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以有效地延缓HIV/AIDS患者的疾病进程,改善生活质量,但HAART要求近乎完美的依从性。其依从性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较多,但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不多。文章就国际上HIV/AIDS患者HAART依从性的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46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实施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8月-2005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46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6例病人中,25例病人在治疗后CD4 T细胞及CD4 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上升,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也得到好转。除了退出治疗和失访病例外,仍有10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出现治疗失败;平均每月漏服药物≤3次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漏服药物>3次组(χ2=5.08,P<0.05)。结论服药依从性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有显著的影响。要保证良好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除了需要患者很好的依从性外,还需抓住良好的治疗时机,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静脉吸毒者毒瘾进行合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RRT)可显著降低病毒复制,重建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但仍有15%~30%的HIV-1感染者在病毒抑制到较低水平的情况下不能取得良好的免疫重建,我们称之为免疫无应答者。文章对其定义及发生因素进行综述,为攻克艾滋病免疫无应答梳理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贵州省注射吸毒人群中HIV/AIDS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HIV/AIDS死亡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1996-2015年贵州省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为研究对象,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 958例注射吸毒HIV/AIDS纳入分析,全死因的死亡比例为44.01%(1 742/3 958),总死亡率为7.80/100人年,生存时间M=8.08年;抗病毒治疗(ART)组死亡率为3.57/100人年,美沙酮维持治疗(MMT)组死亡率为4.08/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死亡与性别、民族、确认HIV阳性时年龄、确认HIV阳性后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ART和MMT有关;女性的死亡风险是男性的0.82倍(95% CI:0.69~0.98);少数民族的死亡风险是汉族的1.39倍(95% CI:1.21~1.60);确认HIV阳性时年龄≥50岁的死亡风险是<20岁的2.44倍(95% CI:1.07~5.56);确认HIV阳性后首次CD4≥500个/μl组的死亡风险是CD4<200个/μl组的0.27倍(95% CI:0.22~0.32);未参加ART的死亡风险是参加者的2.83倍(95% CI:2.45~3.26);未参加MMT的死亡风险是参加者的1.35倍(95% CI:1.15~1.59)。结论 1996-2015年贵州省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中,男性、确认HIV阳性时年龄较大者、确认HIV阳性后首次CD4较低、未参加ART和MMT的病例,死亡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5.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明显提高了艾滋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随着病毒耐药性的增加,药物潜在的毒副作用和严格的治疗方案所带来的不便影响了HAART的广泛应用和疗效,因此围绕HAART的研究一直是近年艾滋病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就近年在HIV耐药性,何时开始HAART,什么情况下换药或停止治疗及新药的评价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王晓锋  王启林  杨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226-5229
目的 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云南省艾滋病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选择1个省级、2个州级、5个县级抗病毒治疗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选择在2009年4月以前在8个研究现场入组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文版SF-36量表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统计结果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1 194名调查对象SF-36量表8个领域百分转换得分中以躯体功能(PF)得分最高,为(86.00±18.48)分,总健康(GH)得分最低,为(44.37±21.59)分,领域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1 194名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人SF-36量表8个领域得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的(未接受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AIDS病人(P<0.01),但仍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1).结论 云南省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但仍低于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广西地区老年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艾滋病(AIDS)病例(简称HIV/AIDS病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于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启动HAART的102例老年HIV/AIDS病例12个月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HAART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在102例老年HIV/AIDS病例中,HAART 12个月内出现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症状34例,发生率33.33%,其中HAART第3~6个月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0例,占比88.24%。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类型为肝功能损害(12/102,11.76%)、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睡眠障碍、眩晕)(5/102,4.90%)、骨髓抑制(5/102,4.90%)、皮疹(4/102,3.92%)、消化道症状(食欲改变,恶心呕吐)(4/102,3.92%)、肾功能损害(3/102,2.94%)。治疗12个月后辅助检查显示谷丙转氨酶(P<0.05)、谷草转氨酶(P<0.05)、病毒载量(P<0.0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甘油三脂(P<0.01)、血清总胆固醇(P<0.01)、CD4+ T淋巴细胞计数(P<0.0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 T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数值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均P>0.05)。结论 广西地区老年HIV/AIDS病例启动HAART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主要在开始治疗的前3~6个月出现,治疗12个月后可获得良好的病毒学抑制和免疫重建。  相似文献   

