出血,减少术中出血量,特别是减少术后2 h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云浮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缩宫素及加强子宫按摩)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米索前列醇。结果研究组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对照组为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把我院6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宫缩素治疗,研究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6.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1%,研究组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48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产后2h、24h出血量、止血起效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等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较少,且止血起效时间、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3%)较对照组(66.67%)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6.67%vs对照组12.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卡前列甲酯栓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产后出血量,且止血起效快,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92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美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4975-4976
目的:观察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对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后,采用欣母沛宫体或宫颈注射,可间隔15min重复使用。结果:92名患者中,74例显效,14例有效,有效率为95.7%。无效4例,2例重度妊高征子宫壁水肿,另2例分别为瘢痕子宫不全破裂和胎盘部分植入。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两组产后2,24h出血量、第三产程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对照组治疗无效患者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所有患者若多次经重复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无效,应立即行手术治疗,并注意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2,24h产后出血量分别为(676±86),(751±70)ml,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38±62),(281±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为(5.1±1.9)h,显著长于观察组的(2.1±1.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47例患者停止大出血,其总有效率为69.1%(47/58),而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无效的21例患者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5.2%(20/21).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后的71例患者,血压上升2例,面部潮红2例,轻度头痛1例,腹泻3例,恶心、呕吐3例,共11例,其发生率为15.5%(11/71),但均较轻微,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在24h内缓解,并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使用常规方法无法止血的情况下,采用欣母沛经腹壁宫体注射,每次注射剂量为250μg。结果:42例患者中,显效41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欣母沛是强效而安全的宫缩剂,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李秀梅  钮彬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814-2815
目的:探讨卡孕栓舌下含化联合短时间宫腔填塞在剖宫产术中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183例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140例,均给予催产素、子宫按摩和卡孕栓等常规方法止血。治疗组在胎盘娩出后立即宫腔填塞纱布垫,同时迅速缝合子宫切口;对照组在胎盘娩出后按常规缝合子宫切口,根据子宫收缩情况决定是否给予其他促子宫收缩的方法,如B-Lynch缝合术或(和)子宫肌注欣母沛。结果:治疗组术中及产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24 h血红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继发的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避免了子宫切除。结论:卡孕栓联合短时间宫腔填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简单、安全、快速、经济、有效,是预防手术中产后出血和保留子宫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病原因、处理方法和妊娠结局。方法:对某医院5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无1例死亡,全部存活。结论: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要引起高度重视,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切实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1-0号可吸收线“8”字缝扎止血活动性出血部位,出血多者同时宫腔纱条填塞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杨建 《现代保健》2010,(18):20-21
目的探讨苦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足月妊娠、无产科并发症的顺产产妇9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采用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41例单独应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以2002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905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出血量≥400ml,或胎儿娩出24小时内出血量≥500ml定义为产后出血。结果产后出血103例,占总分娩人数的5.40%,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77.66%)、胎盘因素(6.80%),软产道损伤(7.76%)、凝血功能异常(7.76%),有5例行子宫切除术,全部病例经抢救无1例死亡。结论加强孕期管理,处理好妊娠并发症,减少多胎或多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有助于降低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27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预防组)和36例已经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组)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预防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按常规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均经阴道分娩,出血量200~ 480 ml,平均385 ml,无一例发生产后出血.治疗组患者在栓塞前已发生产后出血,出血量1 000~4 200 ml,平均2 050ml,辅助行宫腔填纱9例,背带缝合2例.栓塞术后35例有效,成功率为97.2%(35/36),无效1例行子宫切除.患者均存活,无一例发生静脉血栓、下肢坏死及感染;所有患者术后子宫复旧良好.产后42 d门诊复查,无一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席汉综合征.已随访到的53例患者月经恢复时间为3~ 13个月.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对有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引起出血25例应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5例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有效率为100%,有效地减少了产后出血量,降低因产后出血切除子宫发生率,术后全部子宫复旧良好,伤口愈合良好。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联合垂体后叶素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措施,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64例产后出血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见宫缩乏力,占57.81%,其次是胎盘因素,占31.12%。结论:正确估计产后出血,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产后大出血产妇60例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栓塞治疗)和观察组(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对比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好,不良反应6.6%,对照组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中给予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可能高危因素及各种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011-2015年分娩并诊断为产后难治性出血的120例产妇(难治性出血组),按照1:1选取同期非难治性出血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探讨可能诱发产后难治性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分析各种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结果难治性出血组的宫缩乏力(65.00%)、产妇高龄(26.67%)、经产妇所占比例(62.50%)、既往人流史所占比例(4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89、14.797、9.624、18.919,均P<0.05);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28例、盆腔动脉栓塞18例、子宫动脉结扎17例、改良Blynch缝合法34例、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23例,各组患者术前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94,P>0.05),改良Blynch缝合、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法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盆腔动脉栓塞、子宫动脉结扎处理的患者( t值分别为3.194、2.781、3.601、2.295、2.338、2.267,均P<0.05),子宫动脉结扎处理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盆腔动脉栓塞( t值分别为2.816、2.339,均P<0.05);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改良Blynch 缝合、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2.14%、82.36%、86.69%,均显著高于子宫动脉结扎患者(χ2值分别为4.194、4.338、4.205,均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缩乏力(OR=1.817)、产妇高龄(OR=1.396)、初产妇(OR=1.504)是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宫缩乏力、产妇高龄、分娩史、既往人流史是产后出血并发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综合考虑术后出血量和止血成功率,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合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较为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基层医院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以2003年4月~2006年1月在我院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足月产妇和在家或乡卫生院分娩后阴道大出血由120接诊入院的足月产妇58例和总分娩数2108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产后出血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利用SAS8.1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在2108例阴道分娩的足月产妇中,产后出血58例,占分娩总数的2.75%。其中子宫收缩乏力34例,占58.6%;胎盘因素14例,占24.1%;软产道损伤9例,占15.1%;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1.7%。35岁及以上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20岁~34岁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经产妇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初产妇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论产后出血以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只有把农村和基层医院的产后出血控制到较低水平,才能使孕产妇的死亡率持续下降。因此,重视农村和基层医院的发展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