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探讨大黄治疗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大黄治疗(大黄)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淀粉酶、TNF-α、IL-6、MCP-1水平及胰腺组织中TNF-α、IL-6、MCP-1的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P组血清淀粉酶、TNF-α、IL-6、MCP-1水平均明显升高,胰腺组织中TNF-α、IL-6、MCP-1mRNA水平亦明显增加(均P<0.01);大黄组与SAP组比较,血清淀粉酶、TNF-α、IL-6、MCP-1水平及胰腺组织中TNF-α、IL-6、MCP-1mRNA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大黄治疗SAP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炎症递质的表达而减轻SAP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stitis,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止血、补液等常规处理;治疗组30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氧化苦参碱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第4天和治疗第7天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的变化。同时评价2组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第4天时2组TNF-α、IL1和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7天时,以上3项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组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13~2.58d。[结论]氧化苦参碱能早期抑制AP患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I,1和II,6的水平,从而控制炎症的发展,尽早减轻AP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D-IB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D-IBS患者104例,随机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痛泻要方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8(IL-18)、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的幅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痛泻要方治疗D-IBS患者疗效可靠,可以下调血IL-18、IL-23、TNF-α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将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观察腹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3.87%,疗效前者优于后者(P〈0.05),其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亦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配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王长武 《山东医药》2011,51(3):60-61
目的 观察TNF-α、IL-6及IL-8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60例AP患者(AP组)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7d后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清及TNF-α、IL-6及IL-8水平,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P组入院时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重症(SAP)者显著高于轻症(MAP)者(P均〈0.05);治疗7d后AP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其中SAP患者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TNF-α、IL-6及IL-8均与AP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其血清水平有助于AP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对IL-2、IL-6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59例急性胰腺炎患儿使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组患儿给予肠内营养联合奥曲肽2.5μg/kg静脉滴注,治疗结束后比较临床疗效及患儿的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液淀粉酶和尿液淀粉酶恢复时间,测定血清中IL-2和IL-6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与对照组(75.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P〈O.05);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和血、尿液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明显下降(P〈O.05),IL-2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IL-6水平的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肠内营养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胰腺炎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芩汤颗粒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IL-10、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3月消化科诊治的UC患者6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黄芩汤颗粒剂治疗观察组。IL-10、IL-6、TNF-α表达的检测使用ELISA法。[结果]IL-10、IL-6、TNF-α表达水平治疗前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出现IL-10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上述损伤检出率2组均出现显著减低(P〈0.05和P〈0.01),但观察组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5%(P〈0.05)。[结论]黄芩汤颗粒剂可以显著升高UC患者IL-10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判断的价值以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336例AP患者分为轻症AP(MAP)组26例和重症AP(SAP)组10例,评定APACHEⅡ评分;对照组10例,均为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①入院第1天2患者组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后MAP组逐渐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SAP组则持续升高,第3天达峰值;第3、7、14天明显高于MAP组(P〈0.05)。②SAP组的TNF-α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MAP组,血清TNF-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37,P〈0.01)。[结论]AP患者血清TNF-α水平变化与AP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TNF-α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入院第3天的TNF-α水平可作为AP病情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测定TNF-α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与肺炎衣原体及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等炎症因子和炎症递质的合成释放的关系。方法测定动脉粥样硬化组60例患者的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G、IgM,ClIP,TNF-α,IL-6水平。并和正常健康者40例(健康对照组)作对照。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组肺炎衣原体抗体IgG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IgM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CRP、TNF-α、IL-6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以及肺炎衣原体介导的CRP、TNF-α、IL-6等炎症因子和炎症递质的合成释放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鳖甲煎丸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O.01)。[结论]鳖甲煎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TNF-α和IL-6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汪洁 《山东医药》2006,46(20):54-55
