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凤霞 《四川中医》2000,18(2):16-17
“生病起于过用”语出《素问·经脉别论篇》,过劳、放纵不节、强力妄为、偏嗜食味等等,都可使机体的生理活动超出正常的范围,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历代医家告认为“太过则诸恙蜂起”,笔者从事内科杂病临床研究数十年,尤其擅长于脾胃疾病的诊治,对此深有同感,现从“过用”之角度谈谈脾胃病病因。三饮食五味之过用《灵枢·营卫生会篇》:“人受气于谷。”(灵枢·五味篇》:“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精生于谷。”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皆赖水谷之充养生化。《脾胃论》:“人之所受气者,谷也……饮食人胃,阳气上行。”水谷…  相似文献   

2.
饮食康复在癌症患者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医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素问·六节藏象》中指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主”[1]。人的生命全赖于天地间五气、五味的供养,五气乃自然之大气,五味则存在于自  相似文献   

3.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保持健康、保证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灵枢·五味篇》中指出:“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说明人以食为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1来源关于卫气的来源,各家有争议,有卫气来源于上焦说、中焦说、下焦说,有来源于三焦说等。追本溯源,从《内经》原文分析,卫气来源于三焦说更为合适,即卫气者生于中焦,宣发于上焦,根于下焦。1·1卫气生于中焦《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素问·痹论》云:“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可见,脾胃乃卫气的生化之源,卫气是水谷之精气,生于中焦。1·2卫气宣发于上焦《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素问·调经论》云:“阳受气于上…  相似文献   

5.
人体的病理过程,不外乎阴阳偏颇、邪正相争、升降逾常等几个方面,而气之失调始终贯穿其中,因此辩证论治每每着眼于“气”。《索问》曰:“百病生于气也。”即指此而言.经文中列举了许多例子,如“想则气上,喜则气级,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怒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等等。气为血之帅,血赖气生,又赖气行,血之升降、寒热、虚实无不从乎气。《灵枢·五音五味》篇云:“如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在妇科临床上.清志不畅,病邪阻滞,多伤于气。气升则血逆而上出;气陷则随之而下钢;气热…  相似文献   

6.
1饮食有节之“节”“节”之含义:《易·节卦》:“节亨苦节不可贞”,意为“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之义,制事有节其道乃亨”。在此“节”为制度之意,是为规范的行为模式。《易·颐象》:“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此处“节饮食”为节制饮食之义,是为“饮食和德,适节无过”的饮食最高境界。《中庸》亦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颐生无元妙,节其饮食而已。”颐生指养生。“饮食有节”是在《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提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  相似文献   

7.
《内经》指出五味的基本性能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其所以不明言补泻者,盖《内经》认为五味皆可补泻,其补泻之义也远在补虚泻实常理之外,本文愿就此从四个方面探求五味与补泻的关系,谬误之处,恳请同仁斧正。一、五味太过不及定补泻饮食、药物皆秉五味,五味可因脏腑“五欲”之不同而各归所喜,它们分别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无疑在生理状况下,各味总是根据五脏之所欲而编入其相应的脏腑,以养五脏六气,此为“物化之常”(素问·至真要大论)。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不言而喻,在五味不及的情况下,投以五脏所欲之味,即是补。但五味不可太过,过  相似文献   

8.
一、人禀自然界正常之气而生存“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种天人相应的理论贯穿于《黄帝内经》的终始。《黄帝内经》一书,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认为:“天气在上,地气在下,人居天地之中、气交之分,”人是禀受自然界正常之气而生存。在《素问·六节脏象论篇》中就明确提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本神》篇也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以上这些论述都说明天以风寒暑湿燥火六元正气养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理论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精是由禀受父母之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之精相融而成的液态精华物质,分藏于五脏而主藏于肾中,《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的根本,所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人体之气主藏于肺中,而元气是人身体最重要最根本的气,由肾精所化,通过三焦流行全身;神是人体生命  相似文献   

