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儿骶管复合不同药物麻醉的临床效果和术后镇痛情况。方法选择60例男性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6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罗比卡因-利多卡因组(A组)30例,布匹卡因-利多卡因组(B组)30例。两组局麻药中均加入芬太尼2ug/kg。结果两组患儿麻醉镇痛均完善。但A组患儿的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B组,而麻醉维持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患儿术后第一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儿术后镇痛时间明显长于B组。结论小儿骶管阻滞适宜于小儿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局麻药以0.8%利多卡因加0.25%罗比卡因加芬太尼2ug/kg较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0.8%利多卡因加0.25%罗比卡因合剂用于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并与0.8%利多卡因加0.2%布匹卡因合剂进行对照观察。方法选择60例男性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60例患儿随机分成罗比卡因——利多卡因组(A组)和布匹卡因——利多卡因组(B组)各30例。结果两组患儿麻醉镇痛均完善,但A组患儿的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B组,而麻醉维持时间长于B组p〈0.01;A组患儿术后第一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t=24.305)。结论小儿骶管阻滞适宜于小儿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局麻药以0.8%利多卡因加0.25%罗比卡因较佳。  相似文献   

3.
<正>小儿骶管阻滞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小儿会阴部和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目前常用的局麻药物有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和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因材料因素,本文通过对前三种局麻药物小儿骶管单次注入后的麻醉效果、安全性、术后运动和感觉恢复时间进行观察,为临床此类麻醉操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0.25%罗比卡因和0.25%布比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麻醉效果和作用时间,探讨其在小儿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60例2~6岁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的幼儿,随机分为R组和B组,每组30例。所有患儿进手术室后均行骶管穿刺,R组局麻药采用0.25%罗比卡因1mL·kg~(-1),B组用0.25%布比卡因1mL·kg~(-1)。结果 术中两组间心率、血压无显著性差异,但心率较基础值有轻微增加。R组和B组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352±52min和352±72min(P>0.05),但从术后2h开始,运动阻滞程度R组明显小于B组(P<0.05),术后4h在B组仍有轻度运动阻滞。结论 在小儿骶管阻滞,0.25%罗比卡因和0.25%布比卡因1mL·kg~(-1)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和较长的镇痛时间,但0.25%罗比卡因更适用于小儿骶管阻滞。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院将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手术108例,取得良好效果,且术后镇痛时间延长,不存在苏醒问题,年幼儿复合基础麻醉时较单纯氯胺酮麻醉减少了氯胺酮的用量,术后苏醒快。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 0 2 5 %罗比卡因应用于小儿骶管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0例 1~ 8岁 ,行下肢、会阴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罗比卡因组 (R组 ,n =4 0 )和布比卡因组 (B组 ,n =4 0 )。两组均在基础麻醉后行骶管阻滞 ,分别注入 0 2 5 %罗比卡因 (R组 )和 0 2 5 %布比卡因 (B组 ) 0 8ml kg。测定骶管阻滞的起效时间和镇痛时间 ,记录HR、MAP和SpO2 及追加镇痛药 ,并观察出现的副反应。结果 :各组术中均无须追加镇痛药 ,麻醉效果满意。R组与B组的起效时间 (7 6± 2 3minvs 8 2±2 6min)和镇痛时间 (32 2± 4 7minvs 2 98± 6 5min)相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未观察到局麻药的毒性反应。结论 :0 2 5 %罗比卡因 (0 8ml kg)可提供满意的小儿骶管阻滞麻醉 ;同浓度、同剂量的罗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 ,具有相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的效应。方法:ASAⅠ~Ⅱ级的会阴部手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实验组注入甲磺酸罗哌卡因3mg/kg,对照组注入盐酸利多卡因8mg/kg,药物均用0.9%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容量为0.8ml/kg。骶管穿刺前均给予氯氨酮5mg/kg~6mg/kg肌肉注射,术中必要时辅助氯胺酮及异丙酚静脉注射。观察麻醉效果,连续检测BP、HR、RR、SpO2,记录术中辅助用药情况,并根据术中肢体动作及语言应答评估术后运动力量及反射评分(MPRS)。结果:两组患儿BP、HR、RR、SpO2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术中辅助麻醉用药量观察组<对照组。MPRS评分观察组>对照组。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镇痛效果好,利于小患儿早期苏醒,适于小儿会阴部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的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的会阴部手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试验组注入甲磺酸罗哌卡因3 mg/kg,对照组注入盐酸利多卡因8 mg/kg,药物均用0.9%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容量为0.8 ml/kg.骶管穿刺前均给予氯胺酮5-6mg/kg肌肉注射,术中必要时辅助氯胺酮静脉注射.观察麻醉效果.连续监测BP、HR、RR、SpO2,记录术中辅助用药情况、术后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儿BP、HR、RR、SpO2差异无显著性,2组麻醉效果均满意,术中辅助麻醉用药量,术后恢复时间.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镇痛效果好,利于小儿早期苏醒,适于小儿会阴部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麻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8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麻醉组(A组,n=34)和氯胺酮组(B组,n=34),A组应用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麻,B组应用氯胺酮全麻。于麻醉前、切皮、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苏醒时间。结果基础麻醉后和术中两组的BP、HR、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明显低于B组(P〈0.01),而A组SpO2高于B组(P〈0.01)。苏醒时间也短于B组(P〈0.01)。结论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的方法简单实用、疗效确切、麻醉用药少、苏醒时间短、安全可靠,在小儿腹部以下手术中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麻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患儿分成两组,骶管麻醉组(A组,n=34)和氯胺酮组(B组,n=34),A组应用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麻,B组应用氯胺酮全麻。