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氧化氮在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应激性溃疡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stress ulcer, SU)后一氧化氮(NO)的影响及胃黏膜溃疡指数(ulcer index,UI)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 40 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N组),应激性溃疡组(S组),氯胺酮1、2、3组(K1、K2、K3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方法制作 SU 模型,于应激 6h 后检测血浆、胃粘膜 NO 水平、UI、大体及光镜下胃粘膜损伤程度及组织学改变。结果:氯胺酮预处理组与 S 组比较胃粘膜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并且氯胺酮预处理组大鼠血浆、胃黏膜 NO 水平明显增加。结论: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氯胺酮改变血浆、胃粘膜 NO 水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马鸿雁  孙晓红  吕萍 《护理研究》2006,20(25):2272-2274
[目的]建立应激状态下急性酒精中毒胃黏膜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析因实验设计,将96只Wis-tar大鼠分为应激组(A组)、酒精中毒组(B组)、应激后酒精中毒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A组和C组大鼠倒立8h,之后给B组和C组大鼠灌入56度白酒,直到大鼠出现酒精中毒症状为止。A组、D组大鼠灌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酒精中毒后2h、24h、48h处死8只大鼠,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变化,并进行胃黏膜损伤评分。[结果]B组与A组、C组胃黏膜损伤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时间点胃黏膜损伤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处理方法和时间因素有交互作用。[结论]倒立8h后酗酒法能成功地建立应激状态下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模型,并出现胃黏膜损伤的征象。  相似文献   

3.
马鸿雁  孙晓红  吕萍 《护理研究》2006,20(9):2272-2274
[目的]建立应激状态下急性酒精中毒胃黏膜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析因实验设计,将96只Wistar大鼠分为应激组(A组)、酒精中毒组(B组)、应激后酒精中毒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A组和C组大鼠倒立8h,之后给B组和C组大鼠灌入56度白酒,直到大鼠出现酒精中毒症状为止。A组、D组大鼠灌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酒精中毒后2h、24h、48h处死8只大鼠,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变化,并进行胃黏膜损伤评分。[结果]B组与A组、C组胃黏膜损伤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时间点胃黏膜损伤评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处理方法和时间因素有交互作用。[结论]倒立8h后酗酒法能成功地建立应激状态下急性酒精中毒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模型,并出现胃黏膜损伤的征象。  相似文献   

4.
应激状态下大鼠胃黏膜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心理、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胃黏膜血流量(GMBF)与应激状态下大鼠胃黏膜适应性细胞保护相互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高压恒流脉冲刺激器复制胃黏膜损伤模型,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规则光组及不规则光组3组,分光光度法检测NOS活性,动态检测GMBF及Nils Lambecht法判定胃黏膜损伤指数(Ⅱ)。结果:在两个应激组中,NOS均升高,GMBF均下降后回升,而黏膜损伤均渐趋减轻。在规则组中,Ⅱ与GMBF呈显著负相关,在不规则组中,Ⅱ与NOS和GMBF均呈显著负相关,而NOS与GMBF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OS、GMBF及心理共同参与了胃黏膜适应性细胞保护反应。  相似文献   

5.
