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丁型肝炎病毒(HDV)基因结构、复制、编码蛋白质、致细胸病变性及其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丁型肝炎病毒(HDV)基因结构、复制、编码蛋白质、致细胞病变及其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丁型肝炎病毒(HDV)基础链及抗基因链RNA均具有自裂能力,即在RNA分子中存在核酶活性的RNA序列,其核酶的二级结构不同于植物类病毒等的核酶,它很可能为假结样结构,两条链上核酶的结构相似,在HDV复制过程中核酶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HDV基因链和抗基因核酶的结构、特性及其在HDV复制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丁型肝炎病毒(HCV)基因链及抗基因链RNA均具有自裂能力,即在RNA分子中存在核酶活性的RNA序列,其核酶的二级结构不同于植物类病毒等的核酶,它很可能为假结样结构,两条链上核酶的结构相似。在HDV复制过程中核酶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HDV基因链和抗基因链核酶的结构、特性及其在HDV复制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丁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我们采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检测长春地区50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孕妇血清及其新生儿脐血清中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DV-M)。结果,孕妇血清HDV-M阳性8例,阳性率为16%(8/50),新生儿脐血清HDV-M阳性2例,阳性率为4%(2/50)。表明长春地区确有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且HDV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相似文献   

6.
自从意大利学者Rizzetto在1977年发现δ因子以来,δ肝炎病毒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δ肝炎病毒(即丁型肝炎病毒,HDV)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HDV的认识日渐深入。本文就HDV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1 HDV的结构特性成熟的HDV颗粒在电镜下呈球形,酷似  相似文献   

7.
丁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李应光,方志怀,辛秀兰综述方俊明审校由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流行病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检测丁型肝炎(HD)的技术更加敏感和特异,因此,国内外对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日趋势深入,本文就此进行了综述。1丁型肝炎在世界...  相似文献   

8.
1992 ̄1994年,从本油田所属医院收取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67份,采用ELISA法检测HDAg,抗-HDIgM,抗-HDIgG,共检出HD患者37例,占13.86%,以抗-HDIgM检出最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近些年来丁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黑猩猩、旱獭及北京鸭的研究近况,包括宿主免疫反应、组织病理变化和病程特点。这些动物模型研究进一步推动了丁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庚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庚型肝炎的流行概况、输血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其他流行病学方面的调查和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庚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庚型肝炎的流行概况、输血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其他流行病学方面的调查和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2865丁型肝炎病毒中国52株的cDN八克隆及基因变异分析/周思亮(华西医科大学》二厂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一1994.74(10)一6肠一607 以四川地区「1例无症状携带丁型肝炎病毒、Hov)和乙型肝炎病毒吸H以厂)患者的外周血为标本.采用逆转录PcR技术.获得了HDv全基因组的。ON八克隆(Hovszo3)·全长1684bp。与世界其它七个地区株相比.其核同源性为81.8~95.4%;丁肝病毒抗原蛋白编码区核酸同源性为88.9~96.1%.氨基酸同源性为86.493.0%。另从l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内克隆了丁肝病毒抗原蛋白(Ho、s)编码基因(Ho\,’ sx。,株).与519:株相Lt.亦…  相似文献   

14.
丁型肝炎病毒 (HDV)是亲肝细胞的缺陷RNA病毒 ,它的复制与增殖需要乙型肝炎病毒 (HBV)辅助 ,常与HBV引起重叠感染。为探讨HBV重叠感染HDV情况及对HBV感染者病情的影响 ,我们对 2 62例不同类型的乙肝患者同时进行了HBV和HDV标志物的检测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2 62例病例均为我院 1999年 8月至2 0 0 0年 12月住院病人 ,其中男 187例 ,女 75例 ,年龄15~ 71(37± 18)岁。急性肝炎 (AH) 36例 ,慢性肝炎(CH) 12 3例 ,肝硬化 (LC) 94例 ,重型肝炎 (FH) 9例。诊断依据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  相似文献   

