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比格犬肝脏的组织学与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将15只犬龄1.5~10.6岁的国际标准试验用健康比格犬,按犬龄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老年组7只,平均犬龄为(8.26±1.52)岁;中青年组8只,平均犬龄为(2.21±0.94)岁。予以静脉麻醉后取肝脏组织,HE 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比较两组肝细胞数目、肝细胞形态及间质情况;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比较两组肝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密度、形态和面积分数,内质网形态和面积分数,微粒体数量密度和形态,肝血窦内皮细胞的厚度和窗孔密度(即单位长度窗孔的数目)和直径,脂褐素的形态和数量密度等。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 t 检验。结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列,尤以中青年组明显,肝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以单核或双核细胞居多,中青年组肝细胞胞质呈致密的淡红色,空泡状脂滴小而少见,细胞边界清楚;老年组肝细胞胞质空泡化明显,可见较大的空泡状脂滴,胞质内散在嗜酸性颗粒,细胞边界模糊,肝细胞数目较中青年组明显减少[(75.80±5.76)/高倍视野比(97.80±6.45)/高倍视野,t=-2.510,P =0.026]。中青年组及老年组比格犬肝组织内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老年组较中青年组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外间质增多。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正常肝细胞内线粒体呈双膜的椭圆形、圆形或马蹄状,其内可见嵴,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周围。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肝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多变,线粒体数量密度较中青年组明显减少[(0.202±0.021)/μm2比(0.248±0.040)/μm2,t =-2.683,P =0.020],面积分数较中青年组明显减少(0.136±0.015比0.202±0.019,t=-6.083,P <0.01);内质网呈网状叠状排列,散在片状分布,细胞核周围较为多见,呈扁平状或堆积状,老年组肝细胞内质网面积分数较中青年组明显减少(0.006±0.001比0.011±0.004,t=-3.338,P =0.005);肝细胞内脂褐素呈无膜的圆形或不规则结构,其内色素分布不均,老年组脂褐素数量密度显著高于青年组(0.028±0.025比0.001±0.000,t=2.880,P =0.014);老年组微粒体数目略少于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03)。老年组肝血窦内皮细胞厚度较中青年组明显增加(0.242±0.047)μm 比(0.114±0.075)μm,t =3.881,P =0.002);老年组内皮细胞之间窗孔直径和窗孔密度[(1.895±0.439)μm和(0.260±0.120)/μm]较中青年组[(3.186±0.332)μm 和(0.723±0.184)/μm]明显减少(t=6.345、-4.511,P 均<0.01)。结论老年肝脏的质和量都发生了一系列退化,这些退化表现是老年肝脏储备功能降低的结构基础,也是老年人肝脏疾病高发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背景:近年研究证实胃黏膜随增龄更易受侵袭因素的损害,既往胃黏膜老化研究多以胃窦黏膜为主,鲜有提及胃底黏膜。目的:研究比格犬胃底黏膜相关生物活性因子的增龄变化。方法:将19只健康比格犬分为中青年组(1~5岁)、低龄老年组(6~8岁)和高龄老年组(≥9岁),以TBA法测定胃底黏膜组织中MDA、LPO、MPO含量,ELISA法测定胃底黏膜组织中PTEN、TE、survivin、caspase-3、caspase-9、ZO-1、CGRP、VEGF、COX-1和COX-2含量。结果:与中青年组和低龄老年组相比,高龄老年组胃底黏膜MDA、LPO、MPO、PTEN、TE、ZO-1、CGRP、VEGF、COX-1和COX-2含量显著升高(P0.05),caspase-3和caspase-9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低龄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胃底黏膜中survivin含量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0.000)。结论:老年比格犬胃底黏膜相关生物活性因子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利变化,但高龄老年组与调节黏膜下血流、黏膜再生和上皮间紧密连接等相关的生物活性因子反而升高,可能是一种"退化-代偿"现象。