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祛湿通络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8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宏斌  王西贤 《陕西中医》2005,26(7):663-664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从湿瘀络脉治疗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祛湿通络汤(藿香、厚朴、茯苓、滑石、通草、丹参、川芎等)配合西医常规治疗83例,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为85.1%,两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提示:湿瘀络脉是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病理机制之一,祛湿通络汤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学清 《陕西中医》2006,27(4):415-416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熄风化痰类中药配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通络愈眩汤(葛根、丹参、赤芍、泽泻、蜈蚣、地龙、川芎、天麻、九节菖蒲、三七粉等)治疗本病4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通络,熄风化痰,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荣培红  林海 《陕西中医》2010,31(10):1330-133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120例。结果:总有效率89.17%。结论:补阳还五汤合针刺治疗中风具有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络化痰汤治疗痰瘀互结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遗症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化痰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效率为88.57%,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化痰汤治疗痰瘀互结型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温阳化痰法为主治疗脑梗塞后失语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锡采  程惠玲  邱承伟  张岩 《陕西中医》2005,26(11):1161-1163
目的观察温阳化痰,芳香开窍,祛瘀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大脑前循环梗塞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苏丹解语汤(苏合香、麝香、冰片、丹参、沉香、诃子、石菖蒲、水蛭等)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整体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55.2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苏丹解语汤具有温阳化痰,芳香开窍,祛瘀通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铁苎  宋洁 《陕西中医》1995,16(9):393-393
采用温胆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遗症34例。总有效率94.1%。提示清热化痰通络是治疗中风后遗症属痰湿内阻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晓春 《陕西中医》2006,27(2):167-168
目的:观察滋阴潜阳,化痰祛瘀类中药配合体针治疗阴虚型中风后遗症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滋阴平肝汤(生地、玄参、白芍、龟版、龙骨、桑寄生、天麻等)结合体针治疗本病36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滋阴潜阳,化痰祛瘀法配合体针对促进瘫痪肢体的肌力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张月霞 《光明中医》2006,21(9):64-65
对30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运用滋肾健脑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6.75%,对照组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总有效率86.2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9.
化痰通络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红  王志栋 《陕西中医》2008,29(2):147-148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化痰通络汤(瓜蒌、鸡血藤、桂枝、薤白、枳实、厚朴、半夏、菖蒲等)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20例。结果:总有效率93.3%。结论:化痰通络汤可以化痰通阳、活血通络,具有提高心率,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供血作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56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解毒类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白术、法半夏、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治疗本病56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53%。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袁有才  高碧峰 《陕西中医》2011,32(10):1295-129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益气活血化痰方(党参、丹参、姜半夏、三七粉、生大葱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69.4%,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中风先兆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段翠萍  韩兆峰 《陕西中医》2012,(9):1158-1159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论治配合西药治疗中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为5型(肝阳上亢证、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阴阳两虚证)分别以(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补阳还五汤、大定风珠、地黄饮子)配合基础西医药治疗本病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中风有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拟通络化痰汤(生大黄、桃仁、枳实、丹参、半夏、茯苓、菖蒲、郁金等)治疗中风58例,总显效率86.2%。提示清热、化痰、通络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法则。  相似文献   

14.
刘瑛  王柏松  柳玉林  刘竹凤 《陕西中医》2007,28(12):1642-1644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并加用大黄、葶苈子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分4型(肝阳暴亢、风痰瘀阻、阴虚内动、气虚血瘀、闭证及脱证;分别以平肝息风、养阴柔肝、化痰祛瘀、益气通络、启闭固脱开窍)论治并加用大黄、葶苈子治疗本病39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平肝息风,养阴柔肝,化痰祛瘀,益气通络,启闭固脱开窍的功效,有辨证论治及综合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徐辉 《陕西中医》2006,27(12):1513-1514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川芎定痛汤(川芎、钩藤、白芷、地龙、天麻、白蒺藜等)治疗本病40例。结果:临床治愈20例,总有效率92.5%。结论:本方有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化瘀消栓汤治疗缺血性中风60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兰印 《陕西中医》2005,26(2):122-123
目的 :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采用化瘀消栓汤 (黄芪、葛根、川芎、丹参、天麻、僵蚕、九节菖蒲等 )治疗缺血性中风 60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96.67%。提示 :本方具有补气活血 ,化瘀消栓通络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兆吉 《陕西中医》2010,31(2):149-150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平肝熄风类中药配伍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止眩汤(党参、黄芪、白芍、当归、川芎、葛根、天麻等)加减治疗眩晕260例。结果:总有效率91.15%。结论:本方具有补气活血通络,化痰熄风止眩之功效。  相似文献   

18.
祛风通络化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28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峰 《光明中医》2010,25(9):1636-1637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化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28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和对照组1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祛风通络化痰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118例,总有效率81.94%,治疗组总有效132例,总有效率94.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对缺血性中风治疗中应用自拟的祛风通络化痰汤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周云翔  田腊群 《陕西中医》2006,27(7):800-801
目的:观察祛风、化痰、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抑眩汤(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竹茹、银杏叶、白茅根、葛根、天麻等)治疗眩晕32例,对照组32例采用眩晕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8.1%。提示:本方具有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的作用,对治疗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120例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14年11月~2016年11月,选取我科收治的120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由于治疗方法存在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即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通络扶正汤每日内服两次,每日进行一次针灸治疗,最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6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进行临床治疗时,采取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临床效果比较理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