于麻醉前、切皮、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苏醒时间。结果基础麻醉后和术中两组的BP、HR、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明显低于B组(P〈0.01),而A组SpO2高于B组(P〈0.01)。A组术中体动及追加药物次数明显低于B组(P〈0.05),苏醒时间也短于B组(P〈0.01)。结论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的方法简单实用、疗效确切、麻醉用药少、苏醒时间短、安全可靠,在小儿腹部以下手术中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比卡因用于骶管内麻醉的效果。方法将150例择期行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0.5%罗比卡因组,Ⅱ组为0.375%罗比卡因组,Ⅲ组为0.25%罗比卡因组,各组罗比卡因用量均为20 ml。结果Ⅰ组麻醉起效时间快于Ⅱ、Ⅲ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VAS评分,Ⅰ、Ⅱ组相当,均少于Ⅲ组(P<0.05),Ⅱ、Ⅲ组Bromage评分优于Ⅰ组(P<0.05)。三组耳鸣耳聋、低血压、恶心呕吐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Ⅰ组排尿困难率高于Ⅱ、Ⅲ组。结论0.375%罗比卡因用于骶管内麻醉镇痛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对运动神经阻滞作用弱,是骶管内麻醉理想的最佳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改良骶管麻醉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以评估该方法的临床用应价值。方法会阴部手术1240例,均采用改良骶管麻醉,穿刺点为骶裂孔中点,药物随机使用2%利多卡因和0.75%左旋布比卡因。结果有1198例(96.6%)获得良好麻醉效果,应用左旋布比卡因患者可获得(10±2)h以上术后镇痛。结论改良骶管麻醉易于操作,成功率高,安全性好j使用左旋布比卡因可明显增加术后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及会阴部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118例小儿下腹及会阴部手术采用骶管阻滞麻醉。结果:骶管阻滞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适合于小儿的一种麻醉术式。结论:该方法术中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具有极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是小儿麻醉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麻醉中的作用。方法将90例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睾丸下降固定术患儿分为1%利多卡因组(A组)、0.5%利多卡因加0.2%罗哌卡因组(B组)和0.375%罗哌卡因组(C组),测定麻醉后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总感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时间。结果诱导药量与阻滞平面三组无差异;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A组短于B、C组(P〈0.01),B组短于C组(P〈0.01);总感觉阻滞时间与运动阻滞时间A、B、c三组依次递增(P均〈O.01)。结论B组药物起效快,诱导时问短,可用于多台接台手术麻醉;C组药物更适宜于诱导时间长、需要更好肌松的手术麻醉。罗哌卡因有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罗比卡因是一种新的、纯S-对映体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以其具有对心脏、神经毒性小,感觉一运动阻滞分离现象等优点而日益广泛地用于成人椎管内麻醉,术后镇痛和外周神经阻滞。骶管阻滞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以往我们常用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行骶管阻滞,虽然麻醉效果较好,但布比卡因的心脏、神经毒性较大及较长时间的下肢运动麻痹给忠儿带来痛苦及恐惧感,使麻醉医师经常面临选抒。罗比卡因所特有的优点使其非常适合小儿骶管阻滞,本文将探讨罗比卡因在小儿单次骶管阻滞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等。方法:两组患儿手术前半个小时进行肌内注射阿托品0.02mg/Kg,半小时后再注射氯胺酮5mg/kg,在患儿入睡后,开放其外周静脉,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mg。对照组与观察组均进行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和咪达挫仑0.2mg/kg。观察组患儿行骶管麻醉,单次注射1%利多卡因,手术过程中可根据患儿对手术的刺激反应酌情追加氯胺酮。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中HR、MAP变化较小,对照组患儿HR、MAP的波动较大,SpO2均无较大差别,较稳定。观察组明显使用氯胺酮量少,清醒也较快,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减少,患儿术中管理方便,术后清醒较快,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和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6岁患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观察.方法 30例小于6岁进行腹部以下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氯胺酮组(B组)和氯胺酮复合为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组(A),观察麻醉前后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0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B组与麻醉前及A组麻醉后相比血压(B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呼吸频率(RR)显著增快,而A组与麻醉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B组相比,A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18.
手术对象:80例(AsAI-Ⅱ级)做脐下手术的病例,年龄1~7岁,其中疝修补36例,包皮环切17例,阑尾切除14例,肠梗阻6例,先天性髋脱位及马蹄足13例,尿道下裂4例。  相似文献   

19.
张凯 《当代医学》2014,(2):127-127
目的探讨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在小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泰兴市中医院收治的54例腹部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采取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54例腹部手术患儿的麻醉阻滞时间为(23.5±4.8)min,术后苏醒时间为(20.8±7.4)min,术中患儿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均稳定,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81%,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结论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麻醉是一种理想的小儿腹部手术麻醉方式,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探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疗效及安全。方法 200例小儿疝修补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0.7%利多卡因组,B组:1%利多卡因组。每组采用骶管阻滞麻醉注入局麻药1 ml/kg。结果两组麻醉阻滞平面可达T10及以下,但A组低浓度下不能完全满足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麻醉镇痛需求,术中HR、SpO_2较术前有所增加,并伴有肢体运动,切开皮肤时常规追加镇痛药。B组镇痛校好,术中HR,SpO_2平稳,无需追加静脉镇痛药。结论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可安全有效地选择1%利多卡因骶管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