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专业认证是中医学专业按照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进行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认证.专业认证是国家教育部为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中医学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专业认证有利于统一行业内部对中医人才职业素质要求的认识,是中医教育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推动中医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关于本科毕业生基本要求中,将教育目标分为总体目标、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知识、技术、职业素质三维教育目标的规定,符合国家对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适应了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趋势,突出了中医学教育特色,完善了中医学高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根据《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探讨建立世界中医学专业认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对专业认证的认识,概述全球医学教育认证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世界中医学教育现状,认为应尽快建立全球性中医学专业认证制度,并在制定世界中医学专业认证指标体系方面略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专业认证是国内首次对提高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进我国建立中医学教育标准和认证制度,是规范中医学教育,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把中医学教育标准推向世界的一次战略举措。通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认证实践,对中医学专业认证标准的认识、认证的基本程序运行、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体验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认证的实践效果,浅谈了对中医学专业认证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的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自2010年试点工作开始,从《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的形成、《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的制定、认证工作程序的建立、认证专家队伍的组成及认证经验的积累等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的发展和规范~([1])。根据对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年颁布的《护理学教学质量国家标  相似文献   

6.
国际医学教育组织于2001年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其中“批判性思维和研究”领域要求医学毕业生须具有“批判性评价现有临床经验和技术的能力、不断自我学习和评估能力、求知创新意识及进一步发展的潜力。”2007年1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中国·本科中医学教育标准”,要求开设本科中医学专业的院校在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掌握科学的方法。”综合来看,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就是质疑、反省、分析和综合囝。那么,古老的中医学有没有这种思维呢?这种思维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无推动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7.
临床技能实训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基础.临床技能实训已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列入中医药院校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亦明确指出了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  相似文献   

8.
《江苏中医药》2012,(8):3-3
据中国中医药报报道:《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意对照国际标准》2项中医药国际组织标准日前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与第一次监事会上获得通过。《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是以世界中联2009年5月发布的《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为基础,结合中医学教育特点和职业需要,参考世界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由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起草完成的。该标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  相似文献   

9.
正专业认证已经成为加强专业教育建设、保证专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契机。我校于2016年4月向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提交了《中医学专业认证申请表》,2016年11月13日—17日由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认证专家对我校中医学专业进行专业认证现场考察。通过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推动学校内涵发展。1教学理念的更新1.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转变教育理念,重点是以学  相似文献   

10.
自2018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以来,各高等中医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本科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索研究。文章归纳总结我国目前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阐明不同教学方法在中医学本科教育中的优缺点,旨在为我国高等中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在世界传统医学中可谓独占一席。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我国多年来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让学生学习一定的中医知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我科常年承担广州医学院本科五年制《中医学》理论和实践课的教学任务。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在讲授《中  相似文献   

12.
冷炎  宫晓燕 《中医教育》2011,30(6):22-25
中医学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均是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措施。两者各有侧重,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采用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所有的本科院校进行评估,各高校的特色项目凸显不足;专业认证则更加尊重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和教育模式的多样性。把学校评估和专业认证相结合,前者考察学校整体办学情况,后者考察专业院系办学情况,二者结合将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1月,本院迎来由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认证专家进行专业认证专项考察。认证专家将通过对我校中医学在办学宗旨、教育计划、学生成绩评定、学生、教师、教育资源、科学研究、教育评价、教学管理、改革与发展等指标进行全面深人的现场考察,作出认证结论。中医外科教研室作为迎接此次认证工作的主要参与单位之一,全体教研室人员深刻的认识到此次专业认证是国家教育部为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体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现代的医学教育需要《中医学》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我们用FLASH等技术完成了《中医学四诊》的CAL课件,并已启用,除了用活动控键大量插入临床典型病例照片、录像外,在舌诊原理、诊脉指法、脉象等教学难度大的章节中运用FLASH动画解析,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教育部高等院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到2015年共完成了22所院校的认证工作,在认证工程中,通过教师访谈、学生座谈、听课、调阅试卷和材料等形式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高等教育界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有些是中医高等教育特殊存在的问题,但是因为涉及中医高等教育的一些关键问题,因此,本着共同关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的思路一并提出并希冀能够引起各院校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最近在成都召开。会议对《中国本科中医学教育标准》、《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战略》等进行讨论修订。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在会上通报了2008-2009年度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意对照国际标准》2项中医药国际组织标准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与第一次监事会上获得通过。《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是以世界中联2009年5月发布的《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为基础,结合中医学教育特点和职业需要,参考世界各国(地区)中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由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起草完成的。该标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在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和价值追求,无不彰显出中华文化特有的智慧和哲学精髓。其中对“和”的价值追求和取向,就是突出反映。关于这一点,在古代中医学代表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详尽阐述。其中《素问·逆调论》有关“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论述,就从一个层面反映了这一思想,道出了中医学“和”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医学本科教育现状和名老中医人才成长的过程,提出了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改革现行中医学本科教育的新举措。中医学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即五年制本科采取“二长一短”学期和五年“八课堂五实践”的导师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改革,涉及到人文、中医经典课程的开设、教材改革、注重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我校中医学专业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并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根据评估中的课程教学要素,结合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中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分析,提出课程定位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与效果、课程特色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