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核性脊柱后凸后路手术矫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6年10月25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进展期结核性脊柱后凸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龄36.1岁(12~62岁)。病程平均4年3个月(2年7个月~11年)。病变累及椎体平均2.2节段(1~4节段),病变部位T7~L3。术后抗结核治疗时间平均9.4个月(7~23个月),随访时间平均24.3个月(9~59个月)。其中后凸21例,侧后凸4例,术前脊柱后凸角平均60.3°(19°~130°)。结果21例患者行一期后路结核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及椎体截骨、Luque棒结合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及植骨矫正,4例进行了二期前路椎间植骨。除2例患者失去随访外,其他患者随访时x线片均显示截骨区骨融合良好,25例患者术后脊柱后凸角度平均17.3°(-10°~60°),后凸矫正率平均71.3%(53.9%~152.6%)。19例随访患者的后凸矫正丢失率平均5.8%(3.6%~9.3%)。结论进展期结核性脊柱后凸患者可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截骨、椎管减压及Luque棒结合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手术。对部分多节段椎体破坏严重的患者,需同期或二期行前路椎间植骨,以免融合及内固定失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2001年1月~2006年10月42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冠状面Cobb角45°~145°,平均76.75°;矢状面Cobb角22°~105°,平均47.08°;Bending相主胸弯侧凸平均矫正率20.51%~39.19%。侧凸Cobb角80°~145°8例,采用一期后路松解,颅盆环牵引二期后路选择性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及胸廓成形术;侧凸Cobb角60°~79°16例,行同期后路松解选择性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侧凸Cobb角小于60。18例,勿需松解,即行选择性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Cobb角80°~145。、60°~79。和小于60。的术后矫正Cobb角分别为10°~40°(34.50°)、6°~25°(18.66。)、4°~18°(10.11°);术后侧凸平均矫正率分别达66.88%、73.31%和80.34%。术后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角度为29.50°、27.74°和22.65°,平均矫正率分别为57.35%、40.77%和10.30%。随访12~78个月(平均36个月),16例失访,随访26例中23例内固定无松脱断裂,畸形丢失率为1.53%~5.10%,平均3.01%。2例术后1年半复查发现断棒,再次矫形术。结论重度AIS应采用后路广泛松解,凹侧松解是关键。颅盆环牵引安全可靠。选择性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样达到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矫形效果。融合范围应密切结合AIS的分型。胸廓成形术后早期对肺功能有影响,通过术后肺功能训练可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3.
研究设计回顾性比较研究。目的评估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侧凸角度>90°的重度脊柱畸形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背景对于侧凸角度>90°的重度脊柱畸形的标准手术方式仍存争议,传统术式包括围手术期牵引辅助和分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术者采取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40例侧凸角度>90°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资料,侧凸角度平均为111.4°(91~175)°,平均随访31(6~60)个月。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27例,先天性9例,神经肌肉型3例,症状性1例。40例中,25例行多节段Ponte截骨术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另15例则行全脊椎切除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分析影像学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影像学结果表明,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矫形术可使主弯平均矫正率术后8周达49%,而末次随访时为47%(P<0.001)。总畸形角度(主弯Cobb’s角+最大后凸角)术前平均为160°,而术后8周和末次随访时,平均矫正率分别为50%和48%(P<0.001)。有7例(18%)术中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MEP)消失,而4例(10%)术后出现暂时性脊髓神经损伤。1例术后并发伤口感染。另1例术后2年随访时发现内植物断裂,予以观察随访。结论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有效治疗角度>90°的重度脊柱侧凸,其可避免前路手术或围手术期牵引,达到理想的矫形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全脊椎截骨联合椎板V形截骨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疗效,并对矫形效果和手术适应证进行分析。方法手术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22例,全部为男性,平均手术年龄29.3岁。2例患者术前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全部患者行后路弧顶全脊椎楔形截骨、联合多节段椎板关节突V形截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应用SEP和唤醒试验双向监测。