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醒神开郁方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小鼠悬尾、游泳不动时间;自主活动实验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利血平诱导小鼠体温下降实验考察小鼠肛温、眼睑下垂度以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等指标。采用SPSS 13.0软件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醒神开郁方对小鼠自主活动行为无显著影响;在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中,醒神开郁方低、中、高剂量组可明显缩短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P〈0.01,P〈0.01)。利血平诱导小鼠体温下降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醒神开郁方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拮抗利血平所致小鼠的体温下降和眼睑下垂(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醒神开郁方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脑组织内NE、5-HT含量(P〈0.01)以及DA含量(P〈0.05,P〈0.01)。结论:醒神开郁方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强脑组织内NE、5-HT、DA调节神经系统作用有关,且醒神开郁方无中枢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SXY-006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大鼠单次及多次给药后强迫游泳实验、5一羟色胺酸(5.HTP)诱导的小鼠甩头实验、利血平引起的小鼠睁眼不能以及运动不能实验、大鼠慢性不可预知性抑郁症造模后的敞箱(open—field)实验,评价SXY-006的抗抑郁作用。结果:SXY-006中(100mg·1000g-1)、高(300mg·1000g-1)剂量均能明显减少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P〈0.01),SXY-006低(25mg·1000g-1)、中(100mg·1000g-1)、高(300mg·1000g-1)剂量均能减少大鼠单次和多次给药后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P〈0.01—0.05),均能显著增加5-HTP诱导的甩头实验的小鼠甩头次数(P〈0.01)。均能明显拮抗利血平引起的小鼠的睁眼不能和运动不能(P〈0.01),均能增加大鼠慢性不可预知性抑郁症造模后大鼠的水平得分(P〈0.05),明显增加其垂直得分(P〈0.01)。结论:中药SXY-006具有抗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苏郁胶囊对小鼠抑郁症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苏郁胶囊对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小鼠悬尾应激,利血平所致小鼠行为学缺损、体温下降及眼脸下垂,小鼠慢性应激孤养等抑郁模型,观察苏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结果:苏郁胶囊能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P<0.001)及悬尾的不动时间(P<0.05),剂量为5.7 g·kg-1时,作用最佳;苏郁胶囊具有拮抗利血平致小鼠体温降低(P<0.001)及小鼠眼睑下垂作用(P<0.01),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苏郁胶囊高、中剂量(22.8,11.4 g·kg-1)能明显改善利血平致小鼠行为学缺损(P<0.05);苏郁胶囊能显著增加慢性应激孤养抑郁模型小鼠大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DA,NA,5-HT)及其代谢物(5-HIAA)含量(P<0.001),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苏郁胶囊具有一定的抗小鼠实验性抑郁作用,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吴煜  项新新 《海峡药学》2010,22(11):33-36
目的探讨花椒多酚类化合物总提取物(ZPPC)急性给药对ICR小鼠抑郁模型的拮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行为绝望抑郁模型,即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ZPPC急性给药对应激小鼠绝望不动时间的影响;同时观察ZPPC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ZPPC对小鼠脑内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ZPPC(50,100,200mg·kg-1,i.g.)明显缩短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其作用类似于阳性对照药丙咪嗪(10mg·kg-1,i.p.);ZPPC还明显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结论 ZPPC急性给药在小鼠行为绝望模型中显示出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槟榔壳总酚类提取物对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强迫游泳等抑郁模型,以小鼠行为绝望的不动时间作为指标,考察槟榔壳总酚类抗抑郁活性。结果:槟榔壳总酚类320,160 mg.kg-1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结论:槟榔壳总酚类可以改善小鼠的绝望行为,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兼有5-HT1A受体激动和5-HT重摄取抑制双重活性化合物YL-0919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小鼠自发活动实验和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0.625、1.25、2.5和5mg/kg)YL-0919的抗抑郁作用。结果在小鼠悬尾实验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单次灌胃给予YL-0919(0.625~2.5mg/kg)能够显著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游泳不动时间;在小鼠自发活动实验中,YL-0919在上述剂量范围对自发活动无影响;在大鼠获得性无助模型上,灌胃给予YL-0919〔0.625~1.25mg/(kg·d),1~4d〕能显著减少逃避失败次数。结论 YL-0919在小鼠和大鼠模型上具有明确的抗抑郁活性,并且在抗抑郁的有效剂量范围内无中枢兴奋和抑制作用,具有成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潜力。  相似文献   

7.
