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分析眩晕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式。方法:我院2007-12-01~2012-10-01期间一共收治了眩晕症患者3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3例患者经过病因和药物治疗之后,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7例患者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分别给予其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螺钉内固定联合植肾融合术等进行治疗,全部治愈。结论:眩晕症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两种,查询病因并给予患者适合的治疗方式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分析产前子痫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产前子痫患者的临床资料,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给予解痉、扩容、镇静、降压、利尿、改善微循环等治疗,适时终止妊娠。结果患者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38例。发生产后出血5例,胎盘早剥1例,妊娠症心脏病1例,未发生孕产妇死亡病例。49例新生儿中,19例早产儿,7例胎儿窘迫,2例新生儿窒息,2例死亡。结论定期行孕期检查对提高诊断率,降低产前子痫患者母婴死亡具有重要的意义,患者一旦发生子痫,应给予对症治疗,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药物封闭加推拿治疗慢性训练伤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0月一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训练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组60例,采用单纯药物封闭进行治疗;联合组60例,在药物封闭基础上联合推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显著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药物封闭联合推拿进行治疗慢性训练伤患者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方法简单有效,适宜临床依据患者情况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酊剂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稳定期肝肾阴虚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收治的60例稳定期肝肾阴虚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酊剂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NB-UVB照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临床疗效及随访半年时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治疗组:痊愈10例,痊愈时间为(34.06±7.28)d,显效10例,有效6例,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痊愈6例,痊愈时间为(45.53±6.62)d,显效6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66.67%。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9.23%;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55.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痊愈时间及复发率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酊剂联合NB-UVB治疗稳定期肝肾阴虚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较单纯使用NB-UVB治疗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蛇补酊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5月至2013年9月解放军230医院皮肤科收治的251例局限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表分法将所有251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125)和对照组(n=126)。研究组患者采用复方蛇补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局部给药、皮损部位边搽边按摩,持续1 min,3次/d;每个月随访1次,连续观察3个月(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皮损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6%(112/125),对照组为88.9%(112/12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包括局部轻度瘙痒及红斑,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蛇补酊治疗局限型白癜风疗效确切,且药物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建立儿童白癜风临床特征与预后关系的评估模型,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建立儿童白癜风患者标准病历;收集儿童白癜风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口服中药、微量元素、维生素,联合PUVA光化学疗法。结果经中西医结合治疗,150处皮损中痊愈36处,显效32处,有效30处,无效52处,痊愈率为24%,显效率为21%,有效率为20%,无效率为35%,总有效率为65%;PUVA照射时间、皮损部位、皮损毛发颜色、皮损面积和疗程规范情况为影响因子,对疗效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应被纳入到回归模型中参与建立模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白癜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达65%;PUVA照射时间、皮损部位、皮损毛发颜色、皮损面积和疗程规范情况对儿童白癜风预后评估影响显著;初步建立儿童白癜风评估预后模型。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良性增生在临床上成为一种常见病,汽化电切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一项新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疗效显著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现将本科2011年12月--2012年10收治的60例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汉族男性49例,哈族11例,年龄岁,平均岁,术前诊断为前列腺良  相似文献   

8.
魏云波 《西南军医》2013,(4):445-447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2012年收治的34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2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诊无复发。12例患者在门诊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结论手术是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唯一有效的方法,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囊肿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为输尿管末端在膀胱内呈囊肿样膨出。早期常无症状,不易被发现,晚期常出现下尿路梗阻症状,给治疗造成困难,因此早期发现对本病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我院自2007年8月至2012年6月经超声检查诊断、临床证实15例输尿管囊肿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7年8月至2012年6月间临床收治及体检发现的输尿管囊肿患者1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1例,单侧14例,双侧1例;年龄3~70岁。无临床症状偶然发现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后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与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外伤致颅脑损伤患者49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入院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快速的诊断和相应的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49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后,全部恢复的患者有19例(38.78%),恢复较好的患者有24例(48.98%),无效患者有6例(12.24%),治疗总有效率是87.76%。