10.
情志疾病影响身心健康 ,已引起广泛关注 ,中医辨证论治独具特色 ,对情志疾病辨治多从心、肝、肾、脑入手 ,较少论及脾胃 ,笔者认为治脾胃当为綮要 ,兹将缘由述略如下 :1 情志疾病与脾胃关系密切①脾胃为情志生化之源 众所周知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 :“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并非无源之水 ,必然有其物质基础 ,因为脏腑的功能有赖于气之温煦、推动及血和津液的濡养和滋润 ,故情志的物质基础可归结为气、血、津液。而三者俱源于饮食水谷之精。《灵枢·营卫生会》说 :“人受气于谷”。《灵…  相似文献   

11.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活动之根,是人们赖以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故医家称之为“后天之本”, 祖国医学《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人体各脏腑组织必须依赖脾胃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活动。水谷化生血液,是一个复杂过程,与五  相似文献   

12.
1精、气、神的概念精,是一种极细微的,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并促进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精气神”学说的所谓“精”,主要是指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禀受于先天,并受后天之精滋养而充盈于肾。正如《灵枢·本神篇》曰:“生之来,谓之精。”肾精化生元气,运行全身,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并且推动和调节全身的生理活动,维持其正常功能。同时,在生殖过程中,男女之精交合,则产生新的生命。因此,精对于每个人本身及繁衍种族都有重要的作用。《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生之本也。”说明生命的来源、维持及繁衍都依赖…  相似文献   

13.
从“受气”的概念说起什么叫“受气”?受气,就是收受、吸取外界的某些物质。气,就是非肉眼所能分辨的微小物质。如《灵枢·营卫生会篇》说: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由此可见,从整个人体来说,饮食是受气,呼吸也是受气;从某一脏腑或组织来说,吸取、容纳它本身以外的物质的作用和过程,都叫做受气。又如《营卫生会篇》说的: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  相似文献   

14.
三寡养三宝     
道家养生著作《遵生要旨》中说:“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之“三宝”,不可损也,损之则伤生。精充、气足、神全是老年人健康的标志;反之,精亏、气虚、神弱为疾病与衰老的征  相似文献   

15.
秦迎曙 《陕西中医》2005,26(7):716-717
<正>通过学习,笔者认为,《内经》中精神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精为神本的唯物论神是以精为物质基础的。《灵枢·本神篇》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指的是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构成了人的机体,神随着机体的产生而产生,但还必须依赖后天之精才能进行正常活动。《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味人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平人绝谷论》曰:“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都指  相似文献   

16.
《内经·灵枢·五味篇》曰:“天地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对此段经文的认识历代医家和当今学者一直争论不休,各述己见,认识不一。杨上善云:“气海之中,谷之精气,随呼吸出入也。人之呼也,谷之精气,三分出己,及其吸也,一...  相似文献   

17.
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要素,合称为人身之“三宝”。“人始生,先成精” (《灵枢·经脉》),“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气”的升降出入则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此  相似文献   

18.
《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寿世传真》说:“吾人一身,所持精气神俱足,足则形生,失则形死。”兹试对气、血、精、神,略作浅述。一、气《医方考》指出:“气者,万物之所资始也,天非此气不足以长养万物,人非此气不足以有生。”即是说,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源,有温养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脏腑、经络之生理活动,津液之流动,血液之循环,以及津、液、精、血、水谷之精的转化等等,亦必赖此气。而气之生成源于肾,补充于脾,行之于全身。《难经·六十七难》有:“肾间动气,人之生命也,十二经脉之根本也,故名曰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曾谈到:“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气增,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指出饮食药饵,食入胃中,经过消化吸收,各有归属。若五味有所偏用,则气有所偏盛,常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认为心之为胜,比其他四脏更为复杂,其理论更为深造。如《素向·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清·沈金鳌论心时也说:“十二经之气皆感而应心,十二经之精皆贡而养心。”心藏神,神以气而存,气以精为宅,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神明,所以必须在心精常满、心气常充的情况下,心才能分神于四脏,引精于六腑;才能神明智慧、虚灵不昧,主宰全身而生命健康。一旦心精、心气不足,请病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