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RhoC蛋白表达、细胞黏附分子CD44v6水平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CC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对照组)的RhoC蛋白、CD44v6与微血管密度(MVD),并进行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RhoC蛋白、CD44v6阳性表达率及MVD均高于对照组(P<0.05);RhoC蛋白、CD44v6与HCC的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有无侵袭转移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RhoC蛋白与CD44v6表达呈正相关(P<0.05),且均与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 HCC组织中RhoC蛋白、CD44v6水平均增高,它们可能协同促进血管形成,参与H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绪斌  孙业全 《医学综述》2006,12(8):463-465
研究表明,黏附分子在肿瘤的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肝细胞癌的诊断、浸润转移等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CD44v6与E-钙黏附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黏附分子(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CAMs)是位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它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参与多细胞生物的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CD44v6与E-钙黏附素(E-cadherin)是两种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关系十分密切,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现就CD44v6和E-钙黏附素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 ,也是恶性肿瘤致死性的关键原因。近年来 ,黏附分子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为许多国内外学者所重视 ,已有不少这方面的报道 ,其中上皮钙黏附素和CD44v6倍受关注。1 肿瘤相关黏附分子CD44v61 .1 CD44v6概述肿瘤细胞浸润、转移必须首先脱离原发灶 ,黏附在细胞外基质上 ,然后降解基质并通过降解的基质进行移动。细胞和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和相互作用 ,由一系列称为细胞黏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s)的物质介导 ,目前依据CAMs的化学结构及功能特征将其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 :钙依赖黏附…  相似文献   

5.
葛波  杨燕伟  王宇光  周英琼  高漓 《医学争鸣》2008,29(23):2177-2179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44的变异体V6(CD44V6)和七皮性钙黏附素(E-ca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8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组织中CD44V6和E-cad的表达.结果:正常膀胱黏膜CD44v6,E-cad均呈正常表达,细胞膜为黄褐色.87例膀胱癌组织中,CD44V6正常表达55.2%(48/87)、E-cad正常表达63.2%(55/87).CD44V6和E-ca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复发显著相关(P<0.05).结论:CD44V6和E-cad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其表达率降低表明肿瘤恶性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44v6、细胞黏附分子-1(ICAM-1)与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宫颈癌Ⅰ b1期患者宫颈标本74份,正常宫颈标本20份,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标本20份,采用real-time 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宫颈组织标本CD44v6和ICAM-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并探讨三者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CD44v6及ICAM-1在正常宫颈、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提高,分别为0、75.00%、87.84%及10.00%、45.00%、81.08%;mRNA表达水平也逐渐提高,分别为0、0.24±0.02、1.02±0.11及0.10±0.00、0.19±0.02、1.03±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宫颈、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宫颈癌组织中LVD逐渐提高(P<0.01).低分化宫颈癌组织中CD44v6、ICAM-1阳性表达率及LVD高于高、中分化(P<0.01),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组织中CD44v6、ICAM-1阳性表达率及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1).宫颈癌组织中CD44v6、ICAM-1及LVD呈两两正相关.结论 CD44v6在宫颈癌进展中起促进作用,与ICAM-1及LVD协同促进宫颈癌发展,可作为判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及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8.
肝细胞癌UPAR mRNA、VEGF和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mR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病理学特性和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细胞癌UPA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CD44v6的表达。结果肝癌转移组的UPAR mRNA、VEGF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Y2=11.22、10.53、1:1.98,P〈0.05),但它们的表达与肝癌的大小、分化程度却无关;UPAR mRNA与VEGF及CD44v6的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r=0.658、0.663,P〈0.05)。结论UPA mRNA、VEGF和CD44v6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疗效以厦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编码人类免疫球蛋白类细胞黏附分子的肝细胞黏附分子(hepaCAM)基因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在28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34例TCCB组织及2株TCCB癌细胞株中hepaCAM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对TCCB患者hepaCAM基因的表达情况与其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hepaCAM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均一,82.4%的TCCB组织中表达降低,17.6%的TCCB组织中表达缺失,2株TCCB T24细胞株和B IU-87细胞株中hepaCAM表达完全缺失,TCCB组织中hepa-CAM基因表达半定量值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0.05)。hepaCAM基因表达与TCCB的病理学分级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性别及是否复发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TCCB组织中hepaCAM表达降低与其临床病理分级相关,提示其可能与TCCB的恶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D44v6蛋白表达及DNA含量在浸润性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浸润性乳腺癌石蜡切片中肿瘤细胞CD44v6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法进行DNA含量分析。结果CD44v6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与乳腺浸润性癌组织学的类型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的浸润程度有关。CD44v6蛋白在组织学分级:Ⅰ级阳性表达率为57.9%,Ⅱ级为87.0%,Ⅲ级为88.1%(P<0.01)。乳腺浸润性癌DNA异倍体情况:采用Feulgen染色示细胞核呈紫红色,胞浆不着色。DNA图像分析结果显示CD44v6蛋白表达阳性者肿瘤细胞异倍体率为82.3%(65/79),表达阴性者肿瘤异倍体为45.9%(11/24),经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织学类型之间异倍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4v6蛋白表达与DNA异倍体水平呈平行关系。CD44v6、DNA倍体的联合检测对于指导临床医生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结合DNA含量和CD44v6蛋白表达的联合检测,对乳腺浸润性癌的诊断、判断预后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1.
