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脓毒症小鼠心脏和肾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BALB/c小鼠模型.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CLP后12、24、36、48 h组,其中假手术组小鼠在假手术后24 h取标本检测作为对照组,其余四组小鼠分别在CLP术后的12 h、24 h、36 h和48 h取标本待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脓毒症小鼠心脏和肾组织中NI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0vA)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IF在脓毒症小鼠心脏组织中的表达增加,在CLP术后12 h开始升高(P<0.05),36 h达峰值(P<0.01),48h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肾组织中MIF mRNA的表达在CIP术后12 h开始增加(P<0.05),24h达峰值(P<0.01),48 h后才开始减少,MIF蛋白则只在CLP术后24 h和36 h增加明显(P<0.05).结论脓毒症发生后的12 h~48 h,MIF在脓毒症小鼠心脏和肾组织中的表达有不同程度增加,表达时相基本一致,提示N1F可作为晚期细胞因子参与小鼠脓毒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观察小剂量肝素对两者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7只)、脓毒症组(21只)、肝素干预组(21只),以CLP法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血清MIF及TNF-α水平。结果:脓毒症组及肝素干预组大鼠血清MIF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肝素干预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MIF及12、24h时间点TNF-α水平显著低于相应脓毒症组(均P<0.05),两组血清MIF与TNF-α水平变化呈正相关(脓毒症组r=0.859,肝素干预组r=0.711)。结论:脓毒症大鼠血清MIF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可减轻炎症反应,两种炎性因子的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脓毒症肺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肺损伤大鼠模型,90只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盐酸戊乙奎醚(0.45 mg/kg肌肉注射)治疗组.各组分别于术后24、48、72 h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浓度、肺湿/干重(W/D)比值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水通道蛋白5(AQP5)的浓度,并进行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HMGB1、MIF水平及肺W/D比值明显下降,BALF中AQP5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通过抑制血清HMGB1、MIF的表达,增加BALF中AQP5表达,对脓毒症肺损伤大鼠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时小鼠肺、肝、肾及小肠组织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盲肠结扎穿孔(CLP)组(40只), CLP法制备脓毒症模型,CLP后6、12、24和48 h处死动物分别留取肺、肝、肾及空肠组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REM1、TNF-α mRNA 的表达.结果 CLP组6、12、24和48 h肺、肝、肾组织TREM1及TNF-α mRNA 的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空肠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CLP后肝、肺、肾、小肠组织TREM1 mRNA 表达与TNF-α mRNA 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脓毒症时小鼠多器官TREM1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可能与组织炎症反应失控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陈蕊  姜巧  孙杰  熊日成  肖飞  俞宙  郭振辉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690-2692
目的:探讨脓毒症时小鼠心肌P-选择素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雌性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盲肠结扎穿孔(CLP)组(48只),CLP法制备脓毒症模型,CLP后2、4、8和12 h处死动物分别留取血和心脏组织,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测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P-选择素mRNA表达.结果:CLP组2、4、8和12 h心肌组织P-选择素mRNA表达进行性升高,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CLP后心肌组织p-选择素mRNA表达水平与心肌组织MPO活性及血清肌钙蛋白Ⅰ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脓毒症时小鼠心肌损伤时,心肌组织P-选择素表达显著升高,可能与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心肌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的脓毒症小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脏器炎症浸润程度以及免疫状态的变化特点。方法 对40只小鼠进行CLP建立脓毒症模型(CLP组),在术后0 h、6 h、12 h、24 h、48 h及72 h检测小鼠血液、肺组织及回肠组织中IL-6、IL-10、IL-2、IL-4的含量变化,并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小鼠脾脏中Treg及Th17、回肠黏膜固有层中CD4+T及CD8+T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另选择40只小鼠进行假手术,作为对照(假手术组)。结果 CLP组小鼠肺组织及回肠组织中IL-6含量于术后6 h达峰值,血浆中IL-6含量于术后12 h达峰值,均高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小鼠(P<0.01)。CLP组小鼠回肠组织中IL-10含量于术后6 h达峰值,高于假手术组(P<0.01);IL-2含量于术后持续上升,在术后24 h达峰值,高于假手术组(P<0.01)。CLP组小鼠术后6 h及24 h的脾脏淋巴细胞中Th17、Treg比例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P<0.01);回肠黏膜固有层中CD4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ES)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20~22g)1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内皮抑制素干预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脓毒症模型.