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发现老年人胃底腺泌酸功能相关结构无明显退化表现,但人体标本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因此需采用标准动物以尽量减少环境因素的影响,对该结果作进一步验证。目的:研究比格犬胃底黏膜组织学和胃底腺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方法:19只健康比格犬分为中青年组(1~5岁,n=8)、低龄老年组(6~8岁,n=5)和高龄老年组(≥9岁,n=6),取胃底组织标本,光镜下观察胃底黏膜,测定固有膜厚度、胃底腺体实质占固有膜面积的比率,计数壁细胞、主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电镜下观察胃底腺细胞超微结构,测定相关细胞器面积分数。结果:比格犬胃底固有膜厚度随增龄呈降低趋势,但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老年组腺体密度明显降低,间质明显增加。三组间壁细胞数及其线粒体和微管泡系统面积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高龄老年组主细胞数及其酶原颗粒面积分数、颈黏液细胞黏原颗粒面积分数显著减少(P0.05),内分泌细胞数随增龄逐渐增多(P0.05)。结论:比格犬胃底黏膜与泌酸功能有关的壁细胞及其相应细胞器无明显增龄相关退化表现,分泌组胺、胃泌素、生长抑素等以刺激胃酸分泌的内分泌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这可能是老年胃维持良好泌酸功能的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比格犬胃窦黏膜组织学与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特点。 方法选取健康比格犬(犬龄1.5~11.0岁,体重14~20 kg)19只。按年龄分组:≥1.5岁且≤6岁8只(中青年组),>6岁且≤9岁5只(低龄老年组),>9岁且≤11岁6只(高龄老年组)。光镜下观察对比各组犬胃窦黏膜上皮细胞形态学变化、胃窦黏膜炎症程度、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情况、固有膜厚度及黏液腺体实质比的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对比各组犬胃窦黏膜上皮细胞形态、细胞间连接、幽门腺细胞黏原颗粒面积分数的变化。3组间胃黏膜炎症指数、胃窦黏膜固有膜厚度及黏液腺体实质比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光镜观察结果:各组犬胃窦黏膜上皮细胞未见明显形态学变化;胃窦黏膜内均未见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且无炎症或炎症表现轻微,各组间炎症指数无明显差异(F=0.023,P>0.05);中青年组、低龄老年组及高龄老年组胃窦黏膜固有膜厚度分别为(1016.7±203.2)、(727.5±64.3)、(931.7±92.4)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52,P<0.05),其中高龄老年组黏膜内结缔组织增生明显;3组黏液腺体实质比分别为(45.3±6.4)%、(33.9±2.4)%、(34.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81,P<0.01)。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各组胃窦黏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间紧密连接均未见明显改变,但细胞间中间连接及缝隙连接随增龄逐渐疏松,并可见空泡样缝隙;中青年组、低龄老年组及高龄老年组幽门腺细胞内黏原颗粒面积分数分别为(50.3±10.0)%、(44.4±3.9)%、(18.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501,P<0.01)。 结论健康比格犬胃窦黏膜组织学和超微结构随增龄出现了一系列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前虽然有肝脏超声波、肝扫描、肝功能、同位素肝功熊、肝血管及胆管造影,以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CT)等检查方法,但是肝脏的物理检查。尤其是肝脏触诊,仍然是最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的变化方面研究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青年(5月龄)和老年(20月龄以上)大鼠均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后血浆和脑组织中ET、CGRP、NPY、NT含量。结果 老年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血浆CGRP低于青年对照组(P<0.01),老年模型组血浆ET含量高于老年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与青年对照组和老年模型组比较,老年对照组脑组织CGRP含量增高而ET和NPY含量降低。青年对照组血浆中NT高于老年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CGRP-ET和NPY-NT的平衡失调有关。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病理改变血浆中以ET占优势,脑组织中以NPY和ET占优势。  相似文献   

7.