8.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所有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都有短期的或者是长期的不良反应,例如高乳酸血症、乳酸酸中毒、肝脏毒性、高血糖、脂肪代谢异常、增加血友病患者出血的危险、骨质疏松以及皮疹等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HAART的临床应用。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显著降低了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接受治疗者的CD4T细胞计数增加表明其免疫功能已有提高。HAART使HIV/AIDS相关的真菌感染率由90年代中期的25%下降到现在的20%,耐咪唑类药的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引起的机会性感染很少出现于HIV感染者,而HIV合并真菌感染者在接受HAART后也不需要超长时间的抗真菌治疗。随着HAART的有效应用,HIV/AIDS相关机会性感染将得到显著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艾滋病病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典型粕耐羊的方法,选择在2009年4月以前在8个抗病毒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文版SF-36量表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194名调查对象SF-36量表8个领域百分转换得分中以躯体功能(PF)得分最高(86.00土18.48),总健康(GH)得分最低(44.37士21.59)领域间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女性患者的总健康(GH)、肌体疼痛(BP)维度得分高于男性患者(P〈0.05);年龄小的患者PF、GH得分高于年龄大的患者(P〈0.05);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的PF、VT、RE、MH、BP得分低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P〈0.05);已婚患者生命质量好于未婚和离异/独居/分居患者(P〈0.05);农村户籍的调查对象的PF、GH、SF 3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城镇户籍的调查对象(P〈0.05);公职人员、个体从业人员生命质量好于无业人员和农民(P〈0.05)。[结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职业是影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肃省静脉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甘肃省吸毒人群综合、省级哨点监测数据,进行共用针具高危行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HIV抗体检测等数据分析。结果静脉吸毒人员中共用针具者占37.24%;共用针具静脉吸毒人员HIV总体知晓率为85.80%;不同文化程度的共用针具静脉吸毒人员的HIV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8,P=0.04);共用针具组丙肝感染率(74.80%)明显高于非共用针具组(28.04%),(χ2=70.31,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毒者的注射吸毒频率为发生共用针具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甘肃省静脉吸毒人员共用针具的高危行为比较严重,注射吸毒频率为发生共用针具高危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In a changing public health landscape in which local, state, and federal agencies must confront threats of bioterrorism, emerging infections, and numerous chronic diseases, transmission of HIV among injection drug users (IDUs) continues to be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issue and one of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HIV epidemic. Using a computerized MEDLINE search of published articles from January 1981 through October 2005, we conducted a literature review of practical epidemiologic aspects of HIV/AIDS among IDUs in the United States. Although recent trends indicate a decline in the proportion of newly diagnosed HIV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injection drug use, drug-use behaviors overall still account for 32% of new HIV diagnoses. Factors in addition to syringe sharing contribute to HIV transmission among IDUs: risky sexual behaviors, sharing of drug preparation equipment and drug solutions, and contextual and social factors. Promising approaches for HIV prevention include rapid HIV testing, office-based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improved communication about syringe exchange programs, and case management. HIV among IDUs continues to be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the 21st century. It is imperative that public health agencies continue to monitor and combat the HIV epidemic among IDUs to ensure that hard-won gains will not be eroded. Santibanez, Garfein, Swartzendruber, Purcell, Paxton, and Greenberg are with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600 Clifton Road, Mailstop K-39, Atlanta, GA 30333, USA.  相似文献   

13.
14.