影像学测量脊柱后凸角(CA)、骶骨倾斜角(SEA)、大体像测量颏眉角(CBVA)评价矫形效果。结果术后平均后凸角由术前的76.6°(66°~105°)矫正至29.6°,平均矫正率66.2%,骶骨倾斜角由术前平均17.5°(-5.9°~23.1°)矫正至33.4°,颏眉角由术前平均35.6°(28°~47.1°)矫正至7.4°。19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4~54个月),植骨融合良好,矫正丢失率平均2.3%。术后2例患者出现暂时神经功能障碍,1个月后完全恢复。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完全恢复。结论全脊椎截骨联合椎板V形截骨能够有效恢复躯干矢状面平衡,是治疗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后凸角度大于70°,特别是弧顶合并楔形变或压缩骨折的重度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胸腰段脊柱侧凸行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畸形的状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接受后路选择性融合手术的42例胸腰段脊柱侧凸患者,观察其矢状面上近端交界区后凸角度的变化情况;观察时间点至少包括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1.5年及末次随访。结果所有42例患者平均随访2.5年,其中13例(31%)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畸形,但是没有患者接受翻修手术。发生后凸畸形的13例患者术前平均腰椎前凸角度为48.7°,术中前凸平均减少14.3°。42例患者中7例术前近端交界区的后凸角度大干10°,术后均发生了近端交界区后凸畸形。结论对于胸腰段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入路选择上,后路节段性融合术适用于术前局部交界区后凸角度小于10°的患者,同时术中应尽量避免对腰椎生理前凸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有无症状Chiari—Ⅰ型畸形的脊柱侧凸手术矫正的策略和方法。方法伴发脊柱侧凸的无自觉症状的Chiari—Ⅰ型畸形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14.5岁。进行侧凸矫形,单纯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固定10例,前路松解后路截骨固定矫形3例,前路松解固定和后路截骨固定3例,后路生长棒固定矫形2例。固定器械均采用中华长城内固定系列。其中17例患者行枕大孔扩大减压成形手术治疗后再行矫形手术。结果术前冠状面的Cobb角平均70.4°,术后Cobb角平均20.8°,术前矢状面后凸的平均46°,术后平均15.8°,术前平均身高148.9cm,术后平均身高154.8cm,平均增高5.9cm,平均随访24个月,侧凸和后凸矫正平均丢失分别为5%和4%,未发现假关节形成,17例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对于合并有Chiari—Ⅰ脊柱侧凸,针对不同年龄和侧凸弯曲和柔韧性,以及小脑扁桃体下移的程度,先行枕骨大孔扩大硬膜切开成形,再行侧凸矫形,可以取得安全满意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后路全脊椎截骨(posteriorvertebralcolumnresection,PVCR)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采取后路顶椎区全脊椎截骨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3~61岁,平均27.5岁。术前后凸Cobb’s角平均116°(85~175)°,侧凸Cobb’s角平均16°(0~40)°。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估,并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12(210~47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89(800~4500)ml,随访时间平均43.5(6~72)个月,术后脊柱后凸Cobb’s角平均43.6°(10~98)°,矫正率为62.4%;术后侧凸Cobb’s角平均5.2°(0~12)°,矫正率为67.5%。16例(42.1%)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5例(13.2%),包括完全性脊髓损伤1例,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4例;非神经系统并发症早期9例(23.7%),包括胸腔积液2例,硬膜损伤2例,螺钉拔出3例,伤口表浅感染1例,胃肠道功能障碍1例;中期并发症2例(5.3%),包括内固定棒断裂1例,后凸加重1例。结论 PVCR是治疗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有效手术方法,但其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阶梯治疗方案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方法对24例重度脊柱侧后凸患者应用阶梯手术治疗方案进行矫形。其中男性9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18岁。术前主侧凸Cobb角128.8°±19.4°(93°~165°),后凸Cobb角108.8°±36.5°(36°-170°)。所有患者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肺功能障碍,NFVC%为62.0%±13.4%(29.0%~85.4%),FEVI%为63.9%±12.2%(32.3%-83.1%)。第一阶段于主弯上下方行双切口,应用后路双棒内撑开方法进行矫形;相隔4.4个月(2.8—6.5个月)后,第二阶段应用后路截骨行再次矫形。评估2次术后侧凸及后凸Cobb角矫正率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前与第二阶段术前肺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外观畸形明显改善。第一阶段手术治疗后,测量术后主侧凸Cobb角为76.9°±18.2°(43°-110°),矫形率40.6%.后凸Cobb角为62.3°±20.9°(19°-110°),矫形率41.3%。其肺功能也有所改善,第二阶段手术前复查肺功能显示FVC%为72.1%±10.8%(57.3%-103.8%),FEVI%为79.6%±12.6%(58.3%-121.0%)。第二阶段术后测量主侧凸Cobb角为44.5°±10.1°(21°-60°),后凸Cobb角为30.9°±9.7°(10°-46°)。