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42名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将其分成观察和对照组,每组71例,两组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时及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新生儿1、5、10 min的新生儿评分,比较两组产妇的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气管插管时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5 min以及10 min的新生儿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使用瑞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短产妇术后苏醒时间,不会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有能够帮助孕妇在手术过程中产生镇静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96例手术患儿,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予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相关指标及麻醉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儿给药后心率、血压及呼吸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对照组的血压、心律、呼吸频率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在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较对照组长,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苏醒期更舒适平稳,更适合于小儿麻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瑞芬太尼在妊高征剖宫产全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妊高征剖宫产全麻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80例妊高征患者分为E组(硬膜外组)和R组(瑞芬太尼组),每组40例.观察每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及患者术中知晓情况等.结果: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产妇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有较大波动(P<0.05),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产妇术后随访无术中知晓.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妊高征剖宫产全麻诱导迅速,镇痛完善,对新生儿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全身麻醉剖宫产中对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全麻剖宫产的5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产妇给予七氟烷及瑞芬太尼,对照组产妇给予七氟烷,比较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气管插管前(T1),切皮时(T2)和胎儿娩出后(T3)的心律(HR)及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娩出后1、5、10min 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的全麻方案能减轻产妇全身应激反应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亚兵  张娟  闫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2):1752-175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98例,按照产妇意愿及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局部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各49例。对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和两组产妇麻醉前后的脐动脉及脐静脉的pH值等相关血气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对新生儿颅内血肿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身麻醉组产妇麻醉后脐动脉及脐静脉的pH值等相关血气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局部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与常规局部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方面优于常规局部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在发生新生儿颅内血肿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局部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实施剖宫产时采用全身麻醉可缩短产妇的手术治疗时间,改善相关血气指标,同时减少新生儿颅内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13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65例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65例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与术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效果满意,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王志杰 《中国疗养医学》2014,(12):1086-1087
目的分析研究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取64例,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异丙酚维持麻醉治疗,乙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以及拔管时间、用药剂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手术麻醉中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有利于维持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有利于患者早日苏醒,减少并发症发生,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全身麻醉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118例剖宫产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麻醉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产妇为瑞芬太尼静脉注射诱导及恒速输注给药麻醉,59例观察组产妇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及维持麻醉。比较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波动水平、新生儿情况、产后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麻醉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心率(HR)水平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刻的MAP、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4时刻的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娩出后10 min内,两组新生儿Apgar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娩出后5 min及10 min的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42 h内,观察组产妇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产后6周内,观察组母乳喂养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给药方式相较于常规静脉注射、恒速输注方式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可增加产妇泌乳量,有利于产妇产后进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
祁贵德  姜蓉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220-2221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低浓度七氟醚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住入院的80例单胎剖宫产初产妇,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选择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产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全麻;对照组:选择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测新生儿娩出后不同时间点的 Apgar评分,产妇缩宫素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全麻者术中知晓的例数。结果 两组产妇术中使用的缩宫素总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新生儿的娩出时间、娩出后各时间点的 Apgar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全麻组产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低浓度七氟醚全麻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产妇以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麻醉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危产妇剖宫产全身麻醉术中使用氯胺酮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产科剖宫产高危产妇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椎管内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并于术中使用氯胺酮,比较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情况及产后Apgar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及分娩1 min、5 min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产妇剖宫产全身麻醉术中使用氯胺酮不会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呼吸产生影响,新生儿结局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Tiotidine and cimetidine kinetics and dynamics were compared to assess mechanisms of the longer duration of effect of tiotidine in man. Both drugs has similar lag times for absorption. Tiotidine with a meal was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when fasting and was also more slowly absorbed than cimetidine with a meal. The elimination rates for both drugs did not differ; they were both approximately 2 to 3 hr. Oral doses of cimetidine achieved areas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curve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that of tiotidine but these concentrations were only 1/10 as potent. The cimetidine concentration inducing 50% inhibition of food-stimulated gastric acid secretion was 0.41 +/- 0.04 whereas it was 0.04 +/- 0.003 microgram/ml for tiotidine. The effect of tiotidine lasted longer than that of cimetidine because the doses recommended for use in man resulted in higher concentrations in plasma relative to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than clinical doses of cimetidin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