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2006年1月至10月深圳市流行麻疹期问东湖医院收治的755例麻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4个年龄段中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患者的比例,〉8月龄患者的麻疹疫苗接种史等。男女性别比为1.5:1;非深圳户籍人口454例,占60.1%;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8月龄~5岁(372例,占49.3%)和14~49岁(259例,占34.3%);〉8月龄患者未接种疫苗者占78.3%(526例);发病集中在5—7月份;血清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6.3%,热峰39℃以上者546例(72.3%),并发急性气管支气管炎380例(50.3%)。说明预防接种不健全及接种后抗体滴度下降可能是本次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平罗县2009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一般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探讨麻疹控制策略。方法对平罗县2009年麻疹疫情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平罗县2009年出现暴发和高度散发并存的麻疹疫情,共报告麻疹病例165例,发病率57.40/10万,是2008年同期的16.61倍;发病人群以15-39岁和4岁婴幼儿多见;报告病例中达到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月龄(≥8月龄)者138例,其中有MV免疫接种史的占12.73%,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13.33%、58.79%。结论婴儿母传抗体水平不足和成人麻疹抗体水平低下,成人和婴幼儿已经成为麻疹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控制麻疹,对赤峰市麻疹的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方法:资料根据赤峰市2001-2004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随着麻疹疫苗的使用及计划免疫的实施,全市麻疹发病率迅速下降,冬春季节高发,各年龄分布有一定差别,主要集中在6-9岁组,最多的是7岁组,占18.75%。各地发病率差别很大,局部地区存在麻疹爆发。结论:麻疹发病模式介于小年龄组和混合模式之间,患者年龄构成有后移的现象。各地必须实施麻疹控制规划,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系统,逐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减少麻疹在局部地区的爆发,以进一步达到控制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该区2014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大连市甘井子区2014年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55例,麻疹发病率5.1282/10万。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3-7月份,共51例,占全年发病数92.73%;发病年龄以0~1岁(小于8月龄10例)为主,共31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56.36%,其次是成人组(22~42岁)15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27.27%,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病例最多,共38例,占发病总数的69.09%。所有病例中无免疫史者38例,占全年发病总数69.09%,免疫史不详者15例,有2剂麻疹免疫史者2例。结论:大连市甘井子区2014年麻疹高发与易感人群积累及一部分人未接种疫苗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病后有持久免疫力。近年来,太原市加强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现将2012年126例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军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849-1849,1918
目的探讨本次成人麻疹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以期更好的预防和控制麻疹。方法对住院的99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麻疹发病有增加趋势,临床症状典型,中毒症状重,多高热(79/99,79.80%)腹泻者多见(60199,60.60%)。易损害肝脏(54/99,54.54%),并发症不多(12/99,12.12%),早期容易误诊(58/99,58.58%)。结论对麻疹患者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易感者加强麻疹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邱德山  李贵 《医学动物防制》2011,(6):549-549,551
目的了解潍坊市2010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原因,为麻疹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潍坊市2010年报告麻疹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全市报告麻疹病例104例,报告发病率为1.17/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流动人口病例9例,省内流动2例,省外流动7例。8月龄~14岁免疫规划人群16例,其中6例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发病率为0.18/10万。发病呈高度散发状态,无爆发病例。结论今后应继续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适时开展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加强对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以减少免疫空白,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麻疹的流行病学变化情况。方法 对32例麻疹病人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麻疹的流行病学发生变化,发病年龄及发病时间后移。结论 认识麻疹的流行病学变化,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1988~200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哈尔滨市实施消除麻疹免疫策略的效果。方法 描述哈尔滨市 1988~ 2 0 0 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哈尔滨市麻疹流行强度明显减弱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0 4 9/ 10万 ,较 1978~ 1987年下降 92 77% ,流行季节仍较明显 ,但比过去 10年推迟 1个月 ,发病年龄主要为 2~ 7岁、占 30 4 7% ,但有向大年龄组后移现象。 1997~ 2 0 0 1年麻疹发病及暴发疫区主要集中在实施哈尔滨市消除麻疹策略较晚的原松花江地区 (7个县 )。结论 哈尔滨市消除麻疹免疫策略对降低发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麻疹婴儿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儿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6-2007年收治的76例婴儿麻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患儿(男性46例,女性30例)中年龄低于8月龄的婴儿有33例(43.4%),主要是散居儿童;54例(71.0%)患者接种史不清楚;发病以夏季为主,共57例(75.0%);患者临床症状以轻型为主,患者均出现发热和皮疹,71例(93.4%)患者出现Kopliks斑,并发症以肺炎、支气管肺炎为主,共35例(46.0%)。有68例患者检测了麻疹抗体,其中29例(42.6%)阳性。平均住院天数(中位数)5d,有29例(38.2%)从出疹到出院时间在5d之内。结论:必须加强全体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包括建立免疫档案、接种记录等,及时开展有效接种,提高接种率。同时开展外来工麻疹强化免疫,是控制婴儿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惟真 《中国病案》2012,13(6):47-48
目的评估麻疹疫苗免疫的实施对控制麻疹发病的效果,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对策。方法对某院2002年至2011年收治的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854例麻疹病例中,0~1岁组初生婴儿及14周岁以上成人居多,占患者总数的30.7%和49%。结论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提前初种年龄,适时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强化免疫是我国实现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年来儿童麻疹的流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以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麻疹。方法:对汕头潮南民生医院自2006年2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52例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2例住院儿童麻疹中,男162例,女90例,男孩显著多于女孩,年龄3月-14岁,以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1岁以内主要集中在5-9月龄;以农村人口及流动人口为主,占79.37%;有免疫接种史者仅34例,占15.08%,无免疫接种史者206例,占81.75%;有明确麻疹接触史者212例,占84.13%,反复到医院就诊而先后被确诊为麻疹者76例,占30.16%;临床以典型麻疹为主,并发症以麻疹肺炎最常见。结论:切实搞好计划免疫,消除免疫空白,保证免疫接种有效率,及时进行复种,在流行前期强化应急接种,加强隔离管理,是控制麻疹暴发流行、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崛  何小明  刘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3017-3018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麻疹病例临床表现及年龄、季节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215例麻疹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年龄分布在4个月~41岁之间;<18岁116例(53.95%),其中<8月37例(17.21%),>18岁99例(46.05%);病例主要集中在4月~6月共92例(42.79%);出现肝损害(ALT升高)56例(26.04%),其中<18岁19例,>18岁37例。结论:成人麻疹患者增多;成年麻疹患者较未成年患者易出现肝损害。  相似文献   

14.