术后用内皮抑制素(2mg/kg,ip)干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于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术后6h、12h留取标本,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同时行肺组织微血管渗漏实验、测肺湿干重比值(W/D),取部分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并检测肺组织p38MAPK信号通路活化情况.[结果]与脓毒症模型组比较,内皮抑制素能提高脓毒症CLP模型存活率,降低血清TNF-α、IL-6、VEGFc水平,减轻肺组织的微血管渗漏、湿干重比和病理改变,同时抑制脓毒症CLP模型诱导的肺组织p38MAPK的磷酸化.[结论]内皮抑制素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内皮抑制素能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改善血管通透性及调节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盐酸戊乙奎醚对腹腔感染脓毒症小鼠肺iN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腹腔感染脓毒症小鼠肺组织iNOS表达和小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复制腹腔感染脓毒症动物模型。小鼠分假CLP组、CLP组和PHC组,PHC组于CLP前1 h腹腔注射PHC 0.45 mg/kg。CLP后6 h取肺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12 h取肺组织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iNOS mRNA的表达,并观察三组小鼠24 h生存率。结果与CLP组相比,PHC组小鼠肺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iNOS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CLP组小鼠24 h生存率26.7%,PHC组小鼠24 h生存率70.0%明显提高(P<0.05)。结论PHC能提高腹腔感染脓毒症小鼠24 h生存率,抑制肺组织iNOS mRNA的表达,减轻肺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10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血必净组于CLP后2、12、24、36、48、60 h经阴茎背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 ml/kg,其余各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CLP后6、12、24、72 h分别活杀大鼠取肝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HIF-1α和iNOS的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α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LP后6 h HIF-1α和iNOS蛋白表达均迅速升高,其中HIF-1α蛋白表达24 h升高幅度最明显,iNOS蛋白表达12 h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至72 h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必净治疗组HIF-1α、iNOS 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CLP后12、24、72 h HIF-1α、iNOS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CLP后6 h HIF-1α、iNOS mRNA表达开始升高,12 h均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至72 h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抑制肝组织HIF-1α、iNOS mRNA表达升高,CLP后6、12、24、72 h肝组织HIF-1α、iNOS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脓毒症大鼠HIF-1α及其靶基因iN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脓毒症大鼠肝脏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表达、血清乳酸水平、转氨酶水平及肝脏病理损伤的变化;探讨HIF-1α与乳酸、肝脏转氨酶及病理损伤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将清洁SD大鼠150只分为正常组50只,假手术组50只,盲肠结扎术(CLP)手术组50只.CLP组于手术成功后的第6、12、24、48及72小时分别取10只处死,并于每个时间点取10只正常组大鼠和10只假手术组大鼠作为相应时间点的对照.在各时间点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测定血HIF-1 α、乳酸及转氨酶水平.比较各时间点血乳酸、转氨酶及HIF-1α水平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HIF-1α与肝脏损伤指标及病理变化间的联系.结果 CLP组大鼠肝细胞6h组开始出现损伤,12 h、24h和48 h损伤逐渐加重,损伤在CLP后48 h最重;CLP组6h、12 h和24 h HIF-1α水平的表达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P 12 h和24h乳酸、ALT及AST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水平与乳酸水平、血清ALT水平均存在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631、0.436,P<0.05).结论 脓毒症大鼠血HIF-1α与乳酸及谷丙转氨酶水平存在相关性,与肝脏病理损伤时间基本相同,HIF-1α可作为预测脓毒症肝脏损伤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脓毒症肠黏膜损害后修复的因素。方法 采用肓肠结扎穿孔(CLP)所致脓毒症模型,分别以CLP后6,24,48 h不同时间段观测肠黏膜损伤程度和修复过程,前者包括形态学观察及细胞凋亡的测定,后者包括肠黏膜修复的杯状细胞变化、黏膜肠三叶因子3(TFF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TNF-α、IL-1含量。结果 形态学观察显示肠黏膜呈持续损害状态,6h的损害积分明显小于24h,48 h组(P<0.05),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化caspase-3蛋白在3组均高于sham组4倍以上;黏膜IL-1,TNF-α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3~4倍,其中24h及48 h组明显高于6h组。肠黏膜的修复过程不明显,损伤黏膜未见到明显的杯状细胞积聚;TFF3在6h组轻度增高,24h及48 h组表达下降;杯状细胞数量在CLP的3个组明显减少;TGF-β1在6h组增高,其他两组均接近于sham组。结论 严重脓毒症肠黏膜持续的高炎症状态、杯状细胞功能以及黏膜重建能力下降,影响了受损肠屏障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Bcl-2和p53基因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模型组(n=24).以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后3、9、12和24 h各取6只大鼠的心肌组织备检.