综合统计2次手术矫形效果,主侧凸矫正率为65.6%,后凸矫正率为70.1%。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9.2个月(3—24个月),最终侧凸矫形率为63.5%,后凸矫形率为67.0%。其中1例患者在第二阶段术后出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2例患者出现左下肢根性疼痛及麻木,1例出现第一阶段术后断钉,无严重神经及脏器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可采用阶梯手术治疗方案,可安全、有效地进行侧弯及后凸矫形,同时可避免严重神经及脏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成人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成人先天性脊柱后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2月至2008年11月,对11例成人先天性脊柱后凸的患者进行了经顶椎全脊椎截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24~49岁,平均31.9岁.术前脊柱后凸Cobb's角62~102°,平均79.4°.伴神经压迫症状者9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一期经顶椎全脊椎截骨、经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截骨平面T9~L2.结果 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无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2-4.8h,平均3.6h.术中出血量750~1500ml,平均990ml;围手术期总出血量1450~2200ml,平均1722ml.术后10d左右佩戴支具下地,6例术前神经压迫症状者术后即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例1年随访有改善,1例无明显变化.术后后凸Cobb's角10~32°,平均21.8°;矫正率72.5%.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16.6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所有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矫正丢失率为2.7%.结论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成人先天性脊柱后凸手术相对安全,矫正效果良好.通过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配合支具外固定,患者可在术后早期下地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三柱截骨矫形术的疗效、神经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2006年1月至2017年9月采用脊柱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67例,其中男39例,女28例;年龄9~62岁,平均47.6岁。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畸形2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和侧后凸畸形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畸形8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和侧后凸畸形10例,脊柱结核后凸与侧后凸畸形22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和侧后凸畸形20例。术前脊柱后凸畸形46例,侧凸畸形14例,侧后凸畸形7例;其中主弯侧凸畸形16例,Cobb’s角平均(75.9±13.5)°;主弯后凸畸形51例,Coob’s角平均(118.6±28.8)°。术前已有脊髓功能损害者24例(35.8%);行经后路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17例,经椎弓根椎体椎间盘截骨术(bone-disc-bone osteotomy,BDBO)13例,全脊椎切除术(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22例,多节段椎体截骨术(posterior multilevel vertebral osteotomy,PMVO)15例,联合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矫形固定植骨融合,唤醒试验监测截骨术中脊髓神经功能。结果术后随访24~98个月,平均32个月,主弯侧凸畸形Cobb’s角(26.1±10.5)°,矫正率65.2%,冠状位垂直轴距(coronal vertical axis,CVA)由术前平均12.1 cm矫至术后4.8 cm,P<0.01;主弯后凸畸形Cobb’s角(32.8±9.1)°,矫正率67.67%,矢状位垂直轴距(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由术前平均18.9 cm矫至术后6.4 cm,P<0.01;术后末次随访较术后1年主弯侧凸畸形与后凸畸形矫正Cobb’s角丢失平均值分别为2.1°和1.6°。术后并发症共16例20种,发生率23.9%;神经并发症9例(13.45%),其中2例不全性截瘫行手术探查后大部恢复,余7例非手术治疗神经功能恢复正常。24例术前已有脊髓神经根损害者术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功能分级较术前平均提高2个级别。结论后路三柱截骨矫形术是治疗严重僵硬性脊柱畸形最有效的方法,可达显著的脊柱三维矫形效果,但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截骨矫形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是影响疗效最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严密的术前设计、个体化截骨方式、规范的手术操作和脊髓神经根的保护,维持正常有效循环血容量和早期发现与处理脊髓神经等并发症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长节段固定配合凹侧单枚融合器植入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因腰椎退变性侧弯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患者70例,其中男33例,女37例,年龄46~76岁(平均62岁),所有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选用Mossmiami(Johnson&Johnson,USA)、XIAII(Stoker,usa)及TSRH(MedtronicSomotDanek,USA),融合器选用AVSPL(Stoker,USA)、Capstone(MedtronicSofmorDanek,USA),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观测,其指标包括:手术前后腰椎正侧位片、屈伸侧位片、腰椎MRI片、腰椎Cobb’s角变化,椎间稳定性变化、临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VAS疼痛指数,围手术期和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长节段固定配合凹侧单枚融合器植入术前、术后患者腰椎Cobb’S角度变化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融合器移位及内固定器械松动或断裂。