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2.
中老年人甲亢起因隐匿 ,症状可不典型 ,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我院内科 1997年 3月至 1999年 6月收治误漏诊的中老年甲亢 1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5 0~ 78岁 ,其中 6 0岁以上 11例 (73 .33 % ) ,病程 9个月~ 4年。1.2 临床表现 心悸 ,胸闷 12例 (80 % ) ;乏力 9例 (6 0 % ) ;盗汗 7例 (4 6 .6 7% ) ;消瘦 5例 ;性格行为改变 2例 ;心搏骤停1例。1.3 辅助检查 血甲状腺激素测定FT4 增高 15例 (2 .2 7~5 .73ng/dl) ,FT3 增高 12例 (12 .5 0~ 2 1.87pg/ml) ,TSH全部减低…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50岁,机关干部。因“渐进性多食、消瘦伴乏力近3个月”门诊。体格检查:神清,较胖,五官无异常,甲状腺不大,心、肺、腹(-),ECG、腹部B超未见异常。HR 90次/min,尿糖(+ + +),空腹血糖8.8mmol/L,无心悸、胸闷、下肢水肿等。进一步在某医院就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门诊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后,食欲亢进稍好转,尿次减少,乏力改善,血糖、尿糖基本正常,继续维持治疗。3个月后,消瘦显著,又述多汗、怕热、心悸、便溏。仔细检查:甲状腺Ⅱ^0肿大,HR106次/min。T3、T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均升高。回朔病史,患者于病后有多汗、稀便、情绪不稳、容易动怒等症状。综合分析,临床诊断甲亢。予以他巴唑等药物治疗,上述症状消失,2年后痊愈。 相似文献
4.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 (甲亢心 )临床并不少见 ,但易漏诊、误诊 ,1 994年 8月至 1 998年 1 0月我院诊治 34例 ,其中院内外误诊 1 2例(35 3% )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1 2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7例 ,年龄 62~ 77岁 ,其中合并冠心病 3例、高血压 1例、慢性支气管炎 1例、贫血 1例。临床表现 :心悸、胸闷 1 2例 ;表情抑郁 8例 ;消瘦5例 ;纳差、乏力 6例 ;怕热、多汗 3例 ;烦燥、失眠 2例 ;胸骨后疼痛 2例 ;手颤 2例 ;甲状腺无肿大 8例 ,Ⅰ°肿大 3例 ,Ⅱ°肿大 1例 ;脉压差 6例 ;心脏杂音 4例 ;心功不全 4例。辅助检查 :血T33 6~ 1 0… 相似文献
5.
6.
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淡漠型甲亢 )缺乏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特殊兴奋症状 ,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 ,淡漠、情绪消极等 ,因而容易被忽视致误诊。我院 1996年至 1998年开展甲亢专科以来 ,共诊治 6 15例甲亢病人 ,其中有 11例为淡漠型甲亢。均经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 )检查及13 1碘吸收率测定而确诊为甲亢。现将临床病例报告如下 ,并略加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男性 4例 ,女性 7例 ,年龄 2 5~ 73岁 ,平均 42岁 ,其中 39岁以下 3例 ,最多是 40~ 6 0岁年龄段 ,占 7例 ,73岁 1例。1 2 临床表现 11例均无… 相似文献
7.
