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林州太行山不同地块、不同生产年限丹参药材中重金属铅、镉、砷、汞和铜的含量,对不同地块丹参药材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林州太行山丹参药材中重金属含量,其中石墨炉法测定铅元素、镉元素含量,氢化物法测定砷元素含量,冷蒸气吸收法测定汞元素含量,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铜元素含量。结果林州太行山不同地块丹参药材中重金属铅、镉、砷、汞和铜的含量均低于标准规定值,符合规定。结论通过对林州太行山不同地块及不同生产年限丹参药材中重金属进行的含量测定,对丹参药材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评价林州太行山丹参质量优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黄柏、牡丹皮和白鲜皮中铅、镉、铬、铜、汞等重金属和砷盐存在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方法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制备样品,铅、镉、铬、铜、砷、汞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黄柏样品中含量最高的为铅,以离子交换态为主,最低为汞,以残渣态为主;牡丹皮中铜含量最高,以有机结合态为主,汞含量最低;白鲜皮中铅含量最高,以离子交换态为主,汞含量最低。3种药材中砷盐的含量均高于汞,而小于其他重金属。结论各有害元素以总量为指标评价药材的安全性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榛子花药材重金属残留量测定方法。方法:依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2321铅、镉、砷、汞、铜项下原子吸收测定法,对铅、镉、砷、汞、铜的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通过对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元素检测及方法学考察,结果合理有效,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5%、83%、89%、83%和80%。10批样品的重金属残留量均在限度范围内。结论:通过对榛子花药材铅、镉、砷、汞、铜的测定,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为评价和控制榛子花重金属污染测定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五国四种人参药材中的铅、镉、砷、汞、铜重金属含量。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在324.8nm波长检测铜含量,在283.3nm波长检测铅含量,在228.8nm波长检测镉含量,另外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汞的含量。结果 24批五国四种人参药材中的重金属残留量西洋参为10.581~12.025mg/kg;红参(高丽参)为12.719~14.002mg/kg。结论五国四种西洋参人参药材样品中重金属残留量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及香港特区《中成药注册申请手册》的有关重金属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5.
海南广藿香药材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海南广藿香等南药中重金属元素(铜、铅、镉、砷及汞)稳定可靠的分析检测方法,测定海南不同产区广藿香药材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建立海南广藿香中铜、铅及镉元素的分析检测方法,用原子荧光法建立其中砷、汞元素的分析检测方法;利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海南广藿香药材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重金属元素检测分析方法考察结果为:5种重金属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8—0.9998,接近于1,精密度不超过2.5%,回收率为92.0%-98.7%;海南万宁、东方及琼海三产区广藿香药材中5种重金属元素(铜、铅、镉、砷及汞)含量分别为47.8,6.70,0.24,0.43,0.023μg·g~(-1);27.4,7.20,0.30,0.79,0.134μg·g~(-1);26.7,2.92,0.053,0.64,0.062μg·g~(-1)。结论:所建立海南广藿香中重金属元素检测的分析方法其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实验结果同时表明,不同产区海南广藿香药材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山楂叶药材中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并分析不同产地山楂叶药材重金属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不同产地山楂叶中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进行含量测定,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建立的ICP-MS测定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RSD 均小于3...  相似文献   

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骨碎补药材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骨碎补药材中的铅、镉、砷、汞、铜重金属含量。方法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324.8 nm波长处检测铜含量,在283.3 nm波长处检测铅含量,在228.8 nm波长处检测镉含量;另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汞的含量。结果 10批骨碎补药材中的重金属含量,铜为2.687 5~8.521 7 mg/kg,镉为0.200 6~0.270 8 mg/kg,铅为0.250 4~1.000 mg/kg,汞为0.003 4~0.029 4 mg/kg,砷0.006 6~0.053 3 mg/kg。结论 10批骨碎补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和香港《中成药注册申请手册》中有关重金属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佩兰药材的铜(Cu)、铅(Pb)、镉(Cd)、砷(As)和汞(Hg)5种重金属的含量,旨在了解市售佩兰药材的重金属含量情况,为佩兰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11批人参须药材重金属残留量进行测定。方法:依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2321: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项下,对铅、镉、砷、汞、铜的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通过对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元素检测及方法学考察,结果合理有效,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7%、81%、88%、80%和78%。11批样品的重金属残留量均在限度范围内。结论:本研究中所用的人参须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污染程度较低,安全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10批山葡萄藤药材重金属残留量进行测定。方法:依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项下,对铅、镉、砷、汞铜的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铅、镉、砷、汞、铜5种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经方法学考察,结果合理有效,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1.65%、107.48%、91.17%、93.51%、107.64%。10批样品的重金属残留量均在限度范围内。结论:本研究中所用的山葡萄藤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污染程度较低,安全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甘肃陇西黄芪中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李进  许秀芳  孟萌  马志平 《中国药房》2010,(15):1401-1402
