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软骨退变为病理基础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以局部疼痛、变形以及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1,2],晚期常出现关节畸形,进一步影响关节功能[3]。国内调查发现,55岁以上人群KOA患病率达到88%[4],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刺治疗KOA的有效性已被众多临床试验所证实[5],并被临床指南所推荐[6]。本研究传承东垣针法学术思想,在针刺组方思路上进行创新,观察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KOA的效果,以期为KOA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指由于腕管内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使正中神经受压而出现的一组综合症状[1],是临床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研究指出,临床上1/10的人会在某种程度上患上CTS,并且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手部功能、心理[2]。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需行腕管松解术以减压,3%~20%的患者术后出现症状不缓解或复发,而成难治性腕管综合征[3]。刃针作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种特色疗法,对难治性CTS有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浮郄穴首载于《黄帝针灸甲乙经·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凡三十四穴第三十五》:"浮郄,在委阳上一寸,屈膝得之。刺入五分,灸三壮。"[1]202并在后文中言:"不得卧,浮郄主之"[1]531。寥寥数语,道出浮郄穴定位、取穴体位、刺灸法及治疗病症,但所治病症属于中医何证型及其治病机制并未言及。关于浮  相似文献   

4.
<正>髂胫束综合征(iliotibial band syndrome,ITBS)又称髂胫束摩擦综合征、膝外侧疼痛综合征,俗称“跑步膝”,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患者屈膝25°~30°,膝外侧疼痛明显是该病主要临床表现[1]。目前保守治疗是治疗该病的首选,其中包括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封闭治疗、针灸、针刀、臀外展肌群力量训练等对症治疗[2];但是治疗周期长,复发率较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近两年,笔者采用中药熏蒸联合浮针治疗ITBS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r, OLP)是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非感染性疾病之一,表现为口腔疼痛、黏膜出血糜烂,病情常反复发作,且有恶变的倾向,治疗较为棘手[1-2]。其发病与精神、免疫、感染、内分泌、微循环、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有关[3],现多认为细胞介导的局部免疫应答紊乱是口腔扁平苔藓的主要发病机制[4]。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OLP尚无特效疗法,多以糖皮质激素或免疫调节剂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经行头痛是指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的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1],现代医学将其划归为经前期综合征范畴。本病临床较为常见,病情易反复,甚者头痛剧烈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曲坦类等药物对症治疗[2]。针刺治疗经行头痛疗效显著[3-4],且不良反应较少。笔者运用"老十针"配合揿针治疗经行头痛2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3例患者均为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北京市亚运村医院针灸科、中医科门诊的经行头痛  相似文献   

7.
许文翼  金大业  吴倩倩  夏青  马霁波 《新中医》2022,54(13):151-154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联合常规疗法对原发性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 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82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 TACE 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疗法,接受止吐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治疗。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血 T 淋巴细胞水平 (CD3+、CD4+、CD8+以及 CD4+/CD8+)、免疫球蛋白[血免疫球蛋白 G (IgG)、免疫球蛋白 A (IgA)、免疫球蛋白 M (IgM)]以及生存质量核心量表 (QOL-C30) 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CD3+、CD4+、CD8+、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 CD3+、CD4+、CD4+/CD8  相似文献   

8.
<正>广泛性焦虑症以持续、难以自控地担心某些对象或事件为主要临床特征,多伴有不安感、睡眠障碍等症状[1]。该病女性的患病率更高,且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影响机体[2-4]。众多研究者通过临床或实验等[5,6]证实了针刺疗法的高效性和科学性,逐渐得到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由心房中异常的电活动模式取代正常窦性心律导致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1]。AF的易感性与年龄[2]、高血压病[3]、糖尿病、肥胖[4]、睡眠呼吸暂停[5]以及遗传变异[6]具有高度密切性。AF发作次数的增加可以明显改变血流动力学,降低心功能[7]。2021年,Lancet的一项研究发现,AF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显著增加,近30%中风患者患有AF[8]。此外,AF还与全身血栓、心肌梗死(心梗)和心力衰竭(心衰)的风险增加相关[9]。  相似文献   