胃黏膜pH监测对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胃黏膜pH值(pHi)及其衍生指标PgapCO2和pHgap的变化与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脑外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近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队列研究2002-11~2003-12收治的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共41例,入院予以常规治疗。用自动空气张力计法每小时测一次PgCO2,共测24h。入院当时及入院后8、16、24h测动脉血气,应用S/5监护仪自动计算胃pHi及其衍生指标PgapCO2、pHgap。将一次或一次以上胃pHi值<732者归为降低组,≥732者归为正常组。根据1周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每日观察胃液隐血。连续7d每日进行SOFA评价和MOF评分。结果胃pHi正常组23例,降低组18例。死亡12例。胃pHi降低组与正常组1周内病死率、胃液隐血阳性发生率、MODS发生率、SOFA评分和MOF评分的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或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的胃液隐血阳性发生率和MODS发生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和P<001)。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时PgapCO2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入院24h两组PgCO2、PgapCO2、pHi和pHgap差别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入院24h内胃pHi及其衍生指标PgapCO2、pHgap的异常对重度急性颅脑外伤的脑外并发症及其近期预后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谷氨酸诱发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S组);对照组(C组),采用0.75 mg/kg谷氨酸静脉注射诱发肺损伤;氯胺酮低、中、高剂量组(K5、K10、K50组),分别以氯胺酮5 mg/kg、10 mg/kg、50 mg/kg腹腔内注射预处理20 min后再静脉注射0.75 mg/kg谷氨酸。测定各组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D比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P65)含量;比较各组肺组织HE染色后病理评分。结果:(1)W/D比值:S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K5和C组间无显著差异,K10和K50组较K5和C组显著降低(P<0.05),K50组较K10组显著降低(P<0.05);(2)肺组织中TNF-αmRNA含量:S组(0.87±0.85)显著低于C组(2.49±0.39)和K5组(1.96±0.66)(P<0.05)。K10组(1.59±0.57)和K50组(1.04±0.39)显著低于K5组和C组(P<0.05),K50组显著低于K10组(P<0.05)。NF-κb/P65含量:S组(0.11±0.15)pg/mL显著低于C组(0.87±0.15)pg/mL、K5组(0.64±0.25)mg/mL和K10组(0.39±0.14)pg/mL(P<0.05)。K5、K10、K50组显著低于C组(P<0.05)。K10组和K50组(0.26±0.10)pg/mL显著低于K5组(P<0.05);(3)病理评分:S组显著低于各组。K5组和C组间无显著差异,K10组和K50组显著低于K5和C组(P<0.05),K50组显著低于K10组(P<0.05)。TNF-αmRNA与NF-κb/P65呈正相关(r=0.64,P<0.05)。结论: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谷氨酸诱发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其作用与剂量相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TNF-αmRNA表达和抑制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分为两种临床类型:应激性损伤(stress injure)和应激性溃疡(stressulcer)。颅脑术后24h内,胃黏膜就会出现损害,17%发展成为临床明显的出血.胃黏膜发生出血后病死率高达50%-77%,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对手术的预后有直接影响。研究表明颅脑损伤后未进行有效预防的病人75%发生应激性溃疡,其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仍不很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生涉及机体神经内分泌失调、胃黏膜保护功能削弱及胃黏膜损伤因素作用增强等诸多方面.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系统调节失调起重要作用。下面就颅脑损伤后应激性胃黏膜病变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神阙灸对应激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血流量、胃黏膜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转化生长因子α含量的影响,探讨神阙灸对应激性溃疡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选用健康SD大鼠36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神阙穴隔药饼灸组、非穴隔药饼灸组,每组9只。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法制备应激性溃疡模型。计算胃黏膜损伤的溃疡指数,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胃黏膜血流量,用放免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胃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转化生长因子α含量的变化。结果:神阙穴隔药饼灸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19.89&;#177;8.43)明显低于模型组(52.22&;#177;11.88)(P&;lt;0.01)。神阙穴隔药饼灸组大鼠胃黏膜血流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和非穴隔药饼灸组(P&;lt;0.01)。神阙穴隔药饼灸组胃黏膜组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和非穴隔药饼灸组(P&;lt;0.01)。神阙穴隔药饼灸组胃黏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α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和非穴隔药饼灸组(P&;lt;0.01)。结论:神阙穴隔药饼灸对应激大鼠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胃黏膜血流量,调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转化生长因子α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海水浸泡伤应激对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胃壁细胞泌酸功能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观察腹部开放伤并海水浸泡后检测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 (UI)、胃液pH ,电镜观察壁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并与正常对照组、单纯腹腔开放组、单纯海水浸泡组 ,腹腔开放伤后生理盐水浸泡组作比较。结果 随着海水浸泡伤应激时间的延长 ,UI明显增加而大鼠胃液pH值明显降低 (P <0 0 1) ,二者之间呈明显负相关 (r =- 0 70 0 35 ,P <0 0 1) ;电镜示壁细胞在正常对照组呈静息状态 ,其余各组的不同时段均有不同程度激活 ,尤以海水浸泡伤者为甚 ,并在 3h后达高峰 ;可见分泌小管壁细胞分泌小管扩张 ,绒毛密集 ,周围囊泡基本消失 ,线粒体丰富 ,呈明显激活状态。结论 海水是重要的致伤因素之一 ,可通过促进壁细胞泌酸作用而加重急性胃黏膜病变  相似文献   

10.
