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建立牵张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对进一步探讨其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的:就牵张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制备及评价方面做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牵张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文章,在关键词中以"牵张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或"tractive,spinal cord injury,animal model,neural function,motor func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牵张性脊髓损伤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8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模型繁多,包括挫伤模型、压迫损伤模型、牵张性损伤模型、缺血损伤模型、横断损伤和化学损伤等.牵张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对进一步探讨其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素萍 《中国临床康复》2011,(20):3767-3770
背景: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但又不能直接在人体上进行实验,需要复制类似人类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目的:全面分析各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优缺点,为今后研究骨质疏松症,在模型选择上提供参考。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和ESBCO Medline数据库1990-01/2010-07收录的骨质疏松模型的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中文检索词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英文检索词为"osteoporosis,animalmodels"。共检索到469篇相关文献,对文章进行初审,纳入文献主题内容与此文联系紧密;原创、论点论据可靠的试验文章;观点明确,分析全面的文章。排除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及试验设计中不是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章。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符合标准的38篇文献。目前用于骨质疏松症研究的动物模型主要有诱发性动物模型和转基因动物模型。各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可能只侧重于表现该疾病的某种病因、某一阶段、某些主要症状及某些病理生理变化,必须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造模方法和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及示踪技术是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虽然近几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及示踪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目的:对国内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及示踪技术的研究与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Foreign Medical Journal Service数据库中1982-01/2011-10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及示踪技术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方法;示踪技术"或"bone marrow,labeling,Tracer"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选择2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示踪技术众多,主要有同位素示踪法、抗原标记法、荧光蛋白标记法、荧光染料标记法、核磁共振对比增强剂标记法、Lac-Z基因标记法、Y染色体标记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选择的标记方法应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对细胞或机体影响小、标记和检测方法简单易行、标记时间合适等特点。种子细胞的示踪技术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背景:肌肉拉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肌肉拉伤的动物模型是对其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目的:分析与总结肌肉拉伤的机制和动物模型建立的相关问题.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ighwire以及PubMed 数据库1980-01/2010-12的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肌肉拉伤、动物模型",英文检索词为"muscle strain,animal model".纳入与肌肉拉伤动物模型构建密切相关的研究.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68篇文献,共保留31篇文献进行综述.目前国内外已有学者建立了一些骨骼肌损伤的动物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对于骨骼肌的深入研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肌肉急性拉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与运动实践相去甚远.因此,如何更有效地模拟高速运动状态下肌肉急性拉伤,建立一种符合运动实践特点的肌肉急性拉伤动物模型有其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华  杨英年 《中国临床康复》2012,(33):6257-6261
背景:为进一步研究骨肉瘤的发病机制,国内外学者通过不同方法建立了多种骨肉瘤动物模型。目的:对骨肉瘤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这些模型的特点进行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骨肉瘤动物模型的文章,最终选择1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骨肉瘤模型主要分为实验性动物模型和自发性动物模型,目前大多骨肉瘤模型多属于实验性动物模型,其建立方法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诱导、化学物质诱导以及生物致瘤因素诱导、异体移植等。对肺高转移细胞进行筛选并建立相应模型的方法主要有3种,体内筛选、体外筛选、体内外筛选共同建立模型。不论是建立骨肉瘤细胞系还是动物模型,一般都需要体外重复传代培养,体内多次筛选等处理,不同学者虽然建立方法大致相同,但处理细节过程不同,这样建立的动物模型稳定性到底如何,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在宏观及微观层次上虽然得到了很大的确证,但是仍然不甚清楚,甚至自相矛盾、顾此失彼、没能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科学的理论体系。目的:对国内外创伤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损坏与修复机制的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4年1月至2011年10月关于创伤性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损坏与修复机制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骨关节炎;细胞凋亡;基质金属蛋白酶;自由基"或"osteoarthritis,apoptosis,metalloprotease free radical"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创伤性骨关节发病机制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40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牙周局部缓释剂的31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是在宏观生物力学改变的基础上,启动了细胞通讯系统中的细胞转导通路机制,激发了程序化的"破坏与修复"机制,其中软骨细胞凋亡、分解代谢酶、自由基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免疫应答有可能就是其发病的"轴心"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近年来的慢性脑缺血研究常用的动物模型及长期慢性脑缺血后诱发的解剖、生理、行为学和能量代谢等改变作综述,以阐明慢性脑缺血在痴呆发病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79-01/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ementia”和“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learning and memory,ischemia,2VO”,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4—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慢性脑缺血,痴呆”,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慢性脑缺血模型的实验动物研究文献,筛除临床研究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9篇英文和1篇中文全文,均具有较新进展性,慢性脑缺血动物试验与痴呆关系的研究。