以电镜和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p53的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随时间延长明显升高,于12 h达峰值C(55.633±2.073)%),24 hC(33.683±2.070)%]较12 h明显下降,但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00±0.141)%]和假手术组[(1.567±0.2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各时间点p53基因的蛋白表达阳性数[3 h最低为(13.817±0.964)%.12 h峰值为(80.567±5.055)%]均较正常对照组C(0.617±0.232)%]和假手术组C(0.600±0.297)%)明显升高(P均<0.05),其变化与TUNEL检测凋亡的结果一致;而Bcl-2基因的蛋白表达阳性数C3 h最高为(31.650±1.799)%,12 h最低为(0.650±0.308)%]均较正常对照组[(47.017±0.691)%]和假手术组[(46.817±0.567)%]明显降低(P均<0.05),其变化与TUNEL检测凋亡的结果趋势相反.结论 细胞凋亡可能是脓毒症心肌损害的机制之一,其调控基因p53和Bcl-2基因的改变或许可以作为脓毒症病情改变的标志,对其进行干预,以改善脓毒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不同时间点脓毒症大鼠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Toll样受体4(TLR4)浓度,探讨脓毒症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寻找脓毒症早期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方法以盲肠结扎穿孔(CLP)法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CLP组,HMGB1干预组,TLR4干预组,以假手术组(麻醉后开腹翻动盲肠后关腹)及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的正常大鼠)为对照。于CLP术后2、4、8、12、24、48 h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试验动物血清HMGB1及TLR4蛋白浓度,分析其时间-浓度关系。 结果CLP组各检测时间点血清HMGB1浓度较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于24 h达峰;予以HMGB1干预后,相比CLP组,其在术后4 h开始发挥作用,明显降低血清HMGB1浓度(P<0.05);予以TLR4干预,相比CLP组,其在术后2~24 h内明显降低血清HMGB1浓度(P<0.05),相比HMGB1干预组,TLR4抑制发挥作用开始时间更早(2 h,P<0.05),作用更强(12、24 h,P<0.05)。血清TLR4蛋白浓度在CLP组呈双峰表达(8、24 h,P<0.05);予以HMGB1干预,相比CLP组,其血清TLR4表达呈单峰(8 h,P<0.05);予以TLR4干预,其血清TLR4变化较为复杂,再次呈现双峰状,峰值提前且增加(4、12 h,P<0.05)。 结论HMGB1可能通过TLR4信号通路发挥作用,脓毒症炎症级联反应、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等信号转导通路是复杂的、相互交织的"cross-link"系统,单一改变某个/某些个信号转录调节因子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血栓调节蛋白(TM)及内皮蛋白C受体(EPC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将96只健康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后两组又按处死时间分为术后2、8、24、48和72h亚组,每组8只。留取肝、肺组织,分别检查各组动物组织TM和EPCR的mRNA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肝、肺组织TM和EPCR的mRNA有一定表达。CLP后2h肝、肺组织TM和EPCR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均〉0.05),8~48h肝、肺组织TM和EPCR的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P均〈0.01),至伤后72h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治疗组CLP后8h和24h组织TM和EPCR的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48h和72h的基因表达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从基因水平影响脓毒症动物组织TM及EPCR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纳米粒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平衡的调节以及对脓毒症小鼠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90只C57 / 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灌胃组、静脉制剂组及纳米粒组,每组各1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灌胃组小鼠通过灌胃针,给予辛伐他汀口服制剂灌胃治疗后进行CLP术;静脉制剂组及纳米粒制剂组小鼠CLP术后,立即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预配置好的辛伐他汀静脉制剂和辛伐他汀纳米粒制剂。其中每组12只小鼠用于7 d生存评估,另外6只用于24 h时间点标本采集。每24小时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然后记算各组小鼠每日生存情况。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5组小鼠病理变化并计算肺损伤病理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组小鼠肺组织iNOS、eNOS表达水平。 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5组小鼠7 d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780,P < 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脓毒症组及灌胃组小鼠的7 d生存情况均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均< 0.001),而纳米粒组小鼠的7 d生存情况显著优于脓毒症组(P = 0.001)。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小鼠肺组织未见明显病理征象;脓毒症组小鼠肺组织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腔变小、肺泡间中隔增厚、肺间质弥漫性水肿、细胞排列紊乱、部分肺组织完整性遭破坏;灌胃组小鼠病理所示与脓毒症组相似;静脉制剂组及纳米粒组小鼠中性粒细胞渗出均较脓毒症组损伤减少、肺泡完整性较好、损伤程度较轻。