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精索静脉曲张是泌尿外科男性青壮年患者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11.6,左侧占98~99%。男性不育症中,精索静脉曲张发生率占15~20%。目前治疗精索静脓曲张的手术方式较多,我院自86年来采用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加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共六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为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创伤较大.恢复慢.且影响美观。近年来对传统手术已有很多改进,我科于2004年10月~,2007年11月对18例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实施了腔镜辅助下大隐静脉隔绝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士刚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05-1705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静脉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临床症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仍以手术治疗效果最好,除下肢静脉血栓所致的浅静脉代偿性曲张外,其余病因所致下肢静脉曲张大多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然而,临床上常遇到小腿部有极度曲张的病例,范围广泛,成迂曲状或蔓状改变.不能顺利插入剥脱探条进行静脉抽剥,多切口分段抽剥或长切口大块剥离皮瓣切除曲张静脉,既不能完全清除广泛的曲张静脉,且在小腿上留下许多手术疤痕,影响美观。我科从2001年1月始,采用经皮浅静脉连续环行缝扎术(PCC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收到良好临床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精索静脉曲张是泌尿外科男性青壮年患者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为11.6;左侧占98~99%。男性不育症中,精索静脉曲张发生率占15~20%。目前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式较多,我院自86年来采用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加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共六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髂静脉狭窄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一站式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11月,我院共收治髂总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15例。先采用小切口高位游离大隐静脉,在介入下以此为入路穿刺处理髂静脉狭窄,然后同期行高位结扎加导管引导泡沫硬化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效果良好,髂静脉受压3例单纯行球囊扩张,12例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术后给予规则抗凝治疗,无一例死亡和肺动脉栓塞。结论髂静脉狭窄综合征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站式介入治疗近期效果良好,微创,并发症少,操作较简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股沟外环下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手术治疗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精索静脉曲张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8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经腹腔镜精索高位结扎术后复发患者,对其进行腹股沟外环下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手术.结果 28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半年无复发,术后无论是精子数量、精子活率及精子浓度均显著提高.结论 腹股沟外环下显微镜精索静脉结扎手术治疗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精索静脉曲张复发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病,与先天性全身结缔组织薄弱有关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具有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瘢痕多、欠美观术后易复发等不足。EVLT联合静脉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我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此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创伤轻,安全性好,痛苦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具有美容效果。其护理与传统手术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将我科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采用EVLT联合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13例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顺行插管法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使用及通过顺行和逆行插管在一次性通过率上的比较从而进一步说明在大隐静脉曲张的疾病中,主要是以分支曲张为主,而主干曲张仅为少数。方法 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间所有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逆行插管),以我院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间所有大隐静脉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顺行插管),以比较它们在手术当中一次性通过率。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的一次性通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 顺行性插管法减少了深入分支静脉的机会,提高了成功率,宜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2001年至2004年将自行制作静脉剥脱器应用于5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64条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出术,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测脾静脉宽度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6年5月-2010年9月收治的61例肝硬化患者首先行胃镜检查,了解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根据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分为3组,分别为I度、Ⅱ度、Ⅲ度食管静脉曲张组,随后采用螺旋CT进行上腹部三期扫描后,测量脾静脉宽度,对3组进行比较.结果 I度、Ⅱ度、Ⅲ度食管静脉曲张组脾静脉宽度分别为(1.05±0.12)、(1.82±0.23)、(2.02±0.28)cm,3组之间脾静脉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组脾静脉宽度高于I、Ⅱ度组脾静脉宽度(P<0.05),Ⅱ度组脾静脉宽度高于I度组脾静脉宽度(P<0.01).结论 脾静脉宽度可反映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因此间接反映门静脉压力高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无精索静脉曲张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在首次就诊时接受精索静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平静呼吸时精索静脉内径(Dm)、Valsalva 试验时精索静脉内径(DV)、反流时间(TR)及最大反流速度(Vmax)。结果观察组患侧精索静脉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增宽,精索静脉走行迂曲,常呈“蚯蚓状”或“蛇头状”,Valsalva试验时血管增粗明显,无回声暗区增大、数量增多。观察组 Dm、DV 均较对照组增宽,TR 延长,Vmax 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准确诊断精索静脉曲张,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生机制为下肢血液在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反流,进而造成浅静脉曲张、皮肤营养障碍等,是血管外科常见的静脉疾病,发病率男性约为15%,女性约为25%~([1])。本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确诊为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射频消融联合硬化剂注射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因素的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检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食管静脉曲张的胃镜下表现,以及他们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清转氨酶水平。通过相关分析初步筛选出可能有意义的指标,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因素。结果相关分析显示门静脉直径、流速、瘀血指数和脾静脉流速、瘀血指数以及曲张静脉的直径、红色征、凝血酶原时间均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显著相关,但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只有曲张静脉的红色征、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脾静脉血流速度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相关。结论曲张静脉的红色征、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脾静脉血流速度是影响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技术对患有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实施术前检查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52例患有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将其定义为观察组,抽取同期体检正常人病历52例,将其定义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技术对两组研究对象组的大隐静脉、股静脉、胭静脉内径进行测量,并比较galsalv试验检查结果。结果Valsalv试验检查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反流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观察组患者大隐静脉、股静脉、胭静脉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技术对患有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实施术前检查可以对下肢深静脉瓣的功能进行充分了解,对手术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30岁。因双下肢静脉曲张2年,加重1月入院。2年前发现双下肢浅静脉曲张,成小蚯蚓状,长时间走路后感酸胀无力,给予穿弹力袜等保守治疗无效,症状逐渐加重于2002—09—10入院。查体:双下肢大隐静脉重度曲线成团,下肢浅静脉及交通支瓣膜功能试验示股隐静脉及交通静脉瓣功能均不全,未做深静脉回流试验,诊断为大隐静脉瓣及交通支静脉瓣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6.
下肢原发性静脉曲张为血管外科常见静脉疾病,手术是最终治疗方法,现临床手术方式较多,但并没有哪种手术方式能够表现出明显优势。本研究总结分析近3年于我院行改良的静脉剥脱术和传统术式的患者资料,对比两种手术方式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76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中心2003年10月至2004年6月对76例下肢原发性静脉曲张患者行半导体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本院于1997后不断学习和总结内镜在临床上应用及功能拓展。自2005年以来,本院应用内镜行静脉套扎术为食道静脉曲张的患者努力解除上消化道出血这一顽症。经过多年的总结发现:食道静脉套扎操作简单,痛苦少,最重要的是有较好的长期疗效,明显减少平均住院率,并发症少,是目前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随着总结的深入,数据更一目了然的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激光微创手术(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08年5月~2009年笔者应用腔内激光光凝和闭锁下肢曲张浅静脉,从而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进一步观察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经腔内激光治疗患者均曲张静脉闭锁,短期内无复发。结论: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静脉畸形肢体肥大综合征( klipple-trenaunay syndrome,KTS)是一种少见的,复杂的先天性静脉血管发育异常疾病[1-3],表现为:毛细血管畸形、浅静脉曲张或畸形、骨和软组织增生三联征[4-6],极易被诊断为单纯的下肢静脉曲张。我院2013年至今收治2例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的 KTS患者,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