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发生VAP,则造成脱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危及生命.根据文献报道,VAP的发病率为15%,死亡率达38%[1].因此预防与控制VAP尤为重要.现就VAP预防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临床及其对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有创机械通气1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VAP 临床诊断标准筛选出VAP组和非VAP组.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VAP发病率34.4%,病死率49.1%,病死率明显高于非VAP组(29.7%).结论 VAP发病率、病死率高,能明显增加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谢城  苏炳合 《现代医院》2005,5(8):33-34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其与通气时间的关系、病原学特点、防治措施。方法收集78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VAP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VAP的发生率57.7%,治愈率76.3%;45例VAP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25.2±11.0)h,33例未发生VAP平均机构通气时间为(75.3±23.2)h,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种细菌混合感染率(40.6%)。气道分泌物培养致病菌培养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耐药菌株较普遍。结论VAP是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其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及耐药是VAP病原学特点;应加强呼吸道无菌管理;VAP发生率与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为预防早产儿VAP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妇产科2010年3月-2012年2月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收治的142例胎龄≤32周且体重为(1500±500)g的早产儿临床资料,其中68例机械通气治疗发生VAP(VAP组),未发生VAP的7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胎龄、性别、体重、气管内吸引次数、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贫血、肺透明膜病等因素.结果 142例早产儿中,68例发生VAP,占47.89%;VAP组、对照组的死亡率分别为7.35%、4.05%;早产儿的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气管内吸引次数是早产儿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 VAP的高危因素众多,是内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按需适时吸痰、及时防治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等是防治VAP的关键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行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病原菌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总结预防和控制VAP的有效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226例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 49例,发生率为21.7%,随年龄增长VAP发病率逐渐上升(P<0.05);基础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VAP 20例,发生率40.8%;通气时间>15 d患者VAP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VA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14株,革兰阴性菌占65.4%,革兰阳性菌占24.0%,真菌10.6%;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是VAP主要致病菌;机械通气、原发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因素是VAP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VAP发生与危险因素存在密切相关;严格护理操作,加强对危险因素控制及护理干预,减少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免疫状态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免疫状态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58例无肺部感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入科时、48h和1周行血清瘦素、CD4+及CD8'T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并对患者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结果 58例患者中发生VAP′23例,为VAP组,非VAP患者35例,为NVAP组;两组患者在入科时血清瘦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VAP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在机械通气48h和1周分别为(3.735±0.445)、(3.727±0.393)pg/ml,NVAP组血清瘦素水平在机械通气48h和1周分别为(3.469±0.393)、(3.485±0.355)pg/ml,VAP组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NVAP组(P<0.05);VAP组CD8+T细胞在机械通气1周时为(27.00±5.92)%,NVAP组CD8+T细胞在机械通气1周时为(23.89±5.45)%,VAP组CD8+T细胞在机械通气1周时高于NVAP组(P<0.05);VAP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在1周时低于NVAP组(P<0.05);VAP组CPIS评分和SOFA评分在1周时高于NVAP组(P<0.05).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升高易发生VAP;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细胞免疫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因素和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5月ICU住院治疗的13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46例和非VAP组84例。收集病历问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ICU监测资料归纳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统计并比较VAP组中死亡及存活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评分。结果 VAP组患者死亡率为41.30%(19/46)高于非VAP组,呼吸机撤机成功率45.65%(21/46)低于非VAP组(P<0.001)。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抗菌药物连续使用时间,气管切开和再次插管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P<0.05)。VAP死亡患者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分别为(22.36±2.47)天、(27.56±2.33)天长于VAP存活患者(P<0.001);通气第5天时,VAP死亡患者APACHEⅡ、CPIS评分分别为(20.42±2.36)分、(8.84±1.36)分高于VAP存活患者(P<0.001)。VAP死亡患者死亡前APACHEⅡ、CPIS评分分别为(23.45±2.36)分、(9.63±1.47)分高于VAP存活患者转出ICU时(P<0.001)。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更易发生撤机困难且死亡率较高,致病因素较多,需加强监控,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NICU收治的126例早产儿,根据有无机械通分为机械通气组和非机械通气组(对照组)。其中机械通气组的81例按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回顾性分析机械通气组在机械通气前及48h后血清PCT、WBC、CRP的检测结果,并与同期对照组上述指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机械通气前VAP组、非VAP组及对照组的PCT、WBC、CR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48h后,三组间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CT、CRP三组间不全相等,VAP组高于非VA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非VA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CRP诊断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ROC、AUC分别为0.936和0.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PCT对新生儿VAP早期诊断的准确性高于CRP、WBC。  相似文献   

