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耕云医话     
六、痢疾治痢疾最早之有效方为张仲景之白头翁汤,该方对急性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辨证为热毒或湿热痢者均有效。清代倪涵初之痢疾三方在清代及民国时期亦甚为有名,鲍相璈《验方新编》收倪氏三方列于痢疾门之首。该方乃刘河间之芍药汤加减而成,一方变为三方,应该说已有所发展了。芍药汤:黄芩、芍药、甘草、黄连、大  相似文献   

2.
正桂枝加芍药汤载于《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篇,曰:"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历代医家多认为此方外解太阳之表,内调太阴之虚,治疗太阴腹满时痛,伴呕吐、下利之脾虚寒湿证。笔者随傅元谋老师门诊时,常见傅老师用此方治疗脾病失运,腐秽不下之证,究其原因,总结如下。1据《神农本草经》载芍药之功用,分析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药汤由桂枝汤原方倍用芍药组成。芍药入药首  相似文献   

3.
浅谈《伤寒论》对芍药的配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对芍药的记载为:“芍药气味苦平,无毒,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从这里可以看出芍药治病之广、功能之大远在秦汉时期医学家就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在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以下简称《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体现。《伤寒论》112首方中,用芍药者就有32方(次)(含加减法2处),占全书附方的四分之一。在用量上半斤1方,六两3方,四两2方,三两13方,二两7方,其它6方。在许多汤方的配伍中,芍药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现将芍药和它药的主要配伍和应用略述于后。芍药配桂枝。…  相似文献   

4.
芍药为临床常用药,古方中常用之,仲景《金匮要略》载方205首中就芍药一味用方40首.芍药有白芍与赤芍之别,而在古方中常赤白不分,均以芍药称之,《金匮要略》中亦未明确分之.1 赤白之分芍药之名初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将其列为中品,“芍药,一名白木,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该书首述功效和产地,却未明确其炮制方法,故而无法区分芍药之赤白.梁·陶弘景始所著《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芍药)生中岳川谷及丘陵……  相似文献   

5.
历来研究桂枝汤组方者多主张方中芍药与桂枝相对。对仲景书中桂枝类方深入研究揭示,芍药与生姜乃对待使用之药:在其出卫出外使用时则增生姜减芍药,在其入营入内使用时则增芍药或减生姜。桂枝汤为平调一身阴阳之总方,可补虚祛邪,走里达表,行营通卫,纵贯周身,在伤寒六经病中均可觅其身影。在此方基础上再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加减化裁,随证治之,并将对症之主药与之相合,可创立众多新方,且疗效卓著。柴胡剂亦为仲景所重视,为调畅全身气机之要剂,将之与他方相合,亦可广泛拓展其应用范围,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 一部《伤寒杂病论》不仅开辨证施治之先河,且其立方遗药亦示人以规矩.本文拟对仲景运用芍药的规律作一探究,以为临证用药之启迪.归纳《伤寒论》方中用芍药者计30方,分布于59条原文;《金匮要略》方中计33方用芍药,分布于38条原文.兹从其功用、配伍、适应证、禁忌、运用剂量等方面分析如次.一、解肌和营芍药与桂枝并投芍药苦酸微寒,入肺、肝、脾三经,有解肌和营之功,仲景常用芍药与桂枝相配伍,有调和营卫、解肌发汗的作用.《医宗金鉴》  相似文献   

7.
周辉  尹岭 《北京中医药》2010,29(5):378-379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29、30条,本为治“脚挛急”而设。拘急之病,多从肝治,用缓肝之法,而芍药甘草汤为缓肝急之第一方。芍药酸苦而寒(一说苦平),酸入肝,合炙甘草之甘温,酸甘化阴,“肝苦急,急食肝以缓之”,二药相伍,缓肝、柔筋、通血痹,以收止痉、止痛之功。此方为缓痉止痛之主方,  相似文献   

8.
周辉  尹岭 《北京中医》2010,(5):378-379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29、30条,本为治“脚挛急”而设。拘急之病,多从肝治,用缓肝之法,而芍药甘草汤为缓肝急之第一方。芍药酸苦而寒(一说苦平),酸入肝,合炙甘草之甘温,酸甘化阴,“肝苦急,急食肝以缓之”,二药相伍,缓肝、柔筋、通血痹,以收止痉、止痛之功。此方为缓痉止痛之主方,  相似文献   