10.
<正>高催乳素血症为现代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患者典型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甚则闭经,可伴随出现嗜睡、骨质疏松、肥胖及尿崩症临床表现[1],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1]。目前西医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主进行治疗[2],其不良反应较为明显且容易反复发作,病情严重者需手术治疗[3],对患者影响较大。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催乳血症引发的月经紊乱疗效确切[4-6],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近年来在中医“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理论指导下,应用循时调周法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文章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银屑病是一种以鳞屑性斑块、皮损可累及全身各处为特点的慢性疾病[1]。临床四种类型中以斑块状银屑病发病最广,发病高达85.1%[2]。近10年来,银屑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研究表明我国患病率已高达0.47%[3]。目前西医尚未有彻底完全的根治方案。走罐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特色拔罐疗法,主要是罐体借助热力吸附于病理皮损上,加速局部血液运行,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有其独特的优势[4-5]。现将走罐的发展源泉、作用机制以及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相关文献研究作一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12.
银屑病是一种由多种炎症因子参与的皮肤炎症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皮损可呈蛎壳状或者斑块状等多种表现[1]。在临床中以斑块状银屑病较为常见,银屑病病情根据其发展历程,可分为进展期、静止期、退行期三个时期[2]。在我国,银屑病患者数量正逐年增加,调查显示我国银屑病患者数量约为600万左右[3]。目前银屑病尚未有彻底治愈的方案,对于银屑病患者而言,其生活质量及生理、心理健康都十分受影响,临床上其主要治疗目的以控制病情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为主[3-4]。封包疗法是事先在患处皮肤外涂药物,后使用一种不透水薄膜对涂药的患处进行包裹,使该患处处于一个封闭式微环境,从而达到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提高疗效的目的[5]。现将中药封包疗法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做出简要归纳。  相似文献   

13.
<正>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好发于长期伏案工作或从事体力劳动的50岁左右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该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肩部疼痛和肩关节功能受损,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治疗该病以非手术疗法为主,西医以口服非甾体类药物、痛点封闭、红外线照射等为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不甚理想;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穴位揿针、推拿拔罐等,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和副作用小等优势[2-4]。  相似文献   

14.
<正>乳痛症(mastalgia)泛指以一侧或双侧乳腺组织疼痛为表现,其发病机理不同,治疗效果各异的一组疾病[1]。临床中约70%育龄期妇女罹患此病[2]。中重度乳痛症甚至可引发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目前,针对该病的确切病因尚无一致定论,现代医学主要以心理安慰、生活饮食调控、激素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等对症治疗为主,但因月经不规则、子宫内膜增厚等副作用而临床使用受限[5-7]。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乳痛症优势明显,是目前国内主要的治疗手段。中医内治法包括辨脏腑论治、分型论治、中医周期疗法等;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穴位贴敷、湿热外敷等[8-9]。中医学认为,肝为女子之先天,若肝经气血失调,易发生经带胎产及乳痛诸疾,认为肝郁气滞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亦是临床最常见的证型[10]。导师王宽宇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乳康汤从肝论治周期性乳痛症,临床每取良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方式的改变,腰椎病变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腰椎病变已成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2]。手术是腰椎病变的根治方法,可有效缓解腰椎病变所致的腰腿疼痛,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但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部分患者合并有心肺等系统基础疾病[4],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疼痛、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5];因此腰椎术后予以早期、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6.
<正>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1],全身化疗是此类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2],可有效抑制肿瘤[3];但化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杀死异常生长的肿瘤细胞的同时,也避免不了对正常细胞、组织和脏器造成损伤[4],同时引起一系列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影响化疗的进一步治疗,因此给予相应的干预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Acute Traumatic Synovitis of the Knee)是一种常见的骨科临床急症,往往由膝关节扭挫跌撞等创伤引起,也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积液、屈伸受限,浮髌试验阳性,可合并半月板损伤、侧副韧带或交叉韧带损伤[1]。研究表明中药口服疗法能够减少炎症因子(如IL-1β、TNF-α)对关节的损害,促进滑膜渗出液的吸收,预防软骨损伤[2-3],从而实现对症、对因的同步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进行性关节滑膜炎症和骨侵蚀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归于中医“痹证”“尪痹”范畴,本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1],彭锐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养元通络”[2]的治疗理念,临床中常以药物配合针灸综合施治,中药以自拟四仙逐痹汤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基本方,针灸以“同源点经络刺激疗法”[3]刺激穴位,共同调养脏腑元气,疏通脏腑相关经络,  相似文献   

19.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已成为肾脏终末期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之一[1]。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常被认为是MHD患者的生命线,因其使用时并发症少、可反复穿刺、血流稳定、寿命长等优点而被国内外公认为MHD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2-3];但是MHD患者每周必须接受2~3次透析治疗,每年平均230~330余次穿刺[4-5],每次透析须使用16 G穿刺针穿刺,因反复穿刺、拔针不当等原因易出现皮下血肿,血肿机化会导致动静脉内瘘狭窄使内瘘血流量不足导致内瘘功能不良,透析血流不充分,致使透析难以进行,最终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影响[6]。  相似文献   

20.
李盾  盛文倩  夏汝森  付于 《中国针灸》2020,(10):1055-1056
<正>臂丛神经损伤为多种外伤性原因所致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分别表现为上臂丛、下臂丛或全臂丛神经损伤,可伴随其支配的相应皮肤感觉区域的感觉减退或消失[1]。当前,西医治疗主要针对神经疼痛症状,如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及止痛药物;手术则采用丛外神经移植术以及丛内神经移植术等进行治疗[2]。上述疗法通常收效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付于教授擅长用皮部浅刺法治疗临床各类疾病,收效较好[3-8],本研究中应用皮部浅刺法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