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虽然靶向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开创了治疗CML的新时代,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仍然是目前治愈CML的惟一方法.我们于2001年12月至2007年9月共对33例CML患者进行了allo-HSCT,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但移植后仍有些患者出现疾病的复发。allo-HSCT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型和功能的恢复在免疫监视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监测了20例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患者移植后外周血中CD45RA 细胞的变化,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例均为2000年10月至2003年7月在本院接受HLA相合的同胞间外周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8~56岁,中位数35岁。20例的原发病,7例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2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为…  相似文献   

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有效治疗多种血液病,目前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血液病患者因接受了allo-HSCT治疗而得以长期存活.慢性眼移植物抗宿主病(coGVHD)是allo-HSCT术后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难治性干眼,严重时可导致眼表稳态失衡、角膜缘干细胞缺...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和其他系统恶性或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目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5年无病存活率已接近60%,治疗遗传性疾病等则更高[1].近年来,随着移植相关技术的普及、适应证的扩大,全球新增移植例数逐年提高.据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IBMTR)统计,1997-2009年全球仅异基因移植的例数已接近30万.日益增加的移植受者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如何控制疾病进展,防治各类并发症,提高该群体的生活质量,使之真正回归社会,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伴随着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能降低肿瘤复发,但由于cGVHD发生率高达25%~80%,并伴随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受者死亡[1],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故cGVHD仍然是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徐丽  万滢  张良满 《护理学杂志》2007,22(23):58-59
对2例慢性髓性白血病和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行异因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干细胞分别来自血缘HLA相合、非血缘HLA相合及血缘HLA 1个位点不合的供者.3例患者于移植后60、105、116 d并发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予以免疫抑制剂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例因肺部结核杆菌及白色念珠菌感染死亡,2例得到有效控制.提示allo-HSCT后并发重度肠道GVHD进展快、症状重,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消化道护理、心理护理、保护性隔离及用药护理对移植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恶性血液病,发病高峰年龄超过60岁,采用传统化疗的患者2年总存活率仅为10%~15%[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AML较有效的手段,但因老年患者的并发疾病多,若行标准预处理强度的allo-HSCT,受者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仅少数出现单纯髓外复发(EMR)或EMR后出现骨髓复发,而浆膜腔复发更为罕见,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临床治疗困难,预后较差[1].我们收治了2例allo-HSCT后浆膜腔复发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临床应用已20余年,取得了显著疗效,是迄今能根治该病的惟一方法。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在许多国家已作为初治CML的标准治疗,CML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成为临床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30例CML患者接受亲缘allo-HSCT的疗效,探讨allo- HSCT在CML中的治疗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惟一有可能治愈恶性淋巴瘤的方法,尤其是发生骨髓侵犯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晚期难治性恶性淋巴瘤患者,有望再次长期缓解.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使MM的完全缓解率及长期生存有了明显提高,但二者均不能治愈MM.只有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才能够长期无病生存,清髓性allo-HSCT由于其较高的移植相关死亡率,临床应用明显受限.近期我们采用auto-HSCT后序贯给予非清髓性allo-HSCT(NST)治疗2例MM患者,获得较好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仅有30%的患者能找到合适的同胞供者[1],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和移植相关死亡率(TRM)的降低,目前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的疗效接近于同胞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为评价URD-HSCT的疗效和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现对45例URD-HSCT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化学药物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均为治疗AML的方法。对于高危AML患者而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部分AML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可能面临疾病复发的问题,大多数复发患者再行化学药物治疗、二次移植等的效果不佳,是导致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ML患者的随访,并采取一些合适的手段预防移植后复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高危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监测、药物治疗和细胞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高危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徐丽  万滢  张良满 《护理学杂志》2007,22(12):58-59
对2例慢性髓性白血病和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行异因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干细胞分别来自血缘HLA相合、非血缘HLA相合及血缘HLA1个位点不合的供者。3例患者于移植后60、105、116d并发重度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予以免疫抑制剂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例因肺部结核杆菌及白色念珠菌感染死亡.2例得到有效控制。提示allo-HSCT后并发重度肠道GVHD进展快、症状重,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消化道护理、心理护理、保护性隔离及用药护理对移植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徐丽  陈琳  丁迎春 《护理学杂志》2019,34(14):28-30
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及护理方法。结果 5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2例死亡。结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患者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且预后不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患者预后。做好患者治疗期间的情绪管理、症状管理及并发症防护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变期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其造血、免疫重建过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其它移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长期随访.方法给1例急变期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其65岁母亲的HLA-A,B,DR位点相合的外周血干细胞.预处理用CTX/TBI方案(环磷酰胺60mg*kg-1*d-1×2d,全身照射总剂量为8.00Gy,剂量率9.38cGy).以氨甲喋呤(MTX)及环孢素A(CsA)预防GVHD.移植有核细胞数为3.185×108/kg,CD34+细胞数2.03×106/kg.结果移植后第3w(+21d)始骨髓显示造血重建;+23d中性粒细胞(ANC)>1.0×109/L;+36d性染色体检测显示移植物植入成功;随访430d,未发生明显的急、慢性GVHD,患者处于血液学、分子遗传学缓解状态,成功的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并已回到工作岗位.结论本例为国内首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变期慢性髓性白血病获得成功;为开展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变期慢性髓性白血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目前导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失败和受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和受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GVHD是由供者移植物巾的T淋巴细胞识别宿主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所导致受者多器官损伤,涉及各种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1].  相似文献   

18.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目前导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失败和受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和受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GVHD是由供者移植物巾的T淋巴细胞识别宿主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所导致受者多器官损伤,涉及各种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1].  相似文献   

19.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目前导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失败和受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GVL)和受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GVHD是由供者移植物巾的T淋巴细胞识别宿主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所导致受者多器官损伤,涉及各种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1].  相似文献   

20.
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广泛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allo-HSCT成功率逐步提高。然而,移植后并发症如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肾脏损害、阻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等,仍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Allo-HSCT后肾脏损害较少见,以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