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又被称为粪便移植、粪菌治疗、肠道微生物移植等,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至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此治疗肠道和肠道外疾病的过程。目前报道指出FMT已应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艰难梭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本文就FMT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应用基础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粪菌移植(FMT)已成为难辨梭菌感染的关键治疗手段。中华粪菌库紧急救援计划是用FMT治疗难治性难辨梭菌感染的非营利性中心平台。本文重点就中华粪菌库紧急救援计划的原则、方案和风险管理方面作一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1粪菌移植的起源与现状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也被少数人称为粪便移植(fecal transplantation)、粪菌治疗(fecal bacteriotherapy)和肠菌移植(intestin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实现对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粪菌移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00多年的时候,中国一名医生用健康人的新鲜粪便治疗严重的腹泻患  相似文献   

4.
粪菌移植(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至患者肠道内,从而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除应用于复发性难辨梭菌感染外,FMT对其他菌群失调相关疾病的作用尚不明确且有争议。本文就《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杂志2017年发表的欧洲《粪菌移植临床应用和操作共识报告》作一简介,以期为FMT在我国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粪菌移植(FMT)是将健康个体的粪便处理成混悬液,输注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肠道菌群的一种治疗方法。众多研究显示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衡有一定关系,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及临床研究,以探讨通过粪菌移植重建肠道菌群对IBD的临床症状缓解,以及病程、预后等的影响。此文就FMT的发展及其应用于IBD的现状、可能机制、现存问题及发展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粪菌移植(FMT)通过纠正肠道生态失衡来恢复正常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已在艰难梭菌感染(CDI)、炎症性肠病(IBD)、肠易激综合征(IBS)中取得确切疗效。虽然FMT广泛用于临床仍存在问题,但其发展前景广阔,值得重视和研究。该文就FMT的发展历程、临床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粪菌移植(FMT)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已被证实对艰难梭菌感染有效,同时对炎症性肠病(IBD)具有一定疗效,但仍需更多大样本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证实。尽管FMT总体来说是安全的,但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长期安全性、技术标准化等。该文就FMT在IBD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是驱动IBD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认为粪菌移植(FMT)是治疗IBD的新型、潜力巨大的有效方法,但机制不明。本文就FMT在IBD中的应用现状、FMT治疗IBD后免疫应答反应及其菌群-免疫相互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探讨FMT治疗IBD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宏基因组学等新的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在人体的数量和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粪菌移植(FMT)在胃肠道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治疗作用也得到广泛研究~[1]。目前医学界对FMT能有效治疗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已取得共识,包括冷冻粪菌胶囊对于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有效~[2]。但是,FMT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效果究竟如何尚  相似文献   

10.
正粪菌移植(FMT)是将健康捐赠者体内获得的粪便移植入想要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的结构和功能来缓解病情的患者体内。这种广撒网的方法对于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CDI)十分有效~([1])。FMT操作简便且治疗物(如粪便)易于获取,这使得临床上重建肠道群菌的治疗进展快于科研领域。此外,过早  相似文献   

11.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6):1379-1385
目的研究粪菌移植(FMT)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CON组)、模型组(MOD组)、粪菌移植组(FMT组,选取CON组小鼠粪便作为粪菌供体)、模型小鼠粪菌移植组(ANFMT组,选取模型组小鼠粪便作为粪菌供体),每组均10只。观察每组小鼠体质量、死亡情况、肝组织病理、AST、ALT和肠道菌群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与CON组小鼠相比,MOD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AST、ALT明显升高(P值均0.05);肝细胞大片状坏死;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Erysipelatoclostridium显著上升,Dubosiella、Duncaniella显著下降(P值均0.05)。与CON组小鼠相比,ANFMT组小鼠AST显著升高(P 0.05);肝细胞肿胀,轻微气球样变;未分类(unclassified)、Faecalibaculum显著上升,Patescibacteria、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Muribaculum、Candidatus_Saccharimonas、理研菌属(Rikenella)、Odoribacter、Mucispirillum、Lachnospiraceae_unclassified显著下降(P值均0.05)。与MOD组小鼠相比,FMT组小鼠AST、ALT显著下降(P值均0.05);肝细胞明显气球样变,坏死较轻; Paramuribaculum、嗜胆菌属(Bilophila)显著上升,厚壁菌门、Rikenella、Absiella显著下降(P值均0.05)。结论ACLF小鼠肠道菌群紊乱;菌群失调导致肝损伤; FMT能减轻ACLF小鼠肝脏炎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肠道炎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紊乱与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粪菌移植(FMT)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已应用于治疗IBD、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肠易激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疾病。本文就FMT与IBD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通过重建患者肠道菌群而实现对疾病的治疗~([1])。人类使用新鲜或者发酵粪水治疗疾病至少已有1700年的历史~([2])。最近数10年,随着FMT治疗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价值得到认可,使用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态在IBD发病中起有重要作用。粪菌移植(FMT)作为重建肠道菌群的微生态治疗方法,对多种胃肠道和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有效。本文主要针对FMT的方法学研究及其在IBD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粪菌移植(FMT)作为一种针对肠道微生态的疗法,为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但这项治疗方案仍处于起步阶段,诸多可能影响FMT疗效的因素尚不明确,输注剂量和频次、输注途径、供体筛选、输注液制备方法以及潜在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的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近年的多项研究表明,FMT安全且有助于诱导IBD症状缓解。该文就FMT的研究现状及其在IBD中的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研究表明,菌群紊乱引起肠道固有免疫的异常激活可致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症状持续反复发作[1]。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通过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植入患者消化道内来重建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功能。目前FMT对UC治疗有效率尚无系统性评估。本研究汇总分析相关研究,旨在评估FMT在UC应  相似文献   

17.
粪菌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DI)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其发病率、复发率和严重程度逐年升高。CDI治疗手段有限,特别是针对复发性CDI的抗菌药物治疗面临诸多棘手的问题。粪菌移植(FMT)近来重新引起关注,对治疗复发性CDI显示出很好的疗效;此外,FMT在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方面也应用较多。但现阶段FMT的临床应用和普及仍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又称粪便移植、粪便细菌疗法,是一种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不同途径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从而起到重建新的肠道菌群结构,实现治疗肠道相关疾病治疗目的的治疗方法。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以肠道内菌群失调为特征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统称,该疾病的发生、发展由遗传、免疫、环境刺激等因素共同影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MT与多种肠道疾病密切相关,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其在IBD病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文将对FMT在IB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由于其明显的胃肠道症状,患者的身心健康均受到了极大的损伤。近年来,屡屡有研究证实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在CDI治疗中有效率较高(80%),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本文将对FMT在CDI临床治疗中的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抗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生物制剂逐渐改变了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管理及治疗策略,部分患者对其原发无应答或继发失效,基于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