ODI指数及VAS疼痛评分术后与术前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长节段固定配合凹侧单枚融合器植入技术能够减少手术费用,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King分型系统和Lenke分型系统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实际手术中融合弯和下端融合椎(LIV)选择策略的影响,探讨Lenke1型病例的融合原则。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2007年收治的52例单胸弯AIS患者,其中男11例,女41例。胸弯Cobb角平均53°,腰弯Cobb角平均35°,所有患者颈7重力垂线均偏离骶骨中线。综合考虑腰弯角度的大小、腰弯的柔韧度、旋转中立椎、稳定椎以及患者的外观、平衡等因素,对所选病例分别用King分型理论和Lenke分型理论确定融合范围并选定下端融合椎,与实际手术中的融合范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3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胸弯矫正至平均20°,矫正率为64%,最后随访Cobb角平均丢失2.7°;术后腰弯矫正至平均11°,矫正率为70%,最后随访Cobb角平均丢失2.4°。与实际LIV比较,相差3个或3个以上节段的病例,King分型系统有8例,Lenke分型系统有4例,Lenke分型系统的融合原则与实际手术更加相符,但主胸弯和腰弯的矫正率及角度丢失二者无明显差异;对于Lenke1A(KingⅢ、Ⅳ型)单胸弯患者,两种分型系统的原则无明显差异,实际手术中LIV的选择与Suk原则建议的LIV比较,相差均在1个节段以内;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的主胸弯矫正率及最后随访时角度丢失优于CD技术。手术效果不满意2例,均为实际行选择性胸弯融合的病例,其中1例发生“曲轴现象”,胸弯角度丢失27°;1例发生腰弯失代偿,角度丢失15°。结论Lenke分型系统的融合原则与实际手术更相符,符合两种分型原则的病例的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融合弯和下端融合椎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腰弯角度、腰弯柔韧度、旋转中立椎、稳定椎以及患者的外观、平衡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选择性椎管减压及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with stenosis,DLS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11年1月,我院经后路治疗DLSS患者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54~73岁,平均67.3岁。病程4~8年。术前Cobb’s角15°~49°,平均31°;腰椎前凸角(T12~S1)-30.6°~3.3°,平均-10.5°。对Cobb’s角<20°的5例行选择性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对Cobb’s角>20°的23例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侧凸矫正,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应用SF-36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8例行减压手术节段113个,平均减压4.0个节段;共融合90个节段,平均融合3.2个节段。术后随访24~70个月,平均32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3.5±0.5)h,出血(600±30)ml,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侧凸由术前平均31°矫正至术后平均15.2°,改善率平均为51.0%。腰椎前凸角矫正为5.4°~28.2°,平均18.4°。腰椎前凸角及侧凸Cobb’s角均明显改善(P<0.05)。术前JOA评分平均13.6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7.5分(P<0.05)。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SF-36调查问卷表中的8个维度分值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DLSS的治疗应个体化地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以减压为主、矫形为辅,应准确判断责任节段,临床疗效满意,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后路胸腰段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长期疗效及其矢状面平衡.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脊柱中心行后路胸腰段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手术,且随访时间5年以上的27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5~16岁,平均11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适应证选择,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31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男8例,女23例。