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药学监护重点,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AECOPD住院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分析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药学监护。结果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缓解,咳痰减少,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未检到病原体。治疗期间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对AECOPD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对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针对1例具体病例,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治疗用药提出用药建议,并建立药历。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治疗,发挥自身优势,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用药疗效。结论药师通过实施用药监护,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明显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临床价值,提出合理用药建议,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针对具体病例,结合全程诊疗用药和患者个体特点,重点关注抗菌药物、祛痰镇咳平喘药物、糖皮质激素和循环系统等药物的使用情况,拟定药学监护的具体方案。结果通过个体化治疗及药学监护,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临床药师必须深入临床,积极参与诊疗的全过程,这是提升专业技能和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陈巧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12):27-2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患病率不断升高。且由于COPD属于一种慢性疾病,易反复发作,治疗方案较特殊,常采用吸入装置,因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选用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临床药师利用扎实的药学知识对患者进行药物监护,并配合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达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评价指标,对我院2010年入院主要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DUI>1共7种,祛痰药和平喘药DUI>1有3种,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多为2药联用.结论 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使用虽基本合理,但存在某些药物用药过度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路径和方法研究.方法:选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药学监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监护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水平明显高于接受治疗前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报道了1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临床药师药学监护。此患者入院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等药物治疗。由于指南中未提及肾功能减退患者哌拉西林舒巴坦的剂量调整方法,临床药师考虑哌拉西林舒巴坦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半衰期、排泄时间和排泄比率相似,因此用药方案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剂量调整方法;患者入院第3天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范围,临床药师考虑为哌拉西林舒巴坦的不良反应,停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值范围;另外,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对支气管舒张剂的注意事项、氟康唑胶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美罗培南应用时间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临床药师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正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及出院注意事项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葛德茹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0,14(6):711-7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期常发生痰多及气道阻塞 ,并因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失衡而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 31例COPD病人病情及个体差异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监护措施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COPD 31例 ,男 2 6例 ,女 5例。年龄 32~85岁 ,平均 6 9.6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 2 0例 (6 4.5 % ) ,慢支合并肺部感染喘息型 10例 (32 .2 % ) ,支气管哮喘 1例 (3.2 % )。反复哮喘病史、气急加重、呼吸困难 2 5例 (80 .6 % )。2 结 果好转 2 8例 (90…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诊疗活动中进行药学服务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深入临床治疗活动中,对患者的治疗过程全程参与;对医师、护士、患者提供不同的药学服务,积极参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更改和实施。结果:患者经医药护的紧密合作,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患者症状好转出院,患者对本次治疗活动非常满意。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为医护患提供药学服务;与医护患进行沟通,保证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发高血压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合理用药方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该院COPD伴发高血压病历资料12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药物使用情况、临床效果及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用药合理性。对不合理用药患者进行药学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9例(15.8%)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未视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方式、疗程等是最主要的不合理用药表现,占31.6%。给予药物监护和干预后,受访病例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COPD伴发高血压患者涉及药物种类多,不合理用药风险大,应强化药学监护,优化给药方案,减少不合理用药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全程化药学服务干预的成本一效果对卫生经济学影响。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对确诊为COPD的150例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79例,对照组(B组)71例。A组采用全程化药学干预方法,如系列药学服务讲座、上门督导、建立网络联系等干预措施1年;B组不施行干预措施,仅采用一般性健康教育讲座。结果干预后A组的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平均知晓率(95.1%,67.4%)分别高于B组(63.1%,2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45,P=0.000;x2=55.557,P=0.000);同时A组检测评估指标如症状评分(1.77±1.23)分,肺部哕音0.01分,6rain行走距离(6MWD)(457±67)m,肺活量(1.60±0.25)L,生存质量(QOL)(48±10)分,与B组症状评分(2.42±1.66)分(t=2.583,P=0.011)、肺部哕音0.01分(Z=2.370,P=0.018)、6MWD(425±72)m(t=2.760,P=0.007)、肺活量(1.49±0.23)L(t=2.718,P=0.007)、QOL(52±11)分(t=2.624,P=0.0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本-效果分析表明A组(15.49%)优于B组(3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83,P〈0.01)。结论社区全程化药学服务可改善COPD患者病情,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m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进行干预,倡导合理用药、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将社区确诊为COPD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79例,对照组(B组)71例,A组采用全程化药学干预方法。B组不施行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后显示A组呼吸专科药理知识成绩显著提高,B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药物治疗作用和副作用总知晓率A组高于B组;A组症状、体征、6分钟行走距离(6MWD)、膈肌移动度(DM)、常规肺功能部分指标等较B组改善明显(P〈0.05);生存质量(QOL)调查提示A组QOL总分、总均分、生活能力、社会交往等评估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4、P=0.010,t=2.633、P=0.009,t=5.960、P=0.000,t=3.785、P=0.000);A组年就诊数、年住院率和年治疗费用支出分别降低,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表明A组优于B组。结论社区全程化药学服务可改善COPD患者病情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程化药学服务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干预中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社区中确诊为慢性阻塞性疾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0),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照组则不实行药学服务,只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比较2组基础知识知晓率、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生存质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基础知识测试成绩在干预后显著提升,而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也显著优于干预前,SGRQ评分各项积分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全程化药学服务对于规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用药习惯、改善病情、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大有裨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药事干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干预,以倡导合理用药理念,消除不安全用药隐患,提高健康水平.方法 社区确诊为COPD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79例,对照组(B组)71例,A组采用全程化药学服务干预方法,如系列药学知识讲座、上门督导、建立网络联系等全程药学监护方法.B组不施行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后显示A组药学基础知识、专科药物治疗作用和副作用知晓率明显提高;急性期、稳定期用药品种均减少;按时服药、服药剂量、用药前说明书参阅率等理念有改善,保健品应用率下降;气雾剂应用技术掌握状况提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自我效能感受能力增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家庭贮存药品管理情况比B组好转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咳嗽、咳痰、气喘、运动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表明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社区COPD患者合理的家庭用药和管理理念的培养有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资料进行多中心横断面收集,以探索我国慢阻肺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便利性原则,选取南京市、合肥市、芜湖市、徐州市和滁州市共计16所三级甲等医院中的293例慢阻肺患者为调查对象。以WHO“五维决定因素”为框架,采用经过汉化的8条目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用药信念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通用自我效能量表和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等对慢阻肺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并运用序次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数理关系论证。结果 研究样本人群的用药完全依从率为11.95%,社会经济地位[中下层:比值比(odds ratio,OR)0.30,95%置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0.10~0.91]、药品疗效担忧(OR 0.29,95%CI0.17~0.50)、用药过量担忧(OR 0.30,95%CI 0.16~0.55)与用药依从性呈显著负相关,而疾病严重程度(OR 2.01,95%CI 1.11~3.64)、用药数量(两种:OR 1.91,95%CI 1.07~3....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71岁,因间断咳嗽、咳痰、喘憋20余年,加重1周于2001年2月2日入院.20年前患者每于秋冬季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喘憋,持续1周至1个月,经抗炎、平喘治疗后可缓解.此后间断发作,并逐渐加重,偶尔出现双下肢水肿.1周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流涕,口服头孢拉啶抗炎效果不佳.入院前3~4d,患者间断出现谵妄,四肢不自主震颤,遂来急诊.在急诊期间,患者再次出现烦躁、四肢抽动、多语,考虑为“肺性脑病”,用镇静药后给予机械通气1d,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