普毅  白圆圆  雷金  孙立 《中外医疗》2013,(30):18-19
目的探讨个旧地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麻疹发病规律和特征。方法对2000-2010年个旧地区麻疹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麻疹发生时间、年龄和性别分布以及患者户籍以及免疫史情况。结果2000-2010年期间共出现815例麻疹病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其中2005年发病率达到峰值,明显高于其他年份,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于〈8个月、8~11个月、20。29岁以及30-39岁,其中〈8个月所占比例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3、4、5月份,其中3月份所占比例最大,麻疹患者流动人口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本地人口,无免疫史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有免疫史患者。结论扩大麻疹免疫范围,进行季节性预防,提高流动人口的麻疹接种率,加强对高危人群免疫,对于控制麻疹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广州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麻疹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探讨控制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对广州市2004年麻疹的发病情况、麻疹疫苗的报告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及人群的免疫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广州市麻疹发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监测报告的完整性、及时性和病例调查资料的完整性均达到100%。本地病例以成人为主,外地病例以学龄前为主。全年无麻疹死亡病例报告。在本地342例麻疹病例中,完成全程免疫的91例,占26.61%;未全程免疫史的23例,占6.73%;无免疫史的55例,占16.81%;免疫史不详的165例,占48.25%。外地人口1427例麻疹病例中,完成全程免疫的60例,占4.20%;未全程免疫史的48例,占3.36%;无免疫史的408例,占28.59%;免疫史不详的877例,占61.45%。结论:必须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提高免疫接种的覆盖率和免疫接种质量,特别是加强外来人口聚集地的幼儿园和学校的麻疹监测及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2003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广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和麻疹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方法 :对 2 0 0 3年麻疹的发病情况、麻疹疫苗的报告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人群的免疫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广州市麻疹发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监测报告的完整性、及时性和病例调查资料的完整性均达到 10 0 %。本地病例以成人为主 ,外地病例以学龄前为主。在本地 2 85例麻疹病例中 ,完成全程免疫的 6 0例 ,占 2 1.35 % ;未全程免疫史的 4 5例 ,占 16 .0 1% ;无免疫史的74例 ,占 2 6 .33% :免疫史不详的 10 2例 ,占 36 .31%。外地人口 5 84例麻疹病例中 ,完成全程免疫的 10例 ,占 1.71% ;未全程免疫史的 11例 ,占 1.88% :无免疫史的 14 9例 ,占 2 5 .5 1% :免疫史不详的 4 14例 ,占 70 .90 %。结论 :必须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 ,提高免疫接种的覆盖率和免疫接种质量 ,特别是加强外来人口聚集地的幼儿园和学校的麻疹监测及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牡丹江市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发病和防控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06年麻疹疫情回升,全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17例,报告发病率为8.15/10万,发病高峰在3—5月份,发病年龄以0-1岁组婴儿及15岁以上青壮年为主。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常规免疫,防控麻疹暴发;通过对高危人群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加强督导等措施,提高预防效果及时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8.
2005年5月,四川省邻水县幺滩镇发生一起经血清学证实的麻疹爆发疫情,疫情波及3个村,涉及3个学校,发病64例,村民罹患率达7.98‰。病例年龄最小9月龄,最大15岁。学生发病62例,占发病总数的96.88%,学生罹患率47.7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15岁年龄组,占70.31%;5-9岁学生占26.56%。爆发病例中有免疫史的占15.63%,无免疫史和免疫不详的分别占25%和59.38%。爆发主要原因为有效免疫接种率低和基层免疫工作疏于管理;学校校舍拥挤,通风条件差,疫情报告不及时,延误了采取应急防治措施,促进了疫情的传播,造成了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5年宜昌市麻疹暴发流行的原因,做好以后的麻疹控制工作。方法:分析2005年宜昌市报告的麻疹个案。结果:2005年宜昌市发生麻疹暴发流行,共报告病例666例,报告发病率16.26/10万,明显高于往年。病例集中分布于低年龄婴儿和成人。发病集中在1-4月。全年发生17起麻疹暴发,涉及病例95例。采集合格血样226份,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98例.阳性率为87.61%。结论:落实麻疹综合防制措施是关键,包括以下4方面:(1)提高基础、加强免疫接种率,6—8个月婴儿应开展麻疹接种;(2)提高人群免疫接种率;(3)将育龄期妇女的麻疹接种纳入控制麻疹的措施;(4)加强宣传,提高人群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