棉籽总黄酮抗抑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棉籽总黄酮(代号:CTN-T)抗抑郁活性。方法采用小鼠悬尾模型、大小鼠强迫游泳模型、5-羟色氨酸(5-hydroxy-L-tryptophan,5-HTP)诱导小鼠甩头模型、小鼠育亨宾毒性增强模型探讨CTN-T的抗抑郁活性及其可能作用环节。结果小鼠悬尾实验中,CTN-T单次灌胃160~320mg.kg-1或连续4 d(每天2次)灌胃60 mg.kg-1缩短悬尾不动时间;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CTN-T连续7 d灌胃给药(每天2次)在40~60 mg.kg-1缩短游泳不动时间;在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中,CTN-T连续4 d灌胃(每天2次)20~60mg.kg-1缩短游泳不动时间;此外,小鼠单次灌胃CTN-T160 mg.kg-1或连续4 d(每天2次)灌胃80 mg.kg-1增强5-HTP诱导的甩头行为。而小鼠连续4 d灌胃CTN-T 60~180 mg.kg-1对育亨宾毒性均无影响。结论CTN-T有抗抑郁活性,可能与其增强脑内5-HT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绿萼梅提取物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悬尾实验( TFT)、强迫游泳( FST)等体内药效评价方法观察绿萼梅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抑郁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绿萼梅醇提物能明显缩短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 P<0.05),且对自主活动无影响( P>0.05);而水提物对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无显著影响( P>0.05)。结论绿萼梅乙醇提取物具有抗小鼠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低剂量漆黄素与阈下剂量胡椒碱急性给药的抗抑郁作用,初步探讨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经典的行为绝望抑郁模型,即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游泳实验,观察低剂量漆黄素与阈下剂量胡椒碱急性给药对小鼠绝望模型不动时间的影响,同时观察两药联用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应用神经化学检测方法,观察漆黄素与阈下剂量胡椒碱急性给药对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漆黄素(1.25mg·kg-1,2.5mg·kg-1,5mg·kg-1,口服(P.O)与阈下剂量胡椒碱(2.5mg·kg-1,腹腔注射(i.p.))联合应用能显著减少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且实验剂量范围内药物不影响小鼠的自主活动。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低剂量漆黄素与阈下剂量胡椒碱合用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脑内MAO-A的活性。结论 低剂量漆黄素与阈下剂量胡椒碱联合用药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活性,进而增加脑内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评价GL-21的抗抑郁药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优势。方法:采用小鼠悬尾试验模型和小鼠强迫游泳试验模型初步评价抗抑郁效果。小鼠自发活动实验评价其兴奋作用。小鼠育亨宾毒性增强实验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大鼠阴茎勃起实验,考察其对性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GL-21(1、2、4、8 mg·kg-1)可显著减少悬尾和强迫游泳试验的不动时间(P<0.01或P<0.05),且不显著增加小鼠自发活动的总路程。GL-21(2、4、8 mg·kg-1)显著增强育亨宾毒性,增加小鼠死亡。剂量低至1.25 mg·kg-1(sc)可显著诱导大鼠阴茎勃起。结论:GL-21可能具有抗抑郁作用且改善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解郁汤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建立小鼠抑郁症模型,以糖水消耗、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开野实验进行行为学评分,并通过UPLC—T—QMS系统检测其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观察模型小鼠给药前后的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小鼠海马区BDNF以及5-Brdu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小鼠蔗糖水消耗量明显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悬尾不动时间均显著增加,交叉次数、直立次数显著减少,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5-羟色胺吲哚乙酸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解郁汤组小鼠蔗糖水消耗量显著升高,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悬尾不动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解郁汤能显著增加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5-羟色胺吲哚乙酸含量(P〈0.05)。解郁汤能增加小鼠脑内海马区BDNF以及5-Brdu表达。结论:解郁汤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以及促进海马神经元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王昕雯 《中国药房》2012,(43):4050-4052
目的:研究远志醇提物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小鼠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开场实验分析远志醇提物的抗抑郁作用。各小实验中雄性小鼠均分为模型对照(等容生理盐水)、氯米帕明(20mg·kg-1)和远志醇提物高、中、低剂量(10、5、2.5g·kg-1)组。结果:高、中、低剂量远志醇提物均可缩短抑郁症模型小鼠悬尾不动时间、游泳不动时间和增加移动格数。结论:远志醇提物对模型小鼠抑郁症状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逍遥散健脾补虚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春玲  钟全强 《中国药房》2011,(31):2900-2901
目的:研究逍遥散健脾补虚的药理作用。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模型、肝复乐(0.1g.kg-1)和逍遥散高、中、低剂量(30.4、15.2、7.6g.kg-1)组。小鼠通过iv利血平注射液复制脾虚消瘦、倦怠乏力的模型[1]。测定小鼠的体重和自主活动次数以及游泳时间长短。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减少,自主活动次数和游泳时间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各剂量组小鼠体重增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增加,游泳时间显著延长。结论:逍遥散对脾虚引起的消瘦、倦怠乏力有补益作用。  相似文献   

14.