阳江市江城区吸毒者艾滋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阳江市江城区静脉吸毒者的艾滋病毒的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静脉吸毒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91.3%静脉吸毒者是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为21.9%;静脉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40.1%;最近一次性生活时安全套使用率为28.9%;47.4%静脉吸毒者有共用针具行为。结论阳江市部分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低,HIV感染行为率高,应尽快采取有力的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understudied phenomenon of “low-frequency” heroin injection in a sample of street-recruited heroin injectors not in drug treatment. We conducted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2,410 active injection drug users (IDUs) recruited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from 2000 to 2005. We compare the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jection risk behaviors of low-frequency heroin injectors (low-FHI; one to 10 self-reported heroin injections in the past 30 days) to high-frequency heroin injectors (high-FHI; 30 or more self-reported heroin injections in the past 30 days). Fifteen percent of the sample met criteria for low-FHI. African American race,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behavior, and injection and noninjection methamphetamine use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low-FHI. Compared to high-FHI, low-FHI were less likely to report syringe sharing and nonfatal heroin overdose. A small but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heroin injectors inject heroin 10 or less times per month. Additional research is needed to qualitatively examine low-frequency heroin inje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rug use trajectories.  相似文献   

16.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方案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为以后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检测病例的病毒载量和淋巴细胞。结果治疗1~12个月,治疗病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均值为266.2;12个月之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对稳定,均值为353.1。治疗12个月前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7个月,病例病毒载量计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治疗7个月之后,病例病毒载量计数相对变化较为稳定。治疗7个月前后,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浙江省艾滋病例在接受抗病毒治疗1年后,治疗效果明显,病例状态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近年来吸毒人群吸毒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福建省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特征,为艾滋病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1998-2000年,对福州市某强制戒毒所中的1637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吸毒者中注射吸毒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29.2%上升到2000年的61.0%,注射吸毒者中有21.1%曾与他人共用过注射针具。[结论]福建省注射吸毒者中存在HIV流行传播的危险性,迫切需要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8.
珠海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珠海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行为,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定期对珠海市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调查,按照统一调查表填写,Excel录入,用SASV8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集静脉血5ml,HIV抗体检测用酶联免疫试剂,初筛阳性标本用蛋白印记法(WB)进行确证;梅毒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1264名吸毒者中,检出69例HI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46%。静脉注射者比单一口吸者HIV感染率高;共用注射器者比非共用注射器者HIV感染率高;在静脉注射吸毒者中,具有不同注射年限者分为<1年组、1~年组、>5年三组,HIV感染率>5年组最高,其次为1~年组,最低为<1年组。对1264名吸毒者进行梅毒抗体的检测,阳性82份,阳性率为6.49%。在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中,未用过或有时用组比每次都用组梅毒感染率高;在最近一次有否使用安全套分组中,未使用组比有使用组梅毒感染率高。结论静脉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共用注射器具是HI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安全套的使用与否是影响梅毒感染率的主要因素,切断HIV从吸毒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是HIV防治工作的关键,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干预措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社区新型毒品吸食者对于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了解其获取知识的渠道、方法及其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RDS)在青岛市某社区招募新型毒品吸食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5ml,1 5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招募新型毒品吸食者324名,艾滋病总体知晓率为63.94%,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血液、共用注射器、母婴"了解较好,分别为95.14%、94.75%、93.86%,对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的认知率为85.67%。对"蚊虫叮咬、吃饭不会传播艾滋病"认知率较差,分别为65.56%、68.47%。主要通过公共媒体"电视、报刊、互联网"获取艾滋病知识,分别为73.03%、63.11%、63.25%,而针对"学校教育、咨询服务、医生"较少,分别为2.12%、6.68%、6.98%。该人群中没有发现艾滋病感染者,但梅毒感染率较高,为16.05%。结论青岛市某社区新型毒品吸食者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不高,知识来源主要是公共媒体,针对性教育、干预较少。虽然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但梅毒感染率较高,存在HIV广泛传播的可能性,需对该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李雷  汪涛  来学惠  夏生林  周海  梁建平 《职业与健康》2007,23(18):1624-1625
目的 了解中山市静脉吸毒者艾滋病的相关危险行为因素.方法 对中山市戒毒所内戒毒者和社区吸毒者进行面对面行为学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225名静脉吸毒者,在最近1个月中,77.3%的静脉注射吸毒每天有2次以上注射毒品;最近1次吸毒16.4%有共用针具行为,最近半年中共用针具的比例显著低于2002年广东省的调查结果(75.7%,x^2=8.29,P<0.05).吸毒者与临时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为63.26%,与固定性伴的使用率仅为34.00%;最近半年内与临时性伴使用安全套的情况比2002年的调查结果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6,P>0.05).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VCT)者占27.11%,男性低于女性(x^2=5.26,P>0.05).结论 中山市针对静脉吸毒者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初见成效,共用针具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还应进一步降低无保护性行为的比例,加大VCT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