伯氏疏螺旋体分子生物学分型进展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姆病是一种蜱传全球性动物源性疾病,病原体由W.Burgdorfer首次分离并被命名为伯氏疏螺旋体.根据DNA和蛋白质分析,伯氏疏螺旋体可以分为10个基因型或基因群,即B.burgdorferi sensu stricto(B31T,标准株为B31;B.为Borrelia.的简写)、B.afzelii(VS461)、B.garinii(20047)、B.japonica(HO14)、B.andersonii(21123)、B.lusitaiae(PotiB2)、B.valaisiana(vs116)、B.tanukii(HK501)、B.turdae(Ya501)和基因群DN127[1~7].分子生物学分型包括表型分型和基因分型,评价不同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主要依据可分型性、可重复性、分辨率、易操作性、及结果易解释性.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较多,包括G+C mol%、DNA-DNA杂交、核糖体分型、PCR-RFLP、染色体DNA脉冲电泳、蛋白质电泳和多位点酶电泳、PCR-杂交、基因型特异性PCR及核酸序列聚类分析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左心室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骨桥蛋白(OPN)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按照诊断标准确诊的87例DHF患者作为DHF组,同期年龄及性别等基本因素相匹配的8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清APN、OPN的水平,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DHF组患者的血APN、OPN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DHF组患者的LVEF%、Ea/Aa、Vp、S/D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DHF组的E/Ea值、Ar值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DHF组患者的APN、OPN与LVEF%值不具有相关性(P>0.05),与Ea/Aa、Vp、S/D值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E/Ea值、Ar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DHF患者血清APN、OPN的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白介素-18(IL-18)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老年冠心病患者54例(NYHAⅠ级11例,Ⅱ级16例,Ⅲ级16例,Ⅳ级11例)血浆IL-18、脑钠肽(BNP)浓度,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IL-18浓度随心功能下降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IL-18浓度与心功能分级相关(r=0.778,P<0.01),与血浆BNP浓度呈正相关(r=0.721,P<0.01),与LVEF值呈负相关(r=-0.628,P<0.01).IL-18在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82,95%的可信区间为0.787~0.976,与BNP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IL-18浓度随心功能下降而升高,且与BNP、NYHA分级、LVEF相关.通过检测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IL-18浓度,有助于判断冠心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诊断及病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武警总医院肺部感染患者70例,其中重症肺部感染30例,轻症肺部感染40例;同时选取老年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PN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CRP,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症肺部感染组、重症肺部感染组血清APN水平均明显降低[(8.89±1.93),(6.79±1.87) vs (4.89±1.13)mg/L;P<0.05],CRD水平明显升高[(1.69±1.12),(13.87±2.72) vs (25.73±5.77)mg/L;P<0.05]。肺部感染组APN水平与CRP呈负相关(r=-0.3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N(OR=0.350,95%CI 0.225-0.544;P<0.05),空腹血糖(OR=3.939,95%CI 1.066-14.552;P<0.05),年龄(OR=0.870,95%CI 0.781-0.969;P<0.05)与老年肺部感染有关。结论 APN水平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显著降低,可能是一个新的抗炎因子,可作为老年肺部感染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c-myb及其在肝脏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贵  余永胜  臧国庆 《肝脏》2007,12(3):212-214
c-myb是一种原癌基因,最早是从鸟类成髓细胞增生症病毒(AMV)分离出来的与v-myb同源的原癌基因.随着近年研究的深入,c-myb显示出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广泛的组织表达,尤其在肝脏中的表达引起人们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肺栓塞心电图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 44例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 ,并探讨在结合临床表现的情况下 ,心电图异常变化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对象和方法  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月我院连续住院的 44例肺栓塞患者 ,其中男 2 7例 ,女 17例。年龄 19~ 82岁 ,平均 46 6 7岁 ,均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观察指标 :SⅠQШTШ ,右束支传导阻滞 ,胸前导联T波倒置 ,胸前导联过渡区左移至Ⅴ5 ,Ⅴ1 导联R S >1或Ⅴ1 、Ⅴ3R - 5R 导联S波钝错等。结果 肺栓塞患者心电图改变结果见表 1。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异常项数目统计见表 2。讨论 肺栓塞典型心电图表现包括电轴右…  相似文献   

13.
