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应用血液透析器与微栓过滤器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影响。方法 38例体外循环 (CPB)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19,术中应用血液透析器 )和对照组 (n =19,术中应用微栓过滤器 ) ,动态观察围术期血液ICAM 1的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ICAM 1水平在术后 2 4小时低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心内直视手术应用血液透析器可清除CPB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炎性因子 ,从而减轻CPB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正>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中心肌保护至关重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引起心肌损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有研究证实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Lipo-PGE1)具有心肌保护作用[1,2]。我们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Lipo-PGE1在CPB心内直视手术中对MIRI的保护作用。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和分组: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择期在CPB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50例,  相似文献   

3.
随着心胸外科的诊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因其心肌的缺血低氧和再灌注损伤十分轻微,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较新的手术方法。我们应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2年1月至1987年10月对226例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人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其中17例手术中因意外损伤造成大出血或心跳骤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08年2月期间经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30例,手术均经右腋下小切口进入胸腔,在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平均转机(35.6&#177;17,9)min。无明显并发症,术后3个月心功能评价Ⅰ级6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5例。结论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安全有效,心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电视胸腔镜心内直视手术71例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部分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二尖瓣膜病损患者,可采用电视胸腔镜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该法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不伤胸骨、损伤小、伤口愈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我院2001年8月至2007年12月应用电视胸腔镜下行心内直视手术71例。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传统心内直视手术多采用经胸骨正中切,视野暴露好,但创面大,损伤重,术后常存在瘢痕明显,胸骨畸形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追求手术的微创和美学效果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笔者自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实施心内直视手术21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脏不停跳情况下行心内直视术,不阻断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不灌注心脏停跳液,心脏无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是近年来新兴的最接近于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措施和新的手术方法。小切口是取右腋下直切口经第3~4肋间进胸行心内直视术,具有损伤小,瘢痕隐蔽,不破坏胸廓完整性,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1年6月,实施不停跳、小切口心内直视术185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后并发症观察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心肌处于缺血状态,且主动脉开放后同样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情况,导致白细胞的大量激活,炎性介质释放和自由基的产生。心脏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的实施除采用停搏液、低温等方法尽量降低外科缺血再灌注损伤外,减少体外循环引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减轻心肌损伤及术后并发症,近年来成为心脏外科关注的热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发展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的进一步了解,临床医生已经意识到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肌保护至关重要。20世纪70年代后期Follete首先提出了含血停搏液的应用,但仍存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及围术期处理成功的经验。方法 对2005年3月~2005年5月实施的12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总结、分析。结果 12例病人均手术顺利、恢复良好。结论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功需要术前准备、麻醉、体外循环、心肌保护、手术技巧、术后监护等全方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云南地区心胸外科的不断发展,先后治愈了大批心脏病患者,然而过去由于缺少开展急症心内直视手术的能力,仍有不少患者失去了抢救时机。从1986年4月至1987年底,我科对12例危重病人作了急症心内直视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组病例占同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总数3.4%。  相似文献   

13.
意外地損害到心脏传导系統,为心内手术合併症之一,尤其在治疗中隔或中隔旁缺損时。作者总结了除三尖瓣分离术以外的102例心内手术,这些病例均作了术后心电图检查。其中:29例为非直视性心脑手术,作了一侧或二侧性心室切开;73例为直视性心內手术,有的采用低温麻醉,有的用体外循环。大多数病例心电图作于术后15小时以后。在29例非直视性心内手术中,仅2例以生束枝传导阻滯,而在73例直视性心内手术中,27例发生传导障碍。这些病例按原先病变和所发現障碍的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右心系统的先心病病人 ,各 19例给予浅低温和常规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对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不停跳组手术时间短 ,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 ,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少 ,心律失常、心肌酶改变等明显优于停跳组 (P <0 0 1)。结论 该手术时间短 ,心肌的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少 ,是先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充分显露手术部位的前提下 ,尽量减小损伤 ,使切口更加美观 ,是心内直视手术入路发展的趋势。我们使用胸骨下半部分劈开切口 (Lowerpartialmediansternotomy ,LPMS)进行了心内直视手术 ,效果理想。现将手术的有关方法报告如下。1 病人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 1 998-0 9~ 1 999-0 6,共收治心内直视手术病人 53例。其中房缺 (ASD) 2 4例 ,室缺(VSD) 2 0例 ,法乐四联症 (TOF) 2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MS)合并二尖瓣狭窄 (MI) 5例 ,主动脉狭窄 (AS)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 (AI) 2例。手术分别…  相似文献   

16.
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实验组各20例,全部为室间隔缺损者,无合并肺动脉高压及其他心内畸形。对照组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实验组采用右腋下直切口开胸心内直视手术。分别在不同时点检测气道峰压,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及动脉血查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均无死亡,无低心排综合征,无呼吸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体外循环(CPB)后6 h、12 h气道峰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升高(P<0.05),氧指数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时点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胸微创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会对肺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朝霞  龚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2990-2991
随着心血管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要求更为精细。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163例婴幼儿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术中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右腋下竖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疾病的经验。方法在2006年4月-2008年4月共完成1139例经右腋下竖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手术均经右腋下竖直切口进入胸腔,经胸腔暴露心脏及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心脏停搏状态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结果全组无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经右腋下竖直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安全可行,美观,恢复快,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在高原地区行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 13例心脏病患在常温、深浅低温停跳与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通过血气分析调整电解质平衡、加大给氧、药物处理等技术,保护患的心、肺、肾等功能。结果13例患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顺利完成,术后患无肺水肿、低心排出量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肾功能不全、气栓栓塞等合并症。结论 在海拔3658米高原地区开展房、室缺修补术、瓣膜置换术、腋下小切口心脏停跳与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可行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常见困难及应对策略。方法41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同步监测左心室压和主动脉灌注压、有创动脉压、脉搏波形,主动脉根部插槽针排气,药物减缓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结果手术更简便、安全,疗效更可靠,无气栓。结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左心室持续测压与主动脉内压同步对比、有创动脉压监测脉搏波形、预防性主动脉根部持续排气等是防止体循环气栓的可靠方法;减缓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能提供相对“安静”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