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种术式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20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并对手术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耗时[(76.42±15.72) min vs (99.67±19.15) min]、出血量[(203.44±48.26) ml vs (341.62±63.71) ml]、排气时间[(12.2±0.21) h vs (15.5±0.32) h]、下床时间[(16.47±5.65) d vs (26.79±7.73) d]以及住院时间[(4.1±1.3) d vs (7.3±2.9) d]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gG水平在术后1 d即出现明显降低,观察组在术后3 d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对照组未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2 h、48 h、72 h观察组疼痛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在子宫异常率、症状缓解率及子宫肌瘤复发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6/100),低于对照组的20.0%(2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术后康复较快,且对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较小,手术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3月江苏省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内科的结直肠癌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接受FOLFOX4化疗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一个治疗周期为14 d,所有患者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83例患者中男48例、女35例,年龄38~76岁,平均(53.0±1.8)岁。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71.43%比48.78%),生活质量评价各维度水平较高,CD3+[(58.97±4.98)%比(51.22±4.13)%]、CD4+[(41.25±4.12)%比(34.42±3.86)%]、CD4+/CD8+[(1.62±0.21)%比(1.11±0.12)%]较高、CD8+值较低[(25.42±2.05)%比(29.31±1.9...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微创术式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长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69%比25.00%),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23%比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采取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肌瘤剔除术,而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各指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44±17)min比(65±20)min、(78±14)m L比(108±23)m L、(18±4)h比(34±7)h、(4.1±1.8)d比(7.3±2.9)d,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33%比33.33%,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复发或残留率、症状无改善率以及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术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术式,患者创伤小,且术后恢复迅速,不会增加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就诊13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组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肌瘤复发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66±21)m L比(160±37)m L、(4.9±0.9)d比(6.3±1.2)d、5.0%(3/60)比15.7%(11/70),P<0.05或P<0.01];两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可减轻手术损伤,降低肌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91中心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瘤剔除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的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术前两组AMH、E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AMH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E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两组CD3+、CD4+/CD8+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CD3+、CD4+/CD8+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2 d、3 d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盆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对患者卵巢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16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术前,观察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24%(10/58)、5.17%(3/5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更好,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炎症水平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腹腔镜切除术和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9 年 9 月—2020 年 8 月于咸宁市咸安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 80 例子宫肌瘤患者参与本研究,其中行腹腔镜切除术的 40 例患者为观察组,行开腹手术的 40 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 2 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监测与对比 2 组患者手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手术前、手术后 6 个月的卵巢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抑制性 / 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D8+)、成熟 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 T 淋巴细胞(C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 6 个月,观察组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  相似文献   

10.
吴婉如  邓勍  张翠雯 《河北医学》2022,(12):2081-2086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疗效及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CIN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简单分为观察组(n=53,LEEP术+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治疗)和对照组(n=53,LEEP术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HPV转阴及阴道微生态恢复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两组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HPV转阴率(66.04%)及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26.42%及64.15%)(P<0.05)。观察组阴道微生态正常或恢复占比(92.45%)高于对照组(30.38%),阴道分泌物pH(4.19±0.52)及Nugent评分(2.31±0.45)分低于对照组[(4.46±0.50)及(2.93±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局部微生态环境中INF-γ、IL-12、血清CD4+、CD4+/CD8+水平高于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癌痛与致痛物质及免疫功能的关系,以期筛选出用于癌痛评估及疗效监测的敏感指标,并初步探寻致痛物质在癌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云南省肿瘤医院确诊的60例癌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分别选取30例健康人群和30例无疼痛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浆中TNF-α、IL-6、β-内啡肽、神经生长因子(NGF)和溶血磷脂酸(LPA)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癌痛控制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统计分析致痛物质的表达与癌痛程度、爆发痛、远处转移等各因素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NF-α、IL-6、β-内啡肽、NGF和LP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癌痛控制后血清TNF-α、IL-6、β-内啡肽、NGF的含量分别为(87.77±11.60)ng/L、(33.33±6.43)ng/mL、(24.00±5.93)ng/mL、(19.85±3.78)pg/mL,明显低于癌痛控制前水平[(220.20±32.11)ng/L、(59.48±10.26)ng/mL、(38.62±8.01)ng/mL、(34.32±6.21)pg/mL],但LPA的表达在癌痛控制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在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联合给予利胆排石汤与穴位针刺干预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铜川市中医医院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术后应用利胆排石汤联合穴位针刺干预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胆道指标、免疫指标与炎症因子变化,并且随访3个月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术后1月血清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钙离子(Ca2+)、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较术前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各组较术前降低,CD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癌联合脾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11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肝脾联合切除术组(观察组,66例)和单纯肝切除术组(对照组,52例)。