结论临床诊断与治疗外伤致颅脑损伤患者,必须予以及时抢救,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总结分析近4年来我科收治的54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及临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其中,喉返神经损伤3例,低钙性抽搐1例。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3年,新发现颈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手术是甲状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术式制定应遵循个性化原则,术后药物治疗及随访也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局部色素脱色,病因不明,易诊断而难治疗。本文总结我科1978年8月~1987年6月用光化学疗法治疗137例白癜风患者,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本组137例,男77例,女60例,年龄7~71岁,平均28.1岁。病程2个月~60年,平均7.1年,137例患者中皮肤损害全身泛发者57例(41.6),限局者80例(38.3%)。118(81.1%)病因不明,其中10例有家族史,7例可能与外伤有关,2例与精神紧张有关。 方法:根据皮肤损害分布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全身泛发者57例,采用口服光敏感性药物8—甲氧补骨脂素(8—MOP),每次每公斤体重0.5mg,服药后1.5小时使用空军军训器材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原发性支架植人术和药物治疗自发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治疗的自发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原发性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为实验组,未接受原发性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且适当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比较患者1、3年生存率、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心脏射血分数(EF)等项目差异。结果两组比较发现,术后3年生存率、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心脏射血分数(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原发性支架植入术的疗效明显强于药物治疗。结论原发性支架植入术治疗自发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强于药物治疗,各疗效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应用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刘吉元  卢涛 《武警医学》2019,30(2):128-131
 目的 探讨晕痣与白癜风的相关性及祛除晕痣中央痣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07至2017-10就诊于武警特色医学中心白癜风门诊的晕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4例晕痣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0.69±12.73)岁,皮损单发118例(81.94%),多发26例(18.06%),好发于躯干部(48.62%)及面颈部(41.44%)。125例合并白癜风,其中非节段型占108例(86.40%),节段型占17例(13.60%),与单纯晕痣患者相比就诊时病程较长(P=0.014)。随访106例合并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祛除晕痣中央痣的疗效明显好于非手术治疗组(P=0.001),而采取CO2激光或者手术祛除晕痣中央痣两种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4)。17例单纯晕痣患者祛除晕痣中央痣组总体有效率为91.67%,明显好于非手术治疗组。结论 晕痣好发于青少年,皮损以单发多见,以躯干、面颈部好发。大部分晕痣合并白癜风,且以非节段型为主。祛除晕痣中央痣对于晕痣本身及伴发白癜风均可加快其消退。  相似文献   

15.
罗卫  陈杰  徐劲  蔡瑞康 《武警医学》2019,30(10):894-896
 目的 观察ReCell技术移植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07至2017-07稳定期白癜风患者21例,黑素细胞来源采用正常皮肤发疱的方法,应用ReCell技术将疱壁制成含有黑素细胞的表皮细胞混悬液,将表皮细胞混悬液种植于白斑皮损创面,移植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1例白癜风患者中的33块白癜风皮损进行了移植治疗,移植后皮损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复色,移植后6个月的3、4级复色率达87.09%,移植后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ReCell技术移植治疗稳定期白癜风,具有移植区复色效果好、供皮区不留瘢痕的优点,并且临床上安全性可靠,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专门的实验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院精神科患者中 85 %以上为慢性精神分裂症 ,这些患者因长期多次封闭治疗 ,失去与外界接触机会 ,强制性空闲 ,生活单调 ,医务人员的专横 ,恐吓或戏弄 ,药物副作用 ,失去出院指望等原因易引起住院综合症。主要表现 :外逃、自杀、冲动、伤人、毁物。行为退缩、生活懒散 ,对未来无要求。经统计 1995年单独使用药物治疗 (药物组 ) 83例 ,1997年采用药物 ,心理、工疗、文体娱疗 ,、行为矫正四方面综合治疗 (综合组 ) 112例 ,对照研究表明 ,疗效有明显差别。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 11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例 ,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65例DVT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38例,平均年龄59.9岁,其中予单纯药物治疗16例、药物+置管溶栓治疗23例、药物+置管溶栓+机械溶栓联合治疗26例;44例患者行滤器置入术。 结果65例患者经治疗后,截止随访治疗有效52例,无效及复发13例,平均住院时间16.2 d,围手术期死亡0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病程和治疗方法是影响DVT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元回线性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与病程、血栓解剖位置、滤器有线性回归关系(P<0.05)。 结论疾病病程和治疗方法是影响DVT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病程、血栓解剖位置、治疗方法及滤器是影响住院时间的因素,早期合适的诊治,可降低DVT的再发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他克莫司软膏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白癜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的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治疗6个月后通过随访收集患者的恢复情况,通过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的评估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96.0%)明显优于对照组(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308 nm准分子激光并加以适当的护理干预对促进白癜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明显提高康复率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一年以来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随机抽取40例维思通治疗的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40例维思通合并非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的病人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疗效95.00%(34/40)高于对照组总疗效85.00%(38/40),两组之间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40例精神分裂者患者中有1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42.50%,经过临床停药,不良反应逐渐消失。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