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风险预警护理干预对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失禁性皮炎(IA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急诊ICU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风险预警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比较2组IAD发生率、IAD症状严重程度(IADS)、发生时间、护理时间、大便管理情况优良率、肛周皮肤损伤程度。结果 研究组IAD发生率12.50%(5/40)低于对照组32.50%(13/40)(P<0.05);研究组IADS评分低于对照组,IAD发生后护理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大便管理情况优良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P<0.05);研究组肛周皮肤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预警护理应用于ICU患者,可有效降低IAD发生率,缓解IAD症状,缩短IAD发生后护理时间,增强大便控制管理,降低肛周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2.
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是大小便失禁引起的并发症,也是失禁病人常见的临床问题。发生率占失禁病人的34.2%,大小便失禁导致中度IAD占19.2%,重度占26.9%[1]。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是一种高频率的护理,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天数,而且增加医疗、护  相似文献   

3.
胡玉兰  秦玉荣 《安徽医学》2015,36(9):1151-1152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ICU失禁性皮炎( IAD)的应用效果。方法68例18岁以上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IAD发生率。结果干预组IAD发生率为18.9%,对照组IAD发生率是5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ICU的IAD发生率,提高ICU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IAD进行培训、规范失禁患者护理流程、采用合适的保护皮肤材料,可以降低ICU的IAD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ICU失禁患者相关性皮炎(IAD)中的应用.方法 将神经外科ICU收治住院的105例并发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皮肤护理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IAD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发生时间显著延长,严重程度明显减低,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控制IAD的发生,延缓IAD的发生时间,降低IAD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141-143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ICU失禁性皮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ICU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IAD的发生率、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发生IAD共4例,占10.0%,对照组发生IAD共12例,占30.0%,干预组患者重度IAD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达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IAD愈合时间(4.38±1.13)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IAD愈合时间(5.39±1.82)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ICU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护理效果好,愈合快,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质量持续改进在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IAD)预防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4月住院的195例失禁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2018年5—7月住院的198例失禁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用PDCA方法对失禁患者的护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2组患者IA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以评价PDCA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IA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851,P <0. 05)。实验组IADⅡ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196,P <0. 05)。结论:运用PDCA质量持续改进方法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追踪,能有效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且能阻止失禁性皮炎的进一步进展,从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行责任制包干及护士床边工作制后对骨科颈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并发症预防护理效果分析。方法:对85例骨科颈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责任包干制(试验组)平行对照,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发生并发症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0例。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护士责任包干和床边工作制可有效减少骨科颈脊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对ICU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AD)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ICU患者92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IAD发生率和等级、真菌性皮疹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IAD总发生率为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26%(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91%,对照组为43.48%,2组患者4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4.78%,高于对照组的65.22%(P<0.05)。结论:对ICU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助于预防IAD发生,并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杨波  熊文燕  初喆 《吉林医学》2013,34(22):4562-4563
失禁相关性皮炎(IAD)大小便失禁引起的并发症,也是失禁患者常见的临床问题,通过对IAD的概述、评估工具的研究及其预防和护理的论述,增加护理人员对IAD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降低IAD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6,(4):426-429
目的探讨系统化管理对ICU失禁患者罹患失禁性皮炎(IAD)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对照实验研究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3月符合标准的62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13年4月~2014年3月符合标准的67例患者列为实验组,对照组根据护士个人经验处理,实验组经系统化管理对失禁患者行IAD的预防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IAD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发生IAD后伤口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IAD的发生率为58.1%,轻、中、重度的构成比分别为19.4%、50%、30.6%,实验组IAD的发生率为14.9%,轻、中、重度的构成比分别为60.0%、30.0%、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6.18±3.30)d,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14±0.8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67,P<0.001)。结论对失禁患者行系统化管理,有利于降低IAD的发生率及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基于ICU失禁相关性皮炎(IAD)防控指引(简称防控指引)的规范化护理对IAD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ICU 2019年10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155例出现尿便失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79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IAD防控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循环系统的异常变化,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10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5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5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ST段下移、T波低平、U波时限延长、QRS波时限延长、Q-T间期时限延长人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ECG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和心率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颈4以下患者血压和心率明显高于颈4以上患者,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循环系统有明显的异常变化,损伤平面越高,循环系统功能越不稳定。采用综合护理配合治疗,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痉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脊髓损伤痉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呼吸肌与腹肌训练、坐站训练、膀胱训练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膀胱引流。结果: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在对脊髓损伤痉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护理特点以及针对临床并发症和神经功能损伤的处理要点.方法:选取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病人4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普通护理模式,观察组病人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躯体化、精神病性、偏执、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和其他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模式相较于普通护理模式在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病人的术后护理中具有明显优势,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情况良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袁小平 《中外医疗》2014,(27):27-28
目的研究分析经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100例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按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前路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后路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脊柱畸形角的矫正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脊柱畸形角的矫正情况上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矫正患者脊柱骨折后畸形,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斌 《中外医疗》2016,(1):165-16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痉挛的缓解作用. 方法 整群选取某院2012年6月—2014年10月72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观察组(n=36),给予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分别经过10周的康复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在进行康复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经过不同的康复治疗后,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1、1+及4级评定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脊髓损患者痉挛症状产生时,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于缓解患者痉挛症状的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159-162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减轻乳腺癌放疗后皮肤反应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3例乳腺癌放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再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3例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放射性皮炎程度、出现放射性皮肤反应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05.25±16.94)分,高于对照组的(92.13±14.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皮炎Ⅱ级及以上发生率为42.17%,低于对照组的7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发生时间为(16.05±1.73)d,长于对照组(13.27±1.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轻乳腺癌放疗后皮肤反应,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护理,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30 d 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比2组临床总有效率,证候积分、膀胱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40%,对照组65.12%(P <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膀胱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比较均有所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改善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19.
心理护理干预对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4例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个月包括支持性心理护理、认知行为治疗、放松疗法和家属辅助心理疏导在内的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脊髓独立功能评分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下降,脊髓独立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脊髓独立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因子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7,5.382,6.473,2.559,2.700,4.621,P0.01或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外伤后脊髓损伤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躯体功能状态,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