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培楠  段宏泉  姚智  潘勤  张富赓 《中草药》2007,38(9):1311-1313
蛇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是蔷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Focke的全草,始载于《别录》,别名蛇泡草、蛇葡萄等[1]。蛇莓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止痛之功效。民间主要用于治疗热病、惊痫、咽痛、疖肿、烫火伤等[2]。文献报道从蛇莓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主要有三萜及其苷类、香豆素类、黄酮类、甾醇类等[3,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蛇莓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5,6]。笔者对蛇莓提取物的前期实验表明,其石油醚提取物和醋酸乙酯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见表1。在进一步的化学成分研究中,从石油醚和醋酸乙…  相似文献   

2.
徐敏  占扎君  章小永 《中草药》2007,38(5):667-669
人参果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成熟果实。人参果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圆形小浆果,7、8月间种子成熟时果实呈鲜红色,内有两颗半圆形种子,果实与种子同时采集,但多弃而不用[1]。人参果中含人参皂苷,其人参皂苷的量约为根部的4倍。徐绥绪等[2]利用高效薄层色谱法  相似文献   

3.
白马骨中三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马骨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白马骨中分离并鉴定出6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3-乙酰基齐墩果酸①,熊果酸②,3-羰基熊果酸③,齐墩果酮酸④,齐墩果酸⑤,β-谷甾醇⑥。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人参果总皂苷水解产物中稀有活性皂苷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人参果总皂苷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规水解和硅胶柱层析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人参果总皂苷水解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20(S)-人参二醇(Ⅰ)、20(R)-原人参二醇(Ⅱ)、20(S)-原人参二醇(Ⅲ)、20(S)-人参三醇(Ⅳ)、20(R)-原人参三醇(Ⅴ)、20(R)-达玛烷-3β,12β,20,25-四醇(Ⅵ)、20(R)-达玛烷-3β,6α,12β,20,25-五醇(Ⅶ)。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人参果总皂苷酸水解产物中分得的人参皂苷衍生物。Ⅱ、Ⅲ为首次在人参果中发现。化合物Ⅵ为本课题组从人参果皂苷中首次发现的新天然产物,其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5.
三萜类化学成分是女贞子中的一类主要活性成分,但是前期仅有齐墩果酸得到广泛研究.近几年,有研究表明女贞子中的其他三萜类成分同样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因此有必要对女贞子中三萜类成分的概貌进行系统研究.采用Welch UI-timate(R) XB C18色谱柱(4.6 mn×250 mm,5岬)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A)-...  相似文献   

6.
乳香中三萜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乳香中主要三萜类成分为指标,建立和完善乳香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用TLC鉴别法,以三萜酸类成分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为对照品,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冰醋酸(10:2:0.2)为展开剂,鉴别乳香药材中AKBA;用HPLC测定方法,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05%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50nm,测定不同来源乳香药材中AKBA和11-羰基-β-乳香酸(KBA)含量。结果:乳香TLC图谱中,AKBA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HPLC含量测定法中,AKBA和KBA分别在0.02463~0.2463mg·mL^-1和0.01004~0.1004mg·mL^-1,线性关系良好。AKBA和KBA的回收率分别为96.1%(RSD=3.1%)和96.4%(RSD=3.5%)。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乳香定性、定量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茶病灵芝Ganoderma theaecolum的三萜类成分。茶病灵芝乙醇提取物经硅胶、ODS和Pre-HPLC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茶病灵芝中分离得到15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赤芝酮C(1),赤芝酮D(2),7-羰基-灵芝酸Z_2(3),7-羰基-灵芝酸Z(4),灵芝烯酸H(5),灵芝烯酸B(6),3β,7β-二羟基-11,15,23-三羰基-羊毛甾-8,16-二烯-26-酸(7),3β,7β-二羟基-11,15,23-三羰基-羊毛甾-8,16-二烯-26-酸甲酯(8),ganolucidic acid B(9),ganolucidate F(10),灵芝酸C2甲酯(11),灵芝酸ζ(12),灵芝酸AP3(13),灵芝酸B甲酯(14),灵芝醇B(15)。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早期的药理研究认为,葫芦科植物王瓜(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的种子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血细胞凝集活性。植物化学研究曾从其果实和种子中分离得到三萜和甾醇类化合物。由于脂肪油的含量超过种子重量的1/4,故对其种子脂肪油的成分进行探讨,从不皂化部分得到2个新的三萜和1个已知的化合物。王瓜的成熟种子阴干,粉碎,置于索氏提取器中,以正己烷提取16h。脂肪油以5%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皂化反应3h,减压浓缩得棕色残余物。该残余物溶于水中,以乙酸乙酯萃取5次。乙酸乙酯溶液以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过滤,减压浓缩,得棕色不皂化物质。该不皂化物质…  相似文献   