将5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和常规组,各28例,两组均予溶栓剂、抗凝剂、B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IL-6和TNF-α。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同法测上述指标。结果ACS患者治疗前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常规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降低不明显(P〉0.05)。认为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与ACS发病密切相关,辛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即有减轻病变部位炎症反应和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60例保守治疗的轻症AP(MAP)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组和对照组,观察AP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淀粉酶(AMY)水平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NO、ET-1、AMY水平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2组NO水平都有所升高(P〈0.05),ET-1水平都有所降低(P〈0.05),且川芎嗪组升高、降低更明显(均P〈0.05);血AMY下降速度川芎嗪组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川芎嗪组腹痛及腹部压痛持续天数、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均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AP临床疗效确切,可能是通过影响AP患者NO、ET-1的分泌与释放,调节血循环中NO/ET-1的比例而改善胰腺微循环灌流不足的状况,最终使AP病情得以好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8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给予乌司他丁;联合用药组9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IL-6及TNF-α水平及临床症状(腹痛缓解时间、通便时间、血淀粉酶、胃肠功能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1)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4.7% (89/94),对照组为85.6% (77/90),联合用药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IL-6及TNF-α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水平均改善.联合用药组IL-6及TNF-α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联合用药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评分、通便时间、血淀粉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改善IL-6与TNF-α水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大黄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4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大黄治疗(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并对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腹痛消失、肠鸣音恢复,腹胀缓解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均P〈0.05);血淀粉酶下降较快(P〈0.05);第1周APACHEⅡ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时P〈0.01;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临床治愈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早期应用大黄治疗SAP能显著缓解临床表现,控制病情.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明显降低并发症、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SA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2期糖尿病肾病(DN)伴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2期DN伴牙周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均治疗4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牙周探查深度(PD)、探查出血指数(BOP)、附着力损失(AL)、牙斑指数(PLI)]、牙周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AL、PD、PLI、BOP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AL、PD、PLI、BOP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牙周袋龈沟液内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牙周袋龈沟液内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FB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内镜结合中医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对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及住院时间、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动态观察内镜结合中医疗法治疗SAP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的变化及住院天数和病死率;以同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SAP患者作对照。[结果]内镜结合中医疗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疔均可降低血浆IL-6、IL-8、IL-1β、TNP-α、LPS,但内镜结合中医疗法治疗后血浆IL-6、IL-8、IL-1β、TNF-α、LPS下降较快(P〈0.01、〈0.05、〈0.05、〈0.01、〈0.01)。住院时间缩短,病死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结合中医疗法治疗效果与解除下端胆管梗阻、降低血浆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中药汤剂治疗黏连性肠梗阻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治疗黏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临床观察35例用中药汤剂治疗,并与西医保守治疗27例对照。[结果]在胃肠道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治愈率方面,中药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黏连性肠梗阻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益活清胰汤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心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益活清胰汤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建立SAP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正常组,测定6、12、24 h血淀粉酶(AMY)、脂肪酶(CIP)、肌酸激酶同工酶(CI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心肌肌钙蛋白(CTn1).[结果]术后6 h大鼠心电图T波、ST段均有异常改变,血AMY、CIP、CK-MB、TNF-α、IL-6、CTn1呈进行性升高.治疗组用药后ECG T波、ST段下移,与对照组相比P<0.01;血AMY、LIP、CK-MB、TNF-α、IL-6、CTn1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TNF-α、IL-6可能是介导SAP心脏功能障碍的重要递质,监测TNF-α、IL-6、CTn1可能有预防SAP心肌损伤的作用,益活清胰汤能降低TNF-α、IL-6的表达,是治疗SAP心肌损伤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L-6及TNF-α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ITP患儿(ITP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恢复期测定其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以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同时对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关系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ITP组治疗前及恢复期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中治疗前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IL-6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r=0.515)。结论IL-6和TNF-α作为炎性因子可能协同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检测其血清水平可为ITP诊断及疗效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孙钦松 《山东医药》2011,51(43):53-5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抑制消化液分泌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静滴8~10d。观察两组临床指标包括腹痛持续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治愈时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腹痛持续时间、临床治愈时间、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尤以观察组为著(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SAP临床疗效显著,可能机制为下调IL-6、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