9.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50岁,机关干部。因“渐进性多食、消瘦伴乏力近3月”就诊。查体:神清,较胖,五官无变化,甲状腺不大,心、肺、腹(-),ECG、腹部B超未见异常。心率90次/min,尿常规GLU(+++),空腹血糖8.8mol/L,无心悸、胸闷、下肢浮肿等。在某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门诊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后,食欲亢进稍好转,尿次减少。乏力改善,血糖、尿糖基本正常.继续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例 1,女 ,2 6岁 ,因停经 2 0周 ,反复恶心呕吐 3个月余 ,于1998年 10月 2 0日收住院。患者停经 6周后出现恶心、呕吐 ,自认为妊娠反应 ,未治疗。妊娠 14周后 ,呕吐加剧伴纳差、乏力、消瘦 ,经补充能量 ,应用硫酸镁等处理 ,无明显好转。妊娠2 0周时 ,因呕吐物中伴有鲜红血性物 ,查呕吐物隐血 ( ) ,收住院。胃镜检查示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出血 ;肝功能正常 ;经解痉保护胃粘膜治疗 ,无明显好转 ,查体发现甲状腺肿大 ,而查甲状腺功能示 :总甲状腺素 (TT4 ) 2 5 2 .5nmol/L ,游离甲状腺素 (FT4 ) 4 2 .3pmol/L ,促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肿瘤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0月本院住院治疗的脑肿瘤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46),实验组采取脑肿瘤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对照组采取开颅肿瘤切除术。对两组手术前后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年,实验组存活率为87.10%、复发率为16.13%、ADL得分为(75.44±5.45)分;对照组分别为60.87%、47.83%、(57.33±4.09)分,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肿瘤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比较锁孔开颅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KAES)与立体定向置管联合尿激酶引流(SAU)两种微创术式在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17例患者(KAES组63例、SAU组5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长。评估术后超早期、早期和短期的残留血肿体积、血肿清除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估术后30 d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的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 两组术前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ES组较SAU组手术时间更长、失血量更多、引流管留置时间更短(P均<0.001);术后超早期KAES组血肿清除率更高(P<0.001);而术后早期及短期两组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超早期和早期,两组GCS和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短期SAU组NIHSS优于KAES组(P=0.034)。术后30 d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mRS≤3分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3)。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均安全有效,KAES术后超早期血肿清除率及残留血量占优,随后SAU组快速追赶并与KAES组相当,SAU组近期和远期效果均不亚于KA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应用于脑肿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08年3月—2013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肿瘤患者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通过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通过脑肿瘤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和术后复发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为8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为1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提高、CCS评分降低,但是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更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在脑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近年来立体定向放疗在复发胶质瘤中的应用进展进行评述。方法回顾胶质瘤复发的类型,介绍了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复发胶质瘤的照射剂量、照射范围及疗效,分析了立体定向放疗单用或与药物联合治疗复发胶质瘤的情况。结果胶质瘤复发多数是在初次放疗野内;立体定向放疗是复发胶质瘤进行再次照射时的选择。立体定向放疗可分为单次及多次,联合替莫唑胺、贝伐珠单抗等药物会显著提高疗效。结论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复发胶质瘤有很好的疗效,在照射剂量、照射范围及联合药物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和多靶点组合对难治性精神病的治疗意义,综合评估临床疗效。方法:在立体定向基础上,应用CT、电阻值和微电极电生理进行核团定位,对80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采用杏仁核、内侧隔区、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应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grobalimpressionsscale,CGl)、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psychiatricratingscale,BPRS)、阴性和阳性综合量表(thepostitveandnegativesyndrome,PNSS)精神病评定量表在术后6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依据减分率标准,80例患者中,显著进步46例,进步31,无变化3例。手术前后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多靶点组合的立体定向技术是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靶点组合设计和亚核团的准确定位,对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CT脑立体定向术、开颅术及保守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内血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自行设计了CT脑立体定向装置及螺旋吸引血肿清除器,经动物血肿模型抽吸试验证实此法安全,有效后用于临床,对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进行立体定向清除术,血肿清除率为60%~96%,12例病人达到满意疗效。并与同期进行开颅手术及保守治疗各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立体定向手术组病人预后较其它两组好,病情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采用X 刀分次治疗方法对94例颅内深部病变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观察,经治疗后4~38个月(平均24.1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病变缩小率50.55%,病变控制率38.46%,症状改善率89.01%。本组约13%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嗜睡、颅神经麻痹、耳鸣、精神症状等并发症,初步探讨了这些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命力针刺方法在治疗痔PPH术后疼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穴位的选用是以全息缩影为基础,在两手第二掌骨桡侧,进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145例患者,治愈53例,占36.55%,好转75例,占51.72%,总有效率88.28%。结论:生命力针刺能有效缓解痔术后病痛,并且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同时能提高人体的防御和修复能力,增强战胜疾病与伤痛的意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胸腔镜在肺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手术方法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方便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胸外科收治的、接受肺部手术患者3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该组患者皆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另选择同期于该院接受肺部手术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胸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在治疗的过程中以及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有死亡例数发生,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7%显著要低于对照组42.9%,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23.5±7.6)min、拔管时间(3.8±0.9)d以及住院时间(8.1±2.4)d皆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72.3±4.1)mL少于对照组(149.7±7.8)mL,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应用于肺部手术中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且术后反应轻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