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一直备受医学界关注,心肌酶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作为实验室检测的心肌坏死标志物在AMI的诊断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临床上过度依赖心肌酶学诊断AMI会导致一些误诊,因此要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测、心电图以及心肌核素显像等手段综合判断以明确诊断,其中肌钙蛋白检测用于诊断AMI比CK和CK-MB更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清心肌酶水平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不良事件(MACE)风险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28例,均检测血清心肌酶水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由于患者中约1/4早期无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5%没有特异的心电图改变^[1],这使得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检测在AMI诊断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各标志物对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我们对34例AMI病人在入院后6h内进行了心肌酶谱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CK-MB)以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gb)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62例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心肌酶谱: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同时62例患儿均做常规心电图。对心肌酶谱异常及心电图异常的例数进行统计。结果:心肌酶谱异常者28例(40.3%)。心电图异常者11例(14.5%)。结论: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可出现心肌损伤,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前,临床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除依据心电图出现特征性的ST段改变外,实验室检测心肌坏死或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等,也认为是诊断AMI的血清检测金标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急性时相蛋白,是反映炎性程度的敏感指标[1],近年来hs-CRP与AMI的相关性日益受到人们重视[2].本文检测AMI患者血清hs-CRP和cTnI水平,旨在探讨hs-CRP与cTnI在AMI诊断中的意义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肌钙蛋白T(TnT)和心肌酶谱检测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各32、28、22例患者和20例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浆进行D-D、TnT、凝血三项和心肌酶(AST、LDH、CK和CK-MB)进行测定.结果 AMI组和UAP组D-D、TnT及AST、LDH、CK、CK-MB和FIB含量均较SAP组和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1),APTT、PT较SAP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MI组TnT较UAP组明显增高(P<0.05).SAP组TnT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D-D、TnT和心肌酶(AST、LDH、CK和CK-MB)含量的升高程度与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P<0.01).结论 联合检测D-D、TnT与心肌酶有助于提高AMI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升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本生产的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0例中重度急性有机磷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均进行了心肌酶谱检测,包括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同时进行记录心电图.结果 20例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升高幅度顺序为CK>CK-MB>AST>LDH.但15例患者CK-MB/CK≤5%,无心电图异常改变,另5例患者CK-MB/CK>5%,且有心电图异常改变.结论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升高并不能真正代表心肌损伤,其CK、CK-MB升高主要是来源于骨骼肌损伤,若同时合并心电图异常改变或CK-MB/CK>5%,则应考虑中毒性心肌损伤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4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心绞痛和无心绞痛两组,观察其心肌梗死范围、心肌酶峰值、严重心律失常、KillipⅡ级以上泵衰竭、左室射血分数(LVEF)、梗死后心绞痛和病死率.结果:心绞痛组小面积心肌梗死发生率和LVEF高于无心绞痛组,而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峰值、KillipⅡ级以上泵衰竭、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均明显低于无心绞痛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对AMI的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缺血预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升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本生产的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0例中重度急性有机磷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均进行了心肌酶谱检测,包括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同时进行记录心电图.结果 20例患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升高幅度顺序为CK>CK-MB>AST>LDH.但15例患者CK-MB/CK≤5%,无心电图异常改变,另5例患者CK-MB/CK>5%,且有心电图异常改变.结论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升高并不能真正代表心肌损伤,其CK、CK-MB升高主要是来源于骨骼肌损伤,若同时合并心电图异常改变或CK-MB/CK>5%,则应考虑中毒性心肌损伤可能.  相似文献   

10.
伤寒患儿血清心肌酶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伤寒患儿(typhoid fever)心肌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磷酸肌酸激酶(CK)及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伤寒组CK、CK-MB、LDH、AST异常高于健康组,差异非常显著;伤寒组心肌酶值(u/l)明显高于健康组,其中CK,CK-MB、LDH、AST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结论小儿伤寒可明显地影响心肌酶学改变,但检测值的增高并不一定都提示心肌损伤存在.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血清酶CK(肌酸肌酶)、CK-MB(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是常用的灵敏度很高的指标,尤其CK-MB被视为诊断AMI的“金标准”,但最早也要在发病4-8小时才开始升高。目前开展溶栓治疗要求在发病4小时内给予确  相似文献   

12.
