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硬化性心肌病(CCM)的影响因素,防止并发肝硬化性心肌病。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病例和对照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抽取2008年7月-2013年12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传染病院收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CCM的患者96例组成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例作为对照。采用面对面问卷方式填写调查表。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CCM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的9个变量如下:手术(OR=3.281,95%CI:2.342~10.217)、运动(OR=7.651,95%CI:3.201~13.574)、情绪紧张(OR=4.013,95%CI:1.957~3.650)、使用某些肝毒性药物(OR=3.754,95%CI:2.365~8.257)、出血(OR=5.362,95%CI:2.184~12.487)、腹水(OR=6.312,95%CI:2.018~9.236)、感染(OR=10.301,95%CI:3.010~17.314)、饮酒(OR=3.525,95%CI:2.878~9.232)、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OR=0.275,95%CI:0.075~0.327)。结论 手术(肝移植、外科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运动、情绪紧张、使用某些肝毒性药物、出血、腹水、感染、饮酒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CCM的危险因素;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CCM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就诊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3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对照组(未发生肝癌)152例和原发性肝癌组28例。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脂肪肝、糖尿病、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水平等原发性肝癌的可能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男性、吸烟史、饮酒史、肝癌家族史、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糖尿病比例、总胆红素水平、白蛋白水平、HBV-DNA阳性比例均明显升高,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脂肪肝比例以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糖尿病、HBV-DNA阳性率是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抗病毒治疗是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5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86例定为观察组,其余64例定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的静脉曲张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高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胃府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压力、门脾静脉内径均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对高危患者进行积极的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治疗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56例,对发生肺部感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80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2.47%、病死率为27.50%;感染组患者痰液经培养后分离出病原菌10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6株占44.66%,革兰阳性菌51株占49.51%,真菌6株占5.83%;患者肺部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合并基础疾病、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侵入性操作以及血清白蛋白含量具有显著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严重程度、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年龄≥60岁、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28g/L、上消化道出血、侵入性操作、肝性脑病和合并基础疾病均是影响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治疗中应给予重视并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各类肝硬化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98例各类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各类肝硬化合并感染发生率53.06%(52/98),院内感染总发生例次率33.67%(33/98)。发生感染者病死率26.92%(14/52),未发生感染者病死率1.96%(1/46)(P〈0.01.结论:肝硬化合并感染与肝功能分级、患者住院时间、是否存在严重的并发症、合并症、是否有侵袭性操作以及抗生素应用等有关。肝硬化患者易并发各种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可能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东省1990~2007年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流行状况及变化趋势,初步评价乙肝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今后防治决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报告的乙肝发病资料和乙肝、肝硬化、肝癌死亡资料以及历年人口资料,利用发病率、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等指标对上述3种疾病进行流行趋势的分析,并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2007年山东省共报告乙肝病例437094例,年均总发病率为27.32/10万,并呈上升趋势,而0~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呈显著下降趋势。乙肝和肝硬化调整死亡率下降趋势明显,两者合并死亡率由1990年的17.55/10万下降到2007年的4.01/10万。肝癌调整死亡率基本稳定(P=0.9998)。结论做好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不仅可降低目标人群乙肝的发病,并将最终降低与此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分析总结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本文采用病例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100例肝硬化患者的合并感染情况以及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 45例肝硬化患者继发了合并感染,发生率为45%;其中35例(78%)患者合并感染发生在医院中,并且被感染的患者死亡率为20.5%,发生合并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要显著高于为发生感染的患者3.1%(P=0.08);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感染为自发性腹膜炎,共17例(30.7%),其余患者感染为胆道感染与肺部感染(15.7%);34例进行标本培养,其中22例标本检测呈阳性结果;在这其中有12例(56.4%)为革兰阴性菌,其为常见的致病菌。结论肝硬化患者感染的两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为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发生肝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2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肝硬化组、健康恢复组及非肝硬化组,对比各组患者相关指标及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多组计量资料平均水平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变量间相关度检验。结果肝硬化组HBsAg水平临界指数≥2 000患者26例,占42.62%;明显高于非硬化组的21.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恢复组、非肝硬化组、肝硬化组垂直感染率分别为50.85%、87.65%、96.72%;呈上升趋势,肝硬化组垂直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长、有乙型肝炎或肝硬化家庭史、饮酒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危险因素,且肝硬化组的ALT、HBV-DNA、甲胎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指标均高于非硬化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者发生肝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临床治疗时对具备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给予重视,进行系统性干预,以延缓或阻止患者肝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导致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肝病传染科住院的23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死亡患者作为死亡组,并选择同期好转出院的2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死亡原因主要为慢性肝功能衰竭(44.96%)、感染(21.43%)、肝肾综合征(17.65%)及上消化道出血(13.03%)。死亡组患者的WBC为(7.28±2.15)×109/L、AST为(287.64±74.28)U/L,TBil为(302.14±152.34)μmol/L,血肌酐为(174.62±45.31)mmol/L,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29、26.372、28.365和27.336, P 均<0.01)。死亡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为(25.64±9.26)%,球蛋白为(18.32±6.21)g/L,血钠为(110.38±14.57)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4、-3.702和-1.754,P均<0.01)。死亡组合并慢性肝功能衰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和败血症发生率分别为52.94%、36.13%、30.25%和11.3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385、6.846、10.261和8.765,P均<0.01)。合并慢性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WBC>6.00×109/L、血肌酐>160.00 mmol/L、球蛋白<20.00g/L和血钠<110.00 mmol/L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5.386、6.237、4.682、1.829、3.183和2.351)。结论慢性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WBC>6.00×109/L、血肌酐>160.00 mmol/L和血钠<110.00 mmol/L是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危险因素。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在保肝的同时更应该保护肾功能、预防感染及改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10):1329-1330