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手术前后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及CD4+、CD8+、CD4+/CD8+等T细胞亚型,对比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随访3年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在手术前1周RBC、WBC、PLT、CD4+、CD8+、CD4+/CD8+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观察组WBC、PL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1),术后2个月观察组CD4+、CD4+/CD8+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 0.01);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胆漏、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10/66),对照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为11.54%(6/52),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4,P=0.569);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无瘤生存率为40.91%(27/66),对照组为21.15%(11/52),观察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99,P=0.023)。  结论  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能有效促进WBC和PLT升高、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远期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MM患者,设为MM组;选择同期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联合五虎汤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五虎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血清中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症超声指导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液体复苏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72例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给予重症超声指导下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 CO)、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 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前,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24 h,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和ScvO2水平均显著上升,血乳酸水平显著下降,且治疗后6、24 h观察组MAP、PaO2/FiO2、Scv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血乳酸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水平均显著上升,且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 T淋巴细胞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24 h输液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两组24 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发生率、28 d病死率分别为11.11%、8.33%,较对照组33.33%、25.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重症超声指导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效果更优,促进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保护患者心肺功能,改善患者细胞和液体免疫水平,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重症死亡病例呼吸道及外周免疫器官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细胞的变化。方法收集2009年北京甲型H1N1流感重症死亡病例8例,其中2例为系统尸体解剖标本,6例为床旁穿刺标本,以手足口病1例作为对照。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肺、脾和淋巴结免疫细胞变化。结果 实验组表现为坏死性支气管炎和周围炎,弥漫性肺损伤、肺出血、纤维化,巨噬细胞明显增生,淋巴细胞浸润不明显。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和核蛋白抗原主要表达于呼吸道上皮及巨噬细胞。免疫细胞计数:CD68+巨噬细胞显著增多,CD20+B淋巴细胞、CD3+、CD4+、CD8+T细胞减少,CD56+细胞偶见,各类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和淋巴结病变基本一致,灶状组织细胞增生,"噬红现象"明显,淋巴组织萎缩,残留滤泡内以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FDC)细胞为主。免疫细胞计数:CD68+巨噬细胞显著增多,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0+B淋巴细胞、CD3+、CD4+、CD8+T免疫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56+细胞在脾脏明显低于对照组,淋巴结内两组均偶见。结论 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外周免疫器官明显萎缩,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其中细胞免疫反应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非艾滋病患者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特征及疾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播散性NTM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结果 23例非艾滋病播散性NTM病患者中,21例存在基础疾病,以风湿免疫病(7例)最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23例)。辅助检查提示多存在贫血[血红蛋白(85.78±25.47)g/L]、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29(27~32)g/L];血沉[(85.73±43.78)mm/h]和超敏C反应蛋白[(112.00±70.90)mg/L] 升高及淋巴细胞计数降低[0.69(0.29~2.10)×10 9/L]。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提示CD4 +T细胞[213(113~775)个/μl]、CD8 +T细胞[267(99~457)个/μl]、B淋巴细胞[39(4~165)个/μl]、NK细胞[88(32~279)个/μl]降低和CD8 +T细胞的D抗原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CD38表达比例[HLA-DR +CD8 +/CD8 + 60(40~68)%和CD38 +CD8 +/CD8 + 81(65~90)%]升高。最常见病原体为胞内分枝杆菌(6例)。死亡患者淋巴细胞、CD8 +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计数低于存活患者(P值分别为0.045、0.045、0.032和0.010)。 结论 非艾滋病患者播散性NTM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低蛋白血症、炎症指标升高,多发生于有基础病和免疫功能下降患者。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B细胞计数和NK细胞下降患者可能更易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汤辅助克唑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Pokemon、前梯度蛋白2(AGR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克唑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扶正解毒汤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血清Pokemon及AGR2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实体瘤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末次随访时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1)实体瘤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肿瘤控制率为84.75%(50/59),对照组为74.58%(44/59),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实体瘤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改善率为77.97%(46/59),对照组为47.46%(28/59),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免疫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患儿免疫机制及血液学病征。方法选定本院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收诊的60例CAEBV患儿为观察组,同期择取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化簇4(CD4+)T、分化簇8(CD8+)T、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并分析观察组患儿的血液学病征。结果观察组的CD4+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其中CD8+T、IgA、IgG及lgM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中有42例血液学改变,表现包括1例全血细胞减少(2.38%)、2例类白血病反应(4.76%)、7例血小板减少(16.67%)、6例粒细胞减少症(14.29%)、7例贫血(16.67%)以及28例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66.67%)。结论CAEBV会导致患儿免疫功能失衡,同时也会引起多种血液学病征,临床治疗期间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