资料综合:将引用的文章信息分成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和慢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两部分,对慢性脑缺血和痴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在长期的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可以诱发学习和记忆功能损害,慢性脑缺血在动物痴呆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牙周炎是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是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因。 目的:对牙周炎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牙周炎治疗有代表性的文献,在主题词中以"牙周炎,治疗,组织工程,基因工程"或"periodontitis,treatment,tissue engineering,gene engineering"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57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目前,为牙周炎患者提供更完善的治疗方法,改善其牙周组织状态、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等,仍是相关专业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随着组织工程、基因技术等新技术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已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治疗牙周炎,解决了牙周炎疾病所带来的困扰。然而,一些治疗手段现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这些治疗方式应用于临床尚需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4类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选择性侵犯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直未能完全明确,其研究多借助于动物模型,目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多种方法,其各自的特点、实用性及价值有所不同。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0—01/2003-12期间的相关章,应用题名检索,检索词“amyotmphk lateral sclerosis,model”,限定章语言种类为英。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研究为主的献,然后筛除应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进行药物疗效观察与发病机制研究的献,对剩余的献开始查找全作为纳入标准。资料提炼:共收集到96篇以“amyotmphic lateral sclerosis,model”为题名检索的献,15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81篇试验中,75篇为应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药物疗效观察与发病机制的研究献,6篇为重复性试验的研究,资料综合:选人献建立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疾病的神经毒性动物模型、免疫介导的动物模型、自然发病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并对模型建立机制、特点、实用性及其价值进行研究。结论:上述献中模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疾病症状或发病机制动物模型的建立,能够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疾病研究的参考模型,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动物实验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背景:加强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非常必要。目的:综述现有的山羊骨质疏松模型的特点,为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2005-06/2011-02关于去势雌性山羊骨质疏松模型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山羊、卵巢切除"或"osteoporosis,animal model,goats,ovariectom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的方法、评价标准,骨质变化等有关的研究,排除重复研究及建立雄性动物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48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1篇文章进行综述。山羊来源方便,容易处置,具有自动排卵和与成年妇女相似的排卵周期,是理想的实验动物材料;能获取大量血、尿和骨骼标本,是理想的制备骨质疏松模型的实验动物。去势法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常用的方法,山羊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将为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药物的开发、改进内置物设计等提供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背景:在临床骨科研究方面,为了研究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从根本上进行治疗,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 目的:对近几年来学者们建立的各种各样股骨头坏死的改良模型作一个综述,分析各种模型的优劣,用来指导临床对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或者评价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周丽  邓伟民 《中国临床康复》2008,12(7):1323-1326
学术背景: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中,动物模型已经被广泛运用,正确的选择和建立一个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研究者是动物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分析近10年来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05/2007—05与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动物模型,绝经后骨质疏松”,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7—05/2007—05与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animal model,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获得文章60篇。同时手工查找近年出版的中文相关著作。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有关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成模机制、模型的优缺点、模型的灵敏评价指标、最佳造模时间和成模时间以及不同时间内模型适用范围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文献评价:在60篇文献中25篇内容有不同程度的重复,给予删除,对35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最终纳入其中30篇文献。 资料综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动物模型于1969年由Saville用大鼠首先建立,后被反复证实,现已成为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经典动物模型;此种造模方法优点在于造模因素单一、模型确定、重复性好、实验结果可信度大、能很好的体现雌激素水平下降,但它与临床不尽相符;造模及成模时间有不同的看法,成模时间最快的要1周,最慢的要4个月;评价指标有骨量、骨超微结构、生化指标及骨生物力学指标。 结论:去势雌性大鼠动物模型是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实验不可缺少的研究材料,研究者应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最佳  相似文献   

13.