9.
<正>犀角地黄汤原名芍药地黄汤,出自唐陈延之《小品方》,因《小品方》原方已佚,今见之于《外台秘要》卷2引《小品方》,由犀角、丹皮、芍药、地黄四味药物组  相似文献   

10.
闫雪祎 《江苏中医药》2017,49(10):14-15
《伤寒论》桂枝汤类组方中芍药的运用起到关键作用,桂枝与芍药用量配伍发生变化,功效亦随之而变。桂枝汤甘辛化合,寒热互济,功在平调阴阳;桂枝汤类方中去芍药在于突出桂枝甘草之辛甘发散,避其芍药阴寒之性,意在温阳气;而桂枝汤类方中加芍药则因芍药酸苦通泄为阴,其意在养营血、通脾络、破阴结。仲景运用芍药灵活广泛,桂枝汤类方中芍药加减需结合疾病特点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1.
芍药甘草汤治验青岛第一酿酒厂保健站(266400)徐明宽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由芍药、甘草等份组合成方,取酸甘化阴之意,原为虚人外感,误服桂枝汤致伤阴血、脚挛急而设。此方量大力专,确属复阴增液之妙方。在临床实践中,常以此方加味治疗多种阴虚之疾,每...  相似文献   

12.
浅析古方3则重用防风的意义李永堂(浙江省余杭市第一人民医院余杭311100)关键词防风白术芍药散玉屏风散泻黄散1防风于白术芍药散中之意义白术芍药散(《医统》,即《医学正传》引刘草窗“痛泻要方”)所治之证,是腹痛泄泻,泻必腹痛,故又名痛泻要方。腹痛泄泻...  相似文献   

13.
李会勤 《河南中医》2009,29(10):942-943
芍药在《伤寒论》各方中,应用广泛。张仲景称为芍药,自陶弘景将之分为赤芍、白芍以后,后世临床医家虽对其性能、功用代有发挥,但因对赤芍、白芍原植物的认识一直模糊,迄今仍给使用含芍药的"经方"者带来混乱。本文从芍药的本源、基本功用和派生作用几个方面,来论述《伤寒论》中芍药及其应用,为后世临床医家正确应用含芍药的"经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邱明义,曹远礼,俞良栋,李波(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附子汤、桂枝附子汤、芍药甘草汤均为《伤寒论》之方,三方均有止痛之功。为了验证三方的镇痛作用,特作如下有关实验。1实验材料1.1药物附子汤(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通过对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当归芍药散、薏苡附子败酱散病方证特点进行分析,得出慢性盆腔炎应采用温阳利湿活血法,仲景经方合方当归芍药散合薏苡附子败酱散为首选之方。  相似文献   

16.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痛证举隅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530011南宁市南京路39号文志成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方。由白芍、甘草组成。有养血敛阴,缓急解痉,柔肝止痛之功效。《医方新解》指出:该方长于治疗平滑肌、骨骼肌痉挛性疼痛,及神经痛。近年来,笔者运用芍药甘...  相似文献   

17.
何本阳  郭峰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189-1190
当归芍药散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篇",原篇有两条原文论述本方,第1条说"妇人怀妊.腹中疠痛,当归芍药散主之",第2条说"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笔者根据第3条的启示,凡妇人腹中痛如盆腔炎、宫颈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均以当归芍药散加减治之,可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粗浅体会论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瑞春运用经方治疗痹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虽为临床常见病证之一 ,但由于病因多有兼夹 ,病情缠绵不已 ,治疗比较棘手。吾师陈瑞春教授治疗痹证 ,常用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治疗湿热痹 ,用桂枝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 ,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历节。在痹证选方用药上独辟一径 ,颇具特色。其所选经方涵盖了痹证的主要临床分型 ,因而自成体系。在对方药的运用和方意的认识深度上 ,处处体现出他熟谙张仲景辨证论治的精神和法度。1 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治湿热痹芍药甘草汤是张仲景所创和营定痛之方 ,体现了酸甘化阴的法度。四妙散则为李东垣所制清热行血、除湿利水之剂 ,是治疗下肢湿热痹证的…  相似文献   

19.
当归芍药散出自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原方用于治疗肝脾失调、气血郁滞所致腹中拘急、绵绵作痛之症.笔者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将当归芍药散灵活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兹选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经方解疑难     
经方解疑难325800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济生堂药店许统会笔者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用张仲景方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常收桴鼓之效,现举例如下。芍药甘草汤治顽固性便秘芍药甘草汤系《伤寒论》方,为“挛急疼痛”而设。方中药仅两味,但用于治疗顽固性便秘,常获佳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