平均年龄55.3岁(51~76岁),平均病程8.6年(4—17年),腰椎侧弯Cobb’s角平均23.5°(15°-44°)。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两种手术方法:A组(19例)以广泛腰痛症状为主诉,伴有失平衡状态,行椎弓根螺钉器械长节段固定矫形、椎管多节段开窗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B组(12例)以下肢神经压迫症状为主诉,腰痛轻微,平衡良好。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1.2个运动节段)、选择性椎管开窗减压、椎体间或横突间植骨融合。两组均术后1—2周佩带腰背支具活动,支具佩带3—6个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4.7个月(16—67个月),29例(93.5%)疼痛消失或仅感轻微疼痛,两组组内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分有统计学差异。A、B两组组间比较,在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上有统计学差异,而术后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均满意。根据退变性腰椎侧凸不同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影响退变性腰椎侧凸术后临床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2月至2009年6月,共计51例在我院行腰椎后路侧弯矫形选择性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在T1加权像上评价椎间孔的狭窄程度,根据椎间孔的狭窄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临床结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一部分患者有严重的坐骨神经痛症状以至于腰椎在矢状面上只能做很小范围的活动,即使使用激素、度冷丁也只能在短时间内轻微缓解,由于这种症状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很少见到,在这篇研究中我们把这种症状作为一个观测指标.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术前ODI指数、末次随访时ODI指数的改善率经过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重度坐骨神经痛、性别经过Person χ2检验在各组间的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在3组间的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obb角在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患者的病程、椎间孔狭窄的程度、术前的Cobb角同时影响术后ODI指数改善率.结论腰椎间孔狭窄程度较轻组,病程较短,Cobb角较小,术后效果较好.反之随着腰椎间孔狭窄程度加重,病程较长,Cobb角较大,患者术前ODI指数逐渐增加,重度坐骨神经痛出现的概率较大,术后效果较差.患者病程及腰椎间孔狭窄程度是影响退变性腰椎侧凸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侧凸的患者手术中使用有限减压撑开复位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到2005年1月收治退变性腰椎狭窄合并腰椎侧凸患者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使用有限减压撑开复位技术,在凸侧顶椎下方的代偿性凹侧处进行开窗减压,凹侧进行撑开复位技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分析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并侧凸的矫正效果、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年,疼痛缓解率为83.5%。术后侧凸得到良好的改善。术后并发症包括矫正效果丢失1例,无椎间隙塌陷,无椎间融合器移位,无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限减压撑开复位技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侧凸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性结构参数的不对称变化在腰椎侧凸角度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2年4月,就诊于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56例诊断为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侧凸角度>30°的32例患者为轻度侧凸组,侧凸角度<30°的24例患者为重度侧凸组,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性结构参数:凸凹侧平均椎间高度、平均椎体高度、平均关节突矢状角、顶椎旋转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侧凸角度与骨性结构参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病例凸凹侧骨性结构参数之间均存在着差异,平均椎间盘高度及平均椎体高度凸侧高于凹侧,平均关节角度凸侧大于凹侧。重度侧凸组的椎间不对称度、椎体不对称度、关节角不对称度、顶椎旋转度及侧凸角度均大于轻度侧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椎间=12.1,t 椎体=10.7,t 关节=4.6,t 顶锥=9.3,t 侧凸角=5.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轻度侧凸组的回归方程:Cobb’s角=11.041+1.186椎间不对称度-0.372椎体不对称度+0.128关节角不对称度,重度侧凸组的回归方程:Cobb’s角=14.525+0.736椎间不对称度+4.016椎体不对称度+1.331关节角不对称度+0.442顶椎旋转度。结论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凸凹侧之间骨性结构参数存在着差异,且不对称度随着侧凸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侧凸角度<30°时,侧凸角度主要受到椎间盘不对称退变的影响;侧凸角度>30°时,侧凸角度主要受到椎体不对称退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