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中耳炎性疾病,小儿发病率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对于该病手术治疗的方式,文献报道[1-4]不一致。为探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我们将2000年1月~2007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保守治疗无效、病程超过3个月、鼓室导抗图为B型或C型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73例,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 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单纯腺样体切除术,术后辅以药物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经临床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麻黄素…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91例儿童SOM病例的临床资料,分为保守治疗68例,手术治疗23例。结果91例病例中有急性中耳炎病史16例,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25.00%65例,鼻窦炎45例。68例经予鼓膜穿刺抽液、上颌窦冲洗及药物治疗治愈。23例予单纯鼓膜切开或鼓膜切开加腺样体或加扁桃体切除治愈。结论急性中耳炎过后迁延,腺样体扁桃体炎性肥大、鼻炎、鼻窦炎是儿童SOM的主要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可较好治疗儿童SOM,保存听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的MRI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例分泌性中耳炎的MRI资料。结果病变分布在中耳,同时散在分布于乳突气房的18例;病变弥漫在中耳、乳突气房的13例。中耳病变形态呈团片状12例,呈斑片状19例;乳突区域病变呈斑片状27例,其中呈"花蕾状"8例,显示环状乳突黏膜增厚4例。病变在T1WI稍高信号、T2WI高信号9例,T1WI较高信号、T2WI高信号18例;呈环形沿着乳突气房壁的T2WI上高信号影4例。结论MRI能客观有效地显示分泌性中耳炎时的中耳、乳突积液和黏膜的改变情况,有助于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15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微波组78例(86耳),对照组74例(84耳),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微波组78例(86耳)患儿按病程、年龄分组比较。结果:微波组有效率75.6%,对照组51.2%,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1);微波组疗效与病程、年龄有关。结论:微波治疗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有积极作用,病程越短,疗效越好,12岁以下儿童疗效优于12岁以上儿童。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并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声阻抗随访资料,观察分泌性中耳炎对儿童中耳腔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后中耳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时、治疗7天和治疗14天的声阻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预后判断,并以此进行后续治疗。结果治疗7天后从症状和体征看,有效率为94.00%。以声阻抗图形评价疗效,发现治疗1周组的有效率为42.00%,2周组的有效率为90.00%。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后,中耳腔功能恢复滞后于临床表现的好转,适当延长滴鼻剂应用对减少该病的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得到肯定,但放疗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少,常见的有分泌性中耳炎,多为顽固性耳漏,患者需多次返院治疗,且疗效欠佳,大大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医生非常重视放疗后的耳副反应,本文将阐述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等。  相似文献   

8.
1996年 5月至 1997年 12月 ,我们用山东医科大学研制的新型咽鼓管导管[1] 经口插管注药、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 5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分泌性中耳炎 6 5例中 ,男 39例 ,女 2 6例 ;12~ 70岁 ,病程 10d~ 2月 35例 ,3月~ 15年 30例。患者听力下降 ,低调耳鸣、耳闷或伴同侧头胀满感。耳镜检查示鼓膜内陷、浑浊或慢性充血鼓室积液 ,均经药物治疗无效。电测听检查示骨导在基本正常范围 ,语言频率气导均值 <10~2 0 ,~ 30 ,~ 40 ,>40dB ,治疗前后分别为 0 ,5例 ,5 ,2 8例 ,18,17例 ,30 ,10例和 12 ,5例。…  相似文献   

