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说明自拟益气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成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B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益气活血通络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在治疗前后对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比、全血黏度比、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的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与治疗A组相比,治疗B组患者疗效明显更高,数据间经x2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比、全血黏度比、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改善更显著,数据间经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三医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次,隔天1次,共使用5次;治疗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d,其他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APTT较治疗前延长,治疗后两组F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局部微循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陈俊卿 《新中医》2016,48(9):50-51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D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芪明颗粒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视力、眼底出血、黄斑水肿的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视力、眼底出血和黄斑水肿改善率分别为88.9%、91.1%和95.6%;对照组的视力、眼底出血和黄斑水肿改善率分别为68.9%、71.1%和75.6%。2组3项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以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血浆黏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明颗粒联合常规药物治疗DR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眼底出血、黄斑水肿等状况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眩晕灵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给予眩晕灵;对照组44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椎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变化,并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54.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动脉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眩晕灵治疗颈源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全血黏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平均听阈值及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脂质(P-LPO)、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P-SOD)]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全血黏度指标、平均听阈值及氧化应激指标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全血黏度指标、平均听阈值及氧化应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配合高压氧是一种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能改善全血黏度、平均听阈值与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蒙医分期辨证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疗效以及对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RVO患者,随机分为蒙医分期治疗组(A组)32例,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组(B组)3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情况及眼底血管造影等眼部情况,并比较A组和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评价两组的疗效;同时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等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随访末期,A组总有效率93.75%,B组为84.38%,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和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组较B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分期辨证治疗法可以促进RVO患者视网膜出血的吸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视觉功能的恢复,明显改善RVO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并分析高血压患者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采用全自动黏度快测仪和全自动血凝仪测定 4 5例高血压患者、5 8例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 30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高血压患者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变形指数均较对照组增高 ,有统计学意义 ;脑梗死患者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较对照组增高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血黏度的增高受红细胞和血浆黏度的双重影响 ,全血黏度增高是血压增高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保护靶器官的机理是否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方法:各组大鼠按照设定的剂量灌胃给药2个月,颈动脉插管采血,采用血流变快测仪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全血(高、中、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芒果苷给药组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但其全血(高、中、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血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果苷保护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靶器官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张海勋  侯凤芝  张强 《新中医》2019,51(10):90-93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5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绞痛情况、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的70.0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45%,高于对照组的6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疗效确切,可缓解心绞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当归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运用电针联合当归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天麻素针和西比灵胶囊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以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8.33%、86.67%,治疗前后VA、BA的Vm和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低。结论:电针联合当归注射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参注射液20mL与液体静滴,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 2.0 g 10%氯化钾5 mL 液体静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ET-1变化.结果两组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为低(P<0.05或0.01).两组血浆ET-1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粘度有明显降低作用,并使血浆ET-1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补黄芪方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内补黄芪方内服及外洗治疗。2组均15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7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积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补黄芪方能改善糖尿病足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头部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桑鹏  王顺  赵佳辉 《中国针灸》2006,26(8):563-565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电针透穴组40例、电针对照组40例、药物对照组40例。电针透穴组取头部百会透曲鬓、神庭透颔厌、头维透悬厘、本神透率谷,电针对照组取百会、阳白、地仓、颊车、翳风、合谷、太冲、三阴交,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30天;药物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0.1g,每日2次,共口服30天。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和频度分级以及肌电电生理变化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电针透穴组能明显降低面肌痉挛的强度和频度,与其他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电生理指标影响,电针透穴组与其他两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部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能提高疗效,是目前治疗本病较佳的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药综合疗法对突发性耳聋患者不同频率听力损害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28例(32只患耳)和西药组30例(34只患耳)。针药组采用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电针主穴选择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西医疗法使用扩血管药物、促进神经功能药物、缓解内耳水肿药物和高压氧综合治疗;西药组单纯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及电测听评定,并进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50.0%(16/32),西药组为55.9%(19/34),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在250 Hz、500 Hz和1 kHz水平,两组电测听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恢复(均P<0.01);在2 kHz水平,针药组在治疗1疗程、2个疗程后较治疗前电测听数值有显著改善(P<0.05, P<0.01);在4 kHz水平,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无异常。结论: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综合疗法对于突发性耳聋的低频听力损害均有效,高频听力损害均无效,对中频听力损害,电针配合西医综合疗法优于单纯西医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软坚散结及行气活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具有软坚散结及行气活血的康妇消止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1个疗程)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子宫及瘤体体积改变、血液流变指标、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均缩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子宫、子宫肌瘤体积缩小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军拘役(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好转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比较无变化;治疗后两组比较,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SH、E2、T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E2、T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两组患者激素FSH、E2均显著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为88.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坚散结及行气活血法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液粘滞度等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电针曲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变化以及血浆儿茶酚胺(CA)浓度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曲池穴的降压机制.方法:将60例EH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曲池穴组(电针组)和药物对照组(药物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电针曲池穴和西药治疗(口服尼卡地平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改变以及血浆儿茶酚胺的浓度变化.结果:①两组在疗程结束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P<0.01);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D)浓度均明显下降(P<0.01),而血浆多巴胺(DA)降低不明显(P>0.05);③两组在疗程结束后降压疗效方面,电针组总有效率为66.7%,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曲池穴和药物均能够通过调节血浆CA浓度达到对血压的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患者与健康对照的血液流变学比较,发现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发病除单项红细胞压积无差异外,其余5项指标均呈显著差异(P<0.01)。同时通过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的检查,结果表明中药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患者中的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改善有意义(P<0.01)。作者认为出现这一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是由于外伤后引起微循环障碍,即在微循环血流中,出现血红细胞聚集程度的增加,红细胞内粘度与刚性的升高,而它们所造成的影响均可通过"逆转现象"而被放大对血液流动的阻力,从而使其血流变性引起变化。  相似文献   

19.
补心气与滋心阴口服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70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其中36例应用补心气、滋心阴口服液作为治疗组;34例内服复方丹参口服液为对照组。连续用药8周,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表明:补心气与滋心阴口服液治疗后.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某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或<0.05),且其血液流变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复方丹参(P<0.05)。本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好转,与血液流变性的改善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头穴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头穴电针加穴位注射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 3 0例 ,观察治疗前后智力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针灸组治疗后 ,患者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 ,差别有显著意义 (P<0 .0 0 1) ;治疗后全血高切、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比治疗前明显降低 (P<0 .0 5 ,P<0 .0 0 1,P<0 .0 5 ) ;两组治疗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及低切粘度比较 ,差别有显著意义 (均 P<0 .0 5 )。结论 针灸组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西药组 ;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 ,降低血粘度 ,改善微循环 ,从而改善脑血液循环 ,促进衰退神经元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