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测定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5 2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清心肌酶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谷草转氨酶 (AST)、磷酸肌酸激酶 (CP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α-羟丁酸 (α- HBD)、乳酸脱氢酶 (L DH) ,这些酶指标在 AMI发生后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其中 CK- MB在 AMI发作早期明显升高达高峰 (P<0 .0 1) ,比正常对照组高 5~ 10倍 ,是诊断 AMI的金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指导 AMI的治疗和判断 AMI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8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按梗死前48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分为2组,进行分析研究。对比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酶CK、CK-MB峰值及QT间期离散度(QTd),以探讨缺血预适应对AMI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AST、LDH、CK、CK-MB)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 对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22例急性胸痛患者进行血清心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四项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TnI和CK-MB灵敏度和特异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血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血清心肌酶谱四项(LDH、AST、CK、CK-MB)联合心肌钙蛋白I(CTNI)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与应用.方法 对我院疑似心肌梗死的136例患者进行心肌酶谱四项和CTNI检测,对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即研究组血清CTNI和CK-MB灵敏度和特异性显著高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血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86-88
目的探讨心电图应用于诊断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比较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4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与40例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首发症状、心电图特征、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检测结果及诊断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首发症状和心电图特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 Tn I、CK、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但观察组患者c Tn I、CK、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心电图诊断: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联合心肌酶谱诊断:两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效果良好,但对于不典型心肌梗死需联合心肌酶谱检测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许洁 《医学综述》2015,(2):327-328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发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东营市胜利油田胜南社区现河卫生院收治的诊断为心肌梗死的患者220例,根据患者在心肌梗死前72 h内是否出现心绞痛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126例)和梗死前非心绞痛组(94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谱、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前梗死前心绞痛组患者的肌磷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峰值显著低于梗死前非心绞痛组(P<0.05),但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K、CK-MB的峰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VEF显著升高(P<0.05),且梗死前心绞痛组患者的CK、CK-MB的峰值显著低于梗死前非心绞痛组,LVEF显著高于梗死前非心绞痛组(P<0.05)。梗死前心绞痛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梗死前非心绞痛组(70.6%比94.7%)(χ2=6.998,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梗死前非心绞痛组(χ2=2.918,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出现心绞痛的患者可能因为缺血预适应而对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急诊胸痛患者床旁快速检测心肌钙蛋白T(cTNT)水平并探讨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关系.方法 对急诊就诊的胸痛患者进行床旁快速心肌钙蛋白T检测并按其轻重程度进行分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急诊患者床旁快速检测心肌钙蛋白T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的关系.结果 胸痛患者308例入选,通过对急诊胸痛患者血清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cTNT大于CK ,AST和CK-MB,当cTNT为0.112ng/ m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83.4 %和72.6 %.结论 急诊胸痛患者床旁快速检测cTNT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心肌酶学测定,以血清cTNT为 0.112ng/ml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就诊的胸痛患者65例,其中AMI组23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例,非冠状动脉疾病(NoCAD)组12例.胸痛发作后4~6h采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GPBB,微粒子发光法检测肌钙蛋白I(cTnI),干化学法检测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应用cTnI、CK-MB和GPBB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比较各指标对AM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胸痛发作后4~6 h,AMI组GPBB、cTnT、CK-MB水平均较UAP及NoCAD组显著升高(均P<0.01). GPBB、cTnI、CK-MB的AUC值分别为0.91±0.07、0.85±0.10、0.80±0.1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GPBB、cTnI、CK-MB对AMI的早期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均P<0.01). GPBB、cTnI、CK-MB对AMI的早期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2.6%、69.6%、69.6%,特异性分别为81.0%、88.1%、69.0%.结论 GPBB较cTnI、CK-MB能更早期的提示心肌损害,在胸痛早期,同时加行GPBB检测对于及时发现高风险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联合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心肌酶谱[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检测。比较两组血清LDH、CK-MB、CK及BNP水平。比较各指标单一与联合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CK、CK-MB、LDH及BN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肌酶谱各指标联合血清BNP对AMI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高于各指标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查与单一检查对AMI的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肌酶谱联合血清BNP水平检测可提高AMI的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