目的:对甘肃陇西黄芪中的5种重金属(Pb、Cd、Cu、As、Hg)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对样品进行处理,通过原子吸收(AAS)法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甘肃陇西不同地区黄芪中的重金属含量均不超标。结论:AAS法能准确测定黄芪中重金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法找寻中药处方药物组成的规律,合理调整药斗摆放。方法:对我院门诊中药房处方进行抽样,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药物关联分析。结果:使用频数较大、关联度较大的药物依次为甘草、黄芩、玄参等;分别考察与使用频数居前30味中药有强关联的中药,合计41味中药。结论:对药斗摆放进行合理规划,使强关联的中药摆放在合适区域,可加快调配速度,提高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刘荣  任常谕  干小红  赵玉林 《中国药业》2021,(2):96-96,I0001-I0004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儿童防治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查阅我国各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官网公布推荐用于防治COVID-19的方案,对涉及儿童用药按照西药、中药、中成药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共得到防治方案13份,包括西药方案5份,中医药方案9份;涉及西药4种,各期中药方剂32个,中成药40个,中药144味;高频次使用中药22味,聚类分析得4类常用中药组合。结论儿童作为COVID-19特殊易感群体,防治有别于成人,其防治西药种类较少,且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评价,防治应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剂量和疗程。中药防治应做到因时因地制宜、辨证施治,个体化精准用药,以最大限度确保儿童COVID-19防治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地龙、土鳖虫、九香虫、蜂房4种动物源性药材中无机元素,并探索其元素量变规律。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地龙、土鳖虫、九香虫、蜂房中铍(Be)、钒(V)、钴(Co)、镍(Ni)、镓(Ga)、硒(Se)、铷(Rb)、锶(Sr)、银(Ag)、铯(Cs)、铀(U)、铜(Cu)、砷(As)、镉(Cd)、汞(Hg)和铅(Pb)16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并采用元素指纹图谱直观分析、元素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对元素含量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种无机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6),回收率为87.4~113.0%。4种动物药中检测了16种无机元素含量,并绘制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发现其谱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4种动物药中As、Cd和Pb残留量较高,有害无机元素的量超标应引起关注。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发现不同样品元素之间含量变异均能呈现出明显特征,并以此可区分不同种类的动物药。结论 通过无机元素在4种动物药中的组成分布及其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为动物药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为动物药重金属形态价态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5.
袁迎 《中国药房》2007,18(6):447-448
目的:了解市售中药中重金属含量情况,并分析导致中药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可能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市售中药元胡止痛片、制草乌、藿香共9个样品,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重金属检查法中有关铅、镉的含量测定法进行实验。结果:3种中药共9个样品中铅、镉的含量除藿香全部合格外,其它各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结论:市售中药中铅、镉含量的超标现象较普遍,这与药品的生产工艺、炮制工艺、产地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并已成为导致某些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议完善中药毒性药物质量标准。方法:以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收载的72种毒性中药为例,对含量标准及限量标准做扼要阐述。结果:同时具备含量标准及限量标准的药物只占72种毒性中药的11%。结论:应完善中药毒性药物的质量标准,以"低毒高效"来控制其质量,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中药制剂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使用中药制剂住院患者的科室、病种、用药种类及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65535例次患者使用中药制剂,涉及35个科室、1400种疾病、267种中药制剂、20种剂型,其中抗肿瘤、益气扶正、清热宣肺类中药制剂为主要使用品种。此期间我院共收集中药不良反应92例,涉及29种中药制剂,以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发生率最高为29例,占31.52%;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我院住院患者中药制剂的使用较为合理,但应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8.
19.
周琼  杨龙  张峻  吴晖  施莹 《中国药房》2008,19(5):399-400
目的:对单用"中药"治疗的癫痫患者西药成分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对1997年2月~2006年6月在我院就诊及监测血药浓度的60例癫痫患者,于监测期间仅服用"中药"进行抗癫痫治疗后,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4种西药的血药浓度。结果:60例患者中,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分别被检出18、40、41、47例/次,平均每例患者被检出含2种以上西药,绝大多数血药浓度处于有效范围以外,且总体疗效差。结论:在"中药"中检出的西药成分组方不符合癫痫的药物治疗原则,临床应谨慎对待这类抗癫痫"中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述多种测定中药重金属含量的方法,比较其优缺点,旨在提供一种精确、快捷和最适宜的测定方法。方法查阅最新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和评述。结果中药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以及其他方法。结论中药重金属测定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忽略了有益微量元素的测定,测定过程中存在中药有效成分部分流失的不足,还需进一步完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