梗阻性黄疸时常发生胃黏膜的急性糜烂、出血、坏死,甚至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导致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等。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带来不利影响。探讨梗阻性黄疸时急性胃黏膜损害的发生机制,以及如何预防这种损害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拟通过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对梗阻性黄疸时发生急性胃黏膜损害的机制进行探讨,并观察了生长激素对胃黏膜损害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米洛利(amiloride)预处理对浸水束缚应激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WIRS对照组(ws组,n=10)和amiloride预处理组(AM组,n=10).在(20±1)℃水温下,浸水束缚应激法复制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模型.6 h后处死取胃组织标本,10倍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胃黏膜溃疡指数(UI),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标本组织学改变,并用比色法测定各组胃组织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变化.结果:WS组大鼠胃黏膜呈暗红色,有大量点状出血、线状出血或片状糜烂,黏膜下血管和皮区血管充血,光镜下上皮细胞黏液层变薄、缺失,细胞间隙变大,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而AM组大鼠浸水束缚应激6 h后大鼠黏膜出血或糜烂程度较WS组明显好转,光镜下虽可见大量毛细血管充血扩张,上皮细胞黏液层有少许缺损,但基本完整.与NC组比较,WS组大鼠浸水束缚应激6 h后,胃黏膜UI显著增高(P<0.01).胃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Amiloride预处理能显著降低浸水束缚应激大鼠UI(P<0.01),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P<0.01).结论:Amiloride可有效地保护氧自由基介导性浸水束缚应激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或病变,提示酸敏感离子通道可能参与了浸水束缚应激大鼠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发病及诊治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46例AGML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GML约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22.0%,病因依次为药物因素、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及其他。确诊的手段主要是急诊胃镜检查。去除诱因、积极处理原发病、制酸是治疗的基础。结论:AGML主要病因为应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及严重的内外科疾病所致,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及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胃黏膜病变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于起病后2~3d行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使用病理组织学染色。结果:大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形成,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胃炎患者无明显差别。结论:急性胰腺炎往往合并有轻重不同的胃黏膜病变,而幽门螺杆菌是否是重要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胃黏膜病变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诊治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预防。方法对62例AG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GML约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15.0%;病因为药物、刺激性食物、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导致胃黏膜损害;确诊的手段主要是急诊胃镜检查;去除诱因、积极处理原发病、制酸是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基础。62例患者均在48 h内确诊,其中52例内科保守治疗,9例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止血,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62例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7~14 d。结论 AGML主要病因为刺激性食物、应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及严重的内外科疾病,确诊有赖于行急诊胃镜检查,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氧自由基及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氧自由基在大鼠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及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B组,n=48,其中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及热休克预处理后烫伤组(HB组,n=48,其中8只大鼠作为实验对照),观察各时相点两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UI)、胃黏膜丙二醛(MDA)及胃黏膜细胞SOD活性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胃黏膜细胞中HSP 70表达变化。