9.
卢彦芳  安静  蒋晔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7):1296-1299
结合索氏提取的原理,自制了微波连续抽提装置,通过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研究了微波连续抽提法的特点和萃取效率,并将其用于灵芝三萜类成分的分析.该法的萃取条件为:以95%乙醇为萃取溶剂,微波功率200 W,微波时间14.5 min(5个循环).将上述条件下的萃取结果与传统的回流提取、索氏提取、超声提取和微波萃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微波连续抽提和常规的微波萃取分别需要14.5,10 min即可将灵芝三萜类成分的提取量达到最高,而其他非微波提取的方法则需要几十分钟甚至上百分钟.微波萃取10 min与回流提取120 min所得灵芝三萜的量基本一致,明显高于索氏提取和超声提取法,同时又远低于微波连续抽提法.更为重要的是,由三萜提取量所占粗提物的比例可知,微波连续抽提所得提取物的纯度远远优于其他方法.微波连续抽提有效结合了微波萃取和索氏提取的优点,因此比常规的微波萃取更能将药材中的目标成分提取完全,使分析结果更为准确,为中药的成分分析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高效、快速、可靠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同时,由于该方法提高了药材利用率,并且所得提取物具有杂质含量低,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特点,也可将其用于中药成分的制备和提取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比色法测定菌核侧耳中三萜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菌核侧耳中的三萜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了菌核侧耳菌丝体和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还优选了其显色条件,5%香草醛-冰醋酸最佳用量为0.2 m l,高氯酸最佳用量为1 m l。结果菌核侧耳子实体总三萜含量为1.16%,菌丝体为1.31%,RSD为1.05%。结论该方法简便、迅速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榄仁树叶中三萜类成分及其降糖活性。方法:使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对榄仁树叶提取物中的降糖活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通过体外α-淀粉酶抑制实验对分离所得的三萜化合物进行体外降糖活性检测。结果:从榄仁树叶中共分离出13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白桦脂酸(2)、2α-羟基熊果酸(3)、3-表白桦脂酸(4)、阿江榄仁酸(5)、3-乙酰氧基-齐墩果酸甲酯(6)、麦珠子酸(7)、3β,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8)、3α,19α,23,24-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9)、积雪草酸(10)、rubrajaleelol(11)、maslinic acid(12)、2α-羟基乌苏酸(13)。体外活性实验表明,积雪草酸对体外α-淀粉酶抑制作用显著。结论:其中,化合物2~4、6、7、9、11为首次从使君子科植物中分离得到。榄仁树叶中三萜类成分具有较好的降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度对灵芝中主要抗肿瘤活性三萜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灵芝醇提取物中三萜类成分在不同温度处理后的指纹图谱的变化,并结合体外人肺癌SPC-A-1细胞株,通过MTT法评价不同温度影响下的灵芝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灵芝中三萜类成分显著受到温度的影响.在选定的20个特征峰中,第4,14,15,16号峰的峰面积变化经100℃加热处理后最为显著,与未加热处理的灵芝提取物的色谱峰相比,这4个峰的峰面积下降幅度分别高达42.601%,35.909%,49.359%,64.061%.体外细胞活性实验表明经不同温度处理下的灵芝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不同,灵芝提取物的IC50由1.44 g·L-1(醇提取物)升高到2.77 g·L-1(100℃下处理的样品).结论:温度可显著影响灵芝抗肿瘤活性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变化,高温易造成其活性成分的损失,进而引起灵芝抗肿瘤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卷柏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为蕨类卷柏科卷柏属植物卷柏的全草。具有破血散瘀、活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腹痛、闭经、徵瘕淋结以及吐血、便血、尿血等症。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卷柏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镇痛、降血压、降血糖、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民间用其治疗高血压及癌症,疗效显著。国外学者曾先后从卷柏中分离得到阿曼托双黄酮、异柳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苏铁双黄酮及芹菜素5个  相似文献   