CD44v6与肿瘤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被认为是肿瘤的特征性和早期指标。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反应严重程度分级与黏附分子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2例,其中轻度组20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6例、缓解组8例,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黏附分子P选择素(CD62p)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54)表达情况。结果中、重度组的CD44、CD62p表达最高,轻度组、缓解组次之,健康对照组最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重度组的CD54阳性表达高于轻度组(P<0.05),2组均高于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缓解组CD54阳性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黏附分子CD44、CD62p及CD54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水平高低可反映结肠组织的炎性反应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44v6、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及其在胃癌远处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CD44v6及ICAM-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种检测物与胃癌转移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ICAM-1的阳性表达率与癌旁非癌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及ICAM-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或P<0.01),与胃癌分化程度无关(P>0.05):并且CD44v6、ICAM-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CD44v6、ICAM-1表达均增高并且呈正相关,两者与胃癌的远处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CD44v6,LN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AM)层粘连蛋白(LN)、CD44v6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光镜和SP免疫组化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22例)、异位内膜(45例)、对照组子宫内膜(20例)进行病理组织化学观察和CD44v6,LN表达的检测。结果CD44v6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LN表达于基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在位子宫内膜CD44v6,LN均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组CD44v6、LN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从子宫内膜到异位病灶,CD44v6,LN均有明显的变化,这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不孕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6,CEACAM6)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肝细胞癌、18例肝炎肝硬化、1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组织中CEACAM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肝炎肝硬化、肝海绵状血管瘤组织中未见CEACAM6蛋白表达,在肝细胞癌组织中CEACAM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9.4%(43/62),与肝炎肝硬化、肝海绵状血管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31.2)。肝细胞癌组织中CEACAM6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门静脉癌栓、肿瘤包膜等临床病理学参数明显相关(P<0.01)。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CEACAM6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明显相关,CEACAM6可能是防治肝细胞癌及其侵袭转移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6.
CD34分子介导黏附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CD34分子是高度糖基化的I型跨膜糖蛋白,选择性地表达于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造血干/祖细胞表面,并随细胞的成熟逐渐减弱至消失。目前已有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表明CD34分子在介导细胞间黏附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参与造血干细胞的运输、定植,参与炎症反应以及淋巴细胞的归巢。除造血干/祖细胞外,非造血组织如小血管内皮细胞、少数间叶细胞及其相应肿瘤中也发现CD34的高水平表达,CD34分子除在造血系统疾病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外,也为某些实体肿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标志。虽然CD34分子的结构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是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预示其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作者就CD34分子介导黏附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sCD44v6含量/CD44v6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胃癌患者(术前和术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sCD44v6含量,并以免疫组化S-P法测定相应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结果:70例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含量(2.15±0.78)ng/ml,明显高于16例正常对照组(1.18±0.43)ng/ml;14例根治性手术后血清中sCD44v6含量(1.21±0.39)ng/ml,比术前(2.67±0.83)ng/m明显下降(P<0.01);而6例非根治性手术后(3.29±0.41)ng/ml比术前(3.61±0.49)ng/ml下降不明显(P>0.05)。而胃癌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在肠型和弥漫型中差异显著,不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也差异显著。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CD44v6含量及组织中CD44v6蛋白表达的变化与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期有关,sCD44v6含量升高可作为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尤其是早期转移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黏附分子在卵巢癌细胞的增殖、黏附、转移和侵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黏附分子与卵巢癌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细胞黏附作用是将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连在一起,是多细胞生物的基本生命现象之一.细胞黏附对维持组织结构稳定、调节细胞运动具有重要作用,并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恶性肿瘤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征是其对周围组织的侵袭和破坏,并在远隔器官形成转移灶.它涉及肿瘤细胞与宿主间黏附、迁移和肿瘤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侵袭等多个复杂过程.其中细胞黏附参与整个过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细胞黏附分子是细胞膜上的跨膜糖蛋白,目前已在人体内鉴定出50多种细胞黏附分子,根据它们的功能和结构,可大致分为钙黏附素族、整合素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等五大类.研究表明,细胞黏附分子表达水平或功能活性的改变与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其中尤以对钙黏附素分子的研究最为集中.本文就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钙黏附素分子及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CD44分子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分化抗原 CD4 4是一条糖基化的跨膜多肽链 ,是接受细胞外基质糖基化、透明质酸化信息的受体 ,可以表达于多种细胞。1  CD4 4结构与功能1 .1  CD4 4结构 人 CD4 4基因位于第 1 1号染色体短臂上 ,至少由 1 9个外显子组成 ,完整基因组大约跨越 5 0 kb,其中至少有1 2个变异拼接外显子 ,其余外显子共同表达于各型细胞 ,称标准型 CD4 4 (CD4 4 s)。 1 2个变异拼接外显子以多种链接方式插入到 Mrna链中 ,组成 CD4 4拼接变异体 (CD4 4 v)。从已知的 c D-NA序列推测 ,CD4 4 s由 341个氨基酸组成 ,N-末端起始于第2 1位氨基酸 ,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