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振  焦辉  王宏 《农垦医学》2016,(4):298-303
目的:探讨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Matrix-induced 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MACI)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膝关节软骨炎患者7例,年龄14~57岁,平均35.5岁;左侧5例,右侧2例。关节镜下取软骨、MACI。分别于术前、术后随访按膝关节IKDC2000主观评分标准和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主观问卷调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半年,多数患者各项症状逐渐消失,IKDC2000、Lysholm评分大部分增高;复查MRI和关节镜,显示原来缺损的关节软骨已基本修复,并伴有软骨下骨的修复。结论:MACI是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利用MACI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具有术后恢复时间短、操作简便、创伤小、生成更多透明软骨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制猪耳廓的脱细胞软骨基质(Extracellular Cartilage Matrix ECM)复合自体软骨细胞对兔膝关节软骨5mm的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3组,均制备股骨下端滑车处直径为5mm、深4mm的软骨缺损。实验组(A组):用自制ECM复合自体培养的软骨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实验组(B组):单纯自制ECM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于4、8、12、24周后分别与空白对照组(C组)相比较,通过大体形态学观察、组织学检查、胶原含量的测定,观察EcM修复软骨缺损的能力。结果第12、24周时,A组修复效果最好,修复组织填充于软骨缺损处,与正常组织连接紧密,分界较为平滑;B组修复效果次之;C组最差,各阶段缺损少量的新生软骨,修复组织多为纤维组织。结论自制的ECM与自体软骨细胞复合具有较强的软骨生成能力,可作为异体软骨移植的一种替代物。  相似文献   

3.
关节软骨大部分由软骨基质构成,没有血管、淋巴管、神经,也缺乏细胞成分。密度低的软骨细胞高度分化,周围被软骨基质包围,几乎不能分裂,随着年龄的增加,分裂数目会减少。因此,关节软骨缺乏修复能力,关节软骨损伤后也不能用透明软骨修复。缺损后愈合情况主要取决于治疗^[1]。目前关节软骨损伤发病率高,修复又比较困难,是国内外骨科工作者历来所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移植法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6.
对近年来移植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种类、方法、效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临床合理选用移植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渊  陆敏安 《广西医学》2002,24(12):2027-2031
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临床和实验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人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本文就关节软骨缺损的自身修复、自体或异体骨软骨移植、骨膜或软骨膜移植、软骨细胞移植、三维立体细胞培养组织工程技术及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修复等六个方面 ,综述了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1 关节软骨缺损的自身修复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极低 ,在正常成熟关节中几乎见不到有丝分裂 ,其分裂周期不是以日、月计 ,而是以年计。一般按损伤的程度可分为部分厚度的软骨缺损和全层关节软骨缺损两类。部分厚度的软骨缺损 ( PTCD) ,…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兔胚胎软骨细胞培养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并对其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方法 在成兔股骨内侧髁作关节软骨缺损模型 ,实验组采用生物蛋白胶与胚胎软骨细胞相混后 ,植入兔膝关节实验性软骨缺损区 ,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或单纯用生物蛋白胶移植修补 ,分别于术后 4、8、1 2周观察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情况 ,并对其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 实验组在胚胎软骨细胞移植 8、1 2周后 ,于缺损区内可形成透明软骨 ,组织评分及效果评定优于对照组。结论 胚胎软骨细胞移植组所产生的修复组织接近正常软骨组织 ,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各种原因造成关节软骨损伤是常见病。由于关节软骨自身缺乏有效的修复能力,常导致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临床骨科医生致力于解决的课题。关节软骨是由软骨细胞和基质构成的稳定结构。使关节软骨具有负重、滑润、弹性和摩擦系数小等力学性能。超过其生理耐受限度的撞击、剪切和磨擦等外力都可造成关  相似文献   

10.
软骨细胞纤维蛋白胶混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关节软骨细胞与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效果。方法:(1)用自制消化瓶消化分离原代兔关节软骨细胞并培养;(2)通过硫酸铵沉淀法从兔血液中提取纤维蛋白原并制备纤维蛋白胶;(3)分别用自体或异体关节软骨细胞和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修复兔股骨滑车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术后1、2、3个月从大体观察,组织学等方面了解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自体软骨细胞组在术后3个月时修复组织已非常类似  相似文献   

11.
软骨细胞移植治疗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一直是关节外科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该例在国内首先应用自体软骨细胞培养后移植技术治疗关节软骨病损,并取得较好疗效。在此,报道了有关详细资料并综述了软骨细胞移植的实验和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12.
自体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寻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实验观察自体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变化过程 .[方法 ]将自体骨膜移植于 2 4例中国家兔膝关节股骨髌面制作的 3 0mm× 6 0mm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区 ,通过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分析等方法 ,观察不同时期修复组织的形态变化 .[结果 ]自体骨膜于术后第 12周完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区 ,修复组织中细胞分布及排列接近周围正常软骨组织 ,整个细胞被胶原原纤维环绕 ,经方差分析示 ,实验组单个细胞面积与空白对照组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自体骨膜具有成软骨能力 ,其参与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区的细胞有骨膜内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和骨原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实验观察自体红骨髓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形态变化过程 .[方法 ]将自体新鲜红骨髓移植于 2 6例中国家兔膝关节股骨髌面制作的 3 0mm× 6 0mm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区 ,通过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分析等方法 ,观察不同时期修复组织的形态变化 .[结果 ]于术后第4周 ,自体新鲜红骨髓移植组修复组织细胞的形态、分布及排列接近正常软骨组织 ,其修复组织中单个细胞面积达到正常水平 .[结论 ]自体新鲜红骨髓具有良好的成软骨能力 ,成软骨的过程分为肉芽组织形成期、前软骨期和成熟软骨期 3个阶段 .  相似文献   