1,3,7,9-四甲基尿酸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1,3,7,9-四甲基尿酸(theacrine,TC)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自主活动实验、育亨宾(yohimbine)毒性实验、利血平(reserpine)实验以及5-羟色胺酸(5-HTP)诱导小鼠甩头行为等动物模型(各组剂量分别为3、10及30mg·kg-1,bid,连续7d灌胃给药)来评价TC的抗实验性抑郁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C能明显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P<0.01)及增加强迫游泳小鼠拨动转轮旋转次数(P<0.05),且对自主活动无影响。TC可一定程度上增强yohim-bine诱发实验动物死亡率,增强5-HTP导致的甩头行为(P<0.01)。此外,TC也具有明显地改善reserpine引起的小鼠体温下降(P<0.01),运动不能(P<0.05)和眼脸下垂(P<0.01)的作用。结论TC在多种抑郁模型上显示一定的药理活性,这些作用可能与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15.
雷霆  缪李丽 《中国药房》2012,(47):4439-4442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血管生成素(Ang-1)-1、Ang-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5mg·kg^-1)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实验分为3组,即正常(生理盐水1mL)、模型(生理盐水1mL)和丹参(10g·kg^-1)组。给药12h后处死大鼠,收集肺泡灌洗液、血液、肺组织进行肺湿重/干重(W/D)值、肺系数(LI)、肺通透系数(LPI)等的计算;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blot法测定Ang-1、Ang-2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W/D比值、LI、LPI显著升高(P〈0.05),且病理切片都有明显的炎症损伤改变,Ang-1表达明显减弱,Ang-2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组大鼠肺组织W/D、LI、LPI显著降低(P〈0.05),Ang-1表达明显增强,Ang-2表达明显减弱。结论: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ng-2、Ang-1的表达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园园  石磊 《中国药师》2013,(11):1635-1638
目的:观察枳苓六妙口服液对疲劳雄性大鼠作用。方法:采用高(360 mg·kg~(-1))、中(118.3 mg·kg~(-1))、低(59.2mg·kg~(-1))不同剂量枳苓六妙口服液给正常wistar雄性大鼠连续灌胃6周,在给药2周、4周、6周后三个时间段,测定其力竭游泳时间和负重运动后雄性大鼠睾酮(T)、皮质酮(C)、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枳苓六妙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在3周后均能明显延长雄性大鼠负重游泳时间(P〈0.05或0.01);6周后,各组均能明显提高雄性大鼠血T浓度和LH浓度(P〈0.05);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中C水平(P〈0.05);6周后,高剂量组能提高雄性大鼠FSH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对ACTH和E_2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枳苓六妙口服液中、高剂量组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可能是疲劳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梁映霞  张志宇 《中国药房》2012,(25):2331-2333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眼镜蛇毒活性成分(AF)对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三磷酸腺苷(ATP)敏感钾(KATP)通道阻滞药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左侧腰5脊神经结扎并切断,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采用鞘内注射方法,考察给予不同剂量(0、0.02、0.04、0.08mg.kg-1)AF后24h内模型大鼠双侧后足的50%机械性撤足反应阈值(PWT)。另将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格列苯脲(5mg.kg-1)组、AF(0.04mg.kg-1)组及其联用组,考察各组大鼠给药后24h内双侧后足的50%PWT。结果: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0.5~24h时段0.08mg.kg-1AF组大鼠的50%PWT明显增加(P<0.05),给药后1~6h时段0.04mg.kg-1AF组大鼠的50%PWT明显增加(P<0.05),给药后2~6h时段3个AF剂量组大鼠的50%PWT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格列苯脲组50%PWT无明显变化,AF组1~6h时段50%PWT明显增加(P<0.05);与AF组比较,联用组给药后1~6h时段50%PWT明显减少(P<0.05),且手术同侧后足与对侧后足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鞘内注射AF可缓解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KATP通道阻滞药可完全阻断其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吗啡对小鼠纹状体细胞外尿嘧啶释放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检测尿嘧啶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纹状体总RNA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吗啡(10,20mg.kg-1,ip)可显著降低小鼠纹状体尿嘧啶含量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盐酸纳洛酮(4mg.kg-1,ip)自身对小鼠纹状体尿嘧啶的释放无影响,却可以显著回升尿嘧啶含量至基础水平。吗啡(10,20mg.kg-1,ip)对小鼠纹状体细胞内RNA含量呈下调作用,与对尿嘧啶含量的下调结果一致,呈现剂量依赖性;盐酸纳洛酮(4mg.kg-1,ip)对小鼠纹状体总RNA含量无明显影响但能拮抗吗啡对总RNA含量的下调作用。结论:吗啡引起小鼠纹状体尿嘧啶释放降低的作用可能与μ受体相关且与细胞内总RNA的含量变化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