5组小鼠肺损伤病理评分、iNOS及eNOS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889.200、9.633、6.918,P均<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脓毒症组小鼠的肺损伤病理评分、iNOS及eNOS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静脉制剂组及纳米粒组小鼠病理评分、iNOS及eNOS表达水平与脓毒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且纳米粒组小鼠的肺损伤病理评分较静脉制剂组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不同的辛伐他汀制剂具有不同的效应,其中纳米粒制剂对于脓毒症相关的肺损伤最具保护价值,建立eNOS与iNOS之间的平衡,可以成为具有保护效应的重要处理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 ,EP)干预治疗对脓毒症大鼠生存率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①EP对脓毒症大鼠生存率的影响:无特定病原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脓毒症组(B组)、EP早期治疗组(C组)及EP延迟治疗组(D组),每组25只,利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各组均于术后6、12、18、24、36、48、60、72 h腹腔内注射给药3 mL,C、D组分别于术后6、12 h开始予EP(40 mg/kg),A、B两组同法予等量林格乳酸钠溶液(ringer lactate solution ,RLS),每隔12 h记录死亡情况,分析比较5 d生存率;②EP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80只无特定病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分组及给药方法与方法一相同,术后24、48 h各处死10只.测定各时间点血浆D-乳酸、DAO的变化,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术后48 h肠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法进行生存分析,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 多组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B、C、D四组大鼠5 d生存率分别为100%、24%、68%、56%,与B组相比,C、D组大鼠5 d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D组术后24 h和48 h血浆D-乳酸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B组相比,C组、D术后24 h和48 h血浆DAO活性明显下降(P<0.01),C、D组术后24、48 h血浆D-乳酸含量、DAO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下C、D组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较B组明显减轻,细胞间紧密连接较清楚.结论 脓毒症时肠黏膜损伤严重,EP早期与延迟干预治疗能有效保护肠黏膜屏障,提高5 d生存率,具有抗脓毒症作用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RNA-155(miR-155)激动剂对脓毒症小鼠肝损伤时炎症应答的影响。 方法将80只雄性小鼠分成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微RNA(miRNA)组及miR-155组,每组各20只。以盲肠结扎穿孔(CLP)术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假手术组除不结扎和穿刺盲肠外,其余手术步骤相同。建模成功后48 h,miRNA组、miR-155组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miRNA、miR-155激动剂,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注射等量等渗NaCl溶液。每组取10只用于观察小鼠活动状态及术后7 d存活情况;每组另取10只于术后5 d采集外周血,检测并比较miR-155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CLP术后7 d,miR-155组小鼠均死亡,脓毒症组和miRNA组仍有2只存活;而假手术组小鼠10只均存活。CLP术后5 d,4组小鼠间miR-155、ALT、IL-10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46.536,P < 0.001;F = 39.194,P = 0.002;F = 39.228,P = 0.002;F = 83.400,P < 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脓毒症组、miRNA组及miR-155组小鼠的miR-155、ALT、IL-10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 0.05),且与脓毒症组和miRNA组比较,miR-155组小鼠的miR-155、ALT及IL-10水平均较高,而TNF-α水平均较低(P均< 0.05)。 结论miR-155激动剂可提高IL-10水平,降低TNF-α水平,从而加重脓毒症小鼠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在创伤脓毒症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组织TNF-αmRNA的表达。结果 CLP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TNF-αmRNA表达逐渐增高,48h达峰值后开始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组织TNF-αmRNA表达的增高首先局限于创伤局部(小肠12hP〈0.01,24h达峰值),然后进入血循环.再转移至敏感器官肺和肝组织中(肺24hP〈0.01,48h达峰值;肝24h P〈0.05,48h达峰值)。结论 TNF-αmRNA表达的增高在脓毒症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脾脏T、B淋巴细胞的数量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脓毒症时免疫失衡的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30只)、模型组(5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于制模后6、12、24、48、96 h活杀动物取脾脏,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脾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CD4~+、CD8~+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以及Bax、Bcl-2蛋白表达;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脾脏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光镜下观察模型大鼠脾脏白髓逐渐萎缩,淋巴小结结构破坏.制模6、12、24、48、96 h,模型组大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数、B淋巴细胞数、Bcl-2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均<0.01),CD8~+T淋巴细胞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胞凋亡指数及Bax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均<0.01).相关分析表明:Bcl-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659,P<0.01),而Bax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522,P<0.01).结论 脓毒症早期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表现为脾脏CD4~+T淋巴细胞数、B淋巴细胞数减少,细胞凋亡显著增加;Bax、Bcl-2在脓毒症脾细胞凋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