结果:大鼠严重烫伤后胃黏膜细胞SOD大量消耗,MDA显著增加,胃黏膜损害明显;热休克预处理能显著减轻大鼠严重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害。HB组较B组大鼠胃黏膜HSP 7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热休克预处理能显著降低胃黏膜细胞SOD的消耗,减少MDA的产生。胃黏膜损伤指数(UI)与MDA呈显著正相关(r=0.695,P<0.01),与HSP 70呈显著负相关(r=-0.794,P<0.01);胃黏膜SOD与MDA呈显著负相关(r=-0.823,P<0.01),而与HSP 70呈显著正相关(r=0.527,P<0.05)。结论: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存在氧自由基损伤;热休克预处理可显著减轻烫伤大鼠胃黏膜氧自由基损伤,保护机制与HSP 70保护抗氧化酶SOD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王蓉 《护理研究》2008,22(24):2192-2193
重度脑外伤病人易并发应激性溃疡、肠源性感染,这与其创伤后胃黏膜低灌注致胃肠黏膜屏障损害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简便、微创的监测指标胃黏膜pH值、Pg-aCO2(胃黏膜表面CO2张力和动脉血CO2之差)用于临床,可敏感的反映胃肠道局部血流和组织氧合状况,较现有的一些循环监测指标,如剩余碱、氯、动脉血乳酸盐浓度等更为及时和可靠[1].本文通过对胃黏膜pH、Pg-aCO2的监测,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度颅脑损伤后胃肠黏膜屏障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下丘脑白介素-6对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血流量、胃液pH值和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液压打击法建立大鼠颅脑外伤应激性溃疡模型.20只雄性SD大鼠在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大鼠实验房饲养1周后开始实验.大鼠被随机(随机数字法)等分为对照组、致伤1 h组、致伤6h和致伤12 h组,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致伤后下丘脑性白介素-6的表达与分布.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胃液pH值、胃黏膜血流量、胃黏膜损伤指数,并观察胃黏膜大体及光镜下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白介素-6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应激大鼠下丘脑水平的神经细胞中,在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rucleus,PVN)附近分布尤为密集.致伤后1h胃液pH值明显降低,致伤后6 h处于最低点(与1 h组比较P<0.05).致伤后1 h即出现胃黏膜损伤,并且胃黏膜损伤指数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致伤后1 h有血流量的暂时性增加,处于波峰,6 h后趋于平稳.大体及镜下病理均提示,胃黏膜呈应激性溃疡改变.结论 在液压打击致应激性溃疡的SD大鼠中,下丘脑白介素-6可通过PVN的介导激活神经内分泌代谢,引发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是体内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内源性磷脂介质,对多种组织器官具有广泛效应。PAF与脑损伤后应激性胃黏膜病变有密切关系。PAF加重脑的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阻碍脑微循环,加剧脑水肿,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神经细胞凋亡;同时减少胃黏膜血流量,促进粒细胞聚集并释放炎性介质,使Ca~(2 )与氧自由基释放增加,胃酸分泌增多,导致脑损伤后应激性胃溃疡发生与加重。PAF受体拮抗药对应激性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并减轻损伤,改善预后且减轻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对胃黏膜不同病理改变的作用。方法:行胃镜检查、且病理检查胃黏膜有病变、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的患者100例,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枸橼酸铋及替硝唑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疗程2周。停药12个月后复查胃镜行胃黏膜活检,同时采用快速尿素酶(RUT)和W-S染色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结果:100例患者治疗后78例HP根除,22例HP未根除。78例根除者中胃黏膜活动性炎症58例,其中50例减轻,8例无明显变化;黏膜萎缩14例,其中4例中度转为轻度,9例无明显变化,1例由中度转为重度;肠化生6例中2例由中度转为轻度,3例无明显变化,1由中度转为重度。HP未清除22例中活动性炎症2例均转化为轻度黏膜萎缩;黏膜萎缩12例中有2例由轻度转为中度,其余10例无明显变化;肠化生8例中6例无明显变化,2例转为胃癌。结论:根除HP对胃黏膜活动性炎症的活动度明显减轻,对黏膜萎缩、肠化生程度也有所控制或延缓发展进度,有的甚至获得改善,而持续HP感染明显增加胃黏膜萎缩、肠化生、胃癌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