15.
一种缺陷病毒-丁型肝炎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又称δ因子(delta agent).1977年意大利的Rizzetto首先发现.当时曾被误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新的抗原抗体系统.1979~1980年经黑猩猩试验,证明这是一种新型病毒,需要嗜肝病毒(hepadnayirus)辅助其功能,如人乙型肝炎病毒(HHBV)或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帮助它穿上外套,HDV才具有完整结构的病毒颗粒功能.1984年才将这一缺陷病毒正式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6.
以往研究表明西非洲的塞内加尔HBsAg阳性肝病患者中,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病,人,就有22.5%丁型肝炎病毒(HDV)抗体阳性,而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则未有抗—HD的检出。为此,作者检测了塞内加尔422名健康孕妇的HBV/HDV感染标志,即包括HBsAg、HBeAg和抗—HD,HBV DNA用斑点杂交法检查。对象来自塞内加尔两个  相似文献   

17.
δ肝炎抗原可在各型δ肝炎的肝脏中发现,而在血清中仅见于原发性感染患者的早期阶段,因此δ肝炎的血清学诊断主要依据δ肝炎抗体(抗-HD)的检测。为了阐明原发性δ病毒感染的体液反应及其临床意义,作者对意大利米兰地区两组74例δ肝炎患者进行了δ抗原、IgM 抗-HD 和 IgG 抗-HD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年4月至1988年10月间,本文应用酶联吸附法(EIA)对石家庄地区Ml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了抗-HD的检测,共发现35例阳性,阳性率12.92%,其中男性阳性率14.06%(27/102),女性为10.13%(8/79),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石家庄地区可能为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在这些人群中,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抗-HD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携带者,但三者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合并或重香感染HDV对乙肝慢性化及肝硬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证明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群中丁型肝炎病毐与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2例各类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了HBV与HDV感染标记物测定,结果表明:⑴HDV感染率为2723%,以肝癌、肝硬化和重症肝炎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00%、4828%、3333%),提示HBV与HDV合并感染或重叠感染时,可导致病情加重和感染的慢性化;⑵本文研究结果还揭示,HBV与HDV合并或重叠感染时,HBV和HDV可以共存,并无相互抑制现象;⑶3例HDV感染者未检出HBsAg,一方面因效价低于目前检测水平,另一方面认为只要HDV—RNA进入宿主细胞,即可进行RNA复制和HDAg表达,不需要依赖嗜肝DNA病毒,而由HDV独立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丁型肝炎病毒(HD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为其临床防治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120例入住医院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详细记录其病史及相关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DV血清标记物HDAg、抗HD、抗HDIgM及HBV血清标记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抗HBc;同时检测所有患者的肝功能、HBV-DNA水平及肝硬化Child-Pugh评分.结果 120例HBV感染的患者中有20例患者同时存在HDV感染的影响,HDV感染的发生率为16.7%,8例为HDAg阳性,11例为抗HD阳性,1例为抗HDIgM阳性;HBV感染联合HDV感染的患者,其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为(178.9±8.6) U/L,总胆红素(TBil)为(61.9±9.2)μmol/L水平明显高于单独HBV感染组患者的(78.4±9.4)U/L、(41.4±9.1) μmol/L,而白蛋白(ALB)水平(26.7±7.6) g/L明显低于单独HBV感染组患者的(29.9±7.3) g/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HBV感染联合HDV感染的患者,其肝硬化Child-Pugh评分(10.7±1.6)分明显高于单独HBV感染组患者(8.9±1.3)分,而HBV-DNA拷贝数(4.1±0.4)log10拷贝/ml低于单独HBV感染组患者(5.2±0.7) log10拷贝/m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患者易并发HDV感染,进一步加重肝功能的损伤,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情,且HDV感染可以抑制HBV的复制,减低其水平,临床对于HBV联合HDV感染患者要积极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