背景: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颈椎不稳与椎-基底动脉缺血的动物模型是研究颈椎病病理生理以及治疗的关键。 目的:对颈椎不稳与椎-基底动脉缺血的动物模型进行阐述,探讨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的新进展。 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 数据库及 CNKI 数据库1979至2012年,在英文标题和中以“cervical instability,basal-vertebral artery ischemia”和“animal model”检索,中文文献检索以“颈椎不稳,椎动脉缺血,动物模型”为关键词,选择内容与颈椎不稳、椎动脉缺血、动物模型相关的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43篇文献。 结果与结论:目前建立合适的理想的颈椎病模型尚需继续探讨。利用动物颈椎病模型进行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病因、发病机制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由于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现有的造模方法难以全面重现人类颈椎病模型,故模型成立、阳性率及造模时间合适的、理想的颈椎病模型尚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孙皓  左健 《中国临床康复》2011,(25):4691-4694
背景:评价软骨修复材料在膝关节软骨损伤修复中的效果,为医务、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2000-01/2011-03关于修复材料在膝关节软骨损伤研究的文章,关键词为"生物材料;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26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膝关节软骨损伤在运动性损伤中较为常见,现在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新型的软骨替代材料研究仍处于动物试验阶段,且在动物体内长期疗效及远期的生物力学变化还未有进一步的证实,进入临床试验更需要一个过程。结论: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虽仍存在许多重点和难点问题亟待探索,但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正从生物材料移植向人工再造活性软骨的崭新阶段迈进。随着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制和开发,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研究将日益完善,并为临床奠定坚实的基础,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5.
学术背景:机体产热部位主要在线粒体,产热量主要取决于线粒体t解偶联蛋白,即位于线粒体内膜介导H+内流的跨膜蛋白质形成的“质子漏”的程度。大概有25%ATP中的代谢能是由于质子遗漏现象而被转化成热量的形式散失的。通常测定机体产热量可知晓机体能量代谢的概况,进而可研究对肥胖产生的影响。 目的:总结解偶联蛋白的作用机制、解偶联蛋白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及其表达的调节因素等,为肥胖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工作的研究开辟新途径。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7—01/2007—07与解偶联蛋白相关的文章。检索词“Uncoupling protein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1997—01/2007—07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与解偶联蛋白相关的文章,检索词“解偶联蛋白”,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另外手工检索到相关文献20篇。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解偶联蛋白家族中各成员相关研究。②解偶联蛋白与肥胖方面的研究。③解偶联蛋白研究的临床、实验研究报道。排除标准:研究目的与本综述目的无关、重复研究的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因研究目的与本研究无关者98篇,内容重复性的研究112篇。保留220篇中英文文献进一步分析。 文献评价:220篇文献中动物实验和在体、离体、细胞学实验98篇。综述、述评、讲座类文献3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15篇。临床研究75篇。共34个研究满足全部纳入标准。予以纳入。 资料综合:至今为止。在哺乳动物体内已识别出5种解偶联蛋白质。解偶联蛋白1在人体能量平衡中的作用不大。解偶联蛋白2和解偶联蛋白3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解偶联蛋白4基因表达于大鼠脂肪组织中,并可能参与肥胖的发生发展。解偶联蛋白5则在脑与睾丸中含量?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骨关节炎的转基因动物模型,表明不同基因的缺失与突变都可能导致骨关节炎,这将为骨关节炎的药物筛选试验和治疗提供新方案。目的:对骨关节炎的转基因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相关机制进行概述,为防治骨关节炎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5/2010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transgenic animal models,Osteoarthrit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2000/2010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转基因动物模型,骨关节炎"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文章158篇,最终纳入22篇。结果与结论:骨关节炎转基因动物模型在研究骨关节炎起始机制、关节软骨生化改变和防治效果的比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排除了手术创伤及炎症对骨关节炎模型软骨、滑膜的生化代谢的影响;同时也减轻了模型动物的痛苦。为药物筛选试验和治疗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