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除外骨膜对引导性骨再生模型成骨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去除外骨膜对引导性骨再生成骨过程的影响。方法对24只新西兰兔双侧桡骨制作10mm骨缺损,一侧保留外骨膜并用硅胶管连接,另一侧于缺损两端各去除外骨膜10mm,其余手术方法相同,动物分别于术后3天和1、2、3、4、6、10、12周处死,标本行X线、非脱钙骨切片组织学检查。结果(1)去除外骨膜后对于膜管内、膜管外成骨过程均无影响;(2)外骨膜生发层中的成骨细胞与哈弗系统中央管内及骨表面的成骨细胞相互联系;(3)外骨膜的两层结构分别来自于不同的组织:纤维层组织来自于外周的软组织,生发层中的成骨细胞来自于骨表面及哈弗系统。结论去除外骨膜对引导性骨再生模型的成骨过程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3.
引导性骨再生中成骨细胞来源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 长管骨引导性骨再生成骨细胞来源,进一步完善引导性骨再生理论。方法 将42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在双侧桡骨中段制作标准骨缺损不愈合模型,用硅胶膜呈管状包囊一侧骨缺损,另一侧作为对照侧。1只兔术后1 ̄12周分别于每周进行X线检查;30只兔,随机分为6组,分别于术后3天、1、2、3、4、5周外死取材,分别进行常规HE染色,SP方法BMP、BG抗体的免疫组化染以。结果 隔膜在骨缺损局部生成隔离密闭 相似文献
4.
引导性骨再生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实验用35只新西兰兔研究长管状骨引导性骨再生。手术的方法造成双侧兔桡骨中段10mm骨缺损。实验侧用缝合成管状的硅胶膜来连接。另一侧作对照。6组分别于术后3天,1、2、3、4、12周处死,标本行X线片,组织学检查。早期,大量增殖的纤维细胞被硅膜阻挡在骨缺损区之外,而对照侧骨缺损很快为结缔组织占据。新骨自骨端沿硅管内血肿向骨缺损中央生长。12周时,10只兔中有7只实验侧骨缺损已修复,2只近愈合,1只 相似文献
5.
引导性组织再生是近几年来提出的一个生物学概念。即在创伤修复中,不同的组织细胞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利用物理屏障(通常为膜)来阻止其它组织细胞长入,保护所需组织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组织修复的目的。许多实验应用这一概念进行骨再生研究,如对各种形状骨缺损的修复。派生出来的骨再生技术已运用于牙槽嵴加高、口腔种植体失败的挽救等临床治疗中。对其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骨折愈合、骨缺损修复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引导性骨再生模型(GBR)成骨特点及骨髓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引导性骨再生模型(GBR)的成骨特点及骨髓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本实验应用了24只新西兰兔,兔右侧桡骨为GBR侧,左侧为去骨髓侧。GBR侧手术过程:于兔右侧桡骨做10mm骨缺损,以硅胶管套于缺损两侧;去骨髓侧以骨水泥封堵缺损两端髓腔。动物于3日、1、2、3、4、6、10、12周处死,标本做非脱钙骨切片,分析大体观察、X线及非脱钙骨组织切片结果。结果:(1)骨髓在GBR模型膜管内成骨过程中起决定作用;(2)GBR模型骨修复方式:于膜管内骨缺损两端分别形成两成骨尖端,两成骨尖端相对生长至愈合;(3)膜管内成骨过程早期为成骨细胞直接成骨过程,后期成骨尖端缺乏成熟皮质骨结构。结论:GBR模型基础为隔膜干扰技术,其骨缺损修复为一特殊成骨过程,骨髓对其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引导性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引导性组织再生的概念用于骨再生过程,以促进骨再生。实验用10只新西兰兔,手术切除双侧桡骨10mm,实验侧用硅胶管连接,对侧为对照。术后X线片观察骨再生过程,标本分别作三点弯曲试验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3~4周,实验侧可见新生骨自骨端向骨缺损区生长。6~8周,7只实验侧达到骨性愈合,2只尚有<1mm间隙,但髓腔已闭。对照侧无一愈合。实验侧标本抗三点弯曲强度为对照侧11.7倍,大体标本观察及组织学检查均表明,新生骨位于硅管内,无外骨痂。对照侧骨缺损区为结缔组织占据。本实验证实,长骨存在引导性骨再生现象,这为骨科临床中促进骨再生,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膜引导性骨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骨缺损的修复依赖于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骨受损后不同组织细胞向缺损处迁移和再生速度不同,来自周围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较成骨潜能细胞快,这是导致骨不连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导性骨再生是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有机结合的新概念,通过在骨缺损处放置膜,作为一种机械屏障,可将周围结缔组织阻挡于缺损外,产生特殊的再生空间,使骨生成细胞优先生长,产生新骨,达到促进骨性愈合的目的.该文就此技术的概念、原理、机制、目前应用情况及今后发展动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兔胫骨干骺端骨膜外截骨对延长区骨膜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中国家兔48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左胫骨干骺端骨膜下截骨。实验组:左胫骨干骺端骨膜外截骨。