9.
分泌性中耳炎是致儿童听力下降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腭裂患儿腭帆张肌及腭帆提肌在中线未闭合、肌力弱,导致咽鼓管不能正常开放与关闭,从而严重影响咽鼓管的功能,导致发生一系列的中耳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在腭裂患儿中较普遍。腭裂患儿的分泌性中耳炎具有不易自愈,治疗棘手、并发症以及后遗症多等特点,进一步影响患儿的语言、智力以及感受力的发育。现将近年腭裂伴分泌性中耳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的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应用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15耳,术后随访其并发症。结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次为耳漏(10.1%),鼓室硬化症(8%),鼓膜穿孔(3.4%),耳鸣(1.7%),感音神经性聋(0.8%),结论:应用小型鼓膜通气管可显著减少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耳闷、耳鸣、听力下降,急性期可有耳痛,是常见的致聋原因,影响生活和学习。病前常有感冒史,以往用中耳穿刺、咽鼓管吹张、抗炎等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儿童患,由于上述治疗不能完全配合,故治疗极为棘手。我科于2004年5月~2004年9月用微波综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16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激光治疗对急、慢性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15例(142耳),按病程分为急、慢性治疗组,急性组60例72耳又分试验组30例35耳,对照组30例37耳;慢性组55例70耳又分试验组22例36耳,对照组23例34耳。试验组采用超激光联合波氏法咽鼓管吹张及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用波氏法咽鼓管吹张及药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组中治疗后5天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后1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5天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组中治疗后5天、10天、15天,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初期应该尽早及时使用超激光照射治疗,疗效显著且可缩短疗程。超激光治疗是一种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高效、安全的保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鼓室置管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分泌性中耳炎 (OME)患儿鼓膜置管术后的远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探讨可能潜在的病变因素在通气管排出后OME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64耳)OME住院患儿接受鼓膜置管且随访12~18个月的病历资料.结果 ①64耳中,52耳听力改善(81.3%),12耳复发,未见有严重的并发症;②病程短者置管疗效明显优于病程长者;③单纯OME组与伴发鼻窦炎OME组鼓室置管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鼓室置管术安全、有效,远期效果良好.鼓膜置管的同时,针对病因解除邻近病灶的影响,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桂芬  王丽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4):61-61,70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的主要病因、听力学检查及临床治疗。方法对126例分泌性中耳炎(OME)儿童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及听力学检查资料进行术前术后对比分析。结果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以腺样体肥大多见,刮除肥大的腺样体,对中耳病变较重、病程较长的患儿进行鼓膜切开术,使患儿术后听阈明显提高。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复杂,以腺样体肥大多见,易引起中耳积液,导致听力下降,应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病例43例作为难治组,45例非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难治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后鼻孔息肉、鼻咽癌、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腭裂、胃食管返流进行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种潜在相关因素中,两组患者的病程(t=11.419,P<0.05)、过敏性鼻炎(χ2=18.2204,P<0.0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10种检测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是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关系。方法:对96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与53例正常儿童,进行声阻抗检查,分析SOM的发病情况。结果:两组之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变应性鼻炎患儿易伴发SOM,并导致听力下降,对变应性鼻炎患儿SOM的防治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1993年以来,我科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分泌性中耳炎323例中,男169例,女154例,16~53岁,平均36岁,病程7d至5月。临床表现为耳闷,有堵塞感,有时伴有耳鸣和听力下降,摇头时有水流感,随头位变动听力减退,耳闷有所变化。纯音测听检查提示传导性耳聋,气骨导差20~30dB,声阻抗B型曲线或C型曲线。12 治疗方法 穿刺在无菌操作下进行,消毒耳甲腔、外耳道、鼓膜,在鼓膜前下限用5号球后针头(磨短针头的斜坡)刺入鼓室…  相似文献   

18.
DEJU四联液鼓室加压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8至 1998年我们对门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鼓膜穿刺抽液后经外耳道鼓室加压给 DEJU四联液治疗 ,疗效较好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资料完整的分泌性中耳炎 10 0例随机分为治疗耳、对照耳各 10 0耳 ,男 5 8例 ,女 42例 ,14~ 74岁 ,其中 14~ 30岁 45例 ,31~ 5 0岁 19例 ,5 1~ 74岁 36例 ;治疗开始前病程 :治疗耳 6 2 .80± 6 3.47d;对照耳 6 5 .2 0±6 7.11d,两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临床症状均表现为耳闷、低音调耳鸣、自声增强等 ;6 2例发病前或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88例 (占 88% )鼻粘膜充血或有少量粘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鼓膜置管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SO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78耳)和对照组(53例,70耳),对照组予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施行鼓室置管术。结果治疗组鼓膜恢复情况、耳鼓室导抗图和纯音测听结果均比对照组有较大改善(P<0.05)。结论鼓膜置管是一种治疗儿童SOM较好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改进建立大鼠分泌性中耳炎(SOM) 模型的方法,为SOM的病理组织学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健康大鼠27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手术暴露听泡。Ⅰ组(对照组),3只大鼠听泡内注入生理盐水30 μL,3只听泡内注入生理盐水50 μL,其余3只不做任何处理;Ⅱ组,听泡内注入330 μL浓度为1 g•L-1的脂多糖(LPS);Ⅲ组,听泡内注入纤维蛋白封闭剂后注入30 μL浓度为1 g•L-1的LPS。术后3 d开始每2 d用电子耳镜观察鼓膜情况;术前和术后7、14 d各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1次。术后3、7和14 d每组各取3只大鼠麻醉后处死,观察中耳有渗液的听泡数量,同时HE染色观察中耳黏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Ⅰ组大鼠鼓膜未见异常,Ⅱ和Ⅲ组大鼠在听泡内注药后可见鼓膜混浊、光锥消失等改变,Ⅲ组鼓膜形态有改变的耳数多于Ⅱ组(P<0.05);ABR检测结果显示:Ⅱ和Ⅲ组的听阈明显高于Ⅰ组(P<0.05),而Ⅲ组的听阈又明显高于Ⅱ组(P<0.05);Ⅲ组有渗液的听泡数明显多于Ⅱ组(P<0.05);HE染色示,术后7和14 dⅢ组听泡黏膜的炎症反应比Ⅱ组重。结论:制作大鼠的SOM模型时,使用听泡内先注入纤维蛋白封闭剂再注入LPS的方法较单纯听泡内注入LPS的方法成功率高,SOM的病程迁延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