肝脏病变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玲 《山东医药》2011,51(14):108-109
目的观察肝脏病变(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14例肝病患者和98例正常人血清中的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PA。结果肝病组血清ALT为(82.0±73.6)U/L、ALB为(35.6±6.4)mg/L、PA为(136.7±53.6)mg/L,对照组分别为(25.6±8.8)U/L、(44.5±9.4)mg/L、(250.5±44.8)mg/L,两组ALT、PA比较,P分别〈0.05、0.01。肝病组中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其他肝病患者血清中PA分别为(82.4±30.1)、(154.0±37.6)、(129.5±65.7)、(97.7±67.9)、(189.4±45.4)mg/L,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与其他肝病患者比较,P均〈0.01。结论肝病患者血清PA水平降低,PA可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实验观察了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TMLR)后心肌血流量的变化,探讨TMLR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只犬随机等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B组-缺血组;C组-激光组。采用连续型Nd:YAG激光行心肌打孔,光纤直径0.6mm,功率20~25W,脉冲时间0.3~0.5s,孔间距离8~10mm。于LAD结扎前、结扎后30min和60min收集冠状静脉窦血计算心肌血流量。统计学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α=0.05)。结果 缺血组LAD结扎后心肌血流量进行性下降(P<0.05),而激光组LAD结扎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结扎后明显高于缺血组(P<0.05)。结论 TMLR可迅速有效地改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5.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ET-1、CGR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ET-1、CGRP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61031)郭战利宋书凯位玉臻黄丽红李广宙刘志翔我们对部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l(ET-l)、降钙素相关肽(CGRP)水平进行了检测,并与健康老年人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  相似文献   

16.
对40例老年高血压病(EH)患者、26例中年EH患者、50例健康人的血浆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观察结果发现,老年和中年EH患者5-HT、5-HIAA、NE值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老年组5-HT又高于中年组,老年和中年EH患者5-HT与平均动脉压均呈正相关性。5-HT的升高与NE的下降呈负相关性。老年舒张期EH者比单纯收缩期EH者5-HT值升高明显,EH并发冠心病时5-HT增高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和代谢综合症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62例老年代谢综合症患者和30例正常老年对照者,检测血压、体重、身高、腰围、空腹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血清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尿素氮、肌酐,计算体重指数,测尿微量蛋白。结果:(1)高血压组和代谢综合症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腹围、尿微量蛋白、游离脂肪酸、血糖、胰岛素、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压、尿微量蛋白、体重指数、腰围均成负相关(r=-0.230~-0.304,P<0.05~<0.01)。结论:代谢综合症和单纯高血压老年患者脂联素水平降低,且脂联素水平与血压、BMI、腰围及尿微量蛋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疟原虫是否导致肝脏病变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为了证实有黄疸症状恶性疟病人的肝脏功能及损伤变化以及与并发症的关系,作者对1991年5月至11月间由泰国王玛希杜尔大学热带病医院收治的390例经镜检确诊的急性恶性疟病人(其中124例有黄疸症状,血清总胆红素≥3mg/dl),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及白蛋白等进行了测定。有并发症者系指至少伴有下述一种并发症:脑型疟、急性肾衰竭、肺水肿、休克或高原虫血症。  相似文献   

19.
老年骨质疏松(OP)发病率在世界常见病中已经位居前10位,OP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骨矿含量和骨矿密度下降、骨的微结构紊乱和破坏[1].OP发生的同时常常伴随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生,虽然病理改变存在一定差异,但均为退行性病变,并且表现出年龄与发病率的依赖性[2].  相似文献   

20.
肺栓塞的心电图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栓塞不仅因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且因其缺乏比较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故其误诊率、漏诊率也很高。目前因多数医院,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心电图仍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了解肺栓塞发病后心电图的一系列动态变化、特点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现将我院2002年收住的10例肺栓塞的心电图变化进行简要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