目的探讨"小三阳"、"大三阳"、乙肝肝硬化与乙肝肝癌患者的HBV-DNA载量水平的相互关系以及变化特点。方法收集120份标本,按临床诊断分为A组("小三阳"组)、B组("大三阳"组)、C组(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D组(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癌组),对各组HBV-DNA载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B组的HBV病毒复制强于其余三组;B组HBV-DNA水平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检测HBV-DNA能辅助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传染性,但不能准确有效地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2007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60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调查,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36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率为33.9%,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及腹膜为主,分别占41.8%、26.2%,侵入性操作(55.0%)、年龄>60岁(46.0%)、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57.5%)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导致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实施侵入性操作、年龄>60岁以及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较易发生医院感染,应减少侵入性操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消毒隔离管理,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微小RNA-21 (microRNA-21)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病程中的动态表达,以期为阐明microRNA-21表达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1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1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为肝癌组,另选取1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上述3组人群血浆中microRNA-21中的含量.结果 肝硬化组血浆中microRNA-21表达水平为7.86±3.39,高于对照组的1.27±0.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组患者血浆中microRNA-21表达水平为32.57±21.13,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oRNA-21可能参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外周血miroRNA-21含量的检测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基因(preS)变异与HBV感染后肝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和67例乙肝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的血清HBVPreS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应用MEGA7软件进行序列比对,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PreS基因热点变异与LC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BV基因组PreS区T3116m(χ2=8.470,P=0.004)、A49m(χ2=4.939,P=0.026)、T53m(χ2=6.683,P=0.010)、A109m(χ2=5.868,P=0.015)及PreS缺失变异(χ2=12.154,P=0.000)与LC发生显著相关。PreS缺失变异在失代偿期LC患者中的频率(63.16%)显著高于代偿期LC患者(31.03%)(P=0.00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越大(OR=1.07,95%CI:1.02~1.11)、T3116m(OR=4.18,95%CI:1.39~12.61)、PreS缺失变异(OR=7.20,95%CI:2.09~24.80)是L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BV PreS缺失变异与T3116m是乙型肝炎患者进展至LC的危险变异,还需要大样本人群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肝、乙肝后肝硬化和肝癌的疾病负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疾病负担。方法:采用失能调整寿命年指标测量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疾病负担。结果:在所研究人群中,病人一生损失的健康寿命年,慢性乙肝为男10.94、女13.38,肝硬化为男20.53、女16.32,肝癌为男17.78、女15.19。结论: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病人不仅因失能和早逝导致健康寿命年的损失,而且由于疾病对劳动力的严重影响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服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2月某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 4 0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拉米夫定口服治疗 ,1 0 0mg/d ,连服 1 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 ,生化指标 ,病毒标记物改变情况。结果  37例 (92 .5 0 % )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 ,生活质量改善 ,child pugh积分下降 ,肝功能恢复正常或好转 ,HBVDNA降至 <1 0 3 拷贝 /mL ,HBeAg阴转率达 2 9.73% (1 1 /37)。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伴有活动性病毒复制及肝炎时 ,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可改善肝功能 ,阻止病情进展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3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患者使用拉米夫定治疗与护肝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护肝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1~5年后,Child-Pugh分级计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转阴率分别为92.11%和22.73%,对照组分别为11.43%及5.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5年的病死率为5.26%,而对照组为22.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通过抑制HBV的复制,具有控制和部分逆转失代偿性肝硬化病情的作用,使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福建省肝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结果,为肝癌人群筛查效果评价提供科学基础资料。方法以福建省柘荣县为肝癌筛查现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35~64岁男性居民和45~64岁女性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作初筛(诊断性筛查);对HBsAg阳性者每6个月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随访复查。评估指标为任务完成率、检出率、早诊率和治疗率。对所有检出的肝癌患者开展随访,随访截止到2021年4月30日,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  结果  2012年7月 — 2020年12月共完成诊断性筛查51486人,HBsAg阳性4412例,阳性率8.72 %;阳性队列人群每6个月的随访完成10653人次;总体任务完成率为94.16 %。共检出49例肝癌病例,检出率0.32 %,早诊率40.81 %,治疗率79.59 %。筛查队列肝癌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51 %、43.28 %和34.96 %;2012 — 2014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肝癌患者则分别为36.18 %、16.56 %和11.60 %,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采用AFP联合超声的筛查方法,能检出更多肝癌患者,发现更多早期患者,提高患者生存率。应加强随访人群的依从性,提高肝癌筛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肝硬化(HBC)代偿期患者采用软肝化纤汤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肝脏硬度、肝纤维化以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科2018年6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HBC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分组原则按照1∶1比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联合组(n=50),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联合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联合软肝化纤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及影像学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联合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脾脏厚度、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肝脏斜径、肝脏硬度等影像学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vs 80.0%;P<0.05);对照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BC代偿期患者采用软肝化纤汤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肝脏硬度,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肝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长期抗病毒治疗对Child-Pugh B级和C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就诊的38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hild-Pugh分级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长期抗病毒对不同分级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所有HBV相关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5年累计生存率为63.73%(246例).5年累计生存率Child-Pugh B级组患者为73.05%,C级组为56.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23,P<0.01).Child-Pugh B级组第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81%、91.88%、95.92%,高于C级组(87.21% 、83.77%、90.0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595、5.330、3.887,P<0.05);Child-Pugh B级和C级组患者第4、5年生存率分别为93.62%、92.42%和95.14% 、90.5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09、0.289,P>0.05).经抗病毒治疗5年生存的Child-Pugh B级、C级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无论Child-Pugh B级或C级HBV相关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生存率均能超过55.00%,B级患者优于C级患者.Child-Pugh分级较差的生存者经长期抗病毒治疗可获得与分级较轻患者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