9.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特点,为防控措施提供 依据.[方法]对ICU 2008年7月~2009年6月419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采取前瞻性调查.结果VAP发生率 18.62%;侵入性操作的使用,机械通气时间>5d,年龄>65岁,均为VAP发生的危险因素;VAP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90%,革兰阳性菌(25.81%)和真菌(4.30%).[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高,由多种高危因素引起,加强病区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手卫生规范、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才能有效降低VAP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1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次数、住院时间以及VAP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次数、住院时间以及VAP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降低新生儿VAP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通气次数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55,自引:4,他引:5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 48 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根据诊断标准、患者群体等的不同可达9%~70%[1].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以2003-2007年医院住院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为对象,通过回顾性方法分析74例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结果 74例患儿中共有31例患儿发生VAP,发生率为41.9%,病死率为14.3%,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占82.2%.结论 在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重视VAP,积极减少VAP发生率,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气道管理,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提高机械通气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危重患者进行机械通气48 h后出现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机械通气最严重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现结合我院近3年来49例VAP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非药物性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显著延长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而且增加住院费用[1],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根据不同医疗条件,其病死率约20%~71%[2].因此,预防VAP的发生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生存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较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调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6-06-01-2018-10-31我院ICU收入的298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发生VAP将其划分为VAP组和非VAP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VAP影响因素。结果 298例患者中发生VAP 106例,VAP发生率为35.57%,共检出101株病原菌,其中64株(63.37%)为革兰氏阴性菌。年龄(χ~2=7.319,P=0.007)、侵入性操作(χ~2=23.042,P<0.001)、使用制酸剂(χ~2=5.933,P=0.015)、意识状态(χ~2=5.427,P=0.020)、原发肺部疾病(χ~2=16.311,P<0.001)和机械通气时间(χ~2=29.453,P<0.001)均为VAP发生影响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3.357,95%CI为1.287~8.753,P=0.014)、有侵入性操作(OR=8.499,95%CI为1.898~38.069,P=0.005)、有原发肺部疾病(OR=3.212,95%CI为1.777~5.806,P<0.001)和机械通气时间>3d(OR=2.181,95%CI为1.060~4.487,P=0.035)均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较高,年龄、侵入性操作、原发肺部疾病和机械通气时间是VAP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急诊插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对医院自2009年4月-2011年12月在急诊科室行紧急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而引发VAP的患者108例,选择同时期未感染VAP行插管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发生VAP的危险因素(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心肺脑复苏、胃部内容物的吸入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的年龄、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胃内容物的吸入等与VAP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机械通气2~5 d时的VAP发生率为21.03%,>5 d的发生率为56.98%;术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明显的预防效果(P<0.05).结论 VAP在急诊插管中具有高发生率,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结合其特点,应该以预防为主,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配合合理的抗菌药物,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对其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ICU)内进行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归纳患者发生VAP的相关因素。结果 132例患者VAP发生率为42.42%(56/132),试验组发生VAP 12例少于对照组((P0.001)),同时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分别为(6.32±2.15)天及(10.23±2.13)天均低于对照组(P0.05);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使用糖皮质激素、脱机失败再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是患者VAP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VAP的发生率较高,影响ICU患者VAP发生的因素较多,对机械通气患者给予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科ICU(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为预防控制VAP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PICU2008年1-12月机械通气患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将持续机械通气48 h的患儿纳入研究对象,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确定VAP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病例132例,其中发生VAP 33例,发生率为25.0%;分离到病原菌1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前肺炎(OR=0.07,P0.001)、机械通气持续时间5 d(OR=4.58,P0.05)、重复插管(OR=3.68,P0.05)、外科手术(OR=3.74,P0.05)为VA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PICU患儿是发生VAP的高危人群,应加强PICU的VAP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危重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COPD危重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有创机械通气,当肺部感染基本控制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继续行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通气(PSV)方式逐渐至脱机;序贯组16例,改为面罩Bi-PAP无创正压通气后逐渐至脱机.两组同时进行监护,记录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例数、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序贯组VAP发生率较对照组低(6.25%比56.2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短[(137±38)h比(362±16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死率与总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危重呼吸衰竭患者,当肺部感染基本控制时,实施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可以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延长了机械通气时间,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并增加了病死率.VAP根据其发生时间可分为早发性VAP(E-AP)与晚发性VAP(L-VAP),但划分天数无统一规定,美国胸科协会2005年的指南推荐,早发性VAP (E-VAP)与晚发性VAP(L-VAP)的划分天数为4d,机械通气时间≤4d为E-VAP,>4 d为L-VAP. 1 VAP的危险因素 1.1 口咽部细菌定植与气管插管 口咽部细菌定植为VAP的发生提供了条件.任玲等报道40例口咽部微生物定植中有52.72%发生了V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管和支气管上皮黏膜完整性丧失,黏膜清除能力下降,气管插管使定植菌接种于肺并发生增殖.Sivent等[4]研究显示,100例头颅外伤患者中,68.0%患者气管插管<24 h发现气管内有流感嗜血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这是引起E-VA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