术后第7 d开始延长外固定架,分别于术后7、17、27、37 d拍摄X线片观察延长区成骨情况;同时段随机在两组动物活体取延长区再生骨组织,制作HE染色切片,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术后17、27 d常规电镜取材、制片后透射电镜下观察延长区细胞内变化。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两组术后第7 d X线片,均可见外固定架延长后遗留一清晰的牵张间隙,随着时间的延长,牵张间隙内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生骨组织,骨密度影像也由低向高逐渐增加,但肉眼观察在影像学上两组无显著差异。HE染色示各时段实验组较对照组均有更为明显的成骨现象,两组差异性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透射电镜示术后17、27 d,在超显微细胞器水平上,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更多的粗面内质网扩张、高尔基复合体及线粒体增生。两组差异性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结论]兔胫骨干骺端骨膜外截骨有利于骨膜早期活跃性成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成骨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在骨膜细胞体外培养中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取材于成人胫骨骨膜,常规细胞培养法行骨膜细胞体外培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BMP7加成骨细胞培养辅助剂和单纯成骨细胞培养辅助剂,相差显微镜观察骨膜细胞形态特征.每组分别在第5、10、15、20天设3个样本,采用ALP试剂盒法及钙结节Von Kossa染色法分别检测成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ALP和钙结节的表达情况.结果 骨膜细胞在体外生长良好,实验组和对照组形成的成骨细胞增殖良好,形态一致.细胞早期呈梭形,饱满透明,立体感强;分裂期呈立方形或短柱状;后期由长梭形逐渐变成宽梭和不规则形.由BMP7诱导的骨膜细胞的成骨标志物ALP和钙结节染色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骨膜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和再生能力,BMP7在体外培养中具有明显增强骨膜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兔胫骨骨膜环切与修复对骨生长的影响陈继营卢世璧王继芳刘志雄儿童骨折肢体出现过度生长的原因有多种解释,Olier〔1〕注意到剥离骨膜可引起骨的过度生长,并认为这是由于骨骺血运改变引起的效应,Sola〔2〕等通过进一步研究认为是骨骺的充血引起了过度生长... 相似文献
13.
缓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微球对膜引导性骨再生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估缓释碱性或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微球对于膜引导性骨再生 (MG BR )的作用。方法 取 6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 ,以聚 DL 乳酸 (PDLLA)膜建立兔桡骨MGBR模型 ,根据PDLLA膜管内注入的不同成分将其分为微球组、bFGF组和生理盐水组。术后 2、4、8、12周分别处死动物 ,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和图像分析以及骨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术后2周 ,微球组骨断端已有较多的新生骨形成 ,术后 12周新生骨的改建和重塑基本完成 ,髓腔已基本再通。微球组在 2、4周 ,骨小梁直径和面积的平均值均优于其余两组 (P <0 .0 5 )。8、12周时 ,微球组的骨生物力学指标均显著优于其余两组 (P <0 .0 5 )。结论 bFGF微球通过持续释放有活性的bFGF ,能够明显促进MGBR ,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增强引导性骨再生 (GBR)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18只兔分为 5组 ,每组 3只 (第 5组 6只 ) ,造成双桡骨干 10 mm骨缺损 ,以硅胶管桥接骨断端 ,实验组于 0、2和 4周分别在硅胶管内注射自体骨髓 0 .3ml;对照组于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外周静脉血。在不同时间内作 X线片、大体、组织学观察及生化检测。结果 实验组成骨活跃 ,10周骨缺损完全修复 ,对照组各时间点均较实验组差 ,10周时仍无 1只兔骨性愈合。术后 2、4周实验组钙及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自体骨髓可明显增强 GBR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引导性骨再生中内源性BMP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探讨引导性骨再生中,内源性BMP对骨再生过程的作用而进行以下研究。手术的方法造成兔桡骨中段10mm缺损。实验侧用硅胶膜管连结骨缺损,作为引导性骨再生模型。另一侧作为对照。15只新西兰兔分为三组,分别于术后3,7及14日处死,标本行组织学及BMP免疫组化检查。切片上,距骨端1,2,5mm处设置a,b,c线。利用真彩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在三条线上选点测量BMP值。实验侧骨缺损区内有一个完整的血肿结构,其BMP染色阳性,膜管外组织BMP染色几乎完全阴性。对照侧BMP弥散于骨缺损周围的肌肉组织中。1周时,实验侧及对照侧均可见新骨形成。2周时,对照侧已停止,实验侧仍可见持续骨再生。BMP定量分析中,实验侧三条带的BMP值大部分高于对照侧。实验侧和对照侧b,c带之间存在梯度差,但实验侧的差值小于对照侧。这不仅证明了Hulth关于骨折间隙存在BMP浓度梯度的假说,也显示膜在引导性骨再生中可将内源性BMP局限于骨缺损区内,提高内源性BMP浓度并改善其分布的作用。