14.
赵辉  曹素  刘志刚 《广西医学》2016,(6):762-765
目的 探讨利用诱导干细胞技术制备软骨细胞治疗关节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 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2只,其中3只用于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将其余白兔均分为诱导组、空白对照组及支架组(每组3只).建立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后,空白对照组关节软骨缺损区不作任何处理,支架组只将25%可注射型支架材料Pluronic F-127注入软骨缺损区,诱导组将25%可注射型支架材料Pluronic F-127注射到最佳诱导分化的BMMSC中,再将细胞注入软骨缺损区.干预后15 d,对各组动物关节软骨缺损部位进行大体观察与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 定向诱导14 d后,BMMSC由梭形变为多边形,形成软骨样结节.建模后3组实验动物膝关节活动正常,诱导组术后8周关节缺损处完全填充,修复组织表面平整,软骨下区形成新骨;其他两组缺损持续存在,粉红色组织填充底部.诱导组术后4周、8周的组织学评分分别为(6.44±1.11)分和(6.27±1.09)分,均明显低于支架组的(10.41±1.34)分和(9.87±1.23)分(P<0.05),也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1.09±1.34)分和(9.89±1.33)分(P<0.05).结论 诱导干细胞技术制备的软骨细胞在体外增生分化效果好,而应用于治疗关节软骨损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自体红骨髓 骨膜碎片复合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形态学变化 .[方法 ]将自体红骨髓和骨膜碎片复合移植到 2 0例家兔膝关节股骨髌面上制作的 3 0mm× 6 0mm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区 ,通过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等方法 ,观察不同时期缺损区修复组织的形态学变化 .[结果 ]术后第 4周缺损区修复组织细胞形态、分布及排列接近周围正常软骨组织 ,修复组织中单个软骨细胞平均面积达到正常水平 .[结论 ]自体红骨髓 骨膜碎片复合移植组织具有良好的成软骨能力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和肋软骨细胞(costal chondrocytes,CCs)共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及共培养细胞修复五指山小型猪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为临床修 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理论依据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五指山小型猪BMSCs,双酶消化法分离 CCs。取第3代BMSCs和第2代CCs,随机分为3组:BMSCs:CCs为1:2的共培养组为A组,单纯CCs为B组,单纯BMSCs 为C组。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图,测定软骨细胞外分泌基质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GAG)的能力。将12只五指山 小型猪随机分为共培养细胞/胶原膜实验组、胶原膜对照组和空白组。共培养细胞/胶原膜实验组髁间窝软骨缺损处 植入共培养细胞/胶原膜,胶原膜对照组单纯植入胶原膜,空白组不做任何植入,于术后第8和16周分别处死6只动 物,每组2只。取材行大体观察、软骨组织学评分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BMSCs生长良 好,双酶消化法分离的CCs生物活性良好,共培养细胞生长良好。术后16周共培养细胞/胶原膜实验组修复组织呈透 明软骨样,表面光滑平坦,周围软骨及软骨下骨整合良好,而胶原膜对照组和空白组为纤维性修复和无修复。共培 养细胞/胶原膜实验组修复组织大体评分明显优于胶原膜对照组和空白组(均P<0.05),胶原膜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CCs和共培养细胞均适合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其中共培养细胞 (BMSCs:CCs为1:2)更具优势;共培养细胞复合胶原膜修复软骨缺损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关节软骨创伤及关节疾患可导致关节软骨坏死、剥脱 ,而软骨细胞本身的再生能力较差可直接影响关节功能 .1 骨膜移植骨膜在组织学上分为纤维层和生发层 ,其中生发层所含有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具有终身的潜在分化能力 ,在关节腔无血液供应、低氧张力及较大的局部应力下 ,可促使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向成软骨细胞分化 ,达到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目的 .骨膜移植的修复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如骨膜生发层的朝向、关节的运动、年龄、骨膜与创面的比例及缺损面积的大小等[1 ] .夏虹等[2 ] 首次通过分析不同方向的骨膜移植于关节软骨缺损处形成的新生软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分析移植自体游离骨膜修复家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形态学变化过程.[方法]在18只中国家兔双侧膝关节股骨髌面上制作6.0 mm×3.0 mm大小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模型,行胫骨内侧面骨膜片移植,利用显微镜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股骨髌面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第4周时,自体游离骨膜组可见明显的软骨陷窝及同源细胞群,第12周时,细胞密度降低,基质增多,接近正常透明软骨的特征.自体游离骨膜移植组在术后第4,8,12周时平均单个软骨细胞面积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移植自体游离骨膜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其过程可分为细胞分化增殖期、幼稚软骨形成期及软骨改造塑形期等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细胞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征。方法:从4周龄新西兰乳兔关节分离静置培养软骨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形态变化,并计数绘制生长曲线。用番红-O,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蛋白多糖,碱性糖胺聚糖(GAGs),Ⅱ型胶原的分泌情况,用PCR鉴定Ⅱ型胶原,Aggrecan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实验方法。形态学及免疫化学染色显示体外培养3代以内的软骨细胞可保持表型稳定而3代后软骨细胞呈现增殖缓慢及衰老现象。结论:本实验建立的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方法简单可行,3代内的兔软骨细胞表型稳定且生物学活性较高,具备可用于实验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