14.
枇杷叶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寒  陈剑  李维林  张涵庆 《中药材》2008,31(9):1351-1354
目的:研究枇杷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制备薄层及制备液相法分离枇杷叶中的化学成分,运用化学和有机波谱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枇杷叶中分离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白桦脂酸甲酯(Ⅰ)、齐墩果酸(Ⅱ)、乌苏酸(Ⅲ)、2α-羟基齐墩果酸甲酯(Ⅳ)、科罗索酸甲酯(Ⅴ)、2α-羟基齐墩果酸(Ⅵ)、科罗索酸(Ⅶ)、委陵菜酸(Ⅷ)、蔷薇酸(Ⅸ).结论: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该植物及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栀子来源于茜草科Rubiaceae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寒味苦,人心、肝、肺、胃经。倪慧艳等总结栀子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LC-MS技术对金佛山雪胆中的葫芦烷三萜类成分进行识别与表征,同时对该类型的主要化合物进行定量。方法:分别运用UHPLC-Q-Orbitrap HRMS和UFLC-Qtrap-MS/MS技术对葫芦烷三萜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 1.7μm)为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质谱扫描,分别以Full scan MS和MRM模式采集数据。结果:从金佛山雪胆提取物中共分析出83个色谱峰,其中76个为葫芦烷三萜类成分;同时定量该植物中9个葫芦烷三萜代表性成分,其中,活性成分雪胆甲素含量为25.87 mg/g。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金佛山雪胆的药效物质筛选、药代动力学分析和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大叶冬青叶中羽扇豆醇、豆甾醇、α-香树脂素和苦丁冬青苷D含量的方法,对比分析26批来自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大叶冬青叶中4种成分的含量,为其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YMC-ODS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0.4%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建立同时测定羽扇豆醇、豆甾醇、α-香树脂素含量的方法;以乙腈(A)-0.4%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建立测定苦丁冬青苷D含量的方法。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羽扇豆醇、豆甾醇、α-香树脂素分离度良好,分别在质量浓度18.88~906.00μg·mL^-1(r=1.000 0,n=6)、15.06~723.00μg·mL^-1(r=0.999 9,n=6)、22.75~1 092.00μg·mL^-1(r=0.999 9,n=6)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0.43%(RSD=1.96%)、98.72%(RSD=0.88%)、102.86%(RSD=2.47%)。苦丁冬青苷D在质量浓度9.55~573.00μg·mL^-1(r=0.9999,n=6)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35%(RSD=0.25%)。结论所建立的测定方法简单方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大叶冬青叶中羽扇豆醇、豆甾醇、α-香树脂素和苦丁冬青苷D的含量,为大叶冬青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期大叶冬青叶中4种三萜类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主要活性成分化学与药理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刺五加又称五加参,它在中国民间很早就供药用,是中药五加皮的一种。具有扶正固本、益智安神,补肾健脾等功效。自50年代以来,国内中医药工作者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丰富的传统用药经验的基础上,从本草考证、资源分布、引种繁殖、生药鉴定、化学成分、生化药理,制...  相似文献   

19.
人参皂苷系人参根和根茎的活性成分,参与调节多种生理活性。在我们前文总结的基础上,本文概述人参根和根茎、茎叶、果实、种子和红参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为源于人参的现代中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迄今,已从人参分离鉴定了201个三萜类化合物,其中189个归属为达玛烷型三萜及其衍生物,10个归属为齐墩果酸型三萜,2个归属为羽扇豆烷型三萜;不但在含量上,而且在化学结构多样性上,达玛烷型三萜及其衍生物占绝对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20.
罗霞  许晓燕  杨蕾  侯旭  杨志荣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0):983-987
南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sophia(L.)W ebb ex Prantl.的干燥成熟种子,是常用中药材之一。南葶苈子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传统用于治疗痰涎壅盛,喘咳不得平卧,水肿,悬饮,胸腹积水,小便不利等征。现在广泛用于各种心衰的治疗,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1]。随着中药化学的研究,南葶苈子的化学成分已经基本阐明[2-3]。但是对其微量元素化学形态分析,目前尚未见报道。而现代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化学形态对中药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