这有利于骨再生,可能是引导性骨再生机理之一。对照侧BMP值1周时最高,而实验侧在2周时仍呈持续升高。这说明,内源性BMP有两个来源:骨端吸收释放及骨形成细胞合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研究其在股骨骨膜下异位成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月龄的清洁级雌性新西兰大白兔,体重3kg,取其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为成骨干细胞,扩增后接种到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颗粒中,构建的组织工程骨种植到股骨骨膜下,3个月后实验动物血管内灌注凝胶墨汁,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检测组织工程骨的血供和成骨结果。结果:16个标本中的12个植入的组织工程骨颗粒均良好固定在骨膜下并被骨膜包围,组织工程骨中有大量血管和新生骨形成,骨组织结构相对紊乱,不同于正常骨组织结构排列规则,血管分布均匀。4例取材时发现植入物游离于骨膜外,大部分材料被吸收,残留植入物体积明显小于骨膜下成骨,未见明显的骨组织形成,血供情况欠佳。股骨骨膜下组织工程骨颗粒80%贴附牢固,成骨良好,新骨内有大量血管长入。结论:组织工程骨可以在骨膜下获得良好的异位成骨。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膜包裹肌腱对腱骨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自体骨膜包裹肌腱植入骨隧道是否会加速移植肌腱与骨隧道之间界面的愈合。方法6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编号,平均分为3组,每组20只,即骨膜包绕肌腱生发层朝向骨组、骨膜包绕肌腱生发层朝向肌腱组、肌腱无骨膜包绕组(对照组)。对照组以兔躅长屈肌腱和跟骨建立腱骨固定模型,分别于术后1、2、3、4、6周取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骨膜生发层朝向骨组术后3周即有明显的骨膜成骨,而生发层朝向肌腱组及对照组均无新骨生成。4周生发层朝向骨组,新生骨小梁较另外两组显著增多。6周时生发层朝向骨组,新生骨小梁的数量以及与肌腱结合的紧密程度均明显优于生发层朝向肌腱组和对照组。生物力学测试,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的g检验,生发层朝向骨组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生发层朝向肌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膜包裹肌腱且生发层朝向骨可缩短成骨时间,加速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18.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引导性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α F G F)对引导性骨再生( G B R)的作用,增强 G B R 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16 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四组,每组 4 只,造成兔双侧桡骨干10 m m 节段性骨缺损,以硅胶管桥接骨缺损,实验侧管内置入人基因重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ra F G F)24 μg,对侧管内注入生理盐水作对照。于术后2、4、6 及8 周各处死一组兔,作 X 线、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侧术后2 周即在骨断端髓腔、骨内膜及皮质断面处有新骨形成,并长入管内血肿,术后4 周新骨长入血肿中心,8 周完全骨愈合。对照侧在各阶段新骨形成均不如实验侧,8 周时仅出现部分骨愈合。结论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 F G F)可促进 G B R,增强其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聚乳酸膜管在引导性骨再生中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膜管的应用是引导性骨再生过程的关键。可吸收,组织相容性好的膜材料是发展的方向。探讨聚乳酸膜管在引导性骨再生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3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实验侧断端用聚乳酸膜管包裹,另一侧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1、3、6、9、12周分别处死动物,标本行X线、组织学检查,结果对照组无一例骨缺损修复,骨断端间被增生的纤维缔组织所占据。而实验侧新生骨在9、12周时沿膜管内层连接两断端。聚乳酸膜管具有 相似文献
20.
游离骨-骨膜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自体游离骨-骨膜复合组织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组织形态学演变过程及其分期,探讨骨膜演化为软骨的影响因素,新生软骨退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将健康家兔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随机选择一侧足部跗骨切取骨-骨膜复合组织2块,在双膝股骨髁间人为形成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植入骨-骨膜块。结果 骨膜组织可演化为透明软骨组织,60个关节中48个形成透明软骨,演变过程可分为3期。结论 手术操作不得当对新生软骨的形态有不良影响,导致新生软骨早期退变的主要因素是未能注意修复的“完整性原则”,及骨膜生发层朝向关节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