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段输尿管结石三种微创治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最佳方法。方法:对我院经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及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RLU)三种方法治疗的167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行MPCNL术82例,一次碎石率为96.3%;行URL术59例,一次碎石率为83.1%;行RLU术26例,取石成功率为100%。MPCNL术中有2例因穿刺后出血改行2期MPCNL术,1例因结石下移改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术中碎石失败改行切开取石术5例,结石移位到肾盂改行MPCNL术5例。结论:RLU术是一种微创且有效的方法,但需要全面的腹腔镜技术训练。MPCNL术已成为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主流技术和最佳方法。URL术不作为上段输尿管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虽然创伤大,但是一切输尿管手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3种微创术式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12年10月324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2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transurethral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L),38例行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94例行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RLU)。结果:MPCNL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住院时间URL组明显少于其他两组;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后复查B超及静脉尿路造影,结石清除率URL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URL、RLU及MPCNL处理复杂性输尿管上端结石各有利弊,MPCNL及RLU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URL明显少于其他两种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腹膜后腹腔镜碎石取石术(RLU)手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上述三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URL组中88例术后KUB未见残石,40例可见泥沙样残石,23例有较大残石(直径0.7 cm),予体外碎石治疗,6例术中发生输尿管较大穿孔,改行开放手术取石;MPCNL组中80例术后KUB未见残石,23例由于冲洗原因,输尿管中下段有小残石(直径0.5 cm),4例术后较大残石(直径0.7 cm),行体外碎石治疗;RLU组中23例取石成功,1例改开放手术取石。结论应综合分析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手术方式。结石2 cm且位置在L3椎体以下,没有远端输尿管狭窄患者首选URL;结石2 cm且位置在L3椎体以上,合并有肾结石是PCNL的良好适应证;结石2 cm且位置在L4椎体以上,合并明显尿路感染或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选择RLU。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三种微创技术联合治疗。结果33例患者行输尿管镜或联合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后,术中取尽结石率为90.9%(30/33)。11例患者行 MPCNL 或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和 RLU 治疗后,术中取尽结石率为100%。24例行腹腔镜切开取石术(RLU),术中取尽结石率为100%。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应根据临床情况制定多种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三种腔镜技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113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三组:URL组46例,MPCNL组38例,RLU组29例.结果:URL组一周结石清除率21.74%(10/4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6天.MPCNL组1周结石清除率92.10%(35/38).术后发热10.52%,6例因术中出血,改为二期取石,手术成功;8例术中冲洗液外渗,1例大出血行保守治疗好转,平均住院9天.RLU组有1例转开放取石,一周结石清除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6.5天,RLU组的一周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URL及MPCN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MPCNL.结论: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行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MPCNL、URL和RLU三种方法均可用于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使用何种方法应视临床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60 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RLU 组予以气管全麻下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URL 组予以腰硬麻下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分析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均取得成功,RLU 组平均手术时间(41.3±7.9)min,URL 组(49.2±9.8)min,RLU 组一次性清除率100%,URL 组83.3%.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结石一次清除率均优于输尿管镜组,两组术后随访3 个月以上,未见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均有明显临床疗效,但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三种微创手术处理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69例,其中URL组23例,MPCNL组26例,RLU组20例。 结果三组患者年龄、结石位置、结石大小、肾积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分别为URL组(34±11)min、(3.2±2.5)d,MPCNL组(59±12)min、(5.5±2.2)d,RLU组(122±25)min、(8.3±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成功率、1个月净石率分别为,URL组82.6%(19/23)、78.3%(18/23),MPCNL组100%(26/26)、100%(26/26),RLU组95%(19/20)、100%(20/20),URL与其余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PCNL具有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净石率高特点,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效果确切,若合并肾结石可作为首选治疗;URL不推荐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首先治疗;RLU可作为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可选择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大(15 mm)结石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52例输尿管上段15 mm结石患者分为2组,每组76例。对照组行URL,治疗组行MPCNL。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第3天结石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及术后1个月,2组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一次性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逆行输尿管镜碎石(UR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治疗复杂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探讨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四种微创方法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治疗成功率ESWL 43%,URL 71.8%,MPCNL 85.7%,RLU 96.7%.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ESWL 81%,URL 85.9%,MPCNL96.4%,RLU 100%.效率商为ESWL 0.50,RLU 0.65,MPCNL 0.84,RLU 0.97.结论: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应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实际要求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omy,URL)及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ec-tomy,RLU)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MPCNL组55例,URL组23例,RLU组44例,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MPCNL组手术均获成功,结石一次性取净率为100%(55/55)。URL组23例中21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因输尿管狭窄无法上镜,另1例因建立通道时出血影响视野而未继续取石,结石一次性取净率为81.0%(17/21),4例未能一次取净结石的原因为结石被推挤至肾盂内无法碎石3例,输尿管损伤1例。RLU组44例手术均获成功,结石一次性取净率为100%(44/44)。URL组的结石一次性取净率明显低于其他其他两组(P〈0.01)。MPCNL组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术后发热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9%(6/55)。URL组建立通道时出血1例,输尿管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7%(2/23)。RLU组术后出现漏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1/44)。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PCNL、URL、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其优缺点,对于病情相对简单的病例,可能URL更能体现微创的优势;而对于不宜实施URL的患者,MPCNL或RLU是可选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选择不同微通道内镜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的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手法,以我院泌尿外科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接受了逆行输尿管镜(URL)、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以及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RLU)的患者,进行观察和追踪,通过其临床效果,恢复情况来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成功率、碎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结果 101例患者中,URL 治疗21例,1次手术成功者12例,2例患者在行输尿管镜插管时,无法到达结石部位,术后1月结石清除率为85.0%,并发症发生率为9. 0%;MPCNL治疗60例全部1次手术成功,结石清除率为100% , 无并发症;RLU治疗20例,1次手术成功率100%结石一次取尽,无并发症。术后随访75例,随访时间1至2年,无复发。结论 3种微创手术方式的疗效都是确切而值得肯定的。但是各有优缺点, 应根据患者临床需求及医院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URL)、微创经皮输尿管镜碎石(MPCNL)以及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结果285例患者中,URL治疗121例,一次手术成功率70.1%,改开放手术5例,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79.3%。MPCNL治疗94例,一次手术成功率86.0%,改开放手术6例,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92.1%。RLU治疗70例,一次手术成功率97.0%,改开放手术2例,术后1个月结石的清除率为100%。结论.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应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实际要求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合并感染的输尿管结石过程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改变,比较两种术式对机体的创伤程度,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4至12月在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合并感染的输尿管结石患者76例,根据手术适应症分组,36例接受MPCNL,40例接受URL。分别于术前24h,手术后2、24、72h测定血清CRP含量,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及术前24h、术后72hCR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2、24h两组间CRP含量MPCNL组低于URL组(P〉0.05);结论对于合并感染的输尿管结石的治疗,MPCNL对机体全身的创伤小于UR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封堵器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 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 80 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资料,其中URL中应用管路封堵器40例(联合治疗组),MPCNL组40例,比较一次性碎石成功率、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手术及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种手术组中的差异。结果 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联合治疗组87.5%(35/40),MPCNL治疗组97.5%(39/40),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 联合治疗组97.1%(34/35),MPCNL治疗组97.4%(38/3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住院时间:联合治疗组手术时间(43.3±13.6)min,住院时间(5.2±1.5)d, MPCNL组手术时间(65.4±14.5)min,住院时间 (8.4±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联合治疗组发热3例,MPCNL组术后明显血尿